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向姚振、张五和贼匪,透过他们,也看到了整个广东,那些正蠢蠢欲动的人。
“不信我李肆的,就早点滚蛋,要在这里翻江倒海,你们就是下场!”
最后看向巴旭起,他么,身后就是广东的官府。
“至于朝廷,我会留一张皮,留一个脸面,可也仅此而已,广东,是我李肆的广东!”
李肆说到做到,姚振和四百多被指认在永安县城犯下血案的贼匪,尽皆斩首,而张五居然没有犯什么案子,还有孟奎作保,被免了死。由他领着一千多俘虏,押往香港,等待他们的是三年的苦役,那边正缺基建工人。
孟奎带着他的老底子回了潮州,继续充当李肆的耳目,有了此番的教训,还有李肆支援的一些物资,孟奎也该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不再受他人的挟制。
永安匪乱,几天即平,李肆既痛打了不知趣的潮州镇标,杀伤上千人,同时也对贼匪毫不留情,这让广东官员对他的畏惧更深了一分,观感又有了微妙的变化,而他在永安发布的言论,也被视为是暗霸广东的宣言。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章 真相即将揭晓
永安之战干净利落地结束,李肆回到青浦的时候,粤商总会的几个会董,也就是推选出来的代表,还在料理会务。
粤商总会是李肆建立广东商业秩序的一个标志,头一批参会的商人,接下了他七十万两会费的摊派,这就是他的“商税”,跟这些商人原本每年要向各路官员上供的费用比起来,估计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可别小瞧了这些商人的负担,就以安金枝为例,他每年就要向海关监督、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以及广州府送规礼十万两以上。【1】
七十万两还只补了一半的财政缺口,剩下的一半,还有待粤商总会将广州本地豪商乃至洋行商人拉拢过来,而成效如何,就与李肆的“神经阻断计划”紧密相关。
“神经阻断计划”很暴力很直接,韶州、惠州、肇庆、广州四府所辖各县,南雄、连州、连山、佛冈等几州厅的正印官,都必须接受青田公司公关部派出的专员为师爷,所有工商事务,再不能插手,全由青田公司把控。不愿意的话,那十多个被砍了脑袋的官员就是榜样。
公关部还将向潮洲、高州和琼州等三府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粤海关那也将仿照太平钞关模式,强行从海关监督手里要过来实际的执行权。为此李肆专门将两翼人马调给了尚俊和罗堂远,用作该计划的保障武力。
粤商总会的会首,也就是李肆的准丈人安金枝,听到李肆这个青浦计划,打着哆嗦问:“这……已经是反了吧?”
用暴力直接震慑官府,将工商权从他们手里夺过来,这难道不是造反?
“官老爷还当着官,大清的旗帜还高高飘着,我们还帮着剿匪安民,这怎么叫反呢?”
李肆无辜地耸肩,安金枝两眼转着,始终算不过来,这到底是不是反。
“这是一体两面的事,商人和官府都被翻搅起来,恐怕再也瞒不住北面了。”
彭先仲很担忧,他觉得李肆此举太急进了。
“一些江西和福建商人已经离了广州,估计是回原籍官府投告,最多半月,京里就能收到消息。”
于汉翼的情报组织还不够健全,可那些商人动作太大,不必细查都能看到。
“咱们杀了一圈县府官员,督抚怎么也遮掩不住,加上总司又在永安直接放话,他们肯定在写奏折,要将前后事说个通透。奏折急递到京里,估计也就是半个月。”
刘兴纯传回的似乎也是坏消息。
李肆一脸笃定道:“半个月……差不多足够,该能跟我发过去的消息一起赶到。”
广州之乱已经过去三个月,按照一般的消息传递速度,也就够从燕京到广州两趟来回。纵然如此,李肆也没天真到认为广东这一连串的巨变,两趟来回之后,还不会被康熙和清廷拼凑出真相。实际上他原本的预算只是一趟来回,然后就有清廷大军开始调动,到打上门来,也就是半年时间。可现在看来,康熙还没品到真味,胤禛和当地官员的遮掩,还真见了效。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会有源源不断的真相碎片,在康熙的手里急速拼凑起来。
康熙到底会知道多少?知道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自己又能多快,多大程度上掌握到他的反应?
这一系列的问题,答案都难以确定,由此也让李肆难以拟定具体的应对。
之前李肆和段宏时等人在揣摩康熙的反应时,都觉颇为头大,只能照着大面上的走向来备战,可严三娘给了他们灵感。
“为什么非要等着别人的先手?这就跟较量功夫一样,就不能我们出先手,让别人跟着我们的路子走下去?”
严三娘气鼓鼓地教育着他们,也许是她憋得太慌的缘故,打打杀杀的事,李肆总不要她上阵,说要嫁人吧,现在局势不明朗,还始终没个影,就一直蹲在英德训练营里教人,姑娘正一肚子邪火。
听了她的话,李肆和段宏时两眼一亮,对啊,为什么老想着防守反击呢?
于是一个大胆的新策略出台,不再坐等康熙作出反应,而要主动出击,让康熙按照设定的反应行事。
这就是他悍然杀官,毫无顾忌地推出粤商总会,甚至在永安直接放话的原因。
听到李肆说,半个月内,广东的事态就要被康熙和清廷宣布掌握,众人呼吸急促地对视着,这是不是就等于要全面开战了?
“咱们的兵还没……”
刘兴纯下意识地开口,见到还有安金枝在场,顿时住了嘴,可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安金枝下巴一掉,那大胖脸都吓得拉长了一半。
“康熙老儿,绝对会先忙家务事,攘外必先安内,他最懂这个道理。”
李肆信心十足,身为“千古一帝”,这点基本的觉悟怎么也不会丢掉,康熙肯定要按照他的设定走。整个策略,在广东表态是一部分,燕京那边,还有一部分。
“家务事?”
众人面面相觑,都想到了一个可能。
热河行宫,听着雍亲王,四阿哥胤禛禀报广东钦差事的后续,康熙心中颇有些不耐烦。他刚刚把防备策妄阿拉布坦的事忙出头绪,心神的焦点还没转回到南方。
广东之事,之前一系列举措压下去,督抚都奏报说现已见效,广东一地从民间收缴了上千杆各式各样的自来火铳,以及各类莫名其妙的洋物。这样的力度扫下去,康熙相信那股风头至少会被遏制住。而因为胤禛这柄不知道是刀还是狼牙棒的利器去转了一圈,当地终究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比如诸多地方官员请调告休,该是怕担下之前的疏失罪责。
这些余波,康熙已经不怎么关心,禁海之事,内阁和各部,连带广东都议出了章程,只等他下决心,现在胤禛又来说广东事,康熙有些烦躁。
“南海知县林统所言,骇人视听,儿臣为正己名,在京里继续提查文报,近来也有所发现。这李肆其人,籍档清白无误,未见彰行之罪,与儿臣在广东亲见偏差太多。儿臣恐是京里还有此人的关联,在为他遮护,以儿臣之意,最好还是锁拿至京,详加审询。”
听着胤禛这些话,康熙心中暗道,这老四该是在后悔自己当初没严加处置这个李肆,知道了南海知县林统那封几乎能吓死人的密信,他自然也是坐不住,那信径直在打他这个钦差皇子的脸,说他跟广东一省官员,共同欺瞒自己。
喝下一口龙琼茶,品着其中的温润,康熙心说,这广东物产丰美,人心却总是定不住。比如这龙琼茶,是内务府呈供上来的,汁液如红玉,暖香彻心肺,据说产自韶州,健脾养气,他喝了几个月,自觉手腿软麻难举的症状减轻了不少。原本这类“红茶”不是贡茶,但内务府都说这种茶有延年益寿之效,他喝来试试,竟然别有风味,香醇浓郁,和清茶的幽寥空远迥然不同。
一口茶下喉,康熙的情绪也和缓不少,半是安慰,半是训诫地说:“广东之事,为何要纠缠于一个末吏微员?就如那识微之学一般,万物置于透镜,都是狰狞难辨之相,朕看你有些着魔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718
39719
39720
39721
39722
39723
39724
39725
39726
39727
39728
39729
39730
39731
39732
39733
39734
39735
39736
39737
39738
39739
39740
39741
39742
39743
39744
39745
39746
39747
39748
39749
39750
39751
39752
39753
39754
39755
39756
39757
39758
39759
39760
39761
39762
39763
39764
39765
39766
39767
39768
39769
39770
39771
39772
39773
39774
39775
39776
39777
39778
39779
39780
39781
39782
39783
39784
39785
39786
39787
39788
39789
39790
39791
39792
39793
39794
39795
39796
39797
39798
39799
39800
39801
39802
39803
39804
39805
39806
39807
39808
39809
39810
39811
39812
39813
39814
39815
39816
3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