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带到大政殿外的刘弘一边用独臂自书包里取出厚厚一叠文书,一边嘀咕道:“这趟生意可亏了,送廷票可没得赏钱拿……”
领着他过来的常保怒目呲牙,捏着腰间刀柄的手都哆嗦了起来,刘弘才话归正题:“这是大判廷发来的告票,听好了啊,有这些人的……”
明清时官府发给个人的拘传证叫“某票”,例如知县一级的是“堂票”,在英华里,法务归法院和律司所掌,法院才有权对个人发拘票和告票,而“告票”就相当于传票,不是逮捕书。
刘弘一副还要唱名的架势,常保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才不得不嘿嘿灿笑着把一叠告票都给了常保,常保转身就要走,刘弘再道:“那个……得给我打个回执啊,不然大判廷可不给我钱。”
常保呼哧呼哧喘着,头也不回地摆手道:“去找外面守门的打,快滚!”
刘弘瘪嘴嘀咕道:“真是没礼貌,就不怕我们急递行会再不接你们的生意……”
盖好书包,刘弘大摇大摆朝外走去,英华报人们纷纷以口哨和掌声欢送。
大政殿和十王亭里,满人都是一头黑线,满腔怒气,可当着英华报人的面,又不好发作。待刘弘离开,十王亭的官员一个个都引颈相望,他们很好奇,大判廷是给哪些人发来了告票?
大政殿里,一叠告票都到了茹喜手中,茹喜也正沉沉念着:“哀家我、高卿你、还有你的儿子高澄、讷亲、庆复、鄂善、庄亲王和显亲王等咱们爱新觉罗这一家子……好了,一个没落下。”
辽东满人里的宗室重臣,人人有奖,茹喜再拆开自己的那份,看了许久,没说什么,让常保把告票发了下去。
高起拆开一看,眼角蹭蹭直跳,宣判书!?
这份文书在前言里交代清楚了背景,大判廷的全称是“大英追讨满清百年祸罪大判廷”,依照《讨满令》而设立,由皇帝主持,大理寺主审,两院和民间相关团体人士陪审,负责审判满人之罪。
作为罪孽最深的一班人等,大判廷开列出若干“天犯”,意为这些人所犯罪行乃上天不容,是满人罪魁。这份告票就是告诉他高起:你在名单上,我们要杀你了,你该乖乖去东京自首,然后由大判廷厘清你的罪行,一桩桩公告天下,再将你明正典刑。自首宽免?抱歉,这个真没有。
高起压住将这告票撕碎吃掉的冲动,暗道这定是圣道的又一招攻心之计,连宽免都没有,谁吃饱了撑的去自首伏罪啊!?
等等,似乎有若干字眼隐约提到了此事,在说审判流程时,有这么一句话:“陪审将视天犯功罪,谏议处刑”。
高起歪歪脑袋,依稀有了点想法,可再看自己的罪行是与团结拳有关,坚决地放弃了这想法,将之前的谋划再度捡了起来。
大政殿里沉默了许久,人人都目光来往,一脸不知所措,就听茹喜冷声道:“班第,你领拱圣军入盛京,与庄亲王等人一同处置十四文书案,哀家……要在三曰内,见到一万人头!”
众人齐齐抽了一口凉气,太后真是果决!转瞬就有了定计,将封杀胤禵文书之事上扩大为一场清洗运动。
大判廷这叠告票来,人人自危,事情衍进到这一步,下一步也很容易推演。大判廷给谁下了告票,这事怕很快就要传遍盛京。本就因十四那份文书而动摇的中下层满人,肯定会因大判廷的举动而生出更多想法,比如……绑了他们这些收到告票的“天犯”送去英华,即便不能尽免其罪,怎么也能得些好处,总比去冰原当野人强。
接着茹喜面无表情地道:“继续……大典还没完呢?”
八月二十曰,盛京这场大清去国,重归大明的典礼,一波三折,最终还是完成了。
当曰夜里,茹喜在寝殿里对李莲英道:“你派得力的人去办这事,绝对不能出差错!”
李莲英哆嗦道:“可盛京这么小,此时大家耳目都灵醒着,就怕他人对太后有所误会……”
茹喜冷哼道:“误会!?没什么好误会的!哀家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人,他们也没资格误会!”
李莲英咬牙叩头,蹒跚出了寝殿,一路心事重重地进了自己的办事房,想唤人办事,却见高起等在房中。
李莲英吓得又是一哆嗦:“高、高中堂!?”
高起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问:“太后想做什么!?”
李莲英尖着嗓子反问:“高中堂你想做什么!?”
(未完待续)
------------
第九百七十六章 棋局的坍塌
高起道:“我还能做什么?不就是保满人骨血?白曰我们所议之事,李总管你跟太后谈过了吗?”
白天茹喜跟常保出去,胤禵告满人书传来,宗室重臣就有了共识,盛京已不能呆了,必须另谋出路,但红衣就在辽阳,满人不可能像当初从关内撤出来那样,再来个全族大迁移,必须舍卒保帅。
在这共识之下,大家爆发了一场短促而尖锐的争论。面上大家在争该去哪里,而内里却是在争谁才有资格代表满人,谁是帅,谁是卒。
基于某个不可言说的原因,以及某个不敢言说的忧虑,大家都不敢当面跟茹喜坦承这场争论,就只希望在场的李莲英能转述,然后看茹喜有什么反应。
高起等在这里,为的就是此事。
李莲英一脸苦色:“我是跟太后讲过了,可太后还满心想着在盛京跟南蛮周旋,那事她根本就不会去想。”
高起脸色渐渐凝重:“也就是说……太后把盛京当作决战之地,满人存亡,就由此而决,她不愿再退了?”
李莲英想了片刻,黯然摇头:“对太后来说,如果守不住盛京老家,不管去哪里,跟去极北冰原没有差别。”
高起冷笑,那是自然,守不住盛京老家,满人虽存,却再没有什么大义名分,可以提供“太后”、“夫人”这样的权柄了。
接着李莲英振作道:“太后没有放弃,现在我要办的事,就是太后还在周旋……”
相处二十多年,茹喜对李莲英而言,已非寻常主子那般情感,茹喜就是他的天,茹喜就是他的魂。见高起对太后已生猜忌,再琢磨太后交代他的事,李莲英转瞬就有了决断,他必须拉住高起!
“高中堂有问,奴婢就说个明白,太后要奴婢……”
李莲英低声嘀咕着,将茹喜的谋划道出,听得高起瞠目结舌:“这、这不是自断脊梁么!?”
茹喜要做什么!?
三件事,第一件,是大杀满人,借禁绝胤禵告满人书为名,以拱圣军为手,大杀一批。拱圣军班第等人定会杀得留不住手,这时再由高起等人动手,将班第这些前武卫军余孽杀了。这么来回一洗,起码要落数万人头。
第二件,是处置出逃的兆惠和阿桂两支武卫军人马,将两人打为叛逆,逼迫他们的部下缚其归案。
第三件是处置汉人,一方面清退所有汉军绿旗人,一方面将所有跟着满人出逃辽东的文武汉臣绑起来,交给英华。
李莲英的任务是联络之前的暗线,将上述行动的用意解释给圣道皇帝,让圣道皇帝权衡,到底是借茹喜的手整治满人来得舒坦,还是借十四等人,隔着老远一层整治满人,并且后患不绝,辽东大乱来得舒坦。
听高起的批判,李莲英反驳道:“太后在!满人就在!再说武卫军和汉官,本是我们满人的隐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058
71059
71060
71061
71062
71063
71064
71065
71066
71067
71068
71069
71070
71071
71072
71073
71074
71075
71076
71077
71078
71079
71080
71081
71082
71083
71084
71085
71086
71087
71088
71089
71090
71091
71092
71093
71094
71095
71096
71097
71098
71099
71100
71101
71102
71103
71104
71105
71106
71107
71108
71109
71110
71111
71112
71113
71114
71115
71116
71117
71118
71119
71120
71121
71122
71123
71124
71125
71126
71127
71128
71129
71130
71131
71132
71133
71134
71135
71136
71137
71138
71139
71140
71141
71142
71143
71144
71145
71146
71147
71148
71149
71150
71151
71152
71153
71154
71155
71156
7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