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举全国之力建起的远东第一大造船厂,表面上看起来恢弘无比,其实内部则脆弱不堪。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洋务派们所致力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是终于还是毫无悬念地毁于一旦。

    “……究其发展最终停滞以致于衰落的原因,与其说是官吏的[***]无能所致,倒不如说是体制积弊所造成。”

    那个打发自己来这里重新开始的年轻人的话,此刻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参观完毕之后,史选侯来到了船厂大院里,在这里,沈葆桢当年亲手种下的大榕树依然郁郁葱葱。

    “如果沈文肃公看到今天造船厂的境况,不知道会火成什么样子。”

    史选侯身边的助理吴明云看到史选侯的棺材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知道他心里很不好受,便开玩笑道。

    听了这句并不怎么好笑的话,陪同参观的造船厂厂长干笑了几声,大概是因为马尾造船厂太过厚重的历史让他难以言说,他没有再说什么。

    “走过了这些车间,就等于看了一遍中国的造船史。”史选侯叹息了一声,说道,“看样子咱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了。”

    “我看过了他们的资料室,历年积累的技术资料都在,技师工匠也还有不少人。”吴明云显得比史选侯要有信心得多,“杨将军已经给咱们在海军那里打开了门路,又给了咱们这么多的钱,要是规划得当,恢复生产不会花太长的时间。”

    “恢复生产倒是容易,只是要造大型军舰,还得一段时间。”史选侯叹息道。

    “不会太久吧?”吴明云说道,“我看过他们原有的设备,是太旧了,必须要换成新的,咱们现在不是有钱了吗?可以马上从美国买最好的啊。”

    1912年,福州船政局收归海军管辖之后,基本上就是在靠卖机器和废铁度曰,而想要重振中国造船工业的杨朔铭在得知了福州船政局的情况之后,通过海军部长刘冠雄出资将船厂买了下来,交给了史选侯打理,并给了他大笔的运营资金,算是兑现了以前对史选侯的承诺。由于手里有了钱,因此协助史选侯的吴明云才敢说这样的话。

    “不光是设备的事,工人不足也是个麻烦,还得开技工学校培训。”史选侯表现得不象吴明云那样的乐观,“再说,闽江河道长年疏于治理,泥沙淤积已经相当严重,马尾港口也淤塞得厉害,马上开工也造不了太大的船。”

    现在的史选侯,不知怎么,有些羡慕起被派到美国做造舰监督的好友林郁箐来。

    “给杨将军发个电报,把这里的情况和他说一下,看看能不能让福建方面想办法组织人力清淤,”吴明云说道,“实在不行,咱们就掏钱雇人得了,总之得尽快把局面打开。”

    “也只能这样了。”史选侯点了点头,“先造货轮把厂子运转起来,再考虑上马大舰吧!”

    史选侯和部属们就一些细节方面谈论了起来,而听说了厂子又要开工的消息的工人们此时纷纷的聚拢了过来,用讶异而略带惊喜的目光看着这些陌生人。

    燕京,吉兆胡同,段氏家宅。

    “这是前几天的政斧公报。杨朔铭将军已经被解除了山东将军的职务,改任全国工商业督办。”

    段祺瑞的副官罗凤阁将一份公报交给了躺在椅子上的段祺瑞,“听说还兼任全国铁路督办和全国经界局督办。”

    “他袁项城就知道玩这一套,”段祺瑞冷笑了一声,并没有去看公报,而是将公报扔在了桌子上,“不让这个杨朔铭督军江西也就罢了,让他当山东将军不许他回江西本身就是一种限制,现在又把他彻底解除军权,连镇守使都不是了。光给这么一堆督办的头衔,人家能高兴才怪!蔡松坡好歹还在将军府挂了个昭威将军的名呢!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不过听说这个杨朔铭和蔡松坡将军一样,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的表示,好象已经去上任了。”罗凤阁说道。

    “这更说明了他和蔡松坡是一类人物。”段祺瑞冷笑了一声,说道,“蔡松坡原来不就是全国经界局督办吗?”

    听了干爹的话,罗凤阁没有再敢发表意见。

    “新任的山东将军是谁?”段祺瑞问道。

    “是傅孝安,第五镇现在已经正式归他统领了。”罗凤阁答道。

    “噢。”段祺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东三省那边派了谁去?是那个张雨亭吗?”

    “不是,袁大总统任命段芝贵担任奉天将军兼东三省镇安上将军,不是张雨亭。”罗凤阁说道。

    听到段芝贵的名字,段祺瑞再次冷笑了起来。

    “他袁项城这么做,也不怕寒了那些一道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的心。”

    听到段祺瑞的话说得如此之重,年纪轻轻的罗凤阁愣是没敢接口。

    看着罗凤阁那有些紧张的样子,段祺瑞不由得哑然失笑,他摆了摆手,让罗凤阁退了下去。

    看着罗凤阁唯唯诺诺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口,段祺瑞的目光落在了摆在桌子上的那支杨朔铭送给他的“五十响盒子炮”上,脸上现出了一丝奇怪的笑容。

    燕京,杨府,密室。

    “福建那边又有问题了?是不是因为钱的事?”

    看到杨朔铭一边看着从福建发来的电报,一边皱着眉头,黄韵芝问道。

    “不是,是我没有想到那边的状况竟然会这么差。”杨朔铭说着,将电报交给了黄韵芝,“想要在那里造大船,前期还需要做不少的工作才行。”

    黄韵芝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看到上面的“船厂久不造船,工人四散,曰以卖废钢铁度曰”、“疮痍满目,三五匠徒,蓬头垢面,菜色凄然”、“机器废置已久,毁不堪用,均需重新购置”、“欲造大舰,尚需先疏浚港口河道”等文字,立刻便明白丈夫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咱们已经给了他充裕的资金,对那个造船狂人来说,这些都不是困难。”黄韵芝安慰他道,“据我所知,他不光是个优秀的舰船设计师,还是个很好的管理者。”

    “对,他发这封电报,是想让我知道那边的真实情况,”杨朔铭转身打开了一个文件夹,“疏浚港口河道,需要我帮他想想办法,其它的事,他自己能够解决。”

    夫妻二人正说着话,一位副官快步走了过来,将一封信函交给了杨朔铭。

    杨朔铭看到信封上的黑红双色人字标识,立刻打开了信封看了起来。

    “怎么了?”看到杨朔铭的神色渐渐的凝重起来,黄韵芝不由得担心起来。

    “我们的袁大总统任命王士珍担任‘参战军督办’,编练‘参战军’,”杨朔铭说道,“可能要从赣军里抽调人员和装备。”

    “什么?”黄韵芝心里一惊,“怎么会这样?”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杨朔铭放下了手中的信纸,脸上的神情渐渐趋于平和,“他没把我的赣军全塞进参战军里已经算不错了。”

    “这么说来,他对你还是不放心,哪怕你已经交出了手里的军权。”黄韵芝说道。

    “正象岳丈大人说的,功高震主,我其实把山东的战功都分出去了,才得到了现在的结果。”杨朔铭将信纸和信封用打火机点燃,放进了火盆当中,“要不然,只怕会更糟。”

    “海外造舰的事,对咱们来说也是个大麻烦。”黄韵芝说道,“这么大的事,他迟早是会听到风声的。”

    杨朔铭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侍卫长萧逸走了进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134 61135 61136 61137 61138 61139 61140 61141 61142 61143 61144 61145 61146 61147 61148 61149 61150 61151 61152 61153 61154 61155 61156 61157 61158 61159 61160 61161 61162 61163 61164 61165 61166 61167 61168 61169 61170 61171 61172 61173 61174 61175 61176 61177 61178 61179 61180 61181 61182 61183 61184 61185 61186 61187 61188 61189 61190 61191 61192 61193 61194 61195 61196 61197 61198 61199 61200 61201 61202 61203 61204 61205 61206 61207 61208 61209 61210 61211 61212 61213 61214 61215 61216 61217 61218 61219 61220 61221 61222 61223 61224 61225 61226 61227 61228 61229 61230 61231 61232 6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