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户部尚书,五百万两银子的来往,你都不跟朕通个气!?你真真是该死了!”

    雍正当然不觉得是自己的错,就怪这庆复,拿户库,拿几百万两银子当儿戏!

    “是是是,是奴才该死!是奴才有罪!”

    庆复不得不背起黑锅,连声认罪,可心中却大叫着冤屈。户库内帑一家,内务府在江南买债券时,也将本该划入户库的江南关银转走了,这一笔钱他还以为是雍正的后续“投资”。山西银行是雍正“新政”的又一产物,由雍正通过内务府直管,根本就是雍正的私人钱庄,再加上专为皇室效劳的内务府,他哪里敢多问?

    江浙总督李绂在苏州多问了一句,结果就遭了雍正在朝堂上公开斥责,庆复这户部不过是个走账的衙门,怎么敢再犯浑?

    “这怎么办?万一南北有变,近千万两银子都在南蛮手中,这可怎么办?”

    雍正有些急了,他几年来好不容易攒下四五千万两银子,一下就将这么一大笔钱塞到别人口袋里。要是李肆转头跟他大打出手,不,现在已经在四川大打出手了。这战事的银子该怎么出?难道直接给岳钟琪发南蛮的国债券?咦,这未尝不是个好主意……他一边自语着一边走神,庆复多嘴道:“南蛮的国债好使,若真有变,直接抛售即可,皇上不必过于忧虑……啊呀……”

    再一个砚台砸过来,雍正那个气啊,这就是户部尚书?一点“金融知识”都没有。几百万两国债一下丢出来,谁能接得下来?就算有接的,也是接盘者大肆砍价的好机会!

    “皇上,此事利弊皆有,也未尝不是捏南蛮命脉,倒不是损我大清根基之事。户部和有关衙门确实失察,臣也同背失察之责,还请皇上治罪。”

    张廷玉也来了,他听说了此事,急急从紫禁城赶来,身为军机大臣,出了这么大一个篓子,他也得帮着一起背黑锅。

    不过他还有更重要的事禀报,即便要继续触怒雍正,他也顾不得了。

    “南蛮侵了江南各府厘金局,把住了厘关和各衙门差役!?”

    “年羹尧以地方官都被南蛮掌握为由,在杭州插手政务,以将军幕府治杭州政事?”

    “武昌再起天主教活动迹象,屡禁不绝,武昌大营也受侵染!?”

    几件事丢出来,雍正再也坐不住了,件件事都非小事。

    “衡臣啊,你说今曰之局,到底该如何破?”

    雍正沉重地问,他有如从昏睡中骤然清醒的饿狼,早前在心中压下的一股子冲动,已经流遍全身,那股热气让他浑身发胀,但他还需要人支持,他一个人不敢下这样的决定。

    “皇上,南北相安已九年,难道皇上以为,会一直相安下去?”

    张廷玉也似乎揣着一口气,目光炯炯地回视雍正。

    雍正皱眉:“怎的相安了?现在不就也打着吗?”

    张廷玉摇头:“皇上明白的,湖南和江西只是佯动,江南只是侵吞,南蛮的真正目标是打到兰州,插手西北之事,南蛮还无跟我大清全面开战的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此时南蛮二十万大军陷在缅甸和爪哇,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雍正也深呼吸,是啊,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子里转着。两国差距越来越大。南蛮竟然能一下爆出三十万大军,还没见国中舆论哭号说民不聊生,反而一片繁荣景象。等南蛮把南面彻底料理干净了,三十万大军转头北上,他辛苦多年弄出来的十万火器军架子,可是怎么也顶不住的。算算时间,最多两年吧……君臣两人在这里讨论着,被砸得晕头晕脑的庆复品了一阵,终于醒过神来,他浑身一个哆嗦,猛然膝行而前,抱住雍正的腿,扯开嗓子就嚎:“打不得啊,皇上!”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章 雍正的奋斗

    “打不得……呵呵,原来是把家中的金石玉银,坛坛罐罐,全都压到南蛮身上去了……”

    圆明园后湖西面,一座名为“坦坦荡荡”的别院书屋里,拣起一桌子乱七八糟的纸条,雍正笑得格外心酸。

    茹喜长叹道:“臣妾也早想提醒万岁爷,我大清之势如陷身泥沼,迟得一曰,自拔之力就少得一分。可又担心万岁爷不信臣妾,疑臣妾跟南面有什么勾连之计……”

    雍正连连摆手:“朕早就不疑你,不疑你的,就是这、这些个事,朕着实难以置信。”

    他拍着桌子上那些纸条,还在一个劲地摇头。

    “鄂伦岱,淮盛堂,江南盐业徐州盐代,三万两。”

    “德明,淮兴号,龙门投资,两万三千两。”

    “觉罗杜叶礼,信义行,江南盐业江宁盐代,一万八千两。”

    “马武,洪升堂,英业织造,一万五千两。”

    这些条子都是收条,除了茹喜的手迹外,还有如上各色人等的签名,零零种种不下四五十张,都是宗室或满人重臣的签押,而数额加起来竟高达百万两之巨。

    之前雍正跟张廷玉正议到趁机出兵占便宜的事,庆复一把抱住雍正的腿就嚎开了,还真吓住了雍正。抖开他,着他仔细说来,他憋了半天,竟然又没什么话说了。气得雍正要治他失仪欺君之罪,才勉强挤出了一句,说淳娘娘这边应该知晓。

    茹喜就在长春园隔壁,离得不远,雍正径直来找茹喜问话,然后茹喜就丢出来这么一摞纸条。原来是这些宗室重臣各找门路,不是通过内务府,就是通过山西票号,将闲散银子投到江南去生利。而因为茹喜掌着一条跟南面来往的安全“快递线”,这些人都托茹喜向江南转递银子,既为安全,也避免在京城交割银子太惹眼。

    茹喜自是坐收额外的孝敬,帮着转递银子的同时,也从银子落脚处打探出了大致的去向消息,汇总起来,就是一份“宗亲满臣江南投资报告书”。这算不上什么绝密消息,可汇整在一起,还真显得触目惊心,特别是刚刚在江南买了南蛮七百万两银子国债的雍正,看得双目喷火,炽热视线几乎快将这些纸条点燃。

    可雍正憋了半天气,却始终吐不出一口骂声。他凭什么骂?他自己都让内务府在江南寻机营运生利,用的虽是内帑,可大清内帑和国库不就是一条口袋两个口么?这一搞,不小心还让山西银行跟内务府联手坑了一把,把江南秋赋都搭进去了,两百万办成了七百万。宗室重臣拿自家私房钱在江南营运,他有什么立场骂?

    骂不出口,心中却更为不爽。

    雍正自觉并不是为私利在江南投银子生利,他是一颗公心。眼见明年就是登基十年大庆,他不敢跟先皇康熙比奢华,可为了朝廷的颜面,怎么也得好好地布置一番吧?

    这银子要是从内帑出,朝野要说他新政刮钱都刮到内帑去了,户库出吧,朝野又要说自己以往提倡节俭是在装样子,想来想去,拿一些银子营运生利,方方面面的人心都能照顾到,甚至还准备好了一梗,说这银子是从南蛮身上赚来的,南蛮也在庆他雍正即位十年。

    即位十年庆是大清的颜面,又不止是他自己的,为的更多是提振一国心气。可这些宗室满臣,满脑子就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把私家银子投给敌国,这是通敌!这是叛国!

    雍正越想越气,背着手在屋子里转开了,庆复反应那么激烈,怕的是啥?怕的就是朕兴兵南征,坏了他们的好事!朕的七百万投在南面都不怕,你们那几滴毛毛雨……不不,怎么想到这茬了呢?总之……为他们一己之私,就敢碍一国之公,真真是该杀!

    马武府邸,老迈年衰的马齐教育着自己的弟弟马武:“这点小利也贪!眼见南蛮四面兴兵,一国都空了,难保这皇上不起点什么心思,皇上起了心思,惹毛了南蛮,你那点银子蚀掉还是小的,当心皇上把大帐都算在你们这些人的脑袋上!”

    马武委屈地道:“咱们这不都是敲边鼓的么?南蛮一个劲地朝西北打,就像是要去替皇上挡西北事一般,湖南和江西的动静,还堂而皇之写在报上,生怕这边皇上不知道似的。南北这两位皇上,十来年都是明打暗合下来的,咱们要起心思,皇上还按个不停呢,能有什么麻烦?”

    急急脚步声响起,人还没进来,嗓门就扯上了:“马大人!不得了啦!马大人!”

    听得后面还有人追,该是马武的门子,估计这人是直接踹门冲进来的。

    马齐马武对视一眼,都听出来了,佟国维的六子,隆科多的弟弟庆复。雍正把隆科多发配去了盛京,但没敢为难贵胄满门的整个佟佳氏,为拉拢佟佳氏,又把庆复拔了起来,在各处职位上转了一圈,最近升到了户部尚书,算是个朝堂新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467 27468 27469 27470 27471 27472 27473 27474 27475 27476 27477 27478 27479 27480 27481 27482 27483 27484 27485 27486 27487 27488 27489 27490 27491 27492 27493 27494 27495 27496 27497 27498 27499 27500 27501 27502 27503 27504 27505 27506 27507 27508 27509 27510 27511 27512 27513 27514 27515 27516 27517 27518 27519 27520 27521 27522 27523 27524 27525 27526 27527 27528 27529 27530 27531 27532 27533 27534 27535 27536 27537 27538 27539 27540 27541 27542 27543 27544 27545 27546 27547 27548 27549 27550 27551 27552 27553 27554 27555 27556 27557 27558 27559 27560 27561 27562 27563 27564 27565 27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