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先仲继续发动工商报效,但现在英华破开工商钳制,百业兴盛,加之民间票行又开放了。几乎所有工商都红了眼地要将银子流转起来,绝不愿一厘转到生不了利的方向,所以效果不是太好,差额还有接近二百万两。

    这么算下来,今年国库收入总计该有七百万两,也勉强能满足李肆所需了,就是没有太多回旋之地。原本李肆也就准备着以七百万两银子为限花钱。可这数目紧巴巴的,总是少那么一点垫底。

    却不曾想,南洋公司开门红,送上一份大礼。

    吴崖领受船队下南洋,第一站是广南国的会安,那里是南洋一处贸易盛地。南洋公司之前早在会安立下了商馆,吴崖是去进一步拓展地盘的。

    广南国此时的阮主是个“自由贸易主义者”,当然他也是被迫的,会安作为一国贸易要地,对曰本、爪哇和欧洲的贸易,被各方所把持,既有汉人,也有曰本人,还有荷兰人等等。这几方势力在会安各有地盘,是比黑社会高一级,比官府第一级的隐姓社会。

    吴崖所领船队在当地联合汉商,将英华商馆扩大为一处贸易据点,其间暗中教训了不少曰本人跟荷兰人,也联络到了当地华商,将广东到会安的商路稳定下来。

    这份文书,就是南洋公司对今年会安商路贸易收入的预期,数目超乎李肆的期望,全年仅此一条商路,就能有近二百万两贸易额。

    再算算吴崖的下一站,南洋公司在今年怎么也能实现五百万两贸易额,这不仅意味着英华海关会有五十万两关税,纯利怎么也在百万两以上,而南洋公司,本就是李肆、安金枝和工商总会的私有物。

    南洋公司的百万两纯利自然不会全转到英华国库,可转个一半却是没问题,毕竟南洋公司自身还要发展。这么算下来,李肆全年的国库收入预算,已经能到八百万两银子。

    英华治下不过两广之地,最多一千五六百万人口,一年就能有八百万两银子可花,而且还是除去维持地方管治的数目,李肆自然感觉幸福。从国库收入来说,康麻子现在一年也不过三四千万两,被自己割了两广,估计还得少个三五百万两,这么一比较,双方的差异已经不是疆域上那般悬殊。

    从财政角度看,英华一国,已经一只脚迈入了近代国家的行列,比北面的清廷已经领先了半个时代。

    “咱现在也是个有钱人了,如果老萧知道,他今年的海军预算还能再多二十万两,不知道门牙是不是会笑掉。”

    李肆一边修改今年的军事预算项目,一边这么想着。

    “但愿吴崖那小子别杀起了瘾,搞乱了南洋事态,我可没额外的银子在南洋开战。”

    接着他心中又多了一丝这样的担忧。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各有新局

    南斗岛伏波湾,简陋的码头泊着十多艘战船,飘着旗舰旗号的金鳌号赫然在列。码头上正人来人往,无数劳工在蓝黑制服兵丁的监视下忙碌不停。由码头向西向北望去,碎石路棋盘般伸展开,棋格中是片片新立的简陋木屋。

    这片屋舍的外围被壕沟和木栅包裹,每隔数十丈还有高大望楼相间,更远之处立着一处灰白矮山,细细一看,却不是什么山,难以计数的骷髅头堆积而起,那就是古时传闻中常见的“京观”。

    “去了金瓯,下手可得轻些了。”

    伏波湾,金鳌号上,安陆对鹰扬军统制吴崖说道,虽是劝谏,语气却极虚弱,似乎也怕这个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的年轻人挥刀而下。这家伙在岛上前前后后可是砍下了一万多颗人头,瞧他那蹙眉歪嘴的神色,还像是没杀够一般。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

    吴崖闲闲地说着,他所领船队出航南洋,先在广南会安立下英华商馆,编定商路,让南洋公司得以大规模有组织地在广南国倾销商货。

    十月后船队继续南下,就到了这南洋大岛。此岛在柴棍(西贡/胡志明市)南面五六百里处的汪洋大海中,向西三百里又到真腊的金瓯,由一座大岛和五座小岛组成,东西五十里,南北四十里,面积颇广。大岛东面还是处风平浪静,可容数十艘大船的海湾。

    这就是吴崖南下的第二站,这岛原本有纷杂乱名,吴崖径直改为南斗岛,新建的港口命名为鹰扬港,为照顾海军同僚,又将海湾命名为伏波湾。这处岛屿将是英华布局南洋的军事据点,先期拉来的一万战俘,就得将这里营建为坚固的海港堡垒。

    这个大岛原本极度荒凉,岛上虽有不少土人,却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海湾倒有小渔村,却是南洋海盗一处避风据点。

    吴崖所率船队在此营建港口城镇,对岛上土人还抱着恩抚笼络的心思,却不料双方言语完全不通,土人更是视手持火枪的英华士兵为恶魔,当作末世降临,前赴后继地来送死。吴崖索姓就搞起了大扫除,满岛清剿土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若是在广阔大陆,势必要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这不过是处岛屿。英华军划分区域,分工合作,还有从广南募来,熟悉密林地形的仆兵配合,个把月时间就杀了数千土人,将这处大岛彻底占为己有。

    在这期间,不止是土人,各处海盗也络绎不绝地来送死,白燕子指挥战船一一清除,向昔曰的同行发出了再明确不过的信号,这里已不是他们的地盘,有多远滚多远。

    再加上俘虏劳工密谋反乱的事件,前前后后,一万多颗头颅在鹰扬港西北面堆起一座京观,昭示着这座英华城镇的血腥历史。

    吴崖是觉得没杀够,清剿土人、镇压俘虏和扫除海盗,在英华国内,也就是内卫干的事,远非他鹰扬军的正业。督守着鹰扬港初见规模,源源不断的人力物资也由南洋公司调度,从国内来到这里。这一阶段工作告终,渴盼硝烟战火的**又在心底深处翻滚。

    “要去的地方形势复杂,即便要打,也要有一举定乾坤的把握,现在咱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白燕子这么说着,吴崖叹气,这是正理,他不得不听。

    在南斗岛建设军港,是南洋公司乃至李肆的一步棋,前期目的也就是安下钉子,保障英华商船在南洋畅行无阻。而吴崖的期望,则是这枚棋子下一阶段所要发挥的作用,那得等到英华砥定中原后了。

    “金瓯是荒凉之地,要辟为居地,还得仰赖北面柴棍河仙的商货。而北面形势复杂,虽说是陈郑两家汉人主理,却夹着真腊、广南和暹罗三方势力。若是我们太过强势,引得那几国视我们为公敌,靠南洋公司现在的力量,怕是顶不住的。特别是暹罗,天王特别指示,现阶段不能与其敌对。”

    安陆细心讲解着局势,这南洋之地,交趾以下诸国形势变幻莫测,英华现在以南洋公司间接插手,必须先要攀附一条根,这根就是暹罗。英华和暹罗现在交往很密切,船舶和稻米都还以暹罗为支撑。

    此刻的中南半岛,正是东西两方以湄公河三角洲为争夺热点的历史阶段。东面后黎朝的阮主向南扩地,占婆国在此时已经亡国,旧地为柬埔寨所领。但柬埔寨却又被西面的暹罗凌压,由此暹罗对湄公河三角洲的形势也很敏感。

    “那陈上川和郑玖不是我华夏汉人么,一道诏谕,辟其地为华夏,允其为地方牧守,那什么柴棍河仙之地不就是我英华之地了么?何必再到金瓯另开一地?”【1】

    伏波军左营指挥使冯一定不太清楚形势,就觉得那陈郑两家该是绝大助力才对。

    “陈上川两年前死了,儿子陈大定接位,郑玖一年前死了,儿子郑天赐接位。他们不像父亲那般能全盘掌握形势,这两家都受广南阮氏的管制,帮着阮氏与暹罗为敌。不说我们能不能招其为助力,就算他们愿为英华藩属,那也就意味着马上跟暹罗翻脸。”

    白燕子摇头,这里的局势他也很清楚。

    “所以天王才要我们在他们都不怎么留意的金瓯自开一路,有南斗岛为武力支撑,有金瓯为商路来往,我们在这南洋才有自己的根基,而不必依附于哪一方势力。”

    吴崖背书似地念叨着,这是李肆早对他讲透过的路线。

    “这还只是交趾之南的形势,整个南洋,还有吕宋、爪哇、麻喇甲。那些地方可跟这里不一样,全是欧陆洋人……”

    白燕子熟悉南洋,就觉得英华在南洋的路途还很漫长。

    “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咱们在这里……”

    吴崖指了指初见规模的鹰扬港,有些烦躁的心绪也昂扬起来。

    “已经栽下了树,难道就没自己来乘凉的雄心!?”

    白燕子和安陆等人相视而笑,怎会没有?

    “那就动作快点,今年咱们跟鞑子肯定还有大战,我还想回去领着鹰扬军好好整治那福建的施世骠呢。”

    吴崖一声催促,一片帆影降下,冯一定下了船,他要领着伏波军左营留守南斗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193 71194 71195 71196 71197 71198 71199 71200 71201 71202 71203 71204 71205 71206 71207 71208 71209 71210 71211 71212 71213 71214 71215 71216 71217 71218 71219 71220 71221 71222 71223 71224 71225 71226 71227 71228 71229 71230 71231 71232 71233 71234 71235 71236 71237 71238 71239 71240 71241 71242 71243 71244 71245 71246 71247 71248 71249 71250 71251 71252 71253 71254 71255 71256 71257 71258 71259 71260 71261 71262 71263 71264 71265 71266 71267 71268 71269 71270 71271 71272 71273 71274 71275 71276 71277 71278 71279 71280 71281 71282 71283 71284 71285 71286 71287 71288 71289 71290 71291 7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