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前的罗恒还有一丝心气,可此刻他完全成了佝偻蚁民,跪在地上直朝李肆磕头。

    “把你爹扶起来。”

    李肆吩咐着罗堂远,现在他身边一直带着两个少年司卫,除了于汉翼之外,另外一个人轮班,这段时间正是罗堂远。未来还会有一个盘石玉,他满心想给李肆当随身侍卫,李肆就把他丢到了山上去挖金子,将之前少年司卫的训练路线再走一遍。

    听罗恒说,之前得了李肆的“帮助”,他们那群从湖南来的棚民勉强能度曰,加上知县李朱绶压着山主降了点租子,他们就继续在山上种茶。杨春再度裹挟,他们逃开了没去。现在杨春败了,他们刚帮着山主收了夏茶,得了一些钱货,却被清山的官兵指为贼匪,洗劫得再无长物之后,这才承认他们是棚民。

    “官兵……”

    李肆叹气,虽说现在是太平年月,官兵不像乱世那样凶恶,可依旧是兵匪一家。他还记得,即便是在康乾时期,地方官也在奏折里含蓄地提到过,不希望外地官兵过境,特别是八旗兵,说什么小民畏惧大军“威严”,这“威严”看来罗恒是领教到了。

    帮是想帮,他还想着将这帮流民也吸纳进公司。问题是光把刘村人聚到庄子上就很惹眼了。这可不是什么三国乱世,随你养人扩城。他这庄子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五六百人,没布置好保护伞之前,可不能再长了。

    脑袋里一堆事,李肆暂时没有头绪,只向罗恒允诺会有办法,让他先带一些粮食回去安顿棚民。

    “不去送你爹?”

    见罗堂远没跟上去的意思,李肆讶异地问。

    “总司,我不是卖给了你吗……”

    罗堂远神色复杂之极,李肆看不透,不清楚是不是对他爹有恨意,还是真的将那卖身契当作血缘断绝的宣告。

    “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爹,去跟他说说话吧。”

    李肆扬着下巴,罗堂远咬牙点头,匆匆追了出去。

    “所以我才要闭关,要把那光亮给凝出来,给我自己指路,给你们指路。”

    看着父子俩聚首,相对低泣的场景,李肆这么自语着。

    可他这闭关再次受阻,田大由找到了他,说有贵人来访。

    “说是找段老夫子,我只好找你了,那人不愿说来历,可身边有好几个护卫,人也很……贵气,像是比李朱绶还要大的官老爷。”

    田大由有些见识,但层次还是不高,也就只能看到这么多。

    找段宏时?难道是……李肆神色也变得复杂起来。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五章 浆糊里捣出金窝头

    来人几乎跟段宏时同龄,一样的清瘦身形,穿着朴素的葛布大褂,手里一把扇子摇着,站在内堡的迎宾楼前,微眯着眼四处张望。如果不是身后还伺立着四个精壮汉子,满眼警惕地以这老者为中心扫描不定,李肆说不定还会当他是段宏时的乡间文友。

    这位官老爷的微服私访作派,未免也太没诚意了吧……李庄不是秘密据点,不可能不让外人进,何况是这样的人物,有点眼力的都不敢阻拦。李肆也不会因此怪罪司卫,今天负责哨望的是贾昊,他也是瞧着这人为找段宏时而来,并没什么恶意。

    但是应对不好的话,说不定会有什么麻烦,李肆正在担心自己的庄子露富太过。

    老者的目光停留在蒙学楼,上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吸引住了他,脑袋也跟着那声音微微晃了起来,嘴里念着:“好!好!敬学之地,民风淳淳哪。”

    李肆压住嘴角的抽动,这老者要是进了教室,看到黑板上写着的字,还不定会是怎样一番表情。

    “老先生可是找段老夫子?”

    怕这老者真要去那,李肆赶紧出场。

    老者转身看向李肆,显出一张冷肃面容,仿佛眉角和嘴角都带着刀子一般,目光也沉凝如潭,自有一番身居高位的气势。

    “听乡人说,段先生关了书院,搬到了这个……李庄,他此时可在?”

    老者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柔和,在他眼里,李肆这个少年郎就跟乡间小童没什么差别。

    “段老夫子回乡探亲去了,此时还未回来。”

    李肆一边答着一边在心中权衡,听这老头的口音,多半是京城来的,最近有什么大官到广东?答案很简单。

    老者遗憾地哦了一声,拱手谢过,转身要走。李肆决心定下。既然来了,不留下点东西就想走?

    “西崖先生……可是为杨金案而来?”

    李肆再度开口,老者呆住。

    “咦……”

    老者转身,一脸诧异,李肆心道宾果,猜对了。

    这老者正是奉旨审理广东府县案的汤右曾,先前粤北匪乱,扰了他审理杨冲斗金启贞的工作。现在匪乱平息,可一省官吏还要忙着处理如山一般的报损告免文书,连审案的文报都没送齐,案子也就这么拖着。见萨尔泰在广州享受花花曰子,不屑与之为伍,想到之前田从典提起过的那个人,就专程微服来了英德。

    “小子李肆,拜在段老夫子门下,学一些杂学造福乡人。”

    李肆摆出一副老实人嘴脸,汤右曾释然,难怪这小子有一股难以言明的气质。明知他是大官,却只以字号称呼,原来是段宏时的弟子,也沾上了隐逸贤者的风骨。

    “这庄子是家师说合了附近村人而建的,不是如此,还真难在这场匪乱里保住财货姓命。家师洞烛千里,对这场匪乱早有预料。”

    将汤右曾迎进楼里贵宾室,听他问到这庄子的来历,李肆张口就开始忽悠,反正段宏时不在,什么脏水就往老头身上泼吧。

    “难得啊,段先生居然料事如神……”

    汤右曾钦佩不已,这可是古时名士之风呢。

    “当然,家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三千年,后知三百年,古往今来,没几人能比得过。”

    李肆摇头晃脑地捧着自己老师,听得汤右曾呵呵轻笑,果真是个单纯的小子……“那么关于老夫此行……段先生是否留下了话?”

    他赶紧扯到正题。

    汤右曾当然是为杨冲斗金启贞案而来,这两个知县的案子,还是李肆当初得以压动李朱绶解决赖一品的官场背景。拜段宏时为师后,对这两个案子也有了足够的了解,有师爷出身,并且经历过十多年前广东均平银改制的段宏时讲解,其中利害关系,李肆是再明白不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673 59674 59675 59676 59677 59678 59679 59680 59681 59682 59683 59684 59685 59686 59687 59688 59689 59690 59691 59692 59693 59694 59695 59696 59697 59698 59699 59700 59701 59702 59703 59704 59705 59706 59707 59708 59709 59710 59711 59712 59713 59714 59715 59716 59717 59718 59719 59720 59721 59722 59723 59724 59725 59726 59727 59728 59729 59730 59731 59732 59733 59734 59735 59736 59737 59738 59739 59740 59741 59742 59743 59744 59745 59746 59747 59748 59749 59750 59751 59752 59753 59754 59755 59756 59757 59758 59759 59760 59761 59762 59763 59764 59765 59766 59767 59768 59769 59770 59771 5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