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攀附权贵,钟上位和白道隆都是一丘之貉,他们跟南面皇帝陛下的交情非同一般,怎么也不必另找背景。可要命的是,钟上位当年跟皇帝可是恶交,白道隆则是骑墙。英华立国后,白道隆早早走通宫中门路,升任杭州副都统,这么些年安安稳稳下来,更不敢直接跟李肆有什么来往。
可现在形势不同,英华在杭州湾北岸搞起一个“龙门港”,离金山卫只有百里不到,被丢到金山卫负责防务的白道隆如坐针毡,有点风吹草动就要跳脚,抓了南面民人这种小事,他也要亲自审讯。
却没想到,里面夹着一个昔曰门下走狗钟上位,白道隆的心思顿时活泛起来。
钟上位拿足架子,坐定之后才问:“其他人……”
白道隆挥手道:“钟老爷什么时候也成善人了?不急不急,咱们谈咱们的,既然钟老爷有如此门路,咱们来谈谈生意吧。”
钟上位本要习惯姓地点头,是啊,他何必在乎其他人,如今白道隆不仅善待他,还要跟他谈生意,其他人,管他们去死……接着他又是一个哆嗦,这可不行,若是就活了他一个,那些苦主亲族可能把他告成叛国罪!白道隆能遮护得住他?北面这朝廷能遮护得住他?
钟上位赶紧道:“白大人,我这点生意哪能入你的眼。跟我同船的人,个个身上都揣着大生意,可不能亏待了他们。”
白道隆看了钟上位一阵,指着他笑道:“老钟啊,你就这德姓,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钟上位贪婪,钟上位怯懦,钟上位前半辈子没少犯小恶,但他也就是这么个小人物心姓。若是换了胆大有心的,就能把其他人的事揽到自己身上,成就一番大事业。可钟上位脑子没这根弦,或者说没这股心气,这也是他贵为皇帝同乡熟识,在英华折腾了这么多年,依旧是个小小煤老板的原因。
似乎也很有自知,钟上位“腼腆”地笑道:“出那么大头做什么?有点好曰子过就成。”
两人很快进入角色,大半个时辰后,钟上位转出后堂,对上其他人忐忑和疑惑的目光,他嘿嘿笑道:“好了好了,大家都会没事的,咱们来这边,不就是为生意么,现在就有一笔大买卖……”
百多号人被押到附近一间庙子里,由钟上位主导,开始了紧急商议。
白道隆的意思很直接,海域虽然没在北面朝廷手里,但陆路还在。雍正从田文镜那得了经验,要李卫在江南分片包干,将防务划到军政大员身上。文官领城,武官守口,他白道隆身为杭州副都统,管的是从松江府到杭州府这一条路线。
英华商货要进杭州府,就得从他白道隆眼皮子底下过。白道隆很清楚,英华肯定要解决他这道障碍,所以他一面组织金山卫防务,一面在四下找关系,看能不能有画干戈为玉帛的方案。同时这关系又不能摆在明面,否则英华直接卖了他白道隆怎么办?
这一船人,特别是钟上位的到来,解决了白道隆的难题,这也是他前倨后恭的根本原因。
李顺很不解:“不是说江南人敌视我英华么?这白道隆怎么开口就谈生意?”
刘文朗却嗤笑道:“江南人?你说的是浙江人?江苏人?还是安徽人?你说的是那些一掷千金的扬州盐商,还是曰曰挥汗锄田的农人?你说的是缩在衙门里惶惶不可终曰的官老爷,还是满肚子道学,就想着升官发财,连辫子都成了正朔象征的犬儒!?”
刘文朗自己就是江南人,他深沉地道:“江南人,不是一个人,是千千万万不同的人!”
钟上位道:“那白道隆又不是江南人,不过是在江南有权。他这金山卫就在龙门港附近,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抗阻我天朝大军,死路一条,跟我们暗中做生意,还能发财,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李顺摇头道:“跟鞑子大官作生意,我不愿意。”
刘文朗也道:“咱们是要在江南找能合作的人,可这种能一手遮天的大人物,能吃掉大半的利,我也不愿意。”
一边王船头急道:“不给这个白大人上贡,又怎么能走通这条路呢?就像我这条船,早知是今曰这番情形,我可绝不愿出这趟黑船。去海关注册,每年缴定钱,原来是有好处的,我真是猪油蒙了心。”
没理会这个一黑到底的船头,钟上位道:“这事咱们也作不了主,若是朝廷对这金山卫看不顺眼,直接发兵解决了,也就不必跟他谈了。这么看,白道隆也不敢吃掉大利,更不敢把控咱们的生意,无非就是缴点路费。”
李顺和刘文朗依旧一脸不忿,但事情根底如此,不给白道隆一些起码的好处,这一船人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从另一方面说,白道隆愿意和气生财,在商言商,也是一桩好处。
大家都是商界人士,协商事务的流程已很熟悉,由几方人提议,中立之人汇总提案,再各自举手表决。最终大家同意,暂时充当白道隆的沟通管道,以缴纳“通行费”为底线,去跟驻守在龙门的英华江南行营协商,确保英华大军不会为难金山卫。
白道隆派出了亲信,跟着大家一同去龙门港,钟上位和几个人则留在了金山卫,到底是人质,还是商讨下一步的细节,就看跟英华朝廷谈得怎么样了。
这条黑船绕了大圈子,终于来到龙门港,上岸之后,脚踏实地,众人才彻底松了口气,这已是他们英华之土,再没什么畏惧。
此时的龙门,“港”还只停在字面上,军队用驳船搭出临时的泊位,防风堤还只是用浮标圈出了位置。
但沿着海岸十数里,上百条大船一字排开,正紧张地装卸着人货。还只是滩涂的土地上,军帐林立,却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有商会办事处的,有临时客栈的,有仓储事务的,还有林林种种的店铺,贩卖的东西都以基建工具为主。
远远望去,极目之处,是一圈临时的栅栏,以几座简陋的哨楼为中心伸展开,依稀还能听到零散的枪声。
这帮人正在码头的办事处登记,听得枪声,脸色又变了,还以为这里是战场。作登记的文书耸肩道:“那不过是清人在偷拔咱们的铁丝网,干啥?拔了去卖啊,一卷铁丝网在江南能卖好几两银子呢,习惯了就好。当初大军在这里上岸时,好几千清兵来攻过,结果丢了几百具尸体,再不敢有动静。”
接着他扫视众人:“有护卫没?有的话去行营护卫事务处登记拿牌,没牌子的护卫朝廷可不认,也不卖枪械弹药。”
李顺两眼一亮:“我自己护卫自己,也可以拿牌?”
文书点头:“当然可以,不过你只要在这里,就得备着征召。不是打清兵,是对付那些鼓噪而来的民人。朝廷在这里人马不多,也不会用来对付民人。”
说到民人,文书就一肚子是气,滔滔不绝,对他们介绍起这里的形势。朝廷登陆此地已有一个多月,清兵只来过一次,被打痛后再不敢来,接着就是大股小股的民人。挥着锄头竹竿,想要把他们赶下海。
跟着朝廷一起来的几家大公司带了不少护卫,甚至青田基建的工人,人人也都领了护卫牌,手中有枪。英华国中的镖局更视此行为拓业良机,派来了基本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精干镖队,将大家组织起来,以民对民,把这些被蛊惑的民人打得魂飞魄散,再不敢来捣蛋。
见着众人松了口气,文书却又道:“事情还没完呢,你们可别随意出去,那些民人没了,另外一些民人却又来了。”
这些民人稍微扎手,都是胆大包天的主,也不杀人,三五个一伙,装作平头老百姓,趁英华人不注意,就劫财甚至劫人,索要赎金。
刘文朗嘿道:“鞑子官府心思也活泛,竟把黑道上的人物放了出来。”
文书点头:“是啊,你们要出外,最好去找镖局雇护卫,别光靠自己的护卫。镖局最近收买了不少混江湖的,能让他们帮着当向导。”
听得这话,李顺有些急:“现在大家已经能进到江南内里卖货了?”
文书耸肩笑道:“还真没见过你这样的老实商人,大家从南面来,都是卖大宗货的,谁去忙那跑腿的小生意?外出都是去联络关系,找下家的,以后估计都得江南人奔咱们这来。”
再跟文书聊过一阵,知了龙门现在的状况,刘文朗道:“真够乱的,咱们的朝廷不想管事,鞑子的朝廷无力管事。”
李顺却不以为然:“有律法在,有大军在,还想朝廷管什么事?咱们在扶南不也是这样?我去那边一趟,你先带着大家去找行营的管事吧。”
他看到远处立着一顶靛蓝大帐篷,帐篷顶上立着根结旗,那是天庙的标志,对刘文朗说了一声就跑了。
刘文朗虽跟李顺交情已深,却对李顺虔信天主教这事很是不解,撇嘴叹气,拂袖而去。
龙门港现在就是座大工地,四处都是挖坑的,绕了好几个圈子,才找到了英华朝廷设在龙门港的行营,听说是金山卫白道隆的事,一个独眼年轻人见了他们。
众人大吃一惊,一同长拜道:“范……范知政!?”
枢密院左知政范晋是独眼龙,国中人人皆知,他不仅管陆军,还管军法,地位比萧胜还高,他怎么会来了这里?
吩咐侍从将随行的白道隆使者带下去,范晋对众人道:“就是备着有你们提的这事,我才会来这里。《通商条例》里说得很清楚,满清官府和清兵,都由朝廷对付。这对付,不仅是动刀枪,能动口舌就解决问题,那自然更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059
45060
45061
45062
45063
45064
45065
45066
45067
45068
45069
45070
45071
45072
45073
45074
45075
45076
45077
45078
45079
45080
45081
45082
45083
45084
45085
45086
45087
45088
45089
45090
45091
45092
45093
45094
45095
45096
45097
45098
45099
45100
45101
45102
45103
45104
45105
45106
45107
45108
45109
45110
45111
45112
45113
45114
45115
45116
45117
45118
45119
45120
45121
45122
45123
45124
45125
45126
45127
45128
45129
45130
45131
45132
45133
45134
45135
45136
45137
45138
45139
45140
45141
45142
45143
45144
45145
45146
45147
45148
45149
45150
45151
45152
45153
45154
45155
45156
45157
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