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吉宗很有些惶恐,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原本他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赶紧把琉球吐出去,触怒这个正崛起的新中国,绝不是什么好事。可另一些重臣的咆哮,又让他认识到了身为曰本人的尊严,以及身为幕府将军的职责。

    “巴嘎!你们这些马鹿就不会想想一百多年前的旧事?还有一千多年前的旧事?我们大和民族,从古至今,都只能以中国为尊,以中国为师。就算是太阁那样的人物,能号召天下人集结百万大军,最终又是什么结果?”

    “我们一直都学习中国,就连西洋人的知识,都要靠着中国的翻译才能明白。听说他们派了一只强大的舰队远行欧罗巴,现在已经学透了西洋人的知识,加上中国几千年拥有的知识,如此伟大的国家,我们还以为能跟它平等相处吗?”

    “最近从中国传来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真是高山仰止啊。那种发出轰鸣,吐出黑烟的钢铁机关,在大英一国里满地都是,能举起万斤重物,能转动几十台织机,纺出价钱低得惊人的丝绸棉布。他们的战舰丝毫不比西洋人逊色,听葡萄牙人说,他们的国崩更是举世无双,能将大地撕裂,睁开眼睛,仔细去看吧!”

    一位年轻的低阶奉行起身,无比激动地述说着。

    “智慧!知识!大英就像千年以前的大唐,我们曰本只能仰望,只能膜拜!为什么不紧紧跟从这样伟大的国家,反而要为一片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土地而跟大英为敌!?”

    这是青木昆阳,幕府的书物奉行,主持着江户圣堂,讲授程朱儒学,但现在的他,似乎已经开始偏离了儒学圣徒的道路。

    德川吉宗觉得青木已陷入狂热的崇拜中,这些话有损幕府和他这个将军的威严,却不料青木昆阳接着高声喊道:“殿下就该像舒明天皇那样,朝贡大英!让我们曰本成为大英的属国!”

    众人顿时哗然,连之前力主交好大英的人都纷纷跳了起来,高声唾骂。我们曰本可是天照之国,天皇垂拱,将军治世,怎么可能还向他国称臣?

    德川吉宗终于有了决断,他不能得罪大英,否则会招来祸患,但他在大英使臣面前也不能太过软弱,不然又难以控制这一国。所以……他其实还是没有决断,就只能先听听大英使臣的真实来意了。

    物头和仆役们如临大战一般,将幕府御所的大殿收拾得一尘不染,生怕被大英使臣见着了脏污,德川吉宗也找来青木昆阳,不计较他之前的狂热叫嚣,虚心了解大英的官制礼节,以免自己接见来使时出丑丢脸。

    按道理德川吉宗不该这么早抛头露面,由大老接见来使,谈好实际问题,他再出面走个过场,可这种紧要关头,他也顾不得了。

    大殿里,受下陈兴华一个长揖,德川吉宗眼神有些迷离,还真是上国天使呢,这装扮,这气质,就是正宗啊。

    将军点头,微微鞠躬,顿时显得还礼太过,失了身份,可跪坐周围的大老、老中、奉行们却没什么反应,都觉得这是应该的,中国毕竟是上国,曰本可是吸着中国的奶长大的……

    陈兴华的沉冷嗓音回荡在大殿里:“本使前来,除了琉球之事,更有要务,与曰本国王交代。”

    原本就沉静的大殿,因这一句话,更像是陷入到凝固的时空中。

    陈兴华接下来的话,如巨神在天际轰鸣,震得德川吉宗和每一个在场的曰本人都心头剧震。

    “我大英天朝,携手旧曰藩国,建亚洲共荣。曰本国从古至今,都是我中国藩属,自该唯我天朝马首是瞻……”

    瞻~~~

    最后一个字的回音在殿中似乎一直没有消逝,让下面跪坐着的臣下也一直发着呆,直到德川吉宗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大家才如梦初醒。

    藩属!?

    曰本国是中国的藩属!?好像、似乎、也许、可能……以前是有这样的说法啊。

    如今这大英,不是来谈琉球的宗主权,是来谈曰本的宗主权!

    这这这……

    这是要干什么!?

    德川吉宗压抑住自己大喘气的冲动,两眼圆瞪,死死盯住了陈兴华,臣下们脸上的表情也一般无二。

    (未完待续)
------------

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萨变乱

    曰本为中国藩属这种说法,最早起自东汉时倭奴国朝贡,光武帝授“汉倭奴国王”金印。但当时曰本尚无统一国家,倭奴国只是当时曰本上百部落之一,这说法也就只有象征意义,毫无政治法统。

    可这说法确实也不是毫无凭据,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可是货真价实地受了明朝“曰本国王”的册封,还不止他一人,而后的足利义持、足利义教,也受此册封。这跟大明万历皇帝受文臣蒙骗,封丰臣秀吉为“曰本国王”的事情可不一样,这几位将军都是主动请封的。【1】

    而这个“曰本国王”的名义,更早出自明初中曰之间的冲突。当时曰本是南北朝时代,后醍醐天皇委任怀良亲王为征西大将军,征讨室町幕府,怀良亲王以九州为据点,也就跟大明有了来往。

    此时明朝初建,但倭寇已显,跟明朝中期那些实质是中国海盗的“倭寇”不同,明初倭寇是真的倭寇。朱元璋遣使来到九州,向“曰本国王良怀”递书问责。怀良亲王不知道是太傲慢,还是将明使当作元使,竟扣押主使,杀了五名从使。

    而后大明派出了阶级更高的使节,此时怀良亲王服软了,赔罪外加遣还倭寇劫掠的人口,遣明使以下国自称,也用大明年号,看起来就像是大明的藩属国。

    怀良亲王虽放低了姿态,但倭寇依旧猖獗,朱元璋威胁要攻曰本,怀良亲王也强硬相对。鉴于蒙古征曰本的失败,朱元璋吞下了这口气,将曰本列为不征之国。【2】

    由这段恩怨来看,中曰之间不仅相互不了解(比如把怀良亲王称为“曰本国王良怀”,怀良亲王死后,遣明使依旧顶着这个名义),朝贡关系也跟琉球、安南和朝鲜等国不同,曰本人绝无自居大明藩属的认知。

    但室町幕府主政后,足利义满为行“替天计划”,取代天皇,向明成祖朱棣称臣,获得大明“曰本国王”的封授。在这段时期,就政治现实而论,曰本还真当过大明的藩属。

    可这现实终究没能上升到法统,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在曰本,天皇是法理上的最高统治者,而且具有神格,不可能向他国称臣。幕府将军受大明册封,不影响曰本的“国格”。

    法理归法理,现实难以抹灭,毕竟幕府将军是实际的掌权者,因此足利义满以及后两位将军受大明册封的事,让曰本上层颇为纠结,索姓也就闭口不谈,时轮飞转,一两百年过去了,曰本人也大多忘了这事。

    德川幕府再开,不管是将军还是重臣,对足利幕府的历史可不陌生,陈兴华开口就揭疮疤,德川吉宗和一干重臣顿觉痛彻心扉。

    “曰本人是怎么对答的?老实说,我在殿外可真是捏着把汗,万一曰本人恼羞成怒,砍了知事该怎么办?”

    回到礼宾馆,罗五桂好奇地问陈兴华。

    “砍了我也好,两国就此再增血债,让国中那些高呼中曰和平的人闭嘴。至于曰本人的反应……无非是敷衍推搪。”

    陈兴华淡淡地说着,之前在御所大殿里,德川吉宗脸色瞬间苍白,那些幕府重臣也如被塞了满口粪便,老半天没清醒过来,这让他能从容不迫地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大英要求德川幕府缴回历史上的“倭奴金印”,以及足利幕府的“曰本国王印”,由大英重新向德川幕府授“曰本国王印”。此后德川幕府要传位,也需要得到大英的认可和封授,完全将曰本跟安南等藩属国等而视之。

    不仅如此,陈兴华还传达了大英圣道皇帝的上谕,南洋有事,各藩属均要出力,曰本也要出人出钱,尽到藩属的义务。末了陈兴华终于提到琉球,说琉球为大英藩属,藩属之间的攻战绝不许可,曰本必须尽快缴回之前的琉球密约,并遣使向天朝赔罪。

    有那么一刻,陈兴华觉得,德川吉宗会跳起来,亲自拔刀来砍自己。

    但德川吉宗却平静了,只说这些事……需要研究。

    当陈兴华转身而去时,听到大殿之上爆发出巨大的声浪,那肯定是在痛骂他,可他不在乎,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为此他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这项任务是他从冯静尧手里抢过来的,这几年掌管勃泥公司的经历平淡如水,他就希望能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而曰本……他跟曰本可是有仇的,他的祖父在会安,就死于曰本浪人之手。

    皇帝对曰本的态度有些摇摆不定,敌视之外,似乎还有其他的东西,这也影响到了朝堂对曰决策。陈兴华觉得,能以自己的一条命,让皇帝,乃至一国,能将曰本也列入国敌清单,值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705 12706 12707 12708 12709 12710 12711 12712 12713 12714 12715 12716 12717 12718 12719 12720 12721 12722 12723 12724 12725 12726 12727 12728 12729 12730 12731 12732 12733 12734 12735 12736 12737 12738 12739 12740 12741 12742 12743 12744 12745 12746 12747 12748 12749 12750 12751 12752 12753 12754 12755 12756 12757 12758 12759 12760 12761 12762 12763 12764 12765 12766 12767 12768 12769 12770 12771 12772 12773 12774 12775 12776 12777 12778 12779 12780 12781 12782 12783 12784 12785 12786 12787 12788 12789 12790 12791 12792 12793 12794 12795 12796 12797 12798 12799 12800 12801 12802 12803 1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