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圣盯住那富丽堂皇的丹陛和龙椅,眼中也闪过炽热之光,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摇头道:“就不能再要了。”
高挚捏着下巴,一面迷惑:“可没有这龙椅,咱们怎么治国?咱们的权柄又怎么立起来?”
朱希圣胸有成竹:“你忙的是打仗,我忙的就是这事。权柄终究要有依托,这龙椅实的不要了,不等于虚的不要。”
他翘着嘴角道:“这龙椅该是什么呢?该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只要确保民心一直在我们手中,权柄就能立起来。”
高挚皱眉:“民心,你不会是说,要学大英那样,搞什么两院吧?”
朱希圣摇头:“那是银钱大义,邪魔之道,怎可能被我们大同新义所用呢?圣人啊,你就是实诚,我说的民心,难道是真的民心?不过是个标榜而已。我们杀皇帝,建新世,就得用更新的东西标榜不同。民心终究在人嘛,旧世有国人、有百姓,今世我们就新造个词汇。”
高挚已全然迷茫,就听朱希圣再道:“就叫……人民!人民就是我们的龙椅,用来承载我们的权柄。”
高挚压住挠头的冲动,虚心请教:“这人民怎么托住权柄?”
“人民就是民心,大同社就如大英票选出来的院事一样,代言民心,大同社就是人民。而我们执掌大同社,高圣人你治国打仗,我朱贤师阐释大同之义,我们二人就是大同社的根骨心脉,所以,我们跟民心一体,我们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我们。”
“当然,我们不是像大英那样,还要搞什么票选,才能定下这代言关系。我们与人民一体,大同社与人民一体,这是经世不移的。只有我们大同社掌大同新义,只有你大同圣人,我大同贤师,才能坚持大同新义不断完善,不被扭曲。才能带领大同社内除歼贼,外抗强权。大同新世,只有我们两人,只有我们大同社带着大家去建起来。”
听起来很厉害,根本没有破绽的样子……
高挚这么感慨着,再问:“这终究是虚言,怎么变实呢?”
朱希圣拍掌道:“国名!我们改国名,把这龙椅直接嵌在国名上。谁敢反对我们,就是反对这个国家,反对人民!”
高挚有些犹豫地道:“也罢,先试试吧,看看不要皇帝,咱们是不是也能坐稳龙椅。”
接着他又看住朱希圣:“你觉得,这龙椅,能让我们两个都坐稳?”
朱希圣意味深长地一笑:“我是贤师,我就是旗帜,大同新义就是我。”
高挚变色,又听朱希圣道:“可你是旗手,这旗帜只有握在你手里,才能号令天下,所以你是圣人。”
高挚脸色转了回来,呵呵轻笑,握上朱希圣递出的手:“我们二人同志一心……”
两手摇动,朱希圣点头道:“共掌权柄!”
圣道四十四年,永和二十年十月,俗称“建满”,以旧清自居的建州朝鲜政权覆灭,留在建州朝鲜的爱新觉罗皇室宗室,乃至满洲诸大姓被屠戮干净,死者近万,除了跟随高挚的一部分满人,建州朝鲜的中上层满人几乎被一扫而空。
就在月内,“建州朝鲜人民大同共和国”成立,作为中洲第一个非帝制国家,其国名蕴有丰富的政治涵义。沿用建州朝鲜旧名,是彰显其“满汉鲜各族共荣”的“历史传统”,而“人民”一词则出自《人衍资本论》,这个词也用在诸多西学著述的翻译中,用来概括具备政治属姓的国人群体,以区别一般属姓的“民”或者“民人”。用上这个词,当然是表示这是个不要皇帝的理想国。
“大同”就无须赘述,这个词在中洲,主要是北洋一带,已成为最时髦的政治用语,不谈大同就是顽固保守,就是封闭落后。而国名用上这个词,则代表了该国所追求的远大理想。
“共和”来自“周召共和”,当然也有效仿英华政党共和会的意味,表示这个国家不是独人治政。而更直接的含义,则是“执政”和“国师”两人共掌权柄。就这两人在大同社里的地位一样,一个是负责具体事务的“大同圣人”,一个是负责理论工作的“大同贤师”。
东京未央宫,演武殿里,李克载被人声惊醒,见大群文武急急而来,为首的正是宰相袁世泰,再加上通事院知政陈润,枢密院知政刘旦,总帅部参谋总长赵汉湘,文武首要几乎聚齐了。
“陛下早前定策,坐视建州朝鲜之变,甚至默许高挚诸葛二人行事。可没想到,二人掀起的大势这么猛烈,建州朝鲜形势变得这么快!”
众人是应李克载所请前来议事的,建州朝鲜变动,意味着北洋局势乱了,这不仅是外事,也是内政。而且还涉及军民两面,必须统筹应对之策。
袁世泰所言让众人微微一叹,去年永和皇帝收拾高挚时,就有人建议英华最好插手,可皇帝却说,且坐看楼起楼塌,与我们何干。前一句话应验了,证明皇帝依旧是英明的,可后一句话,似乎就有些……麻木不仁了。
先不说北洋局势会乱,就说英华身边忽然跳出来个不要皇帝的“人民大同共和国”,这对英华大义就是种威胁,怎能坐视不理,平白搅乱国中人心呢?
“出兵!推着韩国出兵,把这建州朝鲜彻底灭了,绝了这处后患!这地方就像个粪坑,臭了几十年!”
赵汉湘下意识地挥起刀枪,陈润微微点头,袁世泰也眼神闪烁,有些心动。这确实是个麻烦,不如一了百了。
出身神通局,而后入经计院,再入枢密院,这一任改选,被袁世泰看中,抬到枢密院知政重位上的刘旦摇头道:“你们难道还没明白,陛下一直留着这地方的用意吗?”
见众人一怔,若有所悟,李克载点头道:“没错,这是口蛊锅,砸了这口锅,很难寻到下一口啊。”
李克载当然很清楚父亲一直不动建州朝鲜的原因,甚至容年斌在虾夷保住燕国,乃至容班第的北满和兆惠的东满存在,都是这个原因。
一来是算经济账划不来,没这个必要,二来么,是让有害英华大义的脓毒能有地方传播浸染,乃至生根发芽,看看这些东西长成后是什么样子,能把人世变成什么样子。
在场都是精熟于时势之人,李克载如此形容,众人顿时就明白透了。
“那么现在是翻锅之时?”
“我们要做的,是确保这口蛊锅能继续翻下去!比如……从国内找个爱新觉罗,扶他去跟这高朱二人斗?”
“不能影响国内,东满!找东满!支持他们钱粮,让他们跟这建什么人国的作对,合适的时候,从东满那抓个爱新觉罗,从韩国那抓支精兵,直接塞进朝鲜去!”
“他们立的什么人民大同共和,蛊惑哄骗之处定多,让国中报界好好去看清楚,给国人讲清楚,那里的大同新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在干什么罪恶勾当!”
众人正议得火热,一个参谋进来禀报,消息让众人再度怔住。
“我看……暂时不急,这口蛊锅刚翻过来,先让里面的东西熟熟,等机会到了,不定它自己又要翻。”
李克载微微笑着,消息来自枢密院北洋司和海军情报部,内容都是一样的,高挚从这三个管道向英华传递了恭顺之心。并且通报说,他已向韩国割让仁川和汉城以北的数百里土地,换取韩国友善态度。而对英华这边,他希望继承之前建州朝鲜永和皇帝跟英华达成的默契,继续保持“有限”的商贸交流。
(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旧世落幕
建州朝鲜的形势演进太快,英华上层也没想到“建满”垮台会这么利索,事后分析,应该是这二十年里,建满权力争斗翻来覆去,变化无常,而族争血脉论和大同新义这两股思潮涌进去后,更将旧世人心依凭粉碎殆尽。
除了最上层的一些人,建满政权机器的中下层已经完全丧失机能。高朱二人举起最时髦最激进的道义大旗,营造了一股人心大势,建满一方已成沙楼,应风而解。
不过高朱二人能这么顺利成事的原因,还在于英华的态度,英华若是更敏感一些,就只是跟韩国、燕国和曰本长州藩递个眼色,再稍稍约束辽东方面,高朱二人别说起兵举义,恐怕吃饭都会成问题。
未央宫里,深入讨论前,李克载带着众人作了如此检讨,定下了这样一条原则:就算要放任,也得保证事态一直在英华掌控之中,不能再像这次,大变之后才醒觉。
听李克载这隐隐有推翻皇帝定策的结论,袁世泰有些担心地问:“陛下知道此事了吗?”
回想父亲在学堂中的教诲,还有递给自己那本《论文明》的用意,李克载摇头道:“不清楚,父皇既让我监国,我总得有所担当,若是父皇另有它意,到时再论不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2086
122087
122088
122089
122090
122091
122092
122093
122094
122095
122096
122097
122098
122099
122100
122101
122102
122103
122104
122105
122106
122107
122108
122109
122110
122111
122112
122113
122114
122115
122116
122117
122118
122119
122120
122121
122122
122123
122124
122125
122126
122127
122128
122129
122130
122131
122132
122133
122134
122135
122136
122137
122138
122139
122140
122141
122142
122143
122144
122145
122146
122147
122148
122149
122150
122151
122152
122153
122154
122155
122156
122157
122158
122159
122160
122161
122162
122163
122164
122165
122166
122167
122168
122169
122170
122171
122172
122173
122174
122175
122176
122177
122178
122179
122180
122181
122182
122183
122184
1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