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子、一言官之首、一吏部尚书,这阵仗可是前所未有的,朝堂的注意力终于转到了广东之事那原本的表象上。

    康熙和李光地在商议胤禛的搭档时,胤禛也在头疼自己的随行人。这事他铁了心要干出成绩来,可他手下没人。之前蔫葱太久,全跟和尚混了,门人里也没什么熟知政务的能手。唯一有点脑子的戴铎,却管不住那手嘴,老是忍不住要跟他叨叨自己埋在心底深处的事,被他打发到杭州去了。

    对了……杭州,该是正好路过吧。

    戴铎此人,忠心是有的,办事也算伶俐,只要不蹲在京里,把那些昏话说了出去被人听见,倒还算个好帮手。

    接着胤禛再想,该把西柏林寺的迦陵音和尚也带着,那和尚很善结缘,在外探知消息倒是好手。

    除了随行的一般家人,可用的人才就这两个,胤禛正在伤神,门子忽然禀报,说礼部员外郎某某求见,胤禛当下生恼,一个员外郎,还是礼部的?他雍亲王府也成了打秋风的地界么?

    “不见”二字正要出口,却想起了“事有反常即为妖”一语,按下恼意,见了来人。

    来人给胤禛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因为这家伙……很高,还满脸是疤,而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爷,此番广东之行,下官能派上大用场!”

    胤禛眯眼看着他,逼问道:“你有何能,敢如此自夸!?”

    那人眉头一挑:“下官知道这广东之事的根底!”

    胤禛沉默,就冷冷看住他,对方目光迎上,自信满满,毫不畏惧,让胤禛的恼意消去了小半,至少这人是个敢做敢为的汉子。

    “你……叫什么?”

    刚才门子通报时,胤禛根本就没上心听。

    “下官李卫!”

    那高个子沉声答道。

    英德李庄,写着“百花楼”三字的牌匾在青田集旁边新起的一座小楼上挂起,鞭炮噼噼啪啪炸响,这是广东的第十家百花楼,也是英德的第一家。昔曰的王寡妇,现在的王百花,终于将她的事业做回到了家乡。

    这仅仅只是小喜事,大喜事还在李庄内堡办着。内堡的平坝子上,彩棚高扎,桌席满布,而在那二层小楼上,李肆稳居正席,受了一对新人三拜,他是男女双方的长者代表。

    “你们可抢在我前面了。”

    李肆笑着对王寡妇和陶富说,这对组合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王寡妇大陶富四五岁,还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可陶富却愣是跟她瞧对了眼,趁着元宵过了,公司年会开完,就回了英德办事。

    换在两三年前,这一对组合还要招不少议论,可现在不仅李庄的人见识多了,风气开了,这两人身份也变得太多,甚少有人再嚼舌头。

    王寡妇那“王百花”的名号已经传出了广州府,百花楼经营的货品虽然杂,却胜在品种多,货源稳,一套行商手法,不论贫富贵贱都觉舒心,美誉正在广传。再有李肆这个大老板在后面,她这个大掌柜自然非比一般人。

    陶富则是最早入广州的一批人,先是跟盘金铃,后来盘石玉来了广州替他,就去跟了王寡妇。或许从那时开始,两人就结下了情缘。李肆任职南海县典史之后,根本就没功夫干这活,调来陶富代行职权,成了无名有实的南海县典史。

    听了李肆这话,两人呵呵轻笑,都看住了缩在角落里几个梅兰并绽的姑娘,虽然大小不一,神色各异,可眼中的憧憬却都是相同的。

    “快三年了,真想不到……”

    李肆有很多慨叹,将近三年前,王寡妇还在养猪,陶富还在矿洞里挖矿,变化还真大。看着这对新人,他感受到了一股虽然细微,但却无比真切的满足,这是他亲手缔造出的幸福。以他的目标而言,仅仅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对眼前这两人而言,却是百分之百。

    这时候,他依稀忘了自己还给另一类人带去的耻辱,而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早已被他丢到了脑后。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章 四哥对四爷:草匪头遇上二愣子

    杭州德胜坝,一行商贾打扮的人站在坝上,看着几人就在岸边转着轮盘,粗粗的铁杆子在他们的艹纵下,有如手臂一般灵巧,片刻间就将快蛟船从运河拉进上塘河,之前那人牛合力的喧嚣景象再也不见。一个瘦小中年眉飞色舞道:“就靠着这铁轮盘,不仅上下坝快了一倍时间,就连人力钱都省了不少。轮盘和铁架可都是广东所产,眼下在江南,妙用正是无数。”【1】

    这矮子身边一个高个子冷哼了一声:“妙用再多,也需握在朝廷手里,否则歼狡艹持,遗祸无穷!”

    两人连带左右前后十数人,隐隐将一个冷肃中年围在圈里,那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眉头微皱,嘴角轻抽。

    这一行人正是雍亲王胤禛和他的随从,此时离朝堂决议落定不过十来天,二月未到,他就已经到了杭州,靠的就是快蛟船。

    原本胤禛还想在京提查广东文档,毛遂自荐上门的李卫却劝他赶紧直下广东,以雷霆霹雳手段,抢先拿住罪证。他本还有所顾忌,可接着就收到扬州顺风快递案罪主潜逃的消息,于是狠下一条心,没跟另外两位钦差同行,星夜直驱杭州,在这里跟戴铎会合。

    “这李卫,识大局,有胆略,可堪大用,就是……”

    胤禛很欣赏李卫,但对李卫所说的“罪证”一事却很不以为然。

    “罪证就是韶州府英德县人……李肆!现在广州府南海县任典史,下官一直盯着广东的动向,事事都有他的痕迹!”

    当时李卫是这么直接了当说的,胤禛冷笑,一个典史!居然就能撬动广东一省官场,当这大清的江山是块豆腐?

    这也只算小节,胤禛并没上心,人还是可用的,所以他将李卫从礼部活动到吏部,以便充任随行。在这个过程里,他就发现了李卫和那个什么李肆的关联。李卫的举荐人是半年前病死的内务府郎中蒋赞,而这个蒋赞,之前就在太平关含洸分关任过职,这之间不知道夹缠着什么私怨。

    “尽心办事!如果他也涉案,借机处置就好,你若再被一个蚊蝇之辈蒙蔽清灵,就直回了你那香火衙门!”

    李卫再次提到李肆时,胤禛严厉地训斥了他,这才有所收敛。

    到了杭州,戴铎的用处就显露出来了,找来快蛟船,还联络到了和东莞织机坊有生意往来的商人,胤禛和随行扮作京里的商人伙计,风风火火赶往广州。

    时光如梭,转眼已到康熙五十四年的二月,广州西关英慈院南的无名庙子外,排开了一条长龙,长队里男女老幼一个个神色虔敬,秩序井然。这座庙子只祭皇天后土,专供病人家属和家中有待产之妇的人来拜,规矩还很奇怪,不准烧香,不准喧哗,只许心中默祷。

    英慈院活人无数,这庙子在民人眼里自然也有了真灵,外加英慈院的院长,广州城的活菩萨盘大姑也经常来拜,所以才有这番热闹模样。

    庙子外,李肆看住罩着面纱兜帽的盘金铃,很是无奈,“本是哄外人的,你信什么?”

    “我信其中一条就够了,觉着真能让自己……安宁。”

    盘金铃低低说着,不敢抬头看他,心中道,我信的就是你,可我这样的人,不敢和三娘关蒄,甚至你身后那个安九秀一样,享得你的私心。就只能把你供在神龛上,和你离得远远的,这样才能让我每晚都翻腾的邪念能平息下来。

    李肆无言,本有心仔细和她讨论一番,怕她顺着翼鸣老道鼓捣出来的那条“邪路”越走越远,可眼下心思全都挂在北方,还有一大堆事务要处理,不得不低叹一声,吩咐盘金铃做好再回英德的准备后,就匆匆离开。

    行在路上,李肆对安九秀说:“你回你爹那待一阵子吧……”

    从上次连收三份急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除了顺风快递案之外,还没更多的消息传来,到底康熙和朝堂会如何处置广东,李肆心里没底。想着以防万一,他开始收拢要员,而安九秀……算不上要员,她并不知自己的底细,如果事情有变,还将她置于身边,李肆不怎么放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678 72679 72680 72681 72682 72683 72684 72685 72686 72687 72688 72689 72690 72691 72692 72693 72694 72695 72696 72697 72698 72699 72700 72701 72702 72703 72704 72705 72706 72707 72708 72709 72710 72711 72712 72713 72714 72715 72716 72717 72718 72719 72720 72721 72722 72723 72724 72725 72726 72727 72728 72729 72730 72731 72732 72733 72734 72735 72736 72737 72738 72739 72740 72741 72742 72743 72744 72745 72746 72747 72748 72749 72750 72751 72752 72753 72754 72755 72756 72757 72758 72759 72760 72761 72762 72763 72764 72765 72766 72767 72768 72769 72770 72771 72772 72773 72774 72775 72776 7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