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浮水洲,我们就不再是英华官兵,而是南洋公司护卫,是私家民军……”

    吴崖又开口了,身为南洋之行的军事负责人,他却想得极为单纯。

    “护卫着金山银海般的货物,给他们……”

    他朝安陆扬扬下巴。

    “开一条畅通商路,而这一路,估计是一条血雨腥风之路。”

    广州黄埔无涯宫,李肆正被一群忠心进谏的文官包围住。

    “总而言之,要不进云贵,砥定我朝南境,要不东进闽浙,捣伪清命腹,或者是北进荆楚,断伪清中庭,怎么也不该转兵南洋,替商贾掠钱财当前驱啊!”

    李朱绶将这些谏言作了总结,当然,其间的“过激言论”,都被他过滤掉了。

    “我英朝要立亘古未有之霸业,自然要将根基立得更稳,尔等不可以往曰中原争霸的眼光再看我朝行事。眼下也非转兵南洋,而是以南洋公司面目行事,诸位放心,我始终看着北方。”

    这是在无涯宫新落成的普仁殿,不仅官员们都穿着肃穆朝服,李肆也是一身火红团龙大袍,新建大殿在通风调温上下了大功夫,即便是九月艳阳天里,大家也不觉燥热,李肆也能平心静气地说话。

    “看着北方的同时,还得把屁股坐稳了,而我这王座可是坐南朝北的。”

    温言抵挡了这一波进谏攻势,李肆心中这般自语道。

    向北?他当然是想,但是英华内政还没凝练出他所想要的全新秩序。占的地盘越多,背的包袱越大。就只说眼前这帮进谏文官,到时候面临越来越多的士子,甚至是汤右曾和史贻直这类官员,吸纳是问题,推开也是问题。

    北面康熙正鼓足心气,大搞“攘外必先安内”,他李肆也是同样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朝都不太可能在北面东面大动作了,最多是将云贵纳入治下。

    之所以让文官们大惊小怪的原因,不过是鹰扬军统制吴崖被调去南洋。李肆觉得吴崖杀心过重,在这华夏之地,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吴崖既然想杀,那就索姓让他去杀个痛快,让他统领南洋之行的武力,好好整治南洋公司必定会遇上的各类敌人。

    吴崖是他掌军的左右手之一,他的动向自然就被官员们看作了战略重点。官员们看对了实质,南洋确实是李肆的战略重点,但他们看错了表相。此次南洋之行,还不是为了谋霸南洋,这只是开路,甚至更多是为了完成李肆所定的短期财政目标:在工商身上,实现明年八百万两白银的财政收入。

    李肆的工商布局,连带全新的治政体系正摊开架子,不仅缺人,也更缺银子。除开支撑新型政斧、军队和科技研发的花费,在教育、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上,也急需海量资金。英华新得和计划要得的地盘,都不可能提供太多赋税,甚至还要中央补贴,这些银子自然都得着落到工商身上。

    一年之内,工商总会在英华境内不可能贡献出如此巨额的税收,李肆只好把目光投向南洋。

    此时的南洋,还不是百年后列强渗透已深的南洋,不列颠人正一门心思在莫卧儿王朝身上吸血,法国人在东南半岛有诸多尝试,却屡屡碰壁。西班牙就守着菲律宾埋头经营,荷兰被逐出台湾后,就在印尼和马来亚一带经营。列强的殖民疆域还未将南洋填充完毕,在东南半岛,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诸多民族都还有与殖民者对抗的力量。

    这是南洋最混乱不堪的时代,殖民者、土著、海盗,还有明清交际时代投奔南洋的海量华人,在这个混沌的疆域里各展神通。李肆正是怕动作太明显,搅得南洋衍进到未曾预料过的局面,特别是推动欧洲列强提前凝结“东南亚共识”,所以还只是以南洋公司为伪装,将自己的力量探入这个混沌疆域。

    即便如此,英华占着南洋贸易通路的命脉之底,携着南洋任何一方势力都不可能单独抗衡的实力,用上小半心力,都会让南洋局势大变。李肆只希望自己能抢在时间前面,把握住南洋局势。

    所以这一趟南洋之行,本质上是一次英华背后推动,以南洋公司为旗号的贸易之旅。南洋公司主动带生丝、丝绸、茶叶、瓷器和钢铁等商品出门贸易,先期目标是广南、柬埔寨和暹罗这片列强渗透不深,华人势力颇重,上层统治者对华夏还算恭敬的区域。

    行动期间,英华海军一面护航,一面测量,搜集海流风向水文资料,建立成熟商路。而吴崖所领陆军则要守护南洋公司在几地所设的货站,同时视情况许可,以扩大英华影响为目标,插手当地事务。

    李朱绶所领文官接受了这解释,再不多言,接着会议转入实务。

    结束了普仁殿的“表演”,李肆换上惯常穿的红衣军服,跨上战马,领着龙高山和格桑顿珠等侍卫绝尘而去,直奔黄埔书院而去。

    李肆在普仁殿面对文官们的抱怨时,安九秀也在黄埔书院的四方楼立,隔着珠帘面对一帮洋人,李肆进到四方楼的贵宾厅时,正听到一个拉丁语腔调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不管是教宗特使,还是澳门总督特使,李肆不想现在就直接面对他们,晚上一天,形势就明朗一分,和他们直接对话时的地位就要高上一寸。多罗、郎世宁、波普尔和欧礼旺等人先是跟天王府尚书厅礼科厮缠了一番,再向安九秀所选通译费了老大口舌,现在才跟安九秀直接碰面。

    “总督认为,不管是海员、炮匠、经理人还是直接参战的军人,我们澳门人竭尽所能地在为大英服务,一如数十年前,我们澳门人服务大明一般。而我们需要的,只是澳门的自治,王妃夫人,您集美丽、尊贵、博学和睿智于一身,您的父亲跟我们澳门人也是老朋友了,我真诚地相信,,您一定能理解我们澳门人的心声,并且能向伟大的天王陛下传达我们的心声。”

    欧礼旺很恭敬地跪伏在地,一如澳门人面对明清官员那般。

    “特使先生,我只是一介妇人,很多事务并不清楚,所以想请教一下。我丈夫在澳门聘请海员,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意,就如你们澳门人服务其他船主一般无二,跟你的总督并无关系。而聘请炮匠也只是佛山制造局和你们澳门炮厂之间的事,至于澳门人应募为我们英华军人,更是他个人志愿,跟你的总督,跟澳门有何关系?”

    安九秀揣着明白装糊涂,她长期帮着李肆处理公务,早就明白这个欧礼旺的用心,澳门葡人的诉求始终没变,那就是将澳门变作完全的自治地,而完全自治后又是什么呢?

    李肆刚进厅堂,听到这话,想到自己当下的南洋攻略,心说这都是曲线救……,不,曲线建国呢。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家都缺钱

    欧礼旺感觉自己面前这位如细瓷般美丽而精致的王妃,就如字面那般,就是尊不染尘埃的花瓶。自己刻意将双方民间来往混淆为官方交流,既是示好,又是威胁,可这位王妃却全然不懂,直愣愣地要把他的话剥清楚。

    对牛弹琴的感受主宰着欧礼旺的内心,让他再难坚持,只好将努力方向转为能与天王亲自面谈这事上,安九秀以最优雅的语气告诉他,这事她一定会努力,但天王忙于战事,近期之内,怕是没太大可能。

    欧礼旺之后是朗世宁,这个年轻的意大利神父鲁莽地直视珠帘,想要穿透这道屏障,窥得传闻中这位秀丽如天使的王妃的真颜,安九秀杏眼圆瞪,暗道此人好生无礼,正要招呼侍从将此人拿下问罪,纤纤素手却被另一人握住。

    “夫君……”

    能到了她身后还无人出声,自然只有她的丈夫。

    “那洋人欺负我。”

    安九秀抓住一切机会撒娇,李肆微微一笑,宠溺地挠挠她的掌心,然后摇头。

    “他不止是个神父,还是个画师,看人是他的习惯。”

    掀开珠帘,面对正有些失措的郎世宁,李肆端详了好一阵。

    “既然有教宗特使在,我就没必要跟你单独谈耶稣会的事了。”

    李肆跟安九秀亲昵,透过珠帘依稀可见,郎世宁当下就明白李肆的身份。他很幸运,相比其他人,居然第一个直接见到李肆,但他也很不幸,李肆跟他都没交谈一句,就让他的使命落了空,虽然这是他早有预料的事。

    “不过我这边正少宫廷画师,有兴趣的话就跟我的内廷总管谈谈薪水。”

    正在沮丧,接着李肆这话让郎世宁已经垮下的眉毛飞扬而起。

    “当然,不能漫天要价,现在我腰包不是太宽裕……”

    李肆很诚实地笑着。

    朗世宁自是不在乎什么薪水,他更感兴趣的是能经常跟李肆接触,由此从侧面来影响李肆对耶稣会和罗马教廷的态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4895 104896 104897 104898 104899 104900 104901 104902 104903 104904 104905 104906 104907 104908 104909 104910 104911 104912 104913 104914 104915 104916 104917 104918 104919 104920 104921 104922 104923 104924 104925 104926 104927 104928 104929 104930 104931 104932 104933 104934 104935 104936 104937 104938 104939 104940 104941 104942 104943 104944 104945 104946 104947 104948 104949 104950 104951 104952 104953 104954 104955 104956 104957 104958 104959 104960 104961 104962 104963 104964 104965 104966 104967 104968 104969 104970 104971 104972 104973 104974 104975 104976 104977 104978 104979 104980 104981 104982 104983 104984 104985 104986 104987 104988 104989 104990 104991 104992 104993 10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