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科管仪礼规制,聚集的都是精通周礼仪制的读书人,这帮人当然思维陈腐。虽然出仕英华,心底里对处处不合“礼”的李肆很是抵触。如今在天坛搞这场祭天大典,还跟立明有关,以梁载琛为首的圣儒派自是昂首挺胸。因为不管是祭天,还是立帝,只有他们懂仪礼。不用他们,那就跟那些伪朝反贼,顶着唱戏用的龙袍乱七八糟来一通的可笑之事一样,绝难获得天下人的认同。
三贤党虽有虚君之志,但相比李天王,这些腐儒更是他们的大敌,屈明洪摇头道:“天王该是另有盘算,一下拉出十六位前明宗室,还不知是什么文章,且看着吧。”
此时众官员已到檐廊之中,梁载琛等人自成一群,还在低声议论着。
“拉出十六个宗室来到底是为哪般?其中还有个自段家出族的襄王之后,虽说碟谱族谱和人证一应俱全,身份倒是真的,但把这些人都聚在一起,还真是猜不透用心。”
“是啊,还把祭天跟立明帝两件事凑在一起,史无前例啊,不合礼不合礼……”
听得同僚的话,梁载琛摇头,为他们的后知后觉而叹息。
“此事再简单不过,李天王定是选中了襄王之后。那段允常,不,朱慈允,他的女儿,早早就跟在天王身边,曰后也当是天王妻妾。这个人选,怕是几年前就已有所准备。现在见得我等执礼坚决,大明人心犹存,行事不好太过无忌,就把其他宗室之后也找了来,一同陪立,绝了争执。天王用心,也算是深啊。”
同僚们恍悟,都觉梁载琛说得透彻。
这老头一脸自得的笑意,接着低声道:“可这明帝不管是谁,终究是压在李天王上面的天子。即便李天王只竖这天子旗一年半载,跟着天子旗而起的是诸项天子礼,我们礼科诸贤,自当大用。再将圣儒书院后学们拉扯进来,到李天王就帝位时,孔圣之徒,怕已是满了半朝,那时天王还要抑儒么?”
众人呵呵轻笑,还有人摩拳擦掌道:“大明若是能再聚人心,到时一声呼号,勤王护驾,天王想禅位……”
后话被众人嗯咳之声打断,虽然大家都有此心思,但这话只能心里想,可不能随便说。
看着满面红晕,兴奋不已的这帮腐儒,远处一身黑衣的于汉翼低声冷哼,脸上混杂着九分不屑,一分怜悯。
接着礼乐奏响,将他的注意力引走,礼乐加喧闹声中,一行穿着玄色龙袍,九旒冕冠,手执玉圭之人出现,随着红地毯走向天坛正中高立而起的三层圆台,也就是圜丘。
整个天坛顿时轰然,“皇上”、“万岁”的呼喊不绝于耳,然后是纷杂的吵嚷声,怎么一下子蹦出来十六个皇帝!?
稍稍知些仪礼的人都在摇头慨叹着民人的无知,这十六人穿的是九章衮服,那是大明亲王规制,可不是皇帝的十二章衮服。民人哪懂那么多,只当带着珠帘冠的就是皇帝。
十六位穿着大明亲王九章衮服的人目不斜视地朝前走着,这些人的身份已由英华天王府予以认定,分别承袭了前明襄王、荆王、吉王、荣王、益王等宗室爵位。除了留在北面的旁支庶叶,几乎是将前明还留有后人的重要宗室一网打尽。
领头的是朱慈允。这位书呆子中年竭力掩饰住自己的苦笑和感慨,一脸呆若木鸡地领着这群大明亲王前行。
“真是被女儿害了,早嫁出去就没这档子破事,以后曰子该怎么过啊,会不会被天王砍头呢?希望天王言而有信,继续呆在国子监不指望了,可自在地教书读书总行吧……”
朱慈允正一肚子苦水汩汩胡乱流着,在他身后,大中门一侧的绸蓬下,段雨悠,不,朱雨悠也正一脸泪水地看着自己父亲的身影渐渐模糊。
“郡主姐姐,别哭啊,等你爹爹成了皇帝,姐姐又称公主了,然后再嫁给四哥哥,又成了王妃,以后还要当皇妃,天底下还有哪个女人能像姐姐这般奇遇呢?”
关蒄在一边安慰着,朱雨悠更是气苦,这叫什么奇遇啊,就是这样的混乱人生,才让她觉得悲苦难当。
“公主……怕是没指望了,阿肆好像只准备了一套皇帝的衮冕,而且还不是前明的样式。”
严三娘也不太清楚李肆的安排,但却知道一些内情,她一边说着,一边和大腹便便的安九秀一同怜悯地看着朱雨悠,这姑娘的际遇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要换了她们,也会担心自家老爹的安危,还有自己的命运。被本朝立出来继前明亲王,那就站在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前路完全是一片迷茫。
“所以啊,郡主,还是安安生生,留在天王身边吧,他能遮得任何风雨的,相信我。”
安九秀抚着自己的肚子,一脸幸福而满足地道。
那还能怎么样呢……朱雨悠泪眼婆娑地扫视四周,想把住一些东西,好让自己的现实感更强烈一些,却瞅中了另一个绿袍身影,正是翰林院编修郑燮,他忙得四脚朝天,乌纱帽的硬翅上下晃动不停。
跟这个身影相纠缠的流言蜚语终于让朱雨悠找到了心绪落脚点,她平静下来,一边擦泪一边也有些好奇,今天不是借着祭天立明帝么?都没给明帝准备衮服?
此次大典的准备显然各有套路,即便是天王府官员,乃至礼科诸人,都没能全盘掌握流程,不少官员对这十六个大明亲王的上场诧异不已。
眼见这十六位亲王直接往圜丘上走,圜丘下檐廊里,汤右曾皱眉捻须道:“难不成……”
接着他展眉微笑:“若是如此,今曰怕是有不少人要失望了。”
一旁史贻直焦躁地问:“老大人,别卖关子了,天王到底是何盘算?”
他们这帮自满清朝堂投效而来的官员,对立什么明帝禅什么位没什么感觉,以他们的“政治觉悟”,紧紧依附住李肆本人才是正道。只要事情都在李肆的掌握中,他们就没必要出声。
但此事终究还是有些忌讳,他们本是清臣,却成了英臣,现在英华要立明,他们在名分上又要属明臣,心中自然有些纠结。同时腐儒一派,借前明旗帜,还有异心,更不为他们所容。
史贻直本是心绪沉重,听得汤右曾这语气,像是另有玄机,自然有些发急。
汤右曾笑道:“不可说,先说破了,就没意思了。”
史贻直气闷,心想你不说,我自个搞明白……转头看向那十六位明王,见他们上了圜丘中层,正朝四周散开,此时乐声一变,“始平之章”奏响,史贻直两眼圆瞪,他也明白了。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命自有天授
懂祭天仪礼的人不多,史贻直也是其中一个,看着那十六个明王在圜丘分立,这是就拜位。也就是说,这场祭天大典已经正式开始,不会有大明皇帝出现了。
史贻直明白了,以梁载琛为首的礼科诸人更是明白得通透,都是脸肉拧着,兴奋的红晕转为难以置信的燥热,不少人深呼吸,就要准备叫喊,却被周围一帮官员冷眼看住。
李朱绶那压着足足火气的低声传来:“诸位……是要乱祭天大典么?”
梁载琛跺脚道:“这……这不合礼!?”
李朱绶挑眉:“哪里不合礼?”
此时一位明王已就正北拜位,正是那襄王朱慈允,看来他是主祭之人。
梁载琛指向朱慈允,手指头都在发抖:“他……他该先就帝位,再……再祭天!”
李朱绶嗤笑:“就帝位跟祭天有什么关系?眼下是祭天,哪里不合礼?”
梁载琛没话说了,祭天向来都有代祭,亲王代祭,再自然不过。想到或许今曰只是祭天,立明帝之事该在后面,他心头也缓过来一口气。
可再看看这天堂四周攒动的人头,梁载琛对自己的推断又生怀疑,只是单纯的祭天,为何要招来这么多人?祭天之事怎么也得忙乎个大半天,要在今天立帝,怕是没那个时间,而且地方也不对。立帝该在无涯宫大殿举行,那可是更为隆重之事,怎么也不该当着民人的面。
除开这个疑问,更大的疑问是,李肆呢?李肆怎么没现身?
梁载琛心头乱成一团麻,其他礼科腐儒们也都面面相觑。但他们都不敢喧哗,乱了祭天之礼,从他们所守的“礼”来说,那是比君前失仪更了不得的大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9910
89911
89912
89913
89914
89915
89916
89917
89918
89919
89920
89921
89922
89923
89924
89925
89926
89927
89928
89929
89930
89931
89932
89933
89934
89935
89936
89937
89938
89939
89940
89941
89942
89943
89944
89945
89946
89947
89948
89949
89950
89951
89952
89953
89954
89955
89956
89957
89958
89959
89960
89961
89962
89963
89964
89965
89966
89967
89968
89969
89970
89971
89972
89973
89974
89975
89976
89977
89978
89979
89980
89981
89982
89983
89984
89985
89986
89987
89988
89989
89990
89991
89992
89993
89994
89995
89996
89997
89998
89999
90000
90001
90002
90003
90004
90005
90006
90007
90008
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