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之前发生的江南科场案,被康熙视为江南耳目的三织造,特别是苏州织造李煦,都只报江南官民称颂噶礼的事实,而不报对立另一方张伯行的情况,耳目,也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说话。

    眼下的康熙年,整个广东,只有督抚提和白道隆等几个总兵有专折奏事的特权,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没有。康熙要了解广东具体发生了什么事,除了这几个人的密折,就只有透过通政使司传上来的地方官员题本去看,或者是有人拼了命去燕京叩阍。

    所以只要广东官场和胤禛都统一了说法,康熙那拿到的就是一个“政治真相”,而这个真相,只要他不举反旗,他怎么都不是反贼。

    事实真相当然不会全然瞒住,广东地方连带胤禛,也肯定会报上一些,但这些是不是足以让康熙大动干戈,就看康熙透过这些事实真相,能看出李肆他的危害到底能有多大,以及能下多大的决心,毁掉二三十年的仁治盛世来讨伐他。

    李肆的估计是,就算康熙完全认清了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意图,也没壮士断腕的决心,而这样的决心,雍正有。可惜雍正现在只是胤禛,还在他手里留下了把柄。

    所以李肆的谋划很简单,一力降十会,解决了广东提标,再提兵凌压广州,虽然举着韶州镇标和英德练勇的旗号,可意思棋局里的人都明白。

    现在看来,不仅李肆之前用力过猛,杀了王文雄,胤禛用力还更猛,搞出了广州之乱。

    “这广州城的首尾,我就没办法了。”

    李肆只能把这事丢给胤禛和广东官面自己去想办法,他们才是抹泥巴的行家。

    “至于我的章程,很简单,我做我的生意,谁不惹我,我就给谁好脸。”

    李肆将底线给了出来,话虽简单,却透着满满的盛气凌人。李朱绶只觉牙疼,有这么跟朝廷说话的么?听着还跟当年三藩的话那么像……“广州城的首尾,那就只能看督抚和四阿哥他们怎么料理了。至于德升你这章程……没有转圜的余地么?比如……送上一些小节,让四阿哥和广东官面有个脸面?”

    李朱绶在劝李肆让点步,比如自承某些地方违制,出钱认捐,表个态度什么的。

    “我是反贼呢!反贼怎么有资格给四阿哥脸呢?”

    李肆瞪大眼睛,一幅无比委屈的神情。

    “哎呀,广东一省皆知,你李三江从来只作生意,哪有什么反意……”

    李朱绶“安抚”着他,心中却说,四阿哥要拿你开刀,你不干,还把伸过去的爪子给剁了,这跟反贼有什么区别?只是你这反贼,本事太大,大到了只要你不举旗,大家就不敢说你是反贼的地步。

    “他们料理好了首尾,我帮他们出官兵的抚恤和伤病银子。”

    李肆也让了步,抱藏祸心的让步,李朱绶却是松了口气,管源忠和杨琳正为这笔开销菜饭不思呢。

    两人再商议了一些细节,李朱绶得了准信,就急急要回去禀报,李肆又说了一句:“四阿哥肯定是不满意的,让他另外派个人来谈。”

    李朱绶下意识地就要说:“我都信不过么”,可接着心中一抖,要谈的肯定是见不得光的绝密之事,自己还是少沾染的好。

    送走了“叔叔”,吴崖凑过来笑道:“这反不反,还能当生意谈呀?”

    李肆嘿嘿一笑:“你相不相信,就算眼前是康熙老儿,他都会跟我谈的。”

    他看向吴崖,目光热切:“这资格,除开银钱商货人心,更多是用血换来的。”

    吴崖神色坚定:“那咱们……还想换得更多。”

    李肆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必须的。”

    抬头看天,李肆心说,这广东的天,已经破开了,属于他的天,正洒下明朗的阳光,

    (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九章 我保证我说的是事实

    李朱绶这个“中间人”几乎快跑断了气,一天之内就在清远县城和广州城跑了个来回,得亏他是坐着李肆之前专门送给他的加稳版马车,不然累没累着,骨头先颠散了。

    现在管源忠的将军府成了胤禛的“基地”,他是再也不敢换地方了。管源忠和杨琳,乃至布政使按察使等广东高层都在,就等着此事尘埃落定,赶紧商量个说法。

    赵弘灿依旧没有亲来,甚至之前派出来的兵都被带了回去,以他的说法是,督标现在是整个广东唯一可用的机动兵力,就这么丢在外面,万一情况有变,再被打残了,这一省就彻底玩完。这话大家也就听一半,从始至终,这家伙都是袖手旁观。

    官员们都在议论,李朱绶悄悄对胤禛转达了李肆的话,胤禛赶紧出了房间,跟李卫单独商议。

    “王爷,绝不能谈!这也是在给那李肆送把柄!”

    李卫一眼就看出了李肆的用心,李肆若是以后要反,胤禛和他有过接触的事情一翻,那该如何了得?

    “可我的把柄,已然送到了他手上。”

    胤禛却很无奈,光孝寺之乱,他的关防和书信都丢了,关防倒还是其次,写给王文雄的亲笔信却是个大麻烦。这时候想起,胤禛连肠子都快悔青。本已想着此事,跟李卫交代了把信给王文雄看后,一定要拿回来。由他自己亲手毁了。李卫是拿回来了,可那一夜心头慌乱,他却竟然忘了烧!

    这亲笔信就是调动王文雄的凭据,信上类似“依我之言,必有大福”、“你得与我共有大决心”等等话,却是再忌讳不过。他一个皇子,居然能暗中调动一省提督行事,康熙若是知了根底,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胤禛曰后是不是也能调动九门提督?调动侍卫亲军!?

    原本想着事成就是一功,只要没在王文雄那留下痕迹,这事也就没发生过,却没想到出了这样的岔子。这封信要到了康熙手里,他这辈子,怕是要去跟老二相守了。

    现在李肆挟着这把柄,要他再送个把柄,胤禛也是没有办法。之前他差点径直被李肆给劫了,那时候要啥把柄没有?得亏这个李卫赤胆忠心。

    “李卫,我信得过你,你去吧。”

    胤禛热切地看着李卫,李卫却惶恐地连连摇头,胤禛才想到,这不是送把柄,是送肥肉。李肆多半已经知道这李卫是整件事的谋主,把李卫送过去,那就是送人头的。

    划不划得来呢?胤禛动了心思,送颗人头也无所谓,也正好灭口,可再一想,戴铎和迦陵音和尚都被抓了,常赉那个虽然没什么本事,却还算忠心的奴才也被抓了,李卫再送上去,身边就再无可用之人,终究打消了这个念头。

    “派个老实妥当,无甚……关联的人去吧。”

    李卫如此建议道,胤禛听明白了,就是派个传声筒,事后寻机作了。

    “看李肆也真是没有反意,只要王爷隐忍,有什么条件尽可先虚以周旋……”

    接着李卫帮胤禛谋划,可想到自己居然被一个小小典史压得低头,胤禛也还是满腔沸腾。

    “本王也有条件!若他一意欺压,本王索姓揭了他的底,与他玉石共焚!”

    他胤禛也是有血姓的,是个顶天立地的真汉子!

    李肆知道,知道胤禛是个二,所以没有强逼他到底,关于他和胤禛的“交易”,只有两人彼此清楚,就连那个前来商谈的胤禛家人,几曰后也不慎“跌马”而死。

    最终事情是这样的,胤禛一人急行而来这事不可能遮掩,官面上都必须提到,自然也是要突出他的“大决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128 75129 75130 75131 75132 75133 75134 75135 75136 75137 75138 75139 75140 75141 75142 75143 75144 75145 75146 75147 75148 75149 75150 75151 75152 75153 75154 75155 75156 75157 75158 75159 75160 75161 75162 75163 75164 75165 75166 75167 75168 75169 75170 75171 75172 75173 75174 75175 75176 75177 75178 75179 75180 75181 75182 75183 75184 75185 75186 75187 75188 75189 75190 75191 75192 75193 75194 75195 75196 75197 75198 75199 75200 75201 75202 75203 75204 75205 75206 75207 75208 75209 75210 75211 75212 75213 75214 75215 75216 75217 75218 75219 75220 75221 75222 75223 75224 75225 75226 7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