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文镜的作法,以及李卫的奏折那得了思路,雍正滔滔不绝,将他的谋划一一道来,说得条理分明,也让军机们更是震撼难平。
雍正不满足于之前的三项新政,还要大搞“清风”。从朝堂到地方,都要设观风整俗使,以他所定的“圣训”来整顿人心。要点一是忠君尽职,二是认清南蛮的真面目。
“我大清一直在生死危亡的关头,朕三年来护着这一国,可还有人谋权争利,视朕如敌,这般人已是猪狗不如!”
“大清与英华不可戴天!这一点每个臣子都要在心中立定,如此才能提领部下,提领绅民的人心!那等顽冥不灵之徒,就得用狱牢和铡刀伺候!”
“大敌当前,往曰那些嫌怨,譬如满汉事,就该放在一边,大家同仇敌忾,为此朕就得让大家看到,这一国是满汉之国……”
这三条意思出来,众人额头已开始冒汗,雍正果然有胆,第一条依旧是在骂被收拾得不成样子的八爷党十四党,看起来似乎还要有什么动作。第二条则是真的要大兴狱事,人心怎么看呢,那只能从言语,从文字上看。上有所好,下自成蹊,到时怕人人都是赵申乔。
第三条更是前朝忌讳,这个话题康熙都不愿轻易去碰,只是当作一桩粉饰之事,偶尔唱唱即可。可雍正却高高举起,要讲在明处,观雍正并非不知本朝根基在谁一方那般愚笨,可还要这么讲,那就是决意要作出一些牺牲。雍正觉得这牺牲值得,其他宗亲会认同么?
隆科多嗯咳一声,自以为好意地提醒雍正:“主子,这第三条,先帝已是宽仁,主子即便不做什么,这一国也是能看到主子的诚心……”
话虽委婉,却是明白地在反对了,雍正恼怒地冷哼了一声,装作没听到隆科多的话,径直讲了下去。
接着雍正就提到了钱粮,他对地方迟迟没有全面推行火耗归公很是不满。在他看来,地方借火耗等名义所得的杂派,倍于正赋,大多进了官员的腰包,没能用在国事上。因此除了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外,还要将这些杂派尽量收到中央来。
“鄂尔泰去年在山西推行火耗归公,所纳钱粮比初年、二年多出七成!由此可知平曰地方贪了多少!朕不追往曰之责,只要将这些钱粮一分分收上来!”
雍正说得豪爽,军机们却在心中长叹,刮走地方杂派,地方不就要继续去刮乡民么?到时地方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
“地方乱不怕!收足了钱粮,朝廷就能养足兵!养足兵,稳住地方,还要养足精兵,跟南蛮相抗!”
雍正又不是政治白痴,自然知道猛刮地方的害处,但他却有对策,由此就谈到了兵马事。
不管是陕甘兵还是京营,康熙时在湖南已被打残了。雍正即位后,除了稳住自己的位置,另一桩大事就是重新练兵,此事比推行新政还来得早,办得深。只是这事办得不动声色,除了朝堂核心,外面人并不知根底。
除开年羹尧所领西北一路军外,如今荆州、杭州、镇江、西安等地旗营都新设了火器军,加上京营重整的火器营,如今大清一国,也养出了六万火器兵,其中京营有四万,各地有两万。
火器兵虽有十万,甚至都持自来火铳,可一方面火铳工艺低劣,远不能跟南蛮相比,一方面火器战法生疏,即便雍正启用早前败将延信和噶尔弼等人,在这方面依旧没什么积淀。而旗营的心气和战力更是堪忧。
建旗营火器军不过是雍正应急打底和保根固国之策,他们是用来震慑汉人的。跟英华红衣兵作战的主力依旧是绿营,甚至如江西田文镜那般,还要靠地方民勇。
靠康熙时代那种绿营跟红衣兵打,结果已经看到了,前路只能是让绿营也建火器军,而这就需要银钱。
雍正提出,在两年内练出十万绿营火器兵,其中一半布防要害之地,一半汇聚于京城,跟旗营并为一支有力之军,加上骑兵,能有十万以上的机动兵力,可以在陕甘、安徽跟河南这样的平原之地,打败英华军。
他的这个构想比较现实,诸位军机们早细细总结过康熙湖南之战,都认为,英华红衣兵若是北进,靠骑兵就能克制住他们,若是再有稍具战力的火器军,基本能稳胜。
但这个构想所花的银子,可就是天文数字,即便不新增兵员,光是器械和辎重补给,每年也要二三百万两,对已经账面亏欠的朝廷来说,着实是桩大负担。
其他军机还在斟酌雍正所提的兵马事,隆科多又坐不住了,在他看来,即便没有火器军,只要到了江北之地,大清就靠骑射就能制住英华,何须在火器军上徒费钱粮。
“主子,兵马事虽重,于一国根基而言,却是细枝末节,就如火器不过是兵马事的细枝末节一般。若是对这末投下钱粮,因此损了根基,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奴才以为,只要调理好我大清内务,让这一国人心持稳,南蛮即便北进,有我满蒙勇士骑射之强,南蛮也绝难讨好。”
隆科多连番唱反调,终于把雍正惹恼了,他再难抑制怒气,抓起书案上的砚台就朝隆科多扔了过去:“这一国没担在你的肩膀上,你就不知道着急!稳?混吃等死就稳!?滚!滚回家里稳着去!”
看着隆科多狼狈地抱头退下,军机们脸色苍白。
“照着朕的意思,尽快拟出条程来!尔等切记着,朕要看到实在的,谁要是拿温吞水的话来糊弄朕,谁就跟着那家伙一起滚!”
雍正两眼喷火,就此定调,没一点可容商量的余地。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六章 年羹尧的命根子
隆科多被一撸到底,发配到畅春园守园子的消息传到西安时,年羹尧还不以为意。
“皇上决意大办绿营火器军,还一改朝廷大忌,容绿营火器军驻京,这不仅是心胸,也是必要。南蛮占吕宋,十数万人马泛海而进,其势太过惊人。不让绿营驻京,一旦南蛮从塘沽直逼京城,还有什么兵可用?”
“隆科多带头反对,还上题本,不止是不懂兵,还坏皇上借此事笼络汉人的用心,皇上不办他办谁?”
年羹尧对隆科多遭难的解读,更多是从军事和“满汉一家”的政策上看。
幕僚左未生却跺脚道:“亮工啊,你就没从隆科多身上看出你自己的凶险!?”
年羹尧轻笑:“伴着这位万岁爷,谁没凶险?那一夜要没隆科多,也就没这位万岁爷今曰的位置。皇上怕是早存了收拾他的心思。眼下隆科多自己送上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左未生急道:“那亮工你呢!?”
在西北掌军政几年,年羹尧的眼眉格外舒展,那股睨视天下的味道,似乎比雍正还浓。他嗤笑道:“怎能将隆科多那闷在京城的憨人跟我相提并论?隆科多对皇上只有私功,而我年羹尧,不止有私功,更对大清一国有国功!没我年羹尧在,陕甘早被罗布藏丹津搅了,四川也早被南朝给占了,有我年羹尧在,大清之西就是稳的!”
这般自信,连左未生都看不下去了,摇头道:“年妃已经去了……”
年羹尧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这事对他打击也不小,亲情说不上,自己丢掉了雍正大舅子这层特殊身份,跟雍正的关系自然也淡了下来。
旋即他又爽朗地笑道:“我也说了,我得皇上之信,靠的不是私功,更不是宫闱之连。”
年羹尧是很自信的,年家本就是贵胄,他又是正牌进士出身,康熙时已深得宠信,年纪轻轻就任了四川巡抚。这一路功劳,他自觉都是挣出来的,可非李卫、田文镜和鄂尔泰那种无学胥吏的幸进小人能比。甚至隆科多也不过是在关键时刻站队正确,才能跻身朝堂。
即便在雍正夺嫡时,年羹尧还在两面下注,左右骑墙,可雍正依旧不敢不用他,就因为他有才,有功。左未生的警告,他觉得着实危言耸听。
年羹尧傲然道:“皇上这一波新政,较之以前更猛,还不知会有多大阻力,朝堂和地方,甚至宗室王亲会闹成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他更需要我年羹尧。不止是要借我来推动新政,还是在行新政时稳住西面,没我年羹尧可不行。”
左未生还不死心地道:“可方灵皋传话说,宫中有对你不利的消息,难保今上会不会起其他心思。”
年羹尧嗤笑道:“宫中?我跟宫中之人有什么恩怨?”
见左未生还要说话,年羹尧挥手止住:“就这么罢,皇上召我回去,也是商议新政之事的,你别再乱我心志了。且帮我盯住这里,尤其是盯住岳钟琪,那家伙可是个见缝就钻的主。他叔叔还在湖南,若是勾连起来,坏了我的路子……”
年羹尧的交代,左未生很明白。雍正召年羹尧回京议事,让岳钟琪署抚远大将军印,身为年羹尧的幕僚,就得防着岳钟琪借机挖墙角。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6914
46915
46916
46917
46918
46919
46920
46921
46922
46923
46924
46925
46926
46927
46928
46929
46930
46931
46932
46933
46934
46935
46936
46937
46938
46939
46940
46941
46942
46943
46944
46945
46946
46947
46948
46949
46950
46951
46952
46953
46954
46955
46956
46957
46958
46959
46960
46961
46962
46963
46964
46965
46966
46967
46968
46969
46970
46971
46972
46973
46974
46975
46976
46977
46978
46979
46980
46981
46982
46983
46984
46985
46986
46987
46988
46989
46990
46991
46992
46993
46994
46995
46996
46997
46998
46999
47000
47001
47002
47003
47004
47005
47006
47007
47008
47009
47010
47011
47012
4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