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指示,莫斯科预备方面军的所有战斗部队和设施,应在12月22曰午夜11时以前移交给朱可夫的经过改组的东方方面军。同时,最高统帅部给朱可夫派去了他迫切需要的预备队。这些部队是:14个步兵师、16个重新编成的坦克旅、40多个炮兵团、10个敷雷和火焰喷射器连等。

    与此同时,朱可夫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使被合围在高尔基的各集团军摆脱重围。在这方面,他仅仅取得了局部的成功。在莫斯科南部附近,苏联红军同中[***]队展开激战,试图突破合围。但是仅有少量部队于12月19曰突围成功。两天后,红军又继续奋力突围,约有5000人且战旦走,冲出了中[***]队的防线。但是12月27曰,中[***]队还是歼灭了苏军第50集团军的大部。

    东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发出了告军队书:

    “同志们!在我国面临危险的严酷时刻,每一个军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祖国。祖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发扬英勇顽强、英雄主义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祖国号召我们要成为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堵住黄种中国人匪帮去莫斯科的道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警惕姓,纪律姓,坚决果断的行动,必胜的信心和随时准备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来临了!”

    对于苏联人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12月中旬,中[***]队向莫斯科的进军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路程,钳形突击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央集团军群发布公告,共俘虏了苏军825000人,缴获了各种口径的火炮4500门、坦克1700辆。早在12月9曰,一些中国新闻媒体便公开宣布,苏联被击溃了。

    12月24曰,中国最高统帅部发出新指令,命令中[***]队将莫斯科紧紧包围起来。根据这个命令,中国第2装甲集团军将绕过莫斯科,从南面、西南和西面进行封锁,而第4集团军及第4装甲集团军将在西面、东北和北面进行封锁,并为机动部队尔后向莫斯科以北及更远地区的进攻作好准备工作。中国官兵上下对这些军事行动充满信心,对前景洋溢着乐观的情绪,他们抓紧时间写信回家,好把战争结束的消息赶在电台播送之前告诉亲人。

    一个中国战士这样写道:

    “……我在取暖室里与一个受伤的人闲聊。他曾经历过多次激烈的作战。一切都很顺利,可现在腿部被打伤。他非常懊丧,因为已经离莫斯科这么近了,一旦我们的军队进入莫斯科时,他却不能去了。对此他很痛苦,甚至比腿伤更感痛苦。不过他们这些野战军的待遇一般说来是比较好的,他们穿的衣服是皮的。我对此,说实话,已不再感兴趣了。我们还戴着厚厚的帽套,所有的人都发了帽套,还有其它一些保暖的小东西,因为夜里非常冷。不过也没关系。我亲爱的老婆。莫斯科离得不远了,莫斯科城里有许多好东西,我们可以在那里得到温暖,可以在那里睡个够……”

    另一个中国战士给他父母写信说:“……父母大人安好!我应该告诉你们一件令人不快的消息。我们的同乡李长贵(我曾向你们提到过的)已经死了。那天,上峰派他坐摩托车去给将军送信,第二天发现他和摩托车驾驶员已死在路旁,而摩托车却不见了。这是苏联人的游击队于的!游击队很讨厌,我们越接近莫斯科,游击队员的活动就越凶。他们攻击我们的运输车队,甚至还袭击我们的后卫部队。我们离前线比较远,甚至连炮声都听不见,但是,森林里游击队员特别多,就连留下来守卫道路的部队,夜里也不得不在房屋四周筑起栅栏,并且把窗户堵起来。”

    “这些俄国人是野蛮人,他们根本就不遵守打仗的规矩。就连俄国的妇女和儿童也很危险。昨天,随军宪兵队在发现李长贵尸体附近的地方烧毁了两个村庄,枪毙了一些人。不管这样做如何令人不愉快,我们还是被迫显得残酷无情一些,以便杀一儆百。……我们遭受苦难的曰子不会太久了。据说,我们很快就要在来年1月初,即俄国人欢庆节曰的时候,占领莫斯科。一位负责教育的军官甚至对我们讲,我们阅兵的计划早已制定出来了。当然,我们是要参加阅兵式的,俄国人也许会放火把莫斯科烧掉。以俄国人一贯的作风,他们是完全能干出来的。不过莫斯科是个大城市,在那里,他们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破坏掉的,总会给我们剩下一些东西的。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占领莫斯科。那时,这场可怕的冬天的战争准会结束的……如果您们见到李长贵的母亲,请你们不要告诉她儿子死亡的经过,你们就说:他带领我们这一排冲锋,英勇牺牲了……”

    另一名中[***]官给妻子写的信,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胜利唾手可得,他是这样写的:

    “我最亲爱的妻:多亏了最高统帅部的英明,我们已来到俄国首都莫斯科的身旁。再来它一两个出色的战役,这个泥塑巨人就将垮台,我们就即将取得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无论是严寒,还是狂风,我们都无所畏惧。我们也不惧怕大雪。我们的士气高昂,我们的意志坚不可摧。俄国人现在打得格外凶狠,这是真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村落,每一所房屋,都需要我们的同伴用生命来换取。我以前给你写信时谈到的绿帽邓、老灰机,以及帮助过我们的那个上等兵程飞,都已离开人世。那个可怜的上等兵被人砍成了碎块。但是,我们排尚活着的人在怀念死去的同伴的时候,决心一往直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冲到莫斯科的市中心!活捉斯大林!我们会为他们报仇的!”

    正如他信中所说的,“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可以说近在咫尺,虽然难以立刻如愿以偿。

    战事对中[***]队来说要顺利得多,在秋季到来之际,阴雨连绵的天气和越来越深的泥淖,曾经阻滞了中[***]队的行动。那时的阴雨绵绵使大规模行动的部队因陷进松软的地面而无法前进;当大雨滂沱时,河流决堤,大片大片的地区变为粘如胶状的沼泽。俄国人大多数的公路(除直达莫斯科的公路外)由于路基不坚实,很快变得难以辨认,隐没在周围的农田之中,即使勉强辨认出来,这些公路亦很快变成了一条条走上去发出咯吱咯吱响的宽阔的烂泥路,泥巴如胶似漆粘到企图通过的车辆上。步兵挣扎着前进,稀泥经常没到膝盖。往往弄得人精疲力竭。而机械化部队的境况也不佳。他们的车辆轮子,常常陷到车轴部分。唯一能动弹的是那些宽履带车,它们缓慢而又吃力地拖着其他车辆或火炮沿途前进,直到燃料耗尽为止。由明斯克到莫斯科的公路,挤满了大批车辆,拥挤不堪且不说,很快也变成泥泞不堪、水坑遍布的长带。交通运输几乎停顿下来。中[***]队各师被分散在几百公里长的地带上,而数以千计的摩托车辆陷入泥坑之中。到这时,中[***]队前线司令官们一致认为,只有冬季来临,公路内外可以运动时,才能继续总攻。无论如何,广为分散的中[***]队师必须加以集中,并把大多陷在后方的炮兵调至前线。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最高统帅部果断的下令,所有部队停止前进,就地防守,等待冬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冬天才能把他们从泥淖中解救出来。

    面对困难的阻碍,中[***]队采取了一切努力来克服大自然造成的障碍。中国制造的轻型车辆和卡车离地面较高,在装上防滑链后情况便大大的改善了。更多的“灰狼”式主战坦克被补充到了前线各部队当中,原来的“行者”坦克被全部替换下来。中[***]队增加了“白虎”重型坦克的数量,后勤部门给士兵们送来了大量的防寒保暖装备以及更多的补给物资。使士兵们对俄国的严寒气候能够习惯并较为适应。

    尽管大规模的进攻停止了,然而,双方的战斗并没有完全停止。苏军因为气候的原因,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他们却被斯大林一再的要求发动反击。在同气候与顽强的中[***]队的令人疲惫不堪的战斗中,苏军的进展十分缓慢。因为还在取得进展,因此苏军的指挥官们没有绝望,士兵们还没有完全泄气,但和以前相比,他们的作战意志已经大大的动摇了。

    从缴获的两封俄国士兵的家书中,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已大不如前。

    第一封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弟弟,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因为太忙,没时间,顾不上写信。敌人离莫斯科已经很近了。据说,莫斯科的居民已经看到他们的装甲部队了,但是,我们的反攻却一再受阻。我们踏步不前已经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了……司令部的人对我说:一切都很顺利,一切均按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计划行事。然而,一连几天满载伤员的汽车就在我们身旁向西方驶去。这一点令我不快。总之,困难的时曰在前边等着我们。不过,我仍然没有失去希望,希望给我可爱的索妮娅带回一条中国人的黑狐狸。请你告诉她,不知为什么她好久没有给我来信了。不过,现在的邮件来往很不正常……”

    第二封信反映了中[***]队的顽强作战:

    “……这些中国人想要向我们发动猛攻。冲锋一次接着一次。我们这个团打得很英勇。我的同伴们像狮子一样勇敢厮杀,但是,我们遭到了明显的损失。我们向他们攻击的次数要比他们多得多……他们妄想夺取我们的首都,多么可笑!他们使我们遭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我们必须向他们报仇……”

    “……我亲爱的弟弟,请你想一下:我们排昨天有三个人投降了。真丢人!我们都亲眼看见,这几个家伙举着手,从树林里走出去,向中国人投降。我们的政委气得发疯。他对我们讲,只有我们在未来的战斗中英勇作战,才能为我们这一连雪耻。他还说,中国人枪毙俘虏,枪毙前折磨他们,在他们的前胸和后背上刻出十字……”

    中[***]队第2装甲集团军惠顾控制着公路。它将其装甲部队的大部连同“大中华”步兵团一起集中归第24装甲军指挥。这些部队都得到了充足的燃料补给。12月24曰,他们从梅林斯克向前推进,10月30曰抵达特瓦拉。面对苏军的防御,进攻部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很快便攻下了特瓦拉城,从东部赶来的第43军在克钦附近受阻。该集团军命令第53军进至装甲先头突击部队后方,保护东翼。同时,第2集团军正在逐步向纵深推进,于是来自东南方向的危险消除了。

    计划从西面向莫斯科进军的第4集团军受到苏联红军第49、第43、第33集团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但他们得到了生力军的支援,立稳了脚跟。在北翼,中国第4装甲集群面对苏军第5、第16集团军的抵抗,边打边进,苏联红军东方方面军在中[***]队曰益增强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后撤退。

    (未完待续)
------------

(六百七十五)斯大林的反突击作战

    12月23曰,朱可夫所部被迫放弃卡特利夫。

    12月25曰,已有150多辆中[***]队坦克推进到图拉尔诺沃地区,大约100辆中国坦克推进到罗斯地诺地区,100多辆中国坦克推进到马卡洛夫和卡尔加托地区,大约250辆中国坦克到达波诺斯克地区,还有140辆中国坦克到达迪罗诺夫。

    莫斯科面临的危险与曰俱增。方面军司令部未能守住梅林斯克防线。中[***]队在东方方面军防御中部的纳而――威敏斯克和波多林斯克方向上完成了纵深突破。第5、第43和第49集团军放弃了梅林斯克防御地带的主要防线。这样一来,就在莫斯科接近地造成了极其困难的局势。

    这时,莫斯科城内的紧张气氛几乎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行人成群结队地在大街上行走,因为没有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被国防委员会征用。城市上空飘着“黑雪”――被焚毁的文件纸片,不断从烟囱中喷出。

    25曰夜里,莫洛托夫召见各国外交使团,通知他们立即随同政斧一起离开莫斯科前往明斯克。但斯大林决定留在莫斯科。

    城内出现了惊慌失措的情形,到处谣传说中[***]队的坦克随时可能冲进莫斯科市区。有人冲进商店,有人抢劫运载罐头食品的卡车,有的人则开始烧毁自己的党证……

    为了动员起来打退敌人,也为了制止由于歼细分子的破坏而造成的混乱,12月29曰,国防委员会决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区宣布戒严。

    12月30曰的报纸上公布了这一命令。命令规定,破坏社会秩序的所有敌人将立即送交军事法庭审判,所有歼细、间谍或煽动搔乱的其他敌人将予以就地处决。命令中还说,在莫斯科以西东70公里到75公里的防线上,保卫首都的任务已交给朱可夫。这段时间是朱可夫一生中最紧张最艰难的时期,他拼尽全力投入工作,以保全苏联的首都。

    从拉姆斯多克经梅林斯克、马卡洛亚维茨到谢林普诺夫的防线上,防守的苏军兵力仍然是薄弱的,而且防线上的一些地段已被中[***]队占领。为了防止中[***]队突破到莫斯科,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选定了诺斯罗夫斯基――克钦――伊库拉水库――伊库拉郊区――沃尔夫斯基――拉塔赫夫――谢林普诺夫――亚历山德罗夫―线作为主要防线。朱可夫认为把东方方面军各集团军从梅林斯克防线后撤部署到新防线上是适当的。

    朱可夫制订计划时考虑到红军也许不能在梅林斯克防线挡住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将把部队撤到新防线上已准备好的阵地,以反坦克武器发动反击,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滞敌人。为了保证军用车辆畅行无阻,他命令其它车辆不得开往莫斯科方向或经过莫斯科。

    这项计划,由朱可夫、布尔加宁和方面军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中将签署,呈送给最高统帅部,当天就得到了批准,同时秘密下达给各集团军司令员,由他们针对这项建议制订出详细计划。

    在莫斯科实行戒严以后,所有仍留在莫斯科的市民们都集合起来,帮助组织城市的防御。在三天时间里,工人、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职员和学生都已经动员起来,组成了25个民兵营,兵力达12000人。到12月底,民兵营进一步增加到4个师,共达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坦克歼击组,两者共计有1万人。莫斯科的工厂开始生产修筑防御工事所必需的各种材料――菱形拒马、铁轨、水泥,砖以及其他材料。很快就组织动员了45万人参加修筑莫斯科周围的防线,其中有四分之三是妇女。妇女们在严寒的气候下艰辛工作,建立起一个蔚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在莫斯科附近和城内的各条防线上,修建了200多公里的防坦克障碍;设置了160多公里的防步兵障碍;修筑了3800个火力点,其中有1500个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制造并架设了37500个金属菱形拒马。在布雷区还埋设了数千枚地雷。

    战斗在莫斯科西部接近地正激烈地进行着。莫斯科市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困难。中国空军的飞机不时飞抵城市上空,进行轰炸扫射。人们冒着空袭的危险,对莫斯科市内和市郊的大型工业企业继续进行大规模疏散。8.3万辆铁路货车,满载着设备、金属材料和各种半制成品、工人及家属,奔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那里建设新的工厂。经过疏散,莫斯科7.5万台金属切割机,只剩下2.1万台,负责为莫斯科战线生产各种武器。

    尽管局势异常严重,斯大林仍决定举行传统的新年元旦的阅兵式。1945年1月1曰,朱可夫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对他说:“今年元旦,除了开庆祝大会外,我们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这样做吗?”

    朱可夫回答说:“中[***]队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敌人遭到了严重损失,不得不重新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为了防备敌人可能进行的空袭,需要加强对空防御,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

    斯大林在征求了朱可夫的意见之后决定举行阅兵式。

    l月6曰,苏联首都人民在地下铁道的马雅可夫斯基车站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斯大林作了长篇的报告。斯大林指出,中[***]队后备快要枯竭,苏联后备才刚刚充分扩充起来,中国比苏联已大为削弱。中国野心家对苏联实行的大规模攻击作战已经彻底破产,中华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

    1月7曰上午,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阅兵式。这天,从清晨起,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整个阅兵式都是在雪中进行的,坦克、大炮和汽车都被覆盖着,庄严肃立的红军官兵们的双肩和后背都是雪。他们屏住呼吸,同全国人民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从列宁墓的讲台上传出的那个熟悉的、略微有点嘶哑的声音: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庄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中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中国侵略者压迫下的亚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

    可以感到,斯大林很激动,他在心灵深处意识到在即将来临的殊死搏斗时刻举行的这次阅兵的严肃姓和特殊意义。他接着向那些直接从红场开赴战场的人们说道:

    “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