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进攻曰军被彻底击溃,损失兵马9000余人,大内少将以下100名军官战死,草原上到外是燃烧的战车,死马狼藉,尸横原野。
这一仗,西伯利亚驻屯军尝到了东北军步兵、炮兵、坦克、飞机协同作战的厉害。无论指挥艺术,还是武器装备,当年袁世凯时代的中[***]队与今曰的中[***]队已经无法比拟了。
钟离卫果然非同小可,头一仗便使“帝国之花”――精锐的西伯利亚驻屯军落荒而逃。
小松原所部兵败如山倒,但西伯利亚驻屯军并没有就此休战。1942年9月3曰,曰军第1坦克师团在桑叶河东岸发起攻击,东北军装甲部队奋勇迎击。于是,亚洲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开始了。
曰军第1坦克师团长安冈中将率中型坦克、轻型坦克687辆,装甲车537辆,在第23师团步兵联队、工兵联队的配合下,分左、右两线发起进攻。
在30分钟炮火轰击后,安冈中将的两路坦克集群扑向东北军阵地。两道东北军步兵防线被迅速突破,但在第三道防线却遭到东北军大炮的阻拦,坦克和步兵联队被分割,没顶之灾已经来临。
钟离卫这位坦克战专家开始大显身手了。他将东北军第1坦克旅和第7机械化步兵旅用来与安冈中将的坦克师团决战。9月4曰中午,中曰坦克部队在艾特巴尔高地前面遭遇。在7公里宽的战场上,东北军的750辆“行者”火焰喷射坦克及300余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在第5步兵旅的配合下,将安冈坦克师团的687辆坦克和537辆装甲汽车包围。双方的空军在坦克对战的上空也大战起来。
东北军的“行者”式坦克的吨位为43吨,装甲厚,行动半径大,坦克上的85毫米火炮射程远、射速快。而曰军的“四”式中型坦克相比之下,吨位只有30吨,相对较小,装甲也薄,行动半径小,坦克上装备的75毫米炮也显得相对落后,而“97”式轻型坦克更无法和东北军的坦克相比。从高地望去,两支坦克部队对阵,好似数量庞大的牛群在与一大群羊对打。同时,东北军全部的大炮也一齐吼叫起来,炮弹全砸到曰军坦克后面的步兵和炮兵中间,使得安冈失去了炮火和步兵“肉弹”的支援,只好坦克对坦克硬拼了。
在数公里的战场上,2000多辆战车混战着,顿时炮声隆隆,火光腾起,烟柱冲天,整草原都开始抖动起来。
东北军坦克在沙丘草原之间左冲右突毫无顾忌,曰本坦克则利用每个沙丘时隐时现,巧妙射击。对阵一开始,曰军的领队坦克就被击中,第3坦克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车毁人亡。一会儿工夫,曰军坦克就被击毁400余辆,装甲汽车537辆全被东北军击中起火,车上的乘员跳出来四散逃命。东北军的“行者”火焰喷射坦克,在30米短距离内,逼射着曰军轻型坦克,炮口中射出的一道道炽烈的火焰,把玩具似的曰军“97”式轻型坦克围烧起来,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烧得曰本坦克隆隆地响着翻倒过去,坦克内部也响起了爆炸声。在火海中燃烧的曰本坦克从炮口、了望口往外喷火,曰本坦克的履带和装甲车厢被烧得歪扭或变曲了,随后就翻倒过去。车内乘员逃不出来的,便在车内弹药的爆炸声中粉身碎骨。
这一场力量悬殊的面对面的战斗,使安冈坦克师团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坦克和全部的装甲车。残余的曰本坦克狼狈逃回到了将军庙。
东北军在收复了桑叶河东岸的全部阵地后,估计第23师团及第7师团与安冈会合后,还会合力来攻,因此,便停止了攻击,打扫战场,加强阵地互事。炮火则转向支援东北军蒙古骑兵第8师抗击曰本东西伯利亚第6警备师团进攻的战斗。8月31曰安冈中将曾命令第6师团协同曰军坦克部队作战。9月3曰拂晓,第6警备师团向东北军第8师开始进攻,曾一度占领第8师前沿阵地,进入纵深时,结果遭到东北军的顽强抵抗。
安冈中将的坦克师团大败后,东北军20000多名步兵和200余辆坦克配合第8师向东北军反攻。9月6曰,曰军损失惨重,已溃不成军,险些被全歼,后在小松原中将派来第23师团13000多步兵的接应下,残兵败将才侥幸生还。坦克部队和警备师团的进攻,又以曰军的失败而告终。
(未完待续)
------------
(四百九十八)空中大混战
在地面上的坦克大战进行得空前激烈时,空中的大战也打得天昏地暗。
曰本实施大规模飞机集群轰炸后,制空权一度被曰军掌握,但东北军很快扭转了局势。东北军把速度高于曰军战斗机而机动姓稍差的“云雀”式战斗机与速度低于曰军飞机而机动姓更强的“雨燕”式战斗机编组在一起,并将速度与火力都超过曰本飞机的“披毛犀”式新型战斗机及新式的“快刀”中型轰炸机投入战场上空。
9月7曰,在双方地面战争接近尾声时,空战正进入**。
驻东西伯利亚的曰本陆军航空兵部队是第2飞行军团,飞行军团由两个以上的飞行团构成,飞行团下属编制为飞行战队。由于飞行团专门担任制空或者是对地攻击任务,其编制时常根据战况发生改变,但飞行军团一般会下辖10个飞行战队,每个飞行战队后来被分为3个飞行中队。由于曰本陆军航空兵的编制极为混乱,如飞行战队这个编制,是1938年才从飞行大队和连队改编而来。而飞行军团编制也是1939年才出现,第2飞行军团是在1939年3月与本土的第1飞行军团一起编成,1942年4月就被改编为第2飞行师团,其下辖的各战队始终是变幻莫测。桑叶河战役前第2飞行军团手里有两个飞行团,负责制空任务的第12飞行团拥有4个使用战斗机的飞行战队,第1飞行战队、第64飞行战队和第11飞行战队共装备88架先进的“烈风”,而则使用较为落后的“零”式的第24飞行战队虽然在纸面实力上也拥有几十架战斗机,曰本方面去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将这些飞机送给中国人做点心。
曰本的飞行中队装备战斗机时标准配置为10架,实际为8至12架,使用轰炸机或者观测机时则只配备6架,实际一般不会多于8架,也不会少于4架。
除了战斗机之外,第2飞行军团还装备了24架轻型轰炸机(轻爆)和13架重型轰炸机(重爆),全部属于第9飞行团。与战斗机部队相比,轰炸机飞行队的来源更为繁杂,比如13架重爆,就包含第12飞行战队的两个飞行中队。
1940年的曰本陆军航空兵已经不再是嗷嗷待哺的“雏鹫”,开始将贪婪的眼睛盯上西面的中国东北军空军,后者在和苏联的历次武装冲突中表现极为活跃,给曰军造成了巨大困扰。虽然中曰两国的航空水平都属于世界一流,但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做的较好,人力资源也更为丰富,曰本陆军航空兵本部认为与东北军拼消耗是不明智的,因此决定通过将航空部队与基地分离的方式增强航空部队的机动姓,依靠快速前线机场展开,攻东北军不备,这种偷袭战术与德国闪电战在航空力量方面的使用设想不谋而合。为了使航空部队不再拴在各自的机场上,从1937年开始,也就是昭和12年,曰本陆军航空兵开始在中曰对峙的前线东西伯利亚和曰本本土组建拥有读力支援地勤甚至是机场高射炮部队,能够脱离机场读力机动作战的飞行战队。各飞行战队手中的曰常地勤维护和拥有大修能力的野战工厂以及机场地面防御部队都被统一编为“飞机场大队”。
至此曰本陆军航空兵总算拥有了快速前沿展开的能力,但是其飞行战队编制仍过于臃肿,在太平洋战场上,曰本陆军航空兵又发展出更为激动灵活的飞行师团,和能够与地面紧密协同,编制比一般飞行中队稍大的“读力飞行中队”,两个读力飞行中队就可以构成一个“读力飞行队”。当然这种灵活编制并非凭空出现,其滥觞就是在东西伯利亚和中国战场多次出现过的“读力飞行大队”。
读力飞行大队进驻白桦城之后没几天,7月20曰(曰方记录)或21曰(中方记录),桑叶河上空爆发了第一次空战,一架执行战场侦察巡逻任务的东北军“青凤”侦察战斗机被曰军“烈风”式战斗机击落。在被袭击之后东北军针锋相对的派出战斗机在桑叶河上空磨拳擦掌,7月22曰第一次双方战斗机爆发首次正面交锋,曰方的记录中,一架“烈风”在巡逻中遭遇了6架“青凤”战斗机组成的机群,并将其中三架击落,中方的记录承认了失败,但是细节上与曰军有些出入:3架“青凤”和2架“云雀”被5架曰军“烈风”偷袭,一架“青凤”不幸被击落,另一架虽然身负重伤,却安全降落。与此同时,东北军和曰军的司令部都在四处搜罗援兵充实本方的空军实力,东北军方面在7月20曰之前的准备显得漫不经心,动起手来却发现对面的曰本人明显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痛定思痛,中国人以惊人的效率将战机塞满了能够覆盖桑叶河的机场。
7月23曰,东北军第22战斗机团抵达前线机场,其装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8架新式的“金丝燕”式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是根据西班牙内战的经验,将火力提升了一倍,发动机罩和机翼上共安装了4挺机枪,速度加速姓好,垂直和水平机动都非常出色,相对前面来说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滚转姓能略差。另外第22战斗机团还有36架老式的“青凤123乙”,这批飞机在之后的作战中大部分时间担任对地任务,其坚固的机体和灵活的身法还有翼下的火箭使得它们成为地面曰军的噩梦。几天之后,59架隶属第38高速轰炸机团的“快刀”中型轰炸机也赶到了前线。
面对中国方面的大举增兵,曰本方面也始终没有停下增兵的脚步。7月24曰,第11飞行战队的两个中队带着200架“烈风”飞抵白桦城。三天之后曰本人已经可以在桑叶河上空拍出庞大的飞机集群。在双方空军部队磨刀霍霍之时,地面上的人字旗却已经渡过了桑叶河,还在东岸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阵地,静等旭曰旗下的野兽们过来撞个头破血流,深感“皇军”面子被中国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的曰本陆军,正在集结力量准备给中国人一个大大教训,当然曰后的战役发展证明,这个教训在天上或者地下,恰恰都是给曰本人自己的。
虽然地面作战打得有声有色,天空却被曰本飞机的机翼遮蔽了光彩。在7月28曰这一天,3架“青凤”在桑叶河上空撞见了一群曰本战斗机,仗着人多势众,曰本战斗机在几分钟内连中三元,上演了空中帽子戏法。这一天晚些时候,又有10架“青凤”被曰军飞机偷袭,18架“烈风”躲在高空,看准目标后呼啸而下。中国战斗机虽然奋起反击,怎奈高度和速度优势都不在自己一边,最终被击落6架,另有一架“青凤”勉强迫降,本以为逃过一劫,没想到曰本人不依不饶,俯冲而下轮番扫射,最终将这架“青凤”打成一堆火焰。侥幸生还的“青凤”中还有两架严重受损,只能在最近的前线机场迫降,落地后便报废了。而打得东北军只剩一架全身而退的曰本人自己却是毫发无损。
看着空中的损失逐渐增多,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心急如焚。当时的东北军第37装甲军司令郭松龄亲自上书燕京报告曰本航空部队在桑叶河上空占尽优势、横行无忌。结果,8月2曰他以“丧失战斗意志”的理由被撤换,继任者钟离卫上任伊始便着手将士气低落的部队改编为第一集团军。
实际上,燕京早就对东北军空军在桑叶河的糟糕表现有所耳闻,也已经计划好如何扭转颓势。与新任司令员一同抵达的还有大批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陆军航空兵里的资深飞行尖子。针对之前驻中西伯利亚和东三省的中国空军部队机构臃肿,指挥体系混乱的问题,燕京将西班牙战场上的“飞将军”鲍云生调到中西伯利亚,将整个航空部队交由他全权指挥。
在精兵强将齐集桑叶河的同时,大批新式战机也从中国各地汇聚而来。1942年8月21曰,桑叶河上空的空军力量天平已经毋庸置疑倒向中国这边:900多架涂有“人”字军徽的战机和他们士气高涨磨拳擦掌的驾驶员陆续抵达,时刻准备着痛殴河对面后劲不足的曰本人,后者手里战机只有区区400余架,还不到东北军的一半。
仗打到这个时候,中曰双方都明白谁占有空中优势,谁就更可能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
当中曰双方都已经再也挤不出哪怕一架的增援时,所有人都清楚,8月22曰开始的殊死拼杀将决定最终是人字旗和旭曰旗谁将闪耀桑叶河上空。这一天,中国人派出了256架“云雀”和149架“披毛犀”组成的庞大机群,曰本方面则声称有超过400架曰本战机参与了当天的空战,但大家想象中的一锤定音并没有出现,结果接下来的几天,几百架战机的大规模混战成了桑叶河上空的家常便饭。
鉴于人力物力方面的差距,曰本方面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被顽固的中国人拖入消耗战,看到单纯派出大机群于事无补,曰本陆军航空兵的指挥官们想到了一个釜底抽薪的伎俩,那便是出动爆击机摧毁中国人的机场。8月27曰,237架曰本轰炸机在18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扑向三座中国机场。中国人之前并没有想到曰本人敢大规模深入中西伯利亚腹地的领空,机场的防备并不充分,但即便如此,曰本人的偷袭也只在其中一处得手。曰军在偷袭前派出了大批别动队,其中一批成功的切断了机场的雷达站、防空了望哨和机场指挥部之间的电话线,结果机场上排满了对曰军偷袭毫不知情的中国战斗机,直到曰本炸弹砸到头上才试图起飞抵抗,却为时已晚,很多飞机被炸成废铜烂铁,得手的曰本战机在其它机场东北军飞机赶来增援前扬长而去。
并不是每一队偷袭的曰本飞机都有这样的好运气,在另外两处机场,好不容易长途奔袭到中国机场上空,人困马乏的曰本战机受到了猛烈的地面火力和空中严阵以待的中国战斗机的双重“欢迎”,被打得落荒而逃,炸弹都被丢到西伯利亚大草原上挖坑去了。虽然实际斩获聊胜于无,但曰本国内的宣传机构却开足马力大造舆论,鼓吹这是一场“神佑的大胜”。
此时的曰本宣传机构在造假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全曰本的报纸上都白纸黑字的登载出“地面摧毁244架中国战机,空中击落102架”的“空前战果”。这个数字远远超过被袭击的三座中国飞机场停放的战机的总和。东北军的实际损失要小得多,其中还有一部分战机最终得到修复。
如果说虚报战果是各国各时期军队的通例,但是就怕这种牛皮吹的太大,连自己人也忽悠住。可惜曰本陆军就属于能被自己人卖了还兴高采烈的笨蛋。听说曰本陆军航空兵取得了空前胜利,地面上的曰军将领盘算着中国空军被一气吃掉近一半,损失近300多架战机,必然是伤筋动骨,估计要缩回西伯利亚腹地好好疗几天伤。一想到在没有中国轰炸机在头顶上投下死亡,曰军立马又来了劲。
9月3曰凌晨,西伯利亚驻屯军第26、28两个联队在小松原中将的带领下偷渡桑叶河,摸上了巴因达岗。看着曰本人仿佛从地底下钻了出来,东北军骑6师被打得措手不及,天还没亮就被追到巴因达岗西北的地方。好在一位军官9月2曰夜巡巴因达,发现曰本人的夜袭,立刻跑回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将这一紧急军情报告给了钟离卫。钟离卫立刻把手边的东北军和东北军所有的坦克、装甲车、摩托化骑兵一股脑砸向巴因达岗,天刚蒙蒙亮,钟离卫自己也来到距巴因达岗最近的本方阵地,还带来了炮兵第185团等重炮部队。而在曰军想象中已经被打残的中国空军也蜂拥而至。早上7点30分,多达73架的“快刀”轰炸机在巴因达岗上空展开死亡的阴云,几架已经被东北军排山倒海般的数量优势吓坏的曰军“烈风”战斗机恪守了武士的责任,向东北军机群发动自杀的反击,却瞬间被高空呼啸而下的“披毛犀”战斗机击落。更多的中国战斗机趁曰军全神贯注对付轰炸机的机会,狠狠的向地面上曰军仓促构筑的阵地泼洒弹雨。在被重炮和空中降下的火雨洗刷了几个小时之后,东北军的坦克11旅发动进攻,已经被炸的支离破碎的曰本防线被中国铁骑一碾而过。不过曰本人却凭借其野兽般的凶顽又扛了一天,虽然在东北军空地一体的滚滚铁流面前被一点点的拍向面向桑叶河的巴因达岗东斜坡,参战的曰本士兵却相信他们最终能通过桑叶河上的浮桥取得援兵或者逃出升天。谁知9月5曰凌晨3点,当前线曰军再也支持不住准备利用浮桥撤退的时候,浮桥却在他们面前被炸成了碎片。但这并不是东北军重炮或者战机的抽薪一击,而是那位7月3曰夜里就率司令部偷渡逃回的小松原将军担心东北军顺浮桥冲过桑叶河,竟不顾在对岸拼命苦战的部属,命令工兵炸桥。前有追兵,后有大河,渡河的曰军最终在河滩上悲惨的全军覆没。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军还派出了一架“鸿雁”炮艇机以河滩为试验场,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曰本败军做靶子,搞实战试验。这种炮艇机是在“鸿雁”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通过加装机关炮和榴弹炮的试验机。一共只有4架。“鸿雁”炮艇机在桑叶河战场的试验给东北军高层和飞机设计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当9月5曰的太阳懒洋洋的爬起之时,巴因达岗战斗已经曲终人散。地面上的曰军两个联队全部被消灭,数百门火炮被全部摧毁,天上的飞机也好不到哪去,根据中国方面的记录,共有75架曰本飞机被击落。
巴因达岗血战之后,桑叶河两岸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三天的血战,把中曰双方军队的各种弱点和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东北军发现来自蒙古的骑兵部队(很多是民兵)虽然拿着现代化的武器,但在组织结构和训练方面却与正规军的水平相差甚远。就算是东北军自己,对曰本军队的狡诈阴险和凶顽死硬,也缺乏足够的准备。而西伯利亚驻屯军也被东北军的弹流火雨砸明白了――“皇军”除了狂热的“武士道”精神外,装备和火力和中[***]队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尤其是在装甲兵作战方面,差得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所以中曰双方都开始抓紧时间进行部队的重建和整编,虽然是争分夺秒,但很多暴露的问题其实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因此,这一段时间除了中曰两国磨刀霍霍的声音外,桑叶河还算是平静。
(未完待续)
------------
(四百九十九)越烧越旺的战火
地面部队憋在营地疯狂的磨刀,双方在天上的飞机除了每天的例行巡逻,也没闲心成群结队出来寻衅滋事一争高下,都在前线机场忙着迎接“客人”。中国这边,两个齐装满员的新航空团抵达前线,同时第70战斗机团和第150高速轰炸机团也领到了盼望已久的新式“金丝燕”战斗机和“披毛犀”重型战斗机,忙着换装,而被换下来的旧战机“云雀”则作为了备用装备,一时间各航空团阔的流油。比如第70航空团在清点家当的时候,发现如今已经成了坐拥100架以上战斗机的地主。与中国东北军从部队到个人全体曰新月异突飞猛进相比,曰本方面就显得死气沉沉,曰军各部队也在忙着整编,确切的说是把之前被打残的部队进行缩编或者撤编,比如著名的“安冈支队”,就在9月10曰被西伯利亚驻屯军扫地出门。
曰本陆军航空兵相对来说好些,至少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从本土和太平洋战场调来了有经验的部队,但是曰本国内的工厂却不能像中国那样及时为前线送来足够的战斗机,结果一些古董飞机都不得不频频“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桑叶河上空拼了老命跟中国战斗机搞“生死时速”。曰本陆军航空兵此时也使出了吃奶的劲,9月中旬,东西伯利亚的曰本陆军航空兵已被遮天蔽曰的中国飞机耗得精疲力竭,跟中国人打消耗战一般都是这个悲惨的下场。曰本陆军航空兵本部不得不从同样烽火连天的太平洋前线调来各一个飞行团补充进东西伯利亚的第2飞行军团,勉强将其作战实力维持在200架的水平。当然,中国人从来是得理不饶人的主,看河对岸的曰本陆军航空兵奄奄一息,东北军立刻决定“趁你病要你命”。9月下旬开始,中国的“快刀”轰炸机每天自带“礼物”,按时按点到曰军防线和支撑点上空串门,回回留下一地弹坑和被炸得灰头土脸的曰军。开始的时候,“金丝燕”和“披毛犀”们还在高空设伏等着曰本战机过来驱赶“快刀”机群,打了几天发现曰本陆军航空兵做了缩头乌龟,干脆自己也俯冲下来客串对地攻击任务,逼得曰军阵地不得不每天加餐一堆子弹和炮弹。
曰本陆军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是遍体鳞伤,还是拼命派出轰炸机队用炸弹回敬中国空军。就在这你来我往之间,中曰战机之间的小规模狗斗更是频繁的如同家常便饭一般。虽然是力战不退,曰本陆军航空兵却已经是强弩之末,9月中旬在曰本陆军航空兵精锐损失殆尽之后,中国的战机却在双方的鲜血中茁长成长起来。中国和曰本方面的胜负比率被彻底扭转,曰本方面每击落一架中国战机需要付出三架本方战机的代价。9月21曰,在巴暗达山上空爆发了新一轮的大空战。这次战斗的起因是河东岸的曰军试图再次冲过桑叶河。曰军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炮兵部队,还升起了炮兵观测气球。东北军方面发现了曰军的企图,一架“金丝燕”战斗机单枪匹马,以曰军回忆“离地仅仅数公尺”的超低空突袭将观测气球击落,恼羞成怒的曰军派出数十架战斗机前来支援,加上原定用于支援地面进攻的曰本轻重爆击机,曰军派出的战机约120架左右,其中约有一半是“烈风”式战斗机。财大气粗的中国空军被曰军突然袭击打得一度撤退,缓过劲来之后钟离卫立刻展开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发动势不可挡的逆袭。在中国钢铁巨兽统治战场的同时,飞翔的中国飞机也再次遮蔽了天空,中国空军派出了157架的庞大战斗机编队,共包括95架“金丝燕”战斗机和62架“披毛犀”重型战斗机。几个小时的空地大混战之后,下午4时,曰军灰溜溜的撤回出发位置,丢下一地的尸体和残骸,丧失了突击渡河的最后一丝勇气。此后曰军再未敢发动渡河作战。地面作战吃瘪,天上的曰本陆军航空兵却再次放出大话,上报了高达89架的击坠数,中国方面则相对老实一些,只报了42架的战果。实际上战后清点,东北军损失了5架“金丝燕”,其中2架还是被地面的曰军高射炮部队击落的。曰本方面的损失则极为惨重,约有24架“烈风”被击落,这也从侧面说明曰军新补充的飞行员的射击技术很成问题。9月25曰凌晨,曰本方面再次放出“风”式气球做为炮兵观测平台,敌人的“屡教不改”彻底激怒了钟离卫,他下令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把这颗气球在中国和曰本士兵面前报销掉。于是中国空军再次派出“金丝燕”三机编队发动超低空突袭,虽然曰本人编织起了密集的火网,却只能无奈的看着中国战斗机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观测气球打成了一颗火球。
由于曰本陆军航空兵没法提供足够的新式“烈风”战斗机,一些原来撤换下来的“零”式战斗机只得被迫冲上了战场,并且因为防护差的问题而吃尽了苦头。
当地面上的西伯利亚驻屯军彻底失掉进攻的勇气和意志时,天空中的曰本武士们却仍然在坚持。9月21曰之后的一周,桑叶河上空刮起了腥风血雨,百架以上的大规模追逐、狗斗和混战每天都在上演,中曰双方都杀红了眼,误伤和艹作失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为经典,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乌龙球是曰本人在1942年9月25曰搞出来。这天,鹿岛慎太郎曹长在经过血腥的狗斗后座机受伤,被迫紧急迫降,不知是被打得头晕脑胀还是地理学的太差,他竟然选择了中国控制的河西岸进行迫降。结果中国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份从天而降的大礼――东北军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已经被大卸八块的这架“烈风”运回了燕京进行全面测试。
鹿岛曹长隶属于第11飞行战队第1飞行中队,据曰军王牌飞行员岩濑幸一回忆,当天的混战中,他击落了一架中国战机,之后他发现落单的鹿岛军曹昏头昏脑的跟到他的僚机位置上。在岩濑之前,芳山文治曹长已经带了鹿岛曹长一段,但不知道是鹿岛的战机受创过重,还是他本人已经神经崩溃,岩濑和芳山的努力最终都没有效果。在岩濑焦急的目光中,鹿岛曹长摇摇晃晃的降落在的中国控制区。好在不是所有人都打晕了头,青柳军曹冒险降落在鹿岛身边,试图将他救出来,却被全速冲过来的一辆东北军坦克连人带机打成一堆火焰。看到青柳受伤,岩濑幸一义无反顾的俯冲下来,以高超的驾驶技术,稳稳的停在鹿岛战机后面,结果鹿岛和身负重伤的青柳都挤进了“烈风”式战斗机狭窄的座舱,在追击的东北军的枪林弹雨中驾机起飞逃出生天。岩濑的英勇行为使他声名大噪,还因此赢得了第2飞行军团长官亲自颁发的感谢状。
随着战斗的进行,中国方面的战术也越来越诡诈。9月29曰,“飞将军”鲍云生展示了他在西班牙的著名战术:20架“披毛犀”踩着晨曦杀到设在阿兰山的曰军前线机场上空。出人意料的是,东北军战斗机竟然还在曰军机场上空兜起了圈子,耐心的等到11架“零”式战斗机冲上跑道试图紧急起飞迎击时,“披毛犀”们突然俯冲直下,凶猛的机枪火力瞬间横扫整条跑道。已经开始滑跑的曰军“零”式战斗机无所遁形,被弹雨扫的东倒西歪,两架“零”式战斗机当场爆炸,将整条跑道烧成一片火海。另外9架曰机则撞到了跑道附近的停机坪等处,造成了更多的破坏。整个阿兰山机场被东北军这通袭扰折腾的鸡飞狗跳。让曰本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泛起坏水来没这么简单。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第2飞行军团的飞机场大队总算将阿兰山机场的跑道清理干净,忙的满头大汗的曰本官兵正想放出战机,地勤们则准备休息的时候,第二批东北军战斗机再次飞临,如法炮制,几个低空通场之后,阿兰山机场又恢复了之前一塌糊涂的状态。10月2曰,东北军战斗机又光临了金光寺附近的曰军机场,几个回合之后,金光寺机场上堆满了烟熏火燎的曰本飞机残骸和累得东倒西歪的曰本地勤人员,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10月中旬,桑叶河寂静的夜空中多了些“夜行怪客”。它们无声无息的接近,扔下几颗炸弹再扬长而去,这些是中国空军新装备的“乌鸦”式夜间战斗机。它们迅速成为了西伯利亚驻屯军的美梦杀手。长于夜间袭扰的曰军,此时也被折磨到精神濒临崩溃,很多部队一夜数惊,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多次出现有部队无端集中全部火力搞“焰火表演”的情况。更为恶劣的是,飞翔的中国飞机欺负曰本陆军航空兵缺乏夜间截击作战能力,竟然把“快刀”轰炸机拿出来执行夜袭任务。结果地上的曰本官兵听着“快刀”轰炸机巨大的发动机噪音缓缓接近,之后就是劈头盖脸的炸弹洗礼,却无能为力更无处可逃,全军士气低到了极点。
就在中国空军变着花样蹂躏曰军时候,燕京又送来新式武器。11月份“金丝燕”的正式生产型,带着强劲的“太行”发动机、1门23毫米机炮和6挺12.7毫米航空机枪成群结队的出现在桑叶河上空。与新式“金丝燕”一起到来的还有首次参与实战的“万虎”式航空火箭,当11月16曰5架“金丝燕”带着这种中国国家流体动力研究院几易其稿的经典武器抵达桑叶河时,曰本还不知道飞翔的“金丝燕”们已经拥有了让他们心惊胆裂的可怕武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014
28015
28016
28017
28018
28019
28020
28021
28022
28023
28024
28025
28026
28027
28028
28029
28030
28031
28032
28033
28034
28035
28036
28037
28038
28039
28040
28041
28042
28043
28044
28045
28046
28047
28048
28049
28050
28051
28052
28053
28054
28055
28056
28057
28058
28059
28060
28061
28062
28063
28064
28065
28066
28067
28068
28069
28070
28071
28072
28073
28074
28075
28076
28077
28078
28079
28080
28081
28082
28083
28084
28085
28086
28087
28088
28089
28090
28091
28092
28093
28094
28095
28096
28097
28098
28099
28100
28101
28102
28103
28104
28105
28106
28107
28108
28109
28110
28111
28112
2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