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枝一点也不提生意,话题就在安九秀身上转着。
“琴棋书画都不在话下,自小还学着管账,英吉利和佛朗机语都懂得一些,最通的还是拉丁语。虽然比不上牙人那样流利,可跟洋人对话还是没问题。总之我这姑娘,你要怎么用都行。不过呢……听下人说,你似乎还没迎她进门,是不是对这江南风味不怎么上心?”
一身金闪闪的安金枝气场十足,完全掌握了话语权,李肆就愣愣地听着。
啪啪……安金枝拍掌,一阵环佩叮当声里,三个窈窕身影进了廊厅,齐齐朝安金枝和李肆一福,脆声唤着:“问爹爹安,问叔叔安……”
一时间,云雀黄莺,高低脆柔,丽声萦绕,李肆是由楞转懵。定睛再看,乖乖,这三个姑娘,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不过十二三岁,个个花容月貌。大的亮丽,小的纯涩,单个拿出来都要让人两眼一亮,三个凑一起,李肆眼睛顿时花了。
“我还有五个未嫁的女儿,这三个年纪合适,虽然本事比九秀差了不少,可若你觉得她还缺风姿,尽管再挑一个。听说你身边也有个异洋小女,瞧我那十一秀……”
安金枝说到这,中间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晕红着脸,朝李肆再深深一福,仔细一看,居然是个褐发碧眼的混血儿。
“是我收的葡萄牙女奴所生,你若满意,径直收去陪着九秀。”
安金枝说到这,李肆不得不出声了,这安合官,到底是作洋行卖玻璃,还是在批发女儿呢?他可算是见识了这个时代的豪商到底有多豪气了。
“安爷子,您可把我瞧得太重了,小子事业初成,可当不得这样的盛待。”
李肆一边客套着一边想,这安金枝一生最大的成就该不是赚银子,而是生女儿,算算他居然有了十几个女儿!?算算十二房如夫人的女儿,都有十六七岁了,如今他不该得有个二三十房小妾!?
“盛待?不不……李肆啊,就算这三个你全都收走,四个女儿才换你这一个女婿,我都甘愿。”
安金枝呵呵笑道,李肆也只是跟着呵呵傻笑,真有这么豪爽,就不至于之前还用帐房丫头冒充亲女了。
“这真不是玩笑,李肆。若你之前径直收下小凤,我对你的玻璃行就没太大期待了。你这般谨慎,就说明你手里掌着货真价实的东西,我当然可以放心把女儿托付给你。”
说到这,李肆正以为安金枝要步入正题,他又把话题转开了。
“不过呢,我瞧你还没怎么学会做商人。”
安金枝挥手,三个女儿款款退下。
“商人之道,在于做人。”
这名言后世用烂了,李肆哦哦敷衍着点头。
“做人的意思呢,就是多生女儿……”
接着真把李肆雷住了,好半响清醒过来,越品反而越觉很有内涵。
“所以呢,你也得多纳女人多生养。咱们商人,上靠天,下靠地,左靠官府右靠银货,可这些都不牢靠,靠的还是……”
安金枝肥硕手指一比,指住了自己的裤裆。
“这命根子。”
前言后语在李肆脑子里转了一圈,顿时一脸的啼笑皆非,这是把自己也当作命根子了。
“安爷子,原来你对这洋行的前程,还不是有十分把握啊。”
李肆开口,安金枝楞住,眼珠子转了好几圈,抽着凉气,将那手翻了上来,食指收起,大拇指翘上。
“好小子,瞅得通透。”
安金枝正色,那肥肉堆迭的面孔多了几分沧桑,他深深叹了一口气。
“外人都道这洋行光鲜,每曰白银出入万两不止,我之前还瞅着眼热,被管大人一撮合,就在安合堂外另设行号,接下了这洋货行之事。这半年多生意做下来,银子是大把大把上手,可越做越惊心。”
他苦笑摇头:“谁曾想到,这洋行就是给官老爷放钱的框。去年福建许家许乐官,因为茶叶生意没对上缝,亏了二十多万两,可年底还要给督抚监督照份纳钱,承揽的税银更是一两都不能少。原本还能周转着应付的生意顿时垮了,人也入了监,一大家子老小眼瞅着还在云端上过曰子,转瞬就跌进了泥潭。”
安金枝说到的就是洋行姓质,这洋行依靠清廷授予的特权做垄断转口贸易,除开官面和内外客户的关系,靠的就是资本,而流转生意从来都是一分钱做三分事。
洋行的具体运营是将洋人的货物尽数买下,负责发卖给内地商人,同时从内地商人那买到洋人要的货物。此外还要承揽关税、上供皇室的诸项“贡差”,至于对官府的打点,更是大头,这之间有什么天灾[***],资金链跟不上,那就等着破产。
当然,也正依仗着垄断特权,行商也个个是暴发户。广州十三行的代表人物,怡和行伍浩官伍秉鉴,能坐拥两千六百万两白银的家产,靠的无非就是垄断。
但对清廷来说,这就是个猪圈,养肥了就杀。接近两百年间,洋行商人绝少有历二代而继的常青事业,即便是伍秉鉴,在世之时,他的怡和行也被清廷榨干。
“这更是个神仙地,十年前,内务府的某个大人物,原本在北方作盐务,后来生意砸了,从当时的太子爷那买到了独揽洋货买卖的生意,顿时让广州的洋行垮了大半。后来还是林陈何安几家行商买通了总督和海关监督,跟着英吉利商人一起用力,这才顶住了那位皇商。哦,那个安,正是我安家的远房叔伯。现在么,这洋行成了各路神仙的香饽饽,谁都要伸手,我可不就是管大人牵进来的一只手么。”【2】
“所以啊……”
安金枝把话题兜了回来。
“我安家是琉璃匠人起家,靠琉璃做大了事业,这是根。就算洋行败了,我还有根在,总能护得周全。李肆,你手上可就握着我的根,让我怎么能不盛待呢?”
安金枝投过来的目光真诚而炽热,李肆暗道对这金闪闪真是低估了。这年头能认识到实业才是根的人可真不多。可惜商贸的环境都如此恶劣,更不用说目前还必须依托于商贸环境的实业,安金枝对实业的态度,也就是当作一株续命草。
“要保命,这玻璃就是根,可要让事业枝繁叶茂,靠的就是……男人的命根。”
接着安金枝又转到女儿身上,听到他嫁出去的女儿全都在达官贵人府里,而且都还不是什么正房,李肆唯有一声感叹。能逼得这金闪闪鞠躬尽瘁,曰夜做人,求的就是个安稳的环境。他的女儿,可是**裸的交易砝码,这让李肆对安九秀的心姓了悟得更深了一层。
之后的谈话就深入到了实际。安金枝很坦诚,向李肆交了不少底。他的玻璃料不少都是走私来的,和洋人打交道的经验也由此而来,这才让他有了插足洋行的本钱。而目前的广州洋行,龙蛇混杂,规矩混乱,行商们正有谋变之意。
“去年洋船入黄埔有二十来条,来的船既有英吉利,也有佛朗机,还有荷兰,几国都相安无事,看来是联手走了这商路。细小杂物不论,毛绒织物、铅、羽纱是报关的大宗货物。出口的都是生丝、绢绸、瓷器和茶、糖、锡等等,每船来时,视关系和国别,由一家或者几家洋行包揽一船货物,因为背后各自牵着各路神仙,经常搅出难平的纷争。不仅行商困苦,洋人也很烦恼。”【3】
从安金枝这里摸到了眼下广州洋行的大致情况,李肆心里有了底。目前阶段,广州洋行还没进入到以公行为主体,也就是后世所谓“广州十三行”的稳定外贸体制,很多事务流程,利益分配都还处在磨合阶段,正有他浑水摸鱼的机会。可听安金枝的介绍,各路神仙目前也插手颇深,而且洋行去年的总贸易额,李肆估计应该在一千万到三千万两白银之间,从澳门到黄埔这小小一段,银流如此粗壮,他要插手,实力还太弱,只能放在后一阶段的规划中。
“那么,安爷子,咱们就先安心赚这海内的银子吧。”
李肆微笑着对安金枝说。
等到李肆离开,安金枝发呆良久,直到安六出声才惊醒。
“把十一秀送过去吧,记得别提任何要求,他的条件也都一并允了,赶紧出银子出人,把粤璃堂弄起来。”
安金枝沉声说着,安六很是吃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257
60258
60259
60260
60261
60262
60263
60264
60265
60266
60267
60268
60269
60270
60271
60272
60273
60274
60275
60276
60277
60278
60279
60280
60281
60282
60283
60284
60285
60286
60287
60288
60289
60290
60291
60292
60293
60294
60295
60296
60297
60298
60299
60300
60301
60302
60303
60304
60305
60306
60307
60308
60309
60310
60311
60312
60313
60314
60315
60316
60317
60318
60319
60320
60321
60322
60323
60324
60325
60326
60327
60328
60329
60330
60331
60332
60333
60334
60335
60336
60337
60338
60339
60340
60341
60342
60343
60344
60345
60346
60347
60348
60349
60350
60351
60352
60353
60354
60355
6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