接着是陕西方向,李肆下意识地道:“何孟风吧”,此人与韩再兴并称右双壁,左双壁自然是贾昊吴崖。古言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话用在何孟风身上最合适。从湖南大战到吕宋之战,再到南洋之战,乃至之后长江大决战和西域大战,何孟风场场不落,没有什么显赫大功,担着的任务从来都只有一个字:胜。

    可话音刚落,李肆就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去年年底班禅赴东京面君后,他就委了何孟风率军入乌斯藏,办理乌斯藏入国以及[***]入京事务,此时还在喇萨呆着呢。

    范晋捡出一个人:“贝铭基吧,他正在西安。”

    这个人选也还行,能力虽不如何孟风,资历足够,心姓也稳,甚至有些保守,但独掌一路的经验却很丰富,当年长江大决战,就是他与陈庭芝在江西坚守。

    一边桂真欲言又止,桂真是想抢这个位置,不过他以师统制之职直升总帅部军务次长,资历太浅,更重要的是,他已近七旬,确实老了。见李肆点头,他也只得闷闷闭嘴。一边已年过七旬的军法总长郑永看了看他,面露同病相怜之色。

    枢密院知政苏文采皱眉:“贝铭基月前告病,病得不轻,枢密院正在办他的疗养事务呢。”

    一个参谋插嘴道:“谢定北也在西安。”

    现场顿时沉默,李肆挥手道:“再找找,汉皖调不回来,还有没有可以在半月内到任的中将……”

    熟悉将领分布的范晋摇头,其他人又提了一串少将人选,例如同在兰州的顾世宁,终究受制于资历问题,不可能独掌一路,担当北伐副帅。

    最终人选又转回到谢定北身上,李肆苦笑道:“好吧,希望谢参将能继续展现他的运气。”

    众人也苦笑不已,没办法,谢定北能力是有的,就因为他身上不知缠着运气还是气运,事情的成败都跟他能力无关,让人总是难以放心。但选来选去,有资历担当副帅的,就只有这家伙了。

    正好,资历虽浅,能力却足的顾世宁在长江大决战时也是谢定北的副手,就让这两人再成搭档吧。

    谢定北就这么坐上了北伐副帅的位置,就这事而言,已足以说明他的运气。

    副帅人选确定,那么统领主力,自大运河北上的主帅呢?

    李肆叉腰扬眉:“还能是谁?当然是我了,我要……御驾亲征!”

    再一阵沉默后,殿中响起一阵激烈的吵嚷声。

    “陛下不可!”

    “今非昔比,陛下怎能再亲身犯险!”

    “如今陛下已重如一国,动则国动啊!”

    李肆摆手道:“北伐不就是国动么?正因如此,我才要动嘛。”

    接着他开列若干理由,他这个皇帝动了,才能调动禁卫军以及侍卫亲军。前者还顶着一个禁卫第一师的陆军编制,侍卫亲军则是陆军第一百师,也是要用来作战的,不是单纯的花架子。有这两师在,兵力缺口就能少一些。

    这说法大家当然难以接受,拱卫皇帝的兵都上战场了,皇帝的安危怎么办?

    闹得不可开交时,李肆不得不高声喊道:“十四年前,朕说了要再踏上广宁门,你们是要绝朕此愿么!”

    皇帝自称朕了,加上这语气,以及强调的当年事,这说明皇帝是绝不愿放弃的,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只能无奈地认了。

    可接着范晋就嘀咕道:“我也想去……”

    桂真和郑永对视一眼,赶紧掺和道:“臣等求请随驾!”

    “臣请随驾!”

    众人又赶紧一通叫唤,换成李肆头痛了。

    在演武殿安排外军务后,接着又连夜在肆草堂布置与北伐相关的政务,听到皇帝要御驾亲征,枢密院和总帅部若干要员也要随驾,文臣们顿时也沸腾了。

    唐孙镐最先喊出口:“臣等也请随驾!”

    陈万策老神在在,他主掌南北事务总署,必定是要北上的。可除了他,数十中枢大员纷纷鼓噪,尤以房与信、向善轩、程映德等自地方入中枢的文臣嗓门最响。他们都出身参军,昔曰跟着英华红衣开疆拓土,红衣打下来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治政。如今英华北伐复土,他们自是想再重艹旧业。

    “哪能动你们这些栋梁……”

    李肆也有些麻了爪,你们这些文臣凑什么热闹啊?

    “北伐复土非止军事,人心相融、政令相同,经济相连,这才是重中之重。若无臣等随驾,就只有北伐,没有复土!”

    唐孙镐振振有辞,这话也说得确实在理。

    李肆踢起了皮球:“复土之政自有下面人办,你们要随驾也可,但有人数限制,哪些人可去,哪些人必须守中,薛卿,你看着办。”

    薛雪脸上一苦,还以为必定要留守的自己会置身事外呢。

    肆草堂的喧嚣还不是尾声,当李肆忙到深夜,回后园歇息时,却发现妃子们已组团相候。

    三娘道:“我也要去!”

    四娘和宝音道:“还有我们!”

    已生华发的萧拂眉道:“医药事少不了我……”

    朱雨悠则道:“北方书院不少,我得督着,别被战火毁了。”

    安九秀道:“如果官家不带我,我就以安家人的名义去北方作生意!”

    关蒄想了好一阵,没什么词了,怒道:“你是要把克冲带在身边吧,我得管着他!”

    看着春华不复,只在眼眉间存着昔曰风姿的媳妇们,李肆心中热流涌动,嘴里却呻吟道:“这是北伐,不是秋游……”

    三娘笑道:“怎么不是秋游?国中不少社坊都在约着随军北上,夫君,你是不是也已定了大观园的哪家社坊?”

    李肆猛烈咳嗽,再摇手道:“好了好了,别真闹了,我知你们心意,三娘带着四娘和宝音跟着我吧,其他人就安生在家。”

    媳妇们呵呵笑了,她们要的也就是这个。看着心满意足的老媳妇们,李肆哀叹道,后世史官怕是要再加他一笔“荒唐”的记述,御驾亲征,竟然还带着皇妃……可正如文臣们所说的那样,北伐不仅是为打仗,更是复土,是政治。三娘身兼国中诸多会社领袖,一国动员,正好照应北上的民间力量。四娘总管身边事务,宝音则是借她的蒙人身份,安抚科尔沁等蒙古部族。

    当然,有三娘在,李肆想要借北伐胡作非为,那就不可能了,这一点也很重要。

    第二天,又有无数人涌来求见,想要随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142 128143 128144 128145 128146 128147 128148 128149 128150 128151 128152 128153 128154 128155 128156 128157 128158 128159 128160 128161 128162 128163 128164 128165 128166 128167 128168 128169 128170 128171 128172 128173 128174 128175 128176 128177 128178 128179 128180 128181 128182 128183 128184 128185 128186 128187 128188 128189 128190 128191 128192 128193 128194 128195 128196 128197 128198 128199 128200 128201 128202 128203 128204 128205 128206 128207 128208 128209 128210 128211 128212 128213 128214 128215 128216 128217 128218 128219 128220 128221 128222 128223 128224 128225 128226 128227 128228 128229 128230 128231 128232 128233 128234 128235 128236 128237 128238 128239 128240 12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