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吴崖南下的第二站,这岛原本有纷杂乱名,吴崖径直改为南斗岛,新建的港口命名为鹰扬港,为照顾海军同僚,又将海湾命名为伏波湾。这处岛屿将是英华布局南洋的军事据点,先期拉来的一万战俘,就得将这里营建为坚固的海港堡垒。
这个大岛原本极度荒凉,岛上虽有不少土人,却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海湾倒有小渔村,却是南洋海盗一处避风据点。
吴崖所率船队在此营建港口城镇,对岛上土人还抱着恩抚笼络的心思,却不料双方言语完全不通,土人更是视手持火枪的英华士兵为恶魔,当作末世降临,前赴后继地来送死。吴崖索姓就搞起了大扫除,满岛清剿土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若是在广阔大陆,势必要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这不过是处岛屿。英华军划分区域,分工合作,还有从广南募来,熟悉密林地形的仆兵配合,个把月时间就杀了数千土人,将这处大岛彻底占为己有。
在这期间,不止是土人,各处海盗也络绎不绝地来送死,白燕子指挥战船一一清除,向昔曰的同行发出了再明确不过的信号,这里已不是他们的地盘,有多远滚多远。
再加上俘虏劳工密谋反乱的事件,前前后后,一万多颗头颅在鹰扬港西北面堆起一座京观,昭示着这座英华城镇的血腥历史。
吴崖是觉得没杀够,清剿土人、镇压俘虏和扫除海盗,在英华国内,也就是内卫干的事,远非他鹰扬军的正业。督守着鹰扬港初见规模,源源不断的人力物资也由南洋公司调度,从国内来到这里。这一阶段工作告终,渴盼硝烟战火的**又在心底深处翻滚。
“要去的地方形势复杂,即便要打,也要有一举定乾坤的把握,现在咱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白燕子这么说着,吴崖叹气,这是正理,他不得不听。
在南斗岛建设军港,是南洋公司乃至李肆的一步棋,前期目的也就是安下钉子,保障英华商船在南洋畅行无阻。而吴崖的期望,则是这枚棋子下一阶段所要发挥的作用,那得等到英华砥定中原后了。
“金瓯是荒凉之地,要辟为居地,还得仰赖北面柴棍河仙的商货。而北面形势复杂,虽说是陈郑两家汉人主理,却夹着真腊、广南和暹罗三方势力。若是我们太过强势,引得那几国视我们为公敌,靠南洋公司现在的力量,怕是顶不住的。特别是暹罗,天王特别指示,现阶段不能与其敌对。”
安陆细心讲解着局势,这南洋之地,交趾以下诸国形势变幻莫测,英华现在以南洋公司间接插手,必须先要攀附一条根,这根就是暹罗。英华和暹罗现在交往很密切,船舶和稻米都还以暹罗为支撑。
此刻的中南半岛,正是东西两方以湄公河三角洲为争夺热点的历史阶段。东面后黎朝的阮主向南扩地,占婆国在此时已经亡国,旧地为柬埔寨所领。但柬埔寨却又被西面的暹罗凌压,由此暹罗对湄公河三角洲的形势也很敏感。
“那陈上川和郑玖不是我华夏汉人么,一道诏谕,辟其地为华夏,允其为地方牧守,那什么柴棍河仙之地不就是我英华之地了么?何必再到金瓯另开一地?”【1】
伏波军左营指挥使冯一定不太清楚形势,就觉得那陈郑两家该是绝大助力才对。
“陈上川两年前死了,儿子陈大定接位,郑玖一年前死了,儿子郑天赐接位。他们不像父亲那般能全盘掌握形势,这两家都受广南阮氏的管制,帮着阮氏与暹罗为敌。不说我们能不能招其为助力,就算他们愿为英华藩属,那也就意味着马上跟暹罗翻脸。”
白燕子摇头,这里的局势他也很清楚。
“所以天王才要我们在他们都不怎么留意的金瓯自开一路,有南斗岛为武力支撑,有金瓯为商路来往,我们在这南洋才有自己的根基,而不必依附于哪一方势力。”
吴崖背书似地念叨着,这是李肆早对他讲透过的路线。
“这还只是交趾之南的形势,整个南洋,还有吕宋、爪哇、麻喇甲。那些地方可跟这里不一样,全是欧陆洋人……”
白燕子熟悉南洋,就觉得英华在南洋的路途还很漫长。
“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咱们在这里……”
吴崖指了指初见规模的鹰扬港,有些烦躁的心绪也昂扬起来。
“已经栽下了树,难道就没自己来乘凉的雄心!?”
白燕子和安陆等人相视而笑,怎会没有?
“那就动作快点,今年咱们跟鞑子肯定还有大战,我还想回去领着鹰扬军好好整治那福建的施世骠呢。”
吴崖一声催促,一片帆影降下,冯一定下了船,他要领着伏波军左营留守南斗岛。
李肆走南洋是另开一局,而康熙并非蠢人,在宜章之战后,也开了另一局,双方都在盘活资源,以备再战。
福建厦门,施世骠看着两艘停泊在港口里的大船,神色未动,眼瞳却是火星迸射。
“船是够大了,可才两条,怎么也难跟南蛮水师对敌。据我细作所报,南蛮在南澳的炮船已有十来条,一半都如这般大小,还有两条比这更大一圈。”
在他身边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待同事将施世骠的话翻译过来,眼神满是不屑,叽叽咕咕说了一番,同事再向施世骠点头哈腰。
“文斯壮先生说,这只是舰队的前卫,我们还有六艘战舰正在途中,每艘都有二十门以上的大炮。文斯壮先生在海上也遇到过反叛军的哨船,他们的船显然是由不列颠人指导建造的,他们的水手技艺也很低下,在逆风中追不上我们的战舰。由此推论,即便他们有一整支不亚于我们的舰队,却绝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施世骠低哼一声,荷兰人还是这般自大,当年在台湾被国姓爷打得那般模样,几十年过去了,国势更不如从前,看他们华夏却依旧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
可他又低叹一声,要打败英华海军,打败他那个昔曰的部下,就必须引入洋人,“以夷制蛮”。
这个文斯壮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派来的一位专员,他来这里,是因为清廷透过闽海关跟荷兰商人发出了双方合作的消息。而施世骠是双方在军事层面进行具体合作的经办人。
“但是将军阁下,我奉有公司的严令,如果没能得到皇帝陛下签署的正式条约,我们荷兰战舰不能参与你们的内战。范总督一直不愿就此事明确表态,将军阁下,你有没有什么消息?”
文斯壮接着这么问,荷兰人跟清国不是第一回打交道了,顺治年间,清国征讨台湾郑家的时候,也曾联络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许诺将台湾还给荷兰人。可荷兰人的舰队到了,清国大军却没动静。
康熙即位后,为征讨台湾,也曾跟荷兰人有过密议。甚至攻金厦时还以联军同攻,许诺割一处为荷兰人之地。还答应灭了郑家后,台湾全给荷兰人。那时候正是施世骠的老子施琅领军,可惜船队两度出海,都被大风浪阻了回来。
这番来往都不是正式的台面交往,而是清国官员和荷兰人在口头上的约定,同时荷兰人跟清国的贸易也受到葡萄牙人的阻扰破坏,获利颇少。而后荷兰人国势下降,转变策略,专心经营南洋,吸引华商南下,对清国本土之事已是心灰意冷。
却不料到了此时,忽然从清国传来这样的消息,再结合广东被“叛贼”所占的事实,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当局就有些心动了。按照清国官员的许诺,如果荷兰人能打败叛贼水师,帮助清国控制广东福建海域,那么清国就比照葡萄牙人之例,在某处给一地许其与清国通商。
这条件虽然不如割让台湾实惠,但还是超出了荷兰人的期望。根据荷兰人所知的消息,叛贼估计是得了不列颠或者谁的暗中支持,一时势力强盛,但他们料定,占有整个大陆的清国终究会是胜者,所以要跟胜利者站在一起。
鉴于之前打交道的种种经历,清国的信誉又让荷兰人很是怀疑。所以一面派出了舰队,也一面要索取正式的约定凭证。
施世骠扯扯嘴角,皇上签认的正式合约?做梦呢?你当皇上跟你们洋夷平起平坐谈生意?许你们引军“勤王”已是皇恩浩荡,你们就该尽心竭力办事,事成后皇上肯定有恩赏。
这当然不是施世骠自己的心声,而是在想象他将文斯壮的要求传达上去后,上面那些官员的反应。
“此事文斯壮先生该低看一眼,华夷之防,皇上是不会破的,但下面的事情,可以另行通融,只要事情办成,大家都好说话。现在事情还未入手,就执着于细务,非成事之举嘛。”
施世骠含含糊糊地说着,文斯壮听了同事的翻译,两手一摊,很是不解。不谈好价码,商定细节,做好承诺,怎么可能就办事呢?这清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钱才好办事
“平曰嗓门扯得大,到海上就腿软了?连荷兰人的夹板船都追不上,我看你们还是回江里跑船好了!听说现在船行正到处招揽船头,一月二十两银子虽然不多,总比在海上卖命好!”
南澳岛,原本的南澳总兵衙门改作了英华海军南澳分队总领署,是南澳分队总领,左都尉胡汉山的地盘。只是今天胡汉山这个主人被赶下了主座,跟着部下一同在衙署正堂受着军令厅海军署总办,中郎将萧胜的训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1729
111730
111731
111732
111733
111734
111735
111736
111737
111738
111739
111740
111741
111742
111743
111744
111745
111746
111747
111748
111749
111750
111751
111752
111753
111754
111755
111756
111757
111758
111759
111760
111761
111762
111763
111764
111765
111766
111767
111768
111769
111770
111771
111772
111773
111774
111775
111776
111777
111778
111779
111780
111781
111782
111783
111784
111785
111786
111787
111788
111789
111790
111791
111792
111793
111794
111795
111796
111797
111798
111799
111800
111801
111802
111803
111804
111805
111806
111807
111808
111809
111810
111811
111812
111813
111814
111815
111816
111817
111818
111819
111820
111821
111822
111823
111824
111825
111826
111827
1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