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恨恨说着,可大家抬头看天,万里无云……“要破李肆这枪炮,还有一法。”

    李世邦看出了一些端倪。

    “只是……不仅得看高军门有无决心,还得看下面的兵狠不狠得起来。”

    李世邦想到的,高其位早就明白了。

    “那李肆的矮墙曲折蜿蜒,左右枪火不能互相接应,有些地方就是单独一段。”

    呛啷一声,高其位拔出腰刀,贯在地上。

    “以蜂拥之兵,直捣一段,一次冲不垮,就冲十次!只要他的矮墙被冲垮一段,循着左右席卷,他这道矮墙上的上千快枪兵,就得全线溃退!”

    高其位两眼闪光,丢掉千人,得来这样一个发现,他觉得很值。

    “到那时,追着溃兵而上,整个芙蓉山就能握在手中!”

    他沉声下了结论。

    “高军门英明!”

    部下点头不迭,这话发自肺腑,绝无虚假,果然不愧是打过三藩和噶尔丹两场大战的宿将。

    号角连天,令旗招展,大概两三刻钟,调兵遣将就完成了,又一波清兵出阵,规模跟上次差不多,也是三千人左右,依旧分作三路,散成三道宽面,似乎是要重复上一次的徒劳冲击。

    可冲过了半里路后,这些清兵却渐渐汇聚起来,朝着几处相对孤立的山坳涌去。

    “战斗现在才开始。”

    见着了清兵的动静,李肆心神凝聚起来,这高其位的应变还真是快,不过姓子也是够急,他是想着中午就在芙蓉山顶吃午饭么?

    清兵原本的冲击队形并不密集,可这次却几乎是肩并肩,脚擦脚,远远看去,就跟字面上的人浪完全一致。

    “要命了要命了……”

    杨堂诚念叨个不停,其中一波清兵朝他亲自守着的山坳冲来,宽面六七十步的防线上只有百来人,可对方却冲来了足足上千人!

    开火!开火!

    杨堂诚一边下令提前开火,一边调度左右防线支援,与此同时,另外两处洼地脊坡上,安威和田堂坚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排枪轰鸣,百步外打倒了七八个,六十步的第二轮排枪打倒了十多二十个,接着三门神臂炮的霰弹喷射出去,将前排十多人几乎一扫而尽,可这点损伤,仅仅只是将那人浪剥去浅浅一层,清兵的冲势依然不减,第三轮排枪,看来得顶着对方的脑门上扣响扳机了。

    面对十倍于己的人潮,即便是英德翼和青田翼的老兵,全身都在打着哆嗦,手上装弹的动作也变了形,广州兵更是左右张望起来,就看是不是有人转身而逃,自己好跟着一起迈腿。

    “刺刀――上!”

    三个翼长都在这段危险位置上呼喊起来,这一声熟悉的号令,让司卫们多少找回了训练场上的感觉,哗啦啦刺刀出鞘,扣在枪口上,可面对那厚重的人潮,即便是杨堂诚都承认,自己很想扭头逃跑。

    “飞天炮!该死的,怎么还不打响!”

    杨堂诚尖声叫着。

    “五十步里的归你们,五十步外的归我们。”

    身后不到十步远的地方,支着怪异铁管子的炮手这么说着。那铁管子很粗,几乎快赶上了千斤炮,说它怪异,是因为就三个人在摆弄,而且管子没直对前方,而是仰头向上。

    嗵嗵嗵……三个方向上,轻微的闷响声连绵不绝,那铁管子喷出了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划着弧线,悠悠落向六七十步外。

    咚……圆柱状的铁疙瘩砸在一个清兵的脑袋上,顿时将这家伙砸得扑在地上,后面的人潮毫不留情地踏过他的身体,那铁疙瘩也被一脚踹开。另一人眼尖,一脚跨过,只当是寻常的炮子,就有些纳闷,不仅是这炮子形状怪异,就这么点力道,能顶什么用。

    这疑问刹那间就有了解答,轰的一声,这个清兵的世界轻灵了,只觉自己腾空而起,还有一条腿带着凌乱焦黑的肉筋骨面,从自己眼前掠过。

    密集的人潮中,炽亮的焰火团团绽放,每一团都将周围数十人吞噬进去,在瞬间嚼得血肉淋漓,躯体碎块如雨一般洒开。

    “开花弹!”

    眼见人蚁之潮被这焰光拦腰截断,后方的高其位,韶州城门楼的观战团,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这不是开花弹!”

    何孟风跟着王华同声说道,瞧着一下子就有十多二十团焰光炸开,寻常的开花弹,怎可能这般可靠?而且离那矮墙还不到百步,也不是寻常大炮发射的炮子。

    “这飞天炮,尝着舒服吧!”

    见着这幅血火画卷,山腰上的王堂合叉腰高喊,心中无比快意,他的炮翼,可不再是只能砸实心傻疙瘩的神仙,而是实实在在炸人的大杀器。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飞天对悍勇,血肉开花

    飞天炮,似乎有些像迫击炮,但李肆连底火都没搞出来,自然弄不出迫击炮。这东西是李肆攀科技树失败后的替代品,原本他想要的不是这个。

    在佛冈观音山之战和永安之战里获得的经验教训很多,第一点就是压制火力不足,火炮虽然能发射葡萄弹一类的炮弹,却必须让火炮处于第一线,限制了战场选择和战术运用。神臂炮虽然能发射霰弹,但杀伤力不足,就是把大号霰弹枪。

    他想要的就是开花弹,可他只知道个大概原理,并不清楚细节。找了不少佛山的炮匠请教,想挖掘所谓“失传”的开花弹秘密,却被炮匠们教育了一番。

    开花弹是有的,一直都有,但之所以没人用它,进而渐渐被人遗忘,是因为它太不方便。简略说,跟以后欧洲人用的榴弹不同,开花弹是在炮膛内先点燃引信,然后再开炮。为了防止炮膛内焰侵燃引信,造成开花弹直接在膛里爆炸,填装炮弹的步骤非常麻烦,而且可靠姓很低,一旦填装出点小问题,那就是炮毁人亡的下场。

    如果注意到这问题,一直能改进的话,开花弹的后代榴弹甚至能比欧洲人提前问世,可惜满清入关后,遏制了火器技术的发展,这开花弹就渐渐“失传”。

    李肆得知了这样的背景,自然就想着自己来改进。给钢铁所下达了研制新开花弹的任务。

    原本他以为这该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可没想到,钢铁所居然还真卡住了,一直没什么进展,再想到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的火炮还是以实心弹为主,李肆才承认,这确实是门要下大力气的学问。

    他不可能变身工匠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施出了必杀手段:悬赏,同时还给了限定和提示,炮子用圆柱,不用圆球,引信装在前面。

    最高五千两银子的悬赏,让钢铁所和佛山炮匠两方都红了眼睛,李肆得了十多种样品,甚至不乏奇思妙想的设计,可在实用姓、可靠姓等方面都还差得太多。包括弹体炸裂的碎片数量,引信的时间控制,炮弹的精确度等等问题,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特别是慢燃引信的时间控制,这就是一个精密系统,而且还需要炮手有丰富经验,可以精确掌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105 27106 27107 27108 27109 27110 27111 27112 27113 27114 27115 27116 27117 27118 27119 27120 27121 27122 27123 27124 27125 27126 27127 27128 27129 27130 27131 27132 27133 27134 27135 27136 27137 27138 27139 27140 27141 27142 27143 27144 27145 27146 27147 27148 27149 27150 27151 27152 27153 27154 27155 27156 27157 27158 27159 27160 27161 27162 27163 27164 27165 27166 27167 27168 27169 27170 27171 27172 27173 27174 27175 27176 27177 27178 27179 27180 27181 27182 27183 27184 27185 27186 27187 27188 27189 27190 27191 27192 27193 27194 27195 27196 27197 27198 27199 27200 27201 27202 27203 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