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肆草堂,吴崖对正恶狠狠盯住他的贾昊道:“真的不是我卖的你,真的!”

    贾昊摇头叹气,接着转颜道:“那我还要感谢你了?”

    吴崖连连点头:“给我找一对标致的安南小姑娘吧,要双胞胎……”

    月光清朗,两人的影子融在一起。

    “你可真够无耻的……”

    “那是答应了?年纪不能太大,记得哦。”

    “去死吧!萝莉控!”

    “咦?你怎么也知道这词?四哥儿居然也对你说过?”

    嬉笑中,两人的影子渐渐分开。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前路艰,蓄势待发

    自五百公里高空往下俯视,穿透云雾之影,昔曰占城之土,现今高棉和广南争夺的地域尽然入眼。湄公河三角洲,也就是李肆前世,越南领土的最南端。

    海外东南是越南的昆仑岛,也称昆山岛,现今已是英华南洋舰队的基地。昆仑岛西北二百多里地,海岸边就是英华所建的屯垦地,位置在金瓯半岛东北面,李肆前世的越南薄辽省永利市,本是占城国古城。

    眼下这片待开发的蛮荒之地,正是三国相争的形势。往大里说,西北的柬埔寨,也就是高棉,正窥伺此地。北面广南攻灭占城后,在名义上拥有这片土地。现在英华这头巨无霸踏足南洋,又在此地东南踩下了一根又粗又硬的脚趾。

    往小里说,这里的格局却全是由华夏人把控,也是三方格局。在英华屯垦地的西北二百多里地,就是被俗称为“港口国”的河仙,此时正是河仙莫家第二代莫天赐当家。

    河仙莫家处境最为复杂,早前暹罗攻高棉,此处就被暹罗侵占过。后来虽得以复地,却又因紧邻高棉,不得不仰其鼻息。此外该地是莫玖从广南国主那里讨来的,名义上还得奉广南为主。得亏莫家坚持以商立地,不涉刀兵的策略,总算能保有一定的读力姓。

    英华屯垦地东北二百多里地,就是美萩,美萩东北百多里地,就是著名的柴棍,也即西贡(胡志明市)。美萩,包括柴棍,早期是由广东海盗,南明总兵,俗称“杨二”的杨彦迪和陈上川等率众南投,找广南国主讨来的土地。为此杨陈等人在此屯垦开荒,同时为广南国主效力,与高棉人对战。

    杨彦迪因与部下内斗身死,广南国主直接伸手到柴棍。陈上川部深得广南国主信任,在美萩继续发展,1715年身故时,还获“辅国都督”和“上等神”之封。其位由族弟陈圣音继,儿子陈大定统兵。

    在李肆前世,湄公河三角洲就是这两方华人为先导而开发出来的,但随着历史演进,越南夺占整个湄公河三角洲,法兰西人殖民越南,华人之势渐渐泯灭于这历史大潮中。

    现在李肆横空出世,英华插手南洋,历史大潮有了另一番流向。李肆驱数万战俘在金瓯屯垦,跟昆仑岛海军基地相互呼应,这股力量,非高棉和广南所能抵御,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广南,原本广南一心向南,但英华在北面速灭郑主,将交趾全盘握在手中,已是摄住了广南。英华在金瓯的动静,更加剧了广南人的恐慌。从战略态势上看,广南已遭南北夹击,就没什么挪腾之地。这么长时间里,广南国主一直没跟英华进行正式的官方接触,与其说是有所倚仗,以不变应万变,不如说是被吓麻了胆子,不知该如何应对。

    广南这一退缩,河仙莫家和美萩陈家头上就少了一层压力,由此也活跃起来。根据他们自身对局势的理解,对英华插手此地的行动有了不同反应。

    河仙莫家一直是在夹缝中求存,而且以商立业,总觉得自己不必,也不能完全向谁低头,否则就要触怒其他各方。更重要的是,莫玖去世后,新的当家人莫天赐威信不足,族中老人不愿舍弃既得之利,更视威胁他们海贸的南洋公司为死敌,对新来的英华自然抱持敌视态度。

    怂恿和引领高棉人数次进攻英华金瓯屯垦地,就是莫家族老的决议,为此高棉人丢了上万壮丁,国势更显颓败。

    另一方的美萩陈家一直是依附强者而存,当家人陈圣音透过广南关系,对英华的力量认识很深。当枢密院海防司、塞防司分别找他谈过话之后,陈圣音已经说服族人,待时机成熟时,就纳土称臣,重归华夏。

    当南洋公司将这片土地称呼为“扶南”,开始组建管治机构时,这个时机已成熟了一半,另一半则还要等待南洋海面,那场预定对决的结果。

    圣道二年四月,金砙屯垦地,一座新落成的建筑前,无数人聚在此处,纷纷攘攘地议论着。

    “扶南?咱们这里,也要成华夏之土了?”

    “咱们可不是扶南,扶南包括了往曰大半个占城之地,这名字,本也就是此处古国之名。”

    “也还不是化下之土,只是南洋公司的托管地,算是……比藩属更近的领地吧,朝廷只派总督和法司的人来,其他事情,都是南洋公司管。”

    听着这些话,李顺心中也掀着波澜,虽然没能回到故土,但这里,终究也不再是化外之地了。在他身后,三个安南媳妇也都挺起了胸脯,听这言语,这也算是中土了,她们可也是中土之人。

    “定了定了!”

    一人从码头方向跑过来,背后则是几条高桅大船,驻在昆仑岛的海军三天两天都在这里打转,不是巡视,就是购买米粮副食,这里的人一眼就能认出,那是海鳌级战舰。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人身上,似乎早就有所等待。

    “咱们这里叫……怀乡!”

    那个人高声嚷着,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此处人丁已有三四万人,大多都是历年大战里被捕的战俘,定有一年到三年不等的劳工契约。到此时,小半人已是自由身,在此处享有田地,还兼着南洋公司的工作。有这些人的前例,其他人也都是满心憧憬,没什么燥乱。

    朝廷将此处定为什么托管地,他们不懂,但朝廷要派官员来,这事他们懂,此处就已是王化之地,他们也重新回归华夏。

    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居之地,到底会叫什么,更是充满期待。名不正则言不顺,朝廷命名,自然比他们自家俗称更有意义。而现在定下这个“怀乡”之名,寄托了他们心牵大陆故土的情怀,自然不份外激动。

    “你们知道,首任总督是谁吗?”

    报信人满脸涨红,似乎这才是真正的大消息。

    急不可耐的人群纷纷叱骂这不识相的小子,他赶紧喊道:“是吴崖!吴大将军要回来了!”

    片刻静寂后,欢呼声更甚之前,连李顺都捏着拳头,用力地摇摆着,好啊,带着他们,将高棉土人杀得血流成河的人头珠帘吴崖又回来了!还是来当他们父母官来的,这里不仅会更安全,不定吴崖还会带着他们,立下一番开疆拓土的伟业!

    “开了开了,大家先扎根了!”

    “别挤,先老弱后丁壮!”

    喧嚣声里,这座建筑的大门打开,众人互相招呼着,列出歪歪扭扭的长队,井然有序地向里行去。

    这是新开的天庙,自这些战俘发配而来,就有天主教的祭祀一直跟着。他们一方面配合医卫,为战俘治病疗伤,一方面也以讲经的形式,教导战俘谨守卫生习惯,同时读书认字。虽然很多人对这什么虚无缥缈的上天,依旧不清楚到底该怎么信,但这几年下来,他们已习惯了祭祀们的存在,习惯了向那块高大的空白牌位祷告默思,由此获得心中的安宁。

    之前也有天庙陆续建起,设了根墙,但这怀乡已有六七万人,远远不敷众人所需。因此新建了这座宏大天庙,供这些异乡立业之人来“扎根”,当然,新立天庙,大家都来拜一拜,也是人之常情。

    三个媳妇紧紧抓住李顺的衣服,生怕被人流给冲跑了。行得一阵,才觉没什么乱子,反而让李顺遭了旁人或羡慕或鄙视的重重目光。媳妇们都红着脸低着头,跟在李顺身后,忐忑不安地进了天庙。

    进了天庙,高广穹顶顿时让李顺和他的媳妇觉出了自身的渺小,心弦震动中,祭祀朝他和善一笑,然后挥手示意,让他将血亲牌位挂上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635 50636 50637 50638 50639 50640 50641 50642 50643 50644 50645 50646 50647 50648 50649 50650 50651 50652 50653 50654 50655 50656 50657 50658 50659 50660 50661 50662 50663 50664 50665 50666 50667 50668 50669 50670 50671 50672 50673 50674 50675 50676 50677 50678 50679 50680 50681 50682 50683 50684 50685 50686 50687 50688 50689 50690 50691 50692 50693 50694 50695 50696 50697 50698 50699 50700 50701 50702 50703 50704 50705 50706 50707 50708 50709 50710 50711 50712 50713 50714 50715 50716 50717 50718 50719 50720 50721 50722 50723 50724 50725 50726 50727 50728 50729 50730 50731 50732 50733 5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