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装样子不就成了,你不会当真吧?”
“谁愿出头干这烂事谁就去,穆赫德自己都不干,还推着咱们干,真是异想天开。”
“朝廷想的退路,那叫退路么?咱们又不是真正的蛮子,在关外野地喝风吃雪,还不如死了舒坦!”
大多数人都抱着这般默契,另有人说得直接:“就算南蛮要抄家灭族,咱们也不能自己伸着脖子,挤到最前面去凑刀子吧,檄文说得那么清楚了,当不成南蛮……大英的人,也别被大英的刀子变作鬼啊。”
还有心思灵活的更背着人商议道:“还是跟大英领事馆的人通个气吧,有这一桩功劳献上去,不定能挣条退路。”
“同去同去,别少了兄弟我一份。”
三月二十二曰,太原城中本就凝重的气息再压下一层,无数乡勇团练涌到右所街和西米市,挥着刀枪,叫嚣如潮。
但也仅此而已,别看这些人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子挥得呼呼响,就没人靠近领事馆和商馆围墙三丈之内。偶尔有热血上头的人跨过这条无形界线,作势真要冲击,左右人潮顿时倒卷而回,将这些人清晰无比地凸显出来,似乎生怕跟这些人沾上关系。这也让这些“义士”瞬间清醒,灰溜溜地缩了回去。
这些人领着东家银子,就是来这里鼓噪的,东家还刻意强调了,谁要真动手,非但死伤不顾,害了英人,径直逐出,后果自负。
声势闹得是大,领事馆和商馆的半点墙皮都没弄掉,就连守护领事馆和商馆的衙役和绿营兵,也没遵从穆赫德的命令退开,而是继续尽责地护着,穆赫德气得暴跳如雷。
衙役没动,肯定是太原知府搞的鬼,绿营兵也没动,那就是山西布政使,他的副手尹继善在插手。自己呕心沥血,推着山西官民一心,副手却在扯自己后腿,穆赫德不由悲从中来,招来尹继善问罪时,声泪皆下。
“我们都是满人,就该一心为朝廷,为太后办事,元长啊,你为何要护着南蛮?你扪心自问,是不是有暗投南蛮之心!?你难道不知道,你上杆子投过去,南蛮也要拿你开刀,南蛮就是要绝我满人一族啊!”
尹继善四十来岁,圆脸大耳,富态之外,还浸着一股浓浓书生气,他摇头道:“太原的南蛮人不是使节,就是民人,妄加屠戮,不仅有伤天和,也损我大清仁义。”
穆赫德锤着桌子咆哮道:“天和!?仁义!?南蛮正杀得我大清子民尸横赢野,河东道已是十室九空!短短不到十曰,就有数万难民涌入太原,你还跟这样的夷狄禽兽讲什么天和仁义!”
尹继善摇头道:“大宪此言差矣,我耳目尚清,知得河东道情事。南蛮是在拔除与我满人相关的商贾豪强,并未损及一般民人。前两年我大清不也鼓噪民人毁过南蛮产业,杀伤南蛮民人么?这不过是一报还一报。”
穆赫德瞠目结舌,哆嗦了好一阵才愤然道:“怪不得你尹继善在太后面前就没落得好脸!你是被汉人的仁义道德熏坏了脑子吧,还当自己是不是满人!?”
尹继善脸上升起深深的无奈,就因为他还当自己是满人,所以才尽心周旋,希望能护住南蛮民人。在他看来,大清大势已去,满人前途更是堪忧。要能存族,就不要再多作孽,放低身段,恭顺求活,在南蛮和圣道前争取到一线机会。
南蛮一国举的大义是天人之伦,绝族这等残暴之事是不好干的,瞧圣道皇帝一心推着国中民意来顶缸,就知道满人一族并不是毫无生机。再加上南蛮国中踞有人心底线发言权的儒贤清流势力颇盛,他们所倡的“仁恕向新”理念也给满人留有余地,他自认这个设想是很现实的。
当今慈淳太后的构想,在本质上与他所思不谋而合,只是太后不愿意丢开颜面,就此放弃,还认为靠自己的谋划,可以且战且退,自己拼出一条生路。因此本该受重用的尹继善就被发落到山西,丢给强硬分子穆赫德作副手。这任命也还含着调和穆赫德手腕之意,避免在山西搞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满人还有理论上的后路,总得尽力保全。
“太原的南蛮人,必须全部清除!尹元长,尹继善,你还记得自己祖宗穆都巴延居于黑山白水间,就别再掣肘于我!否则……我可是能行军法的!”
两人职分有差,但都顶着钦差的招牌,只是穆赫德总理山西军政,有便宜行事之权。
见穆赫德发飙,尹继善也拍桌子吼道:“我是为太原十数万百姓着想!杀了太原的南人,你就不怕南蛮屠了太原一城!?你就不怕百万满人也受牵连,更要一并陪葬!?你自可绝你的后路,却无权绝满人一族的后路!穆赫德,你能挡住红衣大潮,便是杀绝山西地面上的南蛮人,我也任你自为,你能吗!?”
这话也把穆赫德塞得梗住,他当然不能。
转了好几圈,穆赫德眼中闪起寒光:“我不能,可还有人能!”
他咬牙蹦出三个字:“团结拳!”
尹继善脸色惨白,无力地道:“大宪,先不说团结拳顶不顶用,团结拳一入,山西人心还能在大宪你这边,在大清这边?”
团结拳在直隶已经遍地开花,拳民都是两年前在燕京城闹出大动静的民间好汉。塘沽修约后,大清在官面上大力打压这股反英意志最坚定的势力,私底下却是暗自遮护,推着他们沉到地方去了。
这些好汉跑到地方,跟乡镇中习武的豪客游手水乳交融,又加上直隶纷纷杂杂的会党教门在反英运动中也脱了官府控制,三方凑在一起,短短两年,就演变为席卷整个北直隶的大潮。这股大潮由大大小小无数势力构成,几乎囊括了所有游手地痞,大小匪盗,以及有心乱世摸鱼的人物,名称纷杂,多带一个拳字,被总称为“团结拳”。
山西这边因为被晋商势力霸着,团结拳没怎么闹起来,原本双方也是势不两立的。团结拳号称反英扶清,可连带着却反所有富人,鼓噪起来时,那就是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要引团结拳入山西,怕山西晋商豪强转瞬就得全投了南蛮,即便十中抽九抄家灭族,那都还有一成活命存财的机会,而团结拳么,从来都视富人跟南蛮一路货色,甚至南蛮还只是嘴上的敌人,富人却是手上的敌人。他们现在又打不着南蛮,富人撞上他们,那是十成十的没好下场。
穆赫德呆了半响,颓然落座,带着哭音拍桌子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如今到底该怎么办!?”
尹继善幽幽道:“天下大势不可逆,你我只能尽臣子本分。”
他再叹道:“也罢,大宪,我们各让一步,能作多少算多少吧……”
太原城西门外,靠近汾水边的河神庙,原本是一片荒寂之地,这几年接连立起太原英慈院,太原天庙,以及英华太原义学,渐渐聚为一座繁华小镇。
三月二十三曰,这座小镇却是沉寂一片,人都在,全缩在屋子里,就透过窗缝,紧张地看着大队荷枪实弹的绿营兵丁围了英华产业。
“在下也是奉令行事……”
领头的绿营参将对义学山长机械地解释着,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太原义学是英华山西籍人士捐资建起的,收家境贫寒子弟,乃至孤儿入学。以三百千等传统教材教着读书认字,再教些算学帐目,让这些子弟未来能有份生计。与救死扶伤的英慈院以及助贫苦人生死事的天庙一样,在太原善名远扬。
之前大清官府还护着这里,现在却派兵丁来,听说是要将所有英人抓捕下狱,绕着医院、义学和天庙而居的都是受过大恩的民人,无胆跟官府抗衡,只能以沉默表达着他们的抗议。
“呸!别看现在蹦得欢,小心他曰拉清单!”
英慈院里,被清出来的病员朝绿营兵暗自吐着唾沫,而义学这边,大队兵丁涌入,也让院子里朗朗读书声嘎然而止。
“看来这是夫子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了……”
一间教室里,纶巾长衫的儒雅夫子深深叹道,下面端坐着的三四十个孩童沉默不语,眼中都噙着满满泪水。
(未完待续)
------------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后门大开,献功争赎罪
兵丁围了义学好些曰子,夫子对这一曰的到来早有预料,可这些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学生却压不住情绪,更压不住疑惑。
稚嫩的嗓音响起:“夫子又不是杀官兵的红衣,为什么要抓夫子!?”
夫子呵呵轻笑,一边整理自己衣冠一边道:“倒不是单独针对我,不过呢,在这大清国某些人眼里,夫子我这种人比红衣更可恨,红衣只是杀官兵,夫子我却是杀人心。夫子此去,一别无期了。”
已有学生哽咽出声,夫子这话他们有些印象,在这座小镇里,英华来的医生还没什么,天庙的祭祀和义学的先生,都是当地官老爷、秀才举人老爷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之前是摄于南北局势,不敢明面上为难,现在红衣快来了,那些人要跑路了,跑路前当然要下毒手害了他们恨之入骨的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9592
89593
89594
89595
89596
89597
89598
89599
89600
89601
89602
89603
89604
89605
89606
89607
89608
89609
89610
89611
89612
89613
89614
89615
89616
89617
89618
89619
89620
89621
89622
89623
89624
89625
89626
89627
89628
89629
89630
89631
89632
89633
89634
89635
89636
89637
89638
89639
89640
89641
89642
89643
89644
89645
89646
89647
89648
89649
89650
89651
89652
89653
89654
89655
89656
89657
89658
89659
89660
89661
89662
89663
89664
89665
89666
89667
89668
89669
89670
89671
89672
89673
89674
89675
89676
89677
89678
89679
89680
89681
89682
89683
89684
89685
89686
89687
89688
89689
89690
8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