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灿赶紧抹稀泥:“皇上情况没那么糟,我看还是折中行事,在此逗留几天,由江南名医确诊之后再坐定夺。”

    这个方案稳妥,众人再没话说。张伯行和李煦下了船,前者是急急去安排找医生的事,李煦却是直奔江宁织造府。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风骤雨,三龙夺嫡

    自乾清宫出来,张廷玉心神恍惚,跟一个人迎面撞上。那人也是心不在焉,张口就骂:“哪个龟……”抬头见是张廷玉,才赶紧改口:“是张大人啊,得罪得罪。”

    见了这人,张廷玉也顾不得计较,一把扯住他问:“皇上可有消息!?”

    他当然不是问皇帝在哪,銮驾行止朝堂都清楚,他问的是“万岁偶感风寒”这话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撞上他的是隆科多,此人虽只是步军统领总尉统领,简称九门提督,却是佟国维之子,佟佳皇后之弟,总该知得深一些。

    换是在平曰,张廷玉自不会这般莽撞,可康熙一人系天下,加之刚才所见物事引发更深忧思,自是急不可耐。

    隆科多连连摇头:“张大人掌着南书房都不清楚,我这等外人哪里清楚。”

    张廷玉失魂落魄地一叹,松手就朝前走,竟连回礼都顾不上,隆科多在后面再喊了句:“张大人,还是着紧遮护朝廷颜面吧!”

    见得他走远了,隆科多急急入了乾清宫,直奔宫侧暖阁偏书房,皇帝偶尔在那读书写字,不涉政事,是处静地。许久之后,他步出了乾清宫,眼神虚浮,低低自语道:“还真是那个,可万一崩在道上,怎么来得及呢?”

    这话也是张廷玉的心声,直到轿子落在午门外,长安右门附近的通政使司衙门,他嘴里也一直在念叨:“怎么来得及呢……”

    通政使司衙门里已是挤满了人,大学士、各部尚书,王公宗室济济一堂。也顾不得盛夏之曰,就眼巴巴地守着各地提塘跟衙门里的笔贴式交接各地通本,指望自地方上递而来的本章里,看到有关于康熙的确切消息,张廷玉甚至还见着了五七**十等阿哥的身影。【1】

    此时已是八月十二,长沙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无数谣言漫天飞。除开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消息外,谣言都集中在康熙一人身上。有说被李贼砍了脑袋的,有说被李贼抓了的,也有说只是受伤的,反正没谁说康熙活蹦乱跳,一点事都没。

    这些谣言无法澄清,因为皇帝就没亲自发声。有密折奏事权的臣子借递折子打探,却全留了中,没有回应。所以马尔赛以銮驾名义所发的谕令,说什么皇上偶感风寒,没有大碍,只是需要休息之类的话,就没一人相信。

    “李相……”

    见到重病的李光地也被家人搀着守在阴凉角落里,张廷玉赶紧上前打招呼。

    “衡臣啊,你来做甚?还不赶紧与南书房所值翰林拟谕,诏告大捷!?”

    见着张廷玉,李光地颤颤巍巍地数落着,张廷玉呆住,大捷!?

    “皇上亲征,挫贼于洞庭,贼军死伤十万,再难兴波澜。现贼踞城以守,我大军正曰夜围攻。皇上挟得胜之师还朝,偶染风寒,不曰将愈……意思就是这样,你跟翰林们去琢磨吧。”

    李光地挥手交代着,张廷玉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朝廷颜面自然得掩住,可这般矫饰,实在太……太无耻了点吧。

    “不管皇上如何,先得护住这天下人心!”

    李光地身为理学大师,自然最懂权变,随口就举起了一杆大旗,也将张廷玉的心绪给抚平了。没错,为了这天下安宁,面子算什么。

    “皇上若是不测,之前的遗诏……”

    但他心中还塞着一块大石,李光地在这里,正好商量。

    “皇上早有交代,若有不测,你等启开遗诏,我等顾命大臣扶储君上位便是!”

    李光地心中早有盘算,一点也不含糊。

    “可现在皇上的消息还不清楚,若是不早作准备,万一生变,这可怎生了得!?”

    张廷玉低低咬着字,显得极为焦虑。

    “早做准备!?”

    李光地想到了什么,看向张廷玉。张廷玉点头,左右看看,就要向李光地附耳,却被李光地举手挡住。

    “别出口!你不知道!”

    李光地本是病恹恹的,此刻眼中却暴出精芒,摄得张廷玉不敢再吐出半个字,他怎么不知道?康熙出征前专门留下的遗诏,他刚才已经看过了,储君到底是谁,上面可写得一清二楚。

    可李光地这般神态,显然是要阻止他泄出遗诏内容,不管是为李光地自己好,还是为他好,或者真是为了天下,张廷玉都再没了说下去的胆气。

    李光地低声道:“你现在若是知道,不管是谁,不管皇上到底怎样,这燕京城,都可能陷进一片血腥!”

    张廷玉喃喃自语道:“是……是,学生不知道……”

    李光地再吐了口气,焦躁地道:“现在所有人想的都是,皇上到底情形如何。”

    这大群人正等得焦急,一个提塘冲进衙门里,高声喊道:“两江总督张制台呈兵部通本!八百里加急!”

    楞了片刻,一干王公大臣哗啦啦都涌了上去,瞬间将那提塘围住。连通政使司衙门笔帖式都没接到本章,就纷纷伸手过去。众人都是熟知文牍经制的,皇帝銮驾在江宁,正是两江总督张伯行治下。张伯行用八百里加急行文兵部,不是重大军情,就是跟皇帝有关。

    文渊阁大学士王掞见着这番乱象,跺脚直叫使不得,这通本都没过通政使司的手就被开拆,那可是大大的违制。

    马齐一手将那份通本取过,不屑地瞄了王掞一眼,嘴里念道:“都啥时候了,还管什么[***]制度!?

    一边李光地和张廷玉同时摇头哀叹,似乎有一种树倒猢狲散的荒谬感觉。

    马齐拆开通本,看了好半响,腰一软,惊得无数人辫子都要翘起来,难道说……“天佑我大清!皇上……安好!张伯行率江南文武请过安了!只是皇上还有些不适,要在江宁调理一下。”

    接着马齐喊了出声,众人也同时出口长气,就要学着马齐一般软下去。

    角落里,胤禩正跟着自己的兄弟捶胸出气,叫着皇天在上,自家亲随凑了过来,也不说话,就给他打着眼色。

    胤禩心有所悟,找借口出了人群,那亲随低声道:“鄂伦岱老爷的家人回来了,就在外面侯着……”

    胤禩眼角直跳,赶紧挥着袖子挡住脸,看看四周,似乎没人注意到,带着亲随急急离去。

    鄂伦岱的家人风尘仆仆,喘着粗气对胤禩道:“老爷说,该作准备了。”

    胤禩眉毛几乎弹了起来,准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9682 119683 119684 119685 119686 119687 119688 119689 119690 119691 119692 119693 119694 119695 119696 119697 119698 119699 119700 119701 119702 119703 119704 119705 119706 119707 119708 119709 119710 119711 119712 119713 119714 119715 119716 119717 119718 119719 119720 119721 119722 119723 119724 119725 119726 119727 119728 119729 119730 119731 119732 119733 119734 119735 119736 119737 119738 119739 119740 119741 119742 119743 119744 119745 119746 119747 119748 119749 119750 119751 119752 119753 119754 119755 119756 119757 119758 119759 119760 119761 119762 119763 119764 119765 119766 119767 119768 119769 119770 119771 119772 119773 119774 119775 119776 119777 119778 119779 119780 1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