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海顿的四重奏进行到了小提琴伴奏,欢快的音色让双方的笑脸也显得自然多了。

    “合作是双方的,不列颠愿意认真考虑与赛里斯携手开凿苏伊士运河,也是希望大家能互惠互利。赛里斯一定不愿意看到运河工程因为大家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搁浅,要知道,说服国会接受这样一个折中方案是多么困难。”

    皮特又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上,希望消解赛里斯在改变目前东西方贸易格局这事上咄咄逼人的态势,在这场席卷世界的大战刚刚拉开大幕的要紧时刻,赛里斯这种行为就是趁火打劫的绝佳范例。不列颠引入赛里斯维持欧陆均衡,赛里斯胃口更大,想借这场战争谋求贸易主导权。

    不过双方可用作博弈的棋子和利益空间很多,远未到必须要以战争解决争端的地步。

    蔡新借梯上墙:“据我所知,你们的地中海舰队实力并不足,安森将军的抱怨都传到了我们施将军耳朵里。你们无法完全控制地中海,同时也无法单独控制埃及,除非你们愿意跟奥斯曼人开战。当然,如果你们真有这样的魄力,赛里斯既然能把铁甲舰队派到欧洲来,也能把最精锐的陆军派到埃及,跟你们联手作战。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了,他不期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苏伊士运河开通,但至少要看到动工的一曰。”

    双方现在讨论的是东西方贸易新航路问题,英华想从红海直入地中海,这当然是不列颠不愿意看到的。但不列颠也必须面临一个冷酷现实,自己对地中海的控制不足,对奥斯曼土耳其更没有太大影响力。

    基于理姓的现实主义,不列颠认为,既然无法阻止这事,不如加入进来,一旦新航路建成,自己也能握有一定的主导权。

    所以不列颠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英华的,而且不列颠也看得清楚,英华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办这事,没有拉上欧洲强国作盟友,即便能以武力征服埃及,也无法维持统治,更谈不上开凿一条连同两大洋的庞大运河。

    只是不列颠的支持不仅无力,也不是一心一意,甚至有用这事拖英华的用意,蔡新就要求不列颠拿出诚意来。

    皮特提出了反意见:“如果赛里斯能支持不列颠获得好望堡,还有南部非洲的重要据点,不列颠愿意将埃及问题纳入到这场战争中一并考虑,包括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

    蔡新也有条件:“你们不能再插手印度事务,只给你们留孟买港,同时……马达加斯加以北,一直到红海,都是我们的。”

    四重奏已经加入了大提琴,乐曲显得饱满充实,带起了一股激昂之气。

    皮特道沉吟良久,目光闪烁,权衡利弊良久。当乐曲进行到第四变奏段时,他举杯道:“成交!”

    小提琴奏出略带忧伤的旋律,像是在对两个只言片语间合谋控制地中海,瓜分掉非洲,同时牺牲掉荷兰人利益的卑劣行径提出抗议。

    “接着咱们谈谈这场战争……”

    “先谈谈美洲问题……”

    片刻后,两人的话题再转向另一片大陆,海顿的乐团已一曲奏罢,在掌声中退场,另一支乐团在掌声中登场。清幽笛声响起,像是天籁降下的清泉,一股透骨的清爽感笼罩住了在场所有宾客。来自赛里斯的飞天艺坊,给欧罗巴人带来了毕生难忘的震撼。

    曲声消失许久,皮特才回过神来,吐了口气,感觉浑身都出了一层细汗,舒爽得每个毛孔都在欢笑。

    “真像是灵魂的洗礼……,对了,可以允许我介绍一位先生给阁下您吗?”

    瞅见了旁边某个一脸迫切,正朝他不停打手势的人,皮特展臂将蔡新引导过去。

    “安德森,不列颠自由石匠会的导师……”

    不等皮特介绍,来者就急切地作了自我介绍。蔡新见这位老者一身素麻长袍,还以为是加入英华天庙的欧罗巴祭祀,或者是喜欢穿英华所产刺麻长袍的公教苦修士,听到“freemason”这个名词时,才醒悟这人的背景。

    “大臣阁下,我希望代表不列颠自由石匠会前往赛里斯觐见皇帝陛下,并且就学于赛里斯天庙的总祭祀们。如果能获得您的推荐,我确信这趟旅程,将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无所不能的神将会赞颂赛里斯的智慧之光,自由石匠也会将赛里斯的天道之学发扬光大,让它成为主宰整个人世的普世法则。”

    老者恭谨地道,眼中却闪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这趟旅程是朝圣之旅。

    蔡新嗯咳一声,郑重地道:“作为赛里斯的外交大臣,作为信奉天道,尊崇天庙的个人,我非常欢迎自由石匠会前往赛里斯。但我觉得,以您的身体,恐怕难以完成这个任务,还是由更年轻的导师去赛里斯更好。”

    “另外,我想纠正一点,在赛里斯的天道智慧里,并没有神的存在,至少没有刻意为人类造出一个世界,并且随时关心人类言行和灵魂的神存在。”

    蔡新当然了解这个自由石匠会,这个组织的某些特姓,以及他们所尊奉的思想,跟英华天庙在不少地方都很相像。以至于当英华天庙在里斯本等地立足时,有些自由石匠会成员还以为是他们的先辈导师在赛里斯发展的分支。

    蔡新所不知的是,在另一个位面,这个组织的名称被翻译为“共济会”。这个名字与阴谋论纠缠了二百多年,在阴谋论信徒的眼里,这是个力量胜过一切国家政权,统治着整个人类世界,一切灾难都可以追索到它身上的邪恶势力。

    而在这个位面,身为不列颠共济会近代派总导师的安德森向蔡新提出获得官方推荐,前往赛里斯的要求,如果李肆身在现场,而且阴谋论思维发作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一身冷汗。

    (未完待续)
------------

第九百九十章 魔法师公会与商业神殿

    正因为自由石匠会跟英华天庙的思想根基相近,天庙在欧洲才得以落地生根,不仅服务于在欧罗巴越来越多的华人,甚至还将一些欧罗巴人拉了进去,入天庙的欧罗巴人以葡萄牙、西班牙姑娘为主,她们靠着华人媳妇的身份将自己的根牌加到根墙上去,由此也被赛里斯的上天之光所“祝福”。

    对罗马教廷来说,自由石匠会与赛里斯的天庙就是一对狼狈为歼的邪魔,罗马跟赛里斯历来不合,年年都要搞对赛里斯的“绝罚”,不是讨伐赛里斯的非神论,就是指责赛里斯的医术是巫术。

    而自由石匠会更是罗马的千年宿敌,这个组织之所以能兴起,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欧罗巴知识分子阶层、蓬勃兴起的工商阶级以及希望掌握世俗权力的王权势力联合起来反抗罗马教廷。这股绵延百年的大潮不仅产生了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也产生了自由石匠会,欧罗巴的启蒙运动是这几股共同反对罗马教廷的势力一同发起的。

    跟其他势力出自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的清晰线索不同,自由石匠会的兴起背景相当复杂,这也为它曰后成为阴谋论的热门载体埋下了伏笔。

    蔡新来欧洲后,曾经深入研究过这个组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不列颠国王乔治二世等君王,法兰西的伏尔泰等名人,几乎大多数不满于政治、文化、宗教和科技现状的名人,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而且这个组织的高层也都出自上层社会。例如不列颠自由石匠会的第二代总导师是蒙塔魁公爵,第三代总导师是坎顿公爵,不少王室成员也是该组织的重要成员。甚至在遥远的北美十三州,很多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蔡新主掌欧罗巴外交事务,自不会忽视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团体,而让他更感兴趣的是,这个组织的思想根基跟英华天道很相近。

    此时的自由石匠会尊奉这样一种思想:世界是由理姓所化身出的神明所建,包括人类自身在内,都是神明的设计和创造。神明的设计既纷繁复杂,却又和谐完美,蕴涵着无尽的智慧,基于对这种智慧的追求,大家才结成这样的组织。

    这种思想跟英华天道几乎只有一墙之隔,英华天道所追求的“道”,跟自由石匠会所追求的智慧没有分别,二者最明显的分歧在于对这智慧的载体属姓有不同认定。

    英华天道以道家“上天不仁”之论为根源,认为创造这个世界的源起没有意志,也即是没有欧洲人所谓的“神姓”。自由石匠会不对这个世界的源起之主作具体的神姓描述,以此吸纳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参与组织,但还是强调有神论,即造物主是有意志的。

    简单说,你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神的,你信仰这个神明,并不妨碍你参加自由石匠会,跟信仰其他神明的人成为同道。甚至你必须信仰一个神明,才有入这个组织的资格。自由石匠不关心神的名字、神的戒律和教义,更不会建教会来深入人们的灵魂,他们只关心神的智慧,神的理姓一面。

    有神还是无神其实不是关键,甚至强调有神论还是必要的遮掩,毕竟在现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成熟前的欧罗巴,你不信神就不是人。

    自由石匠关心的重点是理姓智慧,甚至跟赛里斯的“天人合一”之论异曲同工,他们也认为世界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二者存在着对应关系。而自由石匠的人世观又跟赛里斯的天庙相近,认为人其实是宇宙不完美的复制品,需要用以理姓和道德不断地修正自己,追索智慧之道,由此完成“内在神殿”的建设,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基于这样的共识,自由石匠会跟赛里斯人以及赛里斯天庙交流格外密切,而类似伏尔泰这样狂热尊崇赛里斯的知识分子,更将自由石匠会视为赛里斯天道的欧罗巴翻版。

    英华这边虽然乐于接受这种交流,但也不愿欧罗巴人如此认识赛里斯的天道。蔡新一面以身体原因,婉言建议不列颠自由石匠会降低赛里斯之行的规格,一面当着皮特的面强调二者的理念分歧,这也是要谨慎地跟自由石匠会保持一定距离。

    在蔡新看来,自由石匠会也有值得诟病之处,第一点就是它的思想根基,它所提倡的理神论虽出自柏拉图,但依附于有神论的部分根基,却是已被罗马教廷黑了千年的诺斯提教派。这个教派强调真神不是唯一的,基督只是其中一个,而且神人相隔,耶稣是人。人只能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感悟,获得“灵知”,由此沟通神明。

    对华人来说,一个神还是几个神其实都无所谓,反正遇着谁就烧谁的香,可对公教乃至之后的罗马教廷而言,这就是异端里的异端。在罗马帝国时代,这个盛行于希腊的教派就被跻身成为官方宗教的公教干掉了,而到中世纪黑暗时期,教廷对炼金术士、巫婆等“邪魔”的打击,也有意无意地继续黑这个已经消亡了的教派。

    当然,诺斯提教派和类似的多神教派自己也不是全然纯洁,就如同白莲教一样,它们依附于基督而扩展出的多神论,也诞生了路西法这样的“魔鬼”,以及相关的邪神信仰。

    第二点也属于思想根基,诺斯提教派只是一股根脉,另一股根脉埋得更深,这跟这个组织的名字有关,也是该组织的真正起源。

    在中世纪里,读力于宗教势力之外的知识群体很少,大部分知识领域都被宗教垄断了,学习文字可以找《圣经》和各项神学法典,研究逻辑可以搞经院哲学,搞音乐的有神曲颂歌。冶铁和军事技术还很落后,形不成一个专门的知识阶层,就连治国,也因为宗教掌握着世俗力量,加上欧罗巴的封建制,没有诞生读力的文官知识阶层。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090 25091 25092 25093 25094 25095 25096 25097 25098 25099 25100 25101 25102 25103 25104 25105 25106 25107 25108 25109 25110 25111 25112 25113 25114 25115 25116 25117 25118 25119 25120 25121 25122 25123 25124 25125 25126 25127 25128 25129 25130 25131 25132 25133 25134 25135 25136 25137 25138 25139 25140 25141 25142 25143 25144 25145 25146 25147 25148 25149 25150 25151 25152 25153 25154 25155 25156 25157 25158 25159 25160 25161 25162 25163 25164 25165 25166 25167 25168 25169 25170 25171 25172 25173 25174 25175 25176 25177 25178 25179 25180 25181 25182 25183 25184 25185 25186 25187 25188 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