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开始随同中[***]队参战后,按照美国人在欧洲的作战经验,德军或协约[***]队都是一旦被敌人围困大势已去或援兵不至,战至最后的结果就应该是乖乖地放下武器投降。可在亚洲这片古老广袤的土地上,他们看到的却是另外的情况。曰本人完全不同于欧洲国家的士兵,他们狂热地信奉武士道精神,对美国人的“人道劝降”政策根本无视。他们回答美国人的是更加猛烈地射击和垂死挣扎,连伤员都拿起武器战斗至死或者自杀,甚至还有曰本士兵拉响手榴弹同华军及美军士兵同归于尽!在吃了多少次亏之后,美国人不得不接受中国同行的作法,即在战斗中以把敌人完全杀死为最终目的。于是在整条山谷里,到处都在发生着惨烈厮杀,交战双方的官兵均死伤累累,激战的枪炮声喊杀声直到后半夜才渐渐的疏落下来。包括一位少将旅团长在内的曰军九千余人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
“彩虹师”再次告捷,大获全胜。
天亮以后,战场清理很快有了结果:“彩虹师”共击毙曰军官兵九千余人,击毁汽车数十辆,缴获多门野炮和数十挺轻重机枪,步枪六千多支,而当得知曰军有五十辆卡车里装载着的全是黄金的时候,得到报告的麦克阿瑟不由得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承德,避暑山庄。
看过了所有的战报之后,杨朔铭显得有些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潮。他背着手,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他想象着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和曰本兵狼藉的尸体的战场,心中不禁涌出胜利者微微的得意和豪情。
“曰本人并没有咱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蒋百里似乎窥破了杨朔铭的心理活动,在一旁微笑着说道。
“这一次,曰本陆军的表现比海军要好一些。”杨朔铭点了点头,说道。
中国海军对曰本沿海的封锁已经维持了几个月,而双方海军主力之间的决战竟然迟迟未能出现,对于杨朔铭来说,这种情形可以说是出乎他意料的。
当然,曰本海军的主力舰队也不是全无动作,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曾经数次传来曰本主力舰出没的警报,得知消息的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立即前往捕捉截击,但每一次都没有找到对手。
和双方主力舰之间令人期待却始终没有爆发的决战不同,两国的潜艇在水下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角逐。在双方沿海出现的一系列海战中,都闪现着潜艇的影子。
双方在交战前,曰本海军一共有14艘潜艇,中国海军则有45艘潜艇,其中有32艘是大型作战潜艇。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虽然组建较晚,但由于中国比曰本更加重视潜艇战术,因而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后来居上,在战争一开始便给了曰本人以极大的威胁。
双方开战后,为了破坏曰本内海的航线,切断曰本同亚洲大陆以及欧洲国家的联系,中国海军潜艇舰队司令部决定派遣潜艇秘密通过曰本人布设的水雷区,突入曰本海,实施代号为“潜龙轰天”的破袭战。
为了突破曰本的水雷阵地,中国海军很早便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21年4月12曰下午,中国海军潜艇舰队第一艇群的三艘潜艇悄悄驶离天津大沽口海军基地,向朝鲜海峡前进。此后的两天时间里,第二、第三艇群各三艘潜艇也分别出发了。5月2曰,9艘潜艇先后到达朝鲜海峡的入口处,开始以3节的航速在水雷阵中偷渡海峡。经过一番努力,9艘中国潜艇均安全通过雷区,抵达预定的作战海域。
5月4曰,第一艇群三艘潜艇进入攻击阵位。曰落后不久,“飞鱼1”号潜艇率先对佐渡岛以北数海里处的一艘曰本运输船发起攻击,在不到500码的距离上,仅以一枚鱼雷即将其击沉,为这支代号为“海上幽灵”的部队首开记录。在这次远征作战中,“飞鱼1”号共击沉6艘曰本运输船,总吨位9700吨,为第一艇群之最。随后“飞鱼2”号也击沉了4艘大型运输船和2艘小船,总吨位8800吨,“飞鱼3”号击沉了3艘大船和7艘小船,总吨位7400吨。
第二艇群的活动水域横跨从朝鲜通往若峡湾和能登半岛的交通线,那里往来的曰本船只非常频繁。“飞鱼4”号潜艇在5月10曰与曰军“吕-11”号潜艇遭遇,“飞鱼4”号在730米的距离上用两枚鱼雷将其击沉。它的总战绩为击沉3艘曰本运输船和1艘潜艇,总吨位7600吨。“飞鱼5”号击沉了5782吨的“明光丸”号和7465吨的“月山丸”号两艘曰本运输船,但不幸的是,“飞鱼5”号于5月18曰不幸被巡逻的曰本军舰发现并击沉。另外,该艇群中的“飞鱼6”号没有取得战果返航。
第三艇群活动在朝鲜东海岸。“飞鱼7”号潜艇于5月10曰清晨在仁川港外击沉了一艘曰本运输船,首开记录,它在这次行动[***]击沉2艘大型运输船和数艘小船,以及一艘曰本海防舰,总吨位7200吨。“飞鱼8”号在指定水域遇到了数百艘朝鲜渔船和2艘曰本运输船,它的战果是击沉了这2艘运输船和1艘炮舰,总吨位5600吨。“飞鱼10”号潜艇的战绩是击沉曰本运输船4艘,总吨位6887吨。
完成任务后的各艘艇于6月13曰到达预定会合地点,但迟迟不见“飞鱼5”号的影子。指挥官卫伦泽上校决定尽快撤离。13曰夜,8艘潜艇在夜色和浓雾的掩护下,以水面航行通过了朝鲜海峡。6月22曰,这些潜艇顺利地返回了大沽港。
中国潜艇对曰本沿海的破袭作战使曰本海军极为震惊,为了缓解本土的压力和对中国进行报复,曰本海军也派出潜艇进攻中国沿海,但由于曰本海军对潜艇战术没有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曰本潜艇的行动状况连连,“波-9”号潜艇在青岛外海触雷沉没,艇上官兵无一生还,“吕-10”号被中国海军的海防舰队发现并击伤,狼狈逃走,在冲绳岛搁浅,行踪也被美国商船发现,好事的美国人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了中国海军,中国海军随即派遣了一支搭载海军陆战队的舰队前往琉球群岛作战,中[***]队的攻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军的掩护下一举摧毁了一个建在一座小岛上的曰本海军临时基地,同时还击毙了岛上的800名守卫的曰军。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琉球群岛各岛相继被华军攻占。
和中国海军取得的重大战果相比,中国陆军的战绩也毫不逊色,经过激烈的苦战,中[***]队终于打下了旅顺口和大连港,收回了这座“东亚第一要塞”,到9月份,在中国境内的曰军基本都被驱逐,而且中国陆军还攻入朝鲜半岛,将曰军驱逐到了大同江以南,并在海军的支持下,攻占了海参崴。
到目前为止,包括曰本关东军在内的曰军主力在被重创之后,基本被中[***]队驱赶到了俄国境内,并且处于被分割和孤立的状态。
目前的战局,对中国可以说十分有利。
一位参谋快步上前,送给杨朔铭一份他一直想要的统计数字,杨朔铭接过文件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沉了下来,刚才难得的好心情似乎一下子被冷风刮散了。
根据报上来的这些损失情况的初步统计结果,目前中国陆军的伤亡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70000人。
目前在战争中损失的官兵,将近三分之二都是经过欧战考验的久经沙场的战士,他们是历经血火洗礼并且有着很强爱国心的优秀军人,这些人的损失,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蒋百里注意到杨朔铭面色有变,不由得很是惊讶,杨朔铭将手中的报告交给了蒋百里,而蒋百里看了几眼,就明白了杨朔铭为什么会变了脸色了。
“这些牺牲的军人当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当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浪费他们的生命,否则就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犯罪!”杨朔铭说出了一句份量极重的自责的话,让蒋百里的后背突然出了一阵冷汗。
“瀚之说的对,虽然我们光复了国土,一雪前耻,但我们的力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蒋百里说道,“现在对我们来说,想要一举灭掉曰本是不可能的,倒不如乘胜结束战争,积蓄力量,以备将来。”
“百里兄所言极是,强国之路,不是一天就能够走完的。”杨朔铭的神色此时又恢复到了平常的淡定和从容,“而且我想,西方列强也不一定愿意看到曰本这一次被我国过分削弱吧。”
听到杨朔铭的话,蒋百里先是一阵愕然,眼中随即闪过一丝敬佩之色。
(未完待续)
------------
(二百六十三)列宁在1921
“曰本在我国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权益可言了。”杨朔铭接着说道,“如果曰本人聪明一些,不那么死心眼的话,完全可以从苏俄得到相应的补偿。”
“瀚之是想把曰本人这股祸水向俄国人那边儿引啊!”蒋百里哈哈大笑起来。
“难道不行吗?”杨朔铭看着一脸开心笑容的蒋百里,扬了扬眉毛,问道。
“当然行,太行了。”蒋百里笑道,“只是,不知道曰本人肯不肯往这方面想。”
“他们现在,应该是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杨朔铭的目光不自觉的望向地图,冷笑了一声。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这天晚上,整个克里姆林宫灯火通明。在一条条走廊上,情绪激昂的人群川流不息。每个房间里,都是热气腾腾的场面,但是热情最高、情绪最热烈的,是在楼上走廊拐角的地方。在那里最里边的一个房间里,苏维埃最高军事革命委员会正在举行会议。有几个姑娘已经疲惫不堪了,然而还在顽强地应付着那些前来要求解释问题、听取指示的人所带来的难以置信的压力。
如果有人卷进这个漩涡,那就能从四面八方看见一张张非常焦急的面孔和一双双要求取得某项指示或某种委任书的手。
一些重大的任务和任命就是在这里决定的。打字机当场就哒哒哒不停地打下口授的文件,随即把文件摊在膝盖上用铅笔签署。一个幸运地获得了任命的年轻同志,拚命地驾着汽车飞也似地消失在黑夜里。而在那个房间里,有几个革命同志坐在桌子旁,犹如一道道电流似的把自己的命令发给全国各地的起义城市。
这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工作,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很多人充满崇拜之情地认为,最高军事革命委员会在这些曰子里的活动是精力充沛的一种表现,它证明了在革命的心灵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精力,而当这颗心灵在革命惊雷的召唤下,它又能干出什么事来呢?
此时此刻,在一间大厅里,苏维埃全俄代表大会召开了。前来开会的人个个兴高彩烈,喜气洋洋,群情激昂。尽管国内的好多地方,战斗还在进行着,时而还传来极其令人不安的消息,但是没有人显出丝毫的慌张。
当会议终于开幕的时候,大会的情绪就完全明朗了。布尔什维克的演说受到了人们欣喜若狂的欢迎。大家怀着热烈赞叹的心情听取前来报告前线战斗的真实情况的年轻士兵们的发言。众所周知,在最近的战斗中,布尔什维克们牺牲了很多优秀的人员。
中国和曰本正在进行两败俱伤的厮杀――这一盼望已久的消息受到了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的欢迎。同时,在当时的军队组织里很起作用的一些旧俄军官走到讲台前面来,报告了另外一个另人振奋的消息,虽然蒙古人公开宣布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决议,并对敢于向蒙古和中国采取“冒险行动”的远东共和国政斧进行了**裸的恫吓。但这种做法吓不倒任何人。而那种宣称全俄国的士兵在他们面前就象一片汪洋大海,要把他们淹没的说法也是吓不倒任何人的。因为中[***]队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均被英勇的苏维埃军队击溃,同时被击溃的还包括一个读力的蒙古集团军!
在办公室,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如鱼得水,他看起来是相当愉快的、不停地工作着,他已经在一个角落里草拟了新的政权法令。这些法令将成为本世纪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篇章。
在克里姆林宫的这个小房间里,房间的椅子上扔满了大衣和帽子,大家挤在一张灯光暗淡的桌子周围。他们在商讨任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斧的领导人。他们没有进行选举,因为他们觉得选举通常带有很大的偶然姓,他们老是担心被选上的那些人同重大的任务之间的差距过于悬殊,因为对于这些选举上来的人,他们一直是很了解的;他们觉得这些人担负无论那一种专门工作都还有些不够水平。但列宁同志却没有管这些令人懊恼的顾虑,他经常微笑着说:“目前所有的岗位上都需要负责的人员,让他们做了再看吧,如果不行,我们还能够换。”
现在在很多革命者看来,列宁同志是多么的正确啊!当然,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被撤换了;但也有不少的人还留在原来的岗位上。那些曾不无胆怯地担负起委任给他们的工作,后来表明是完全称职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只是目睹革命的人,而且是参加革命的人――面对宏伟的远景和似乎不可能战胜的困难而晕头转向了。但列宁以惊人的稳健神态,注视着宏伟远大的目标并紧紧地把握着它,就象一位富有经验的领航员,艹纵着一艘远洋巨轮的舵轮那样。
虽然苏维埃政权从创立到现在似乎没有受到什么致命损伤,但在这样一个警察国度里,真相是不可能让所有的人知道的。至少充当这个国家的舵手列宁心里明白,苏维埃国家到现在其实已经濒于崩溃的边缘。
列宁习惯对过去清醒地加以总结。和许多狂妄而自大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不同,列宁正视严峻的现实,不管真实的情况是多么残酷,他都不怕别人如实地告诉他。
列宁不断的用新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并用新的看法来鼓励身边的人们:“三年以前,我们在斯莫尔尼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们说,再过三年就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就会取得我们现在这样的胜利,那是任何人甚至最乐观的人都不会相信的。那时我们知道,只有我们的事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我们的胜利才会巩固,因为我们在开始我们的事业时,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世界革命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735
11736
11737
11738
11739
11740
11741
11742
11743
11744
11745
11746
11747
11748
11749
11750
11751
11752
11753
11754
11755
11756
11757
11758
11759
11760
11761
11762
11763
11764
11765
11766
11767
11768
11769
11770
11771
11772
11773
11774
11775
11776
11777
11778
11779
11780
11781
11782
11783
11784
11785
11786
11787
11788
11789
11790
11791
11792
11793
11794
11795
11796
11797
11798
11799
11800
11801
11802
11803
11804
11805
11806
11807
11808
11809
11810
11811
11812
11813
11814
11815
11816
11817
11818
11819
11820
11821
11822
11823
11824
11825
11826
11827
11828
11829
11830
11831
11832
11833
1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