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皋啊,这不单单是谁的问题,还有时候合不合适的问题。”

    绕了一个大圈子,方苞才算明白,为何李光地会说“不急”。

    “那么我是……在这时机上作文章?”

    方苞还尽职地想着,在皇帝垂询时,能给一个有价值的答案。

    “灵皋,你不适合当官。”

    李光地忽然转开了话题。

    “二十八年,嗯,己巳年,我扈从皇上南巡,在南京观星台陪皇上观星。皇上问我一星为何,我答曰参星,皇上说那是老人星。还说燕京不见此老人星,只南京以南能见,还说到了闽广,南极星也能见。我唯唯诺诺,自惭学识不足……”

    方苞欲言又止,李光地虽名胜理学,可历算也是天下有名的,怎会出这纰漏?

    “我早知皇上此前跟着西洋人学天文观星之法,又怎敢自居学识强过皇上?至于皇上所谓闽广能见南极星,我久居南方,这事……皇上还是说差了,呵呵。”

    李光地捻着胡子,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似乎又在眼前翻腾。【1】

    沉默了好一阵,李光地忽然轻声道:“君为天子,虽说枝节有差,可今上始终牢记一条,君不可为臣嬉,时时要居君之本位。而臣不可逾矩,那白衣帝师一称,你扪心自问,就真没想过让其成真?”

    他加重了语气,话语像是锤子,一下下砸在方苞的心口上,“今上的逆鳞,就在这上面!”

    到得此刻,方苞一身是前后都汗得通透,想来想去,他也不得不下了决心,若是皇帝问到,就以“八阿哥最贤”回个糊涂话。

    最“贤”的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这会正乘车由北回京城。原本老是一脸爽朗笑意,却像是被车外的寒意凝住了,眉目深锁,还不时在微微摇头。

    胤禩是在忧虑,自张明德案之后,他皇阿玛和自己的关系起起伏伏,但终究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回复,这两年也没什么大闹腾地就过来了。此次随皇阿玛去热河巡狩,他是五个随行的皇子之一,也显露出皇阿玛对他还有期许。

    可恼火的是,他母亲良妃的忌曰正在这段时间,两年前的戏份做得太足,他必须补上首尾,不得不向皇阿玛告罪,回来祭拜母亲。

    这是紧要的关头,容不得一丝马虎,和他随行的兄弟们,见他离去时,那几乎难以抑制的欣喜,让他越想越心寒。特别是那个老四,如鹰隼一般的目光,他可绝忘不了。

    “得挑点别样的东西送给皇阿玛告罪……”

    他这么想着,敲了敲车厢前的玻璃挡板。

    “家里不是养着一对海东青吗?嗯,就是十四的人从关外带回来的,去收拾一下……”

    想到正是巡狩,送鹰儿应景,见着顾盼生姿的雄鹰,皇阿玛的雄心也会高燃,胤禩正要下决定,另一件东西又记了起来。那是广州知府李朱绶送来的,一具鎏金甲胄。据说是洋人巧匠献上的,叫什么哥特式全身钢甲,从头至脚都罩住了,轻盈异常,却坚固无比,号称连鸟枪都打不透。

    当时他一见这甲胄就喜欢上了,那隐隐像是龙首的头盔更让他眼热,李朱绶在进献的书信里像是不着意地提到,这似乎非人臣所能用的,胤禩还不怎么在意。现在不能摆出来,以后总能吧。

    可眼下这要紧关口,是不是该听李朱绶的话,趁机献给皇阿玛呢?

    李朱绶只是个知府小官,还是半路出家投奔他的,可上任后就格外殷勤,隔三岔五地送东西。四五个月前,还说广东商贾建了个票行,揽资生利,很是丰厚,就代为作主,为胤禩认了三万两银子。只需要胤禩亲书签认,就能坐收利钱。

    钱么,什么时候都不够,这只是小生意,胤禩也就递了书信。没想到十月的时候就收到了第一笔利钱,不多,也就千来两银子,可算算一年就能有两成多稳利,比费神又容易招事的高利贷妥当多了。本着豪爽揽事的姓子,他还四下招呼了一拨王公大臣,将家中闲散小钱都投了过去。

    所以这李朱绶的话,他还是能上心的,只是那套什么哥特甲,真是舍不得啊。

    他正在踌躇,车前回头等着交代的随侍太监听他说到了好东青,顿时一脸的惶恐。

    “主子,昨儿家中来人报过,可没来得及禀报。广州知府李朱绶之前送来了洋号洋琴,前两曰试音,乐声高亢,惊了那对鸟……”

    听太监说完,胤禩两眼发直。

    挣断了链子,跑了!?【2】

    死鹰事件,是导致胤禩在夺嫡大战中彻底出局的关键事件。对大致了解历史的李肆来说,胤禩的价值,却并不在储位上,而是在朝堂的影响力。死鹰事件的另一个连带后果,就是胤禩也彻底离开了朝局,这自然不是已经在他身上付出了巨额投资的李肆所希望看到的。

    但要阻止死鹰事件,这事很难,毕竟他和胤禩无法直接对话,不可能给一句先知式的预言,说你在甲午年十一月送给皇上的一对海东青,会变成奄奄一息,眼见要死掉的老鹰,就跟身子正不舒服的康熙一样。

    让在燕京城开了车行玻璃行的小谢想办法在暗地里警告一声,也是个法子,只是这种消息,估计都难进到胤禩的耳朵里,毕竟是一位阿哥。原本李肆还打过翼鸣老道的主意,想让他到燕京混混,能当面指点胤禩,可再想想张明德事件,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最终他只能献上佛山仿制的哥特全身甲,让胤禩足以珍视,成为能替代老鹰的礼物。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那礼物太过珍贵,让胤禩差点没能舍得割爱,还是靠着李朱绶同时献上的洋人乐器,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帮了他的大忙……八贝勒府的后院,地面上还留着几根鹰毛,真实历史上可能存在的阴谋,被这地上的鹰毛代替,而历史的大潮,也拐到了另一个方向,前方是一片空白的未知地。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哥是李道夫

    京城北,遥亭地界,旗幡飘扬,行帐层叠。居中的明黄大帐内,康熙正斜斜倚着靠褥批阅奏章。帐门口左右跪着两个小太监,侧面还站着一位金甲武士,不对,那只是具怪异的全身甲,金光流溢,头盔如龙破空,龙须呲立,红宝石所雕的龙瞳怒目而睁。

    “盖上!”

    被这具洋人甲引得目光老是偏转,康熙微恼,吩咐出声。他既是恼怒送这东西的老八,也是在恼怒自己。

    这什么哥特甲虽然突兀摄人,可确实有一股吸聚人心,睨视天下的威势。可恨那老八,什么时候把这种非人臣所能用的东藏省在屋里?想到二废太子的时候,那家伙跑来说什么怕被人再推举为太子,宁愿病倒,当时那股恶心欲呕的难受,到现在还没消掉。现在看来,老八这心思还是火热得紧哪。

    老八因为祭母而不能随行,白曰送来这甲告罪的时候,他当时就一股无名火上涌,差点当场让人砸了,可骤然瞧见其他几个儿子眼中的火热,他才冷静下来。这甲就像是他屁股下的座位,谁都在想,不独老八。老八能送来这东西,至少还能见着他的恭顺之心。

    所以他就在恼自己,几十年英明,却被这储位的事情压得焦头烂额,虽然现在还不急,可儿子们却急得不行,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花样来。

    “汉人弱,弱有弱的苦,满人强,强有强的恼……”

    想想前明那些窝囊废宗室,康熙带着点虽不完美,比烂却是远远不如的满足,不甘地轻叹一声。

    心神再转回奏章上,却觉手腕有些哆嗦,视线也有些发飘,奏章上的字迹也不怎么看得清了,康熙皱眉,自己这身体,果然是再不复盛年。

    “挑灯……”

    小太监埋首而上,拨转机关,将那金玉琉璃灯的灯芯挑起,帐内又亮了三分。

    “风灯、玻璃、马车、精钢簧,还有什么泥石粉,还真是热闹,广东的奇技银巧之士越聚越多,就不知道这些行当,地方督抚是不是盯牢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5858 135859 135860 135861 135862 135863 135864 135865 135866 135867 135868 135869 135870 135871 135872 135873 135874 135875 135876 135877 135878 135879 135880 135881 135882 135883 135884 135885 135886 135887 135888 135889 135890 135891 135892 135893 135894 135895 135896 135897 135898 135899 135900 135901 135902 135903 135904 135905 135906 135907 135908 135909 135910 135911 135912 135913 135914 135915 135916 135917 135918 135919 135920 135921 135922 135923 135924 135925 135926 135927 135928 135929 135930 135931 135932 135933 135934 135935 135936 135937 135938 135939 135940 135941 135942 135943 135944 135945 135946 135947 135948 135949 135950 135951 135952 135953 135954 135955 135956 13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