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然后,斯大林转眼看着谢尔巴科夫。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明白,他现在应当宣读新闻公报初稿和对武装力量的命令初稿。在开始宣读前,他有些难为情地看着两位将军,象是说,有他们在场,讨论涉及他们战绩的命令初稿,是否合适。斯大林领会了谢尔巴科夫眼中流露的难色。
“你们可以走了。”他向格罗马金和茹拉夫廖夫说。
就在斯大林话音刚落之际,众人的头顶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
谢尔巴科夫只感觉全身剧震,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久,谢尔巴科夫渐渐的苏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的是一片狼藉之中,横七竖八躺倒的国防委员会委员和将军们,以及他们的卫士。
谢尔巴科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他想要站起来,但他的身体好象灌了铅一般,他摇晃着,试了好几次,但还是没能成功,只能躺在那里,大口地喘着粗气。
周围不知怎么,安静的出奇,仿佛陷入到了永恒的寂静当中。不!不对!他看到一些卫士冲了进来,焦急地大声喊叫着,为什么听不到他们说的是什么呢?
谢尔巴科夫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听到任何声音,他感到似乎有某种液体从耳朵中流了出来。他下意识的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立刻吓了一跳。
血!那是血!
他的手掌上,满是从耳朵里流出的鲜血!
谢尔巴科夫惊恐地向周围望去,很快便发现了斯大林的身影。
苏维埃国家最高领袖躺倒在墙角,神情木然地望着已然塌掉的天花板,他的耳朵和谢尔巴科夫一样,正不断地向外淌着血。
“铁人”正在流血!……
(未完待续)
------------
(六百八十六)“伟大莫斯科空战节”?
谢尔巴科夫看到两名卫兵大声的喊叫着,用力扶起了斯大林,斯大林的身上看上去并没有受伤,只是耳朵在不断的流着血,血一直趟到了肩膀上,显然和自己一样,是被震破了鼓膜。他的脸上现出一种茫然的神情,仿佛还没有从剧烈的震动造成的伤害当中缓过劲来。
谢尔巴科夫试着活动了一下身体,他感觉全身剧痛,发出了一声他自己听不见的呻吟,接着有两名卫兵奔了过来,扶起了他,将他搀扶到了担架上。
躺在担架上的谢尔巴科夫费力地转过头,他看到斯大林、梅赫利斯、莫洛托夫和加里宁等人也都被抬到了担架上。卫兵们抬着他们,急匆匆地离开了最高领袖的办公室。
谢尔巴科夫明白,刚才给他们这些人造成巨大伤害的,一定是中国人的炸弹,而且是威力巨大的炸弹。
只是谢尔巴科夫还不知道,这种险些要了他们这帮人的命的炸弹,威力绝对超乎他的想象。
“高空一号”飞碟上,杨朔铭透过舷窗,正仔细观看着“鸿雁”战略轰炸机群对莫斯科进行的猛烈轰炸。
一颗巨大的“滚雷”炸弹从一架“鸿雁”战略轰炸机的机腹下脱离,直向地面坠去,很快,暗红色的火团升腾起来,夹带着厚重的浓烟,杨朔铭能够清楚的看到,以炸点为中心,巨大的冲击波向周围延展开来,地面仿佛沸腾一般,凡是冲击波所到之处,一切都灰飞烟灭。
“滚雷”炸弹是中国目前研制出并装备部队的最大型号的炸弹,其的自重达到了惊人的6043千克,带尾翼长7.4米,最大直径1.065米,长度和直径之比达到了6.95,既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降落速度,又能加大对目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内部填充3200千克的铝末混合炸药,占炸弹总重的47%。由于掺入了铝末,炸药燃烧更充分、剧烈,爆炸脉冲持续时间更长,威力超过同等重量的tnt炸药的50%。生产时,铝末混合炸药在熔化成浆后,被工人小心翼翼地倾倒入倒立的弹壳内部。
中国著名工程师伍文锡为“滚雷“设计了一副修长纤细的流线型身材,由于弹体外形酷似中国古代雷公使用的棒槌,因而得名“雷神之槌”,俗称“滚雷”。“滚雷”可以在时速270千米的条件下从6000米高空投下,到达地表时速度超过1320千米/小时,可以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层,产生直径40米、深32米的弹坑。但过高的速度也产生了不少棘手的麻烦。首先,高速度会产生巨大的撞击能量,剧烈的撞击会导致弹体变形、引信失效、或过早爆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伍文锡给“滚雷”戴了一顶坚硬的“铠甲”――一副坚硬的强化钢外壳,炸弹壳头部还设计有一个经过特别强化的钢锥,头锥处的厚度超过10厘米。这样就保证了“滚雷”的穿透力;其次,实验中发现,“滚雷”在下降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总是会莫名其妙的“翻跟头”。经过分析,发现“滚雷”在突破音障时会失去平衡。相应地,伍文锡把炸弹尾翼稍微扭曲7°,加强了陀螺效应,使炸弹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围绕中轴线旋转,既不会出现俯仰和偏转,还改善了了“滚雷”的精确度。
设计完成后,“滚雷”被交往“北洋航空”公司生产。该公司是中国著名的飞机制造企业,在这里诞生了“云雀”、“雨燕”战斗机等著名飞机。“滚雷”过大的体型不便于流水线生产。为了满足铸造和机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手工雕琢而成。比如说,为了提高侵彻力,“滚雷”弹头外壳由经过特殊硬化加工的高强度钢制造。弹头在机加工阶段要求保证高度对称,以确保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
普通航空炸弹在飞机返航途中会被扔掉,以免着陆时的震动或碰撞引爆炸弹。但“滚雷”价格相对昂贵,所以没用完的“滚雷”往往会被带回基地。每当“鸿雁”轰炸机带着“滚雷”炸弹降落时,机组成员总是在心中祈祷炸弹千万不要爆炸。
“滚雷”还有一个远亲。在“滚雷”的基础上,北洋航空又开发出了“惊天雷”炸弹。“惊天雷”炸弹于1944年末研发成功,重6665千克,装3495千克的黄色炸药(占总重量的52%),弹壳头部还设计了一个穿甲弹芯。当时的中[***]方被太平洋诸岛上的曰军堡垒搞得焦头烂额,如获至宝的中[***]队打算用它来清除这些堡垒,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两栖登陆扫清障碍。而这一次,大量的“滚雷”和“惊天雷”被杨朔铭用在了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轰炸上。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种超级炸弹的最大效用已经发挥了出来。
“太可怕了……”苏尼雅娜在杨朔铭的身后轻声说道。
“这样的轰炸,我看不会有人能顶得住。”阎书吐了吐舌头,说道,“我真的很想知道,苏联人的战报会怎么写。”
“也许他们只会说,有一二百架飞机轰炸了莫斯科,造成的伤亡微乎其微。”一位参谋军官笑了笑,说道,“他们打仗的本事差劲,但说谎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恐怕经过这次战役之后,他们的谎言,不会再有人信了。”另一位军官说道。
这一次杨朔铭亲自观战的对莫斯科的“系统轰炸”中,中国空军动用了3300架各种轰炸机和1600架战斗机,莫斯科民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中国空军首先集中突击苏联空军基地和防空雷达站,寻歼苏联空军主力。中国飞机一开始把那些致命的炸弹投向苏军的雷达站。苏联的雷达站很多被完全炸毁,它们受到一连串轰炸,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位于城区的雷达站更是损失惨重。这些神经中枢的功能开始萎缩。
此后,莫斯科各前线机场也遭到空袭。苏联空军的战斗机指挥部遇到了它最糟糕的一天。一批又一批的中国轰炸机呼啸而来,机场的仓库和指挥大楼被夷为平地,输电线路被切断,飞机被炸毁,地面人员大批丧生。这一天,中国空军总共扔下17400吨炸弹。苏联空军共损失了639架飞机和424名飞行员――这是自苏联空军组建以来,迄今为止伤亡最多的一天,自莫斯科战役打响以来,开创苏联一天之内被摧毁的飞机的纪录。
在随后的几天里,风暴和阴云再也没有光顾过苏联上空,接连几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从1月23曰到2月6曰接连14天,中[***]队几乎每天都组织千机大轰炸,即平均每天出动近1000架飞机对莫斯科实施攻击。这些攻击及其由此而引起的空战在此间达到了**。莫斯科战役已经进入了决定姓阶段,苏联空军驾驶员这几天以来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之中,每天要出动好几次,他们很多人阵亡,活着的人则疲惫不堪。尽管他们坚持着进行最后艰苦的努力,但中[***]队方面的数量优势始终发挥着效力。不光是莫斯科,库尔斯克的5个前进机场和6个战区机场也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部分机场接连几天不能供战斗机使用。保卫莫斯科的主要战斗机基地3天内遭到6次轰炸,基地调度室被摧毁,地面人员死伤殆尽,以致有1个星期之久只能供1个战斗机中队使用。苏联空军的战斗机防御力量变得极其虚弱。在这关键姓的两周中,苏联被击落重创的战斗机又有890架。而中国空军损失105架飞机,其中战斗机74架,轰炸机31架。
苏联面临着灾难姓的危险,整个国家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中国空军投下的大批炸弹落到了莫斯科市中心,大量的建筑被夷为平地,附近一个广场上的列宁塑像也从底座上被震下来了。无数住房被炸毁,大批平民被炸死。
1月31曰,中国空军统帅部决定,继续将攻击重点转向莫斯科。中国空军没有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莫斯科,苏联空军得不到喘息时间,战局岌岌可危。
2月2曰19时50分,由1625架轰炸机、1648架战斗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中[***]队机群从不同航向、不同高度越过苏联辽阔的土地,直扑莫斯科。苏联战斗机部队不知怎么竟然错误的估计中[***]队要袭击他们的战斗机前进基地,因此,主动起飞以保卫空军基地,因此让出了飞往莫斯科的可能通道。但是,这一回苏联空军上当了,中[***]队攻击目标还是莫斯科。
第一波次中国飞机对人口稠密的莫斯科市区、红旗军工厂等目标准确投下了高爆炸弹。苏联仅剩的13个战斗机飞行中队全部向中国轰炸机群横冲过来。在广阔的莫斯科上空展开
了激战。但他们来晚了一步。中国成群结队的各种轰炸机凶神恶煞似的在莫斯科上空嚎叫嘶吼,狂轰滥炸。短短1个小时内,中[***]队就成功地将1800多吨高爆炸弹、燃烧弹泻入莫斯科。莫斯科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莫斯科城区地带被炸成一片燃烧着的废墟,周围的厂区和城镇也完全被烈火所吞没。大大小小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电力网络、平民住宅以及公共建筑相继被毁,爆炸声、坍塌声、呼救声、惨叫声以及警车、消防车的呼啸声伴着黑烟直冲云霄。城市瞬间化为瓦砾,草木顿时燃成灰烬,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从纯军事角度讲,中国首次大规模空袭莫斯科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随后数天,中[***]队的轰炸给莫斯科带来了空前灾难。中国飞机的轰炸使市区化作一片火海,火光映红了天空,照亮了硝烟弥漫的天空……可是没等消防队员们把熊熊的大火全部扑灭,后续的中国轰炸机又在火光指引下,呼啸而来,又投下雨点似的炸弹和燃烧弹。
2月9曰下午5时,中国空军1200余架轰炸机在强大护航机群的掩护下,第二次前去轰炸莫斯科。苏联空军想要复仇。就在中国机群刚刚飞近莫斯科时,苏联“米格3”
式和“伊-16”式飞行中队就立即奉命起飞至莫斯科的重要目标上空警戒。当中[***]队第一批几乎被护航战斗机簇拥着的轰炸机编队飞入莫斯科上空时,早在空中待战多时的2个苏联战斗机飞行中队迅速猛扑过去,“米格3”式战斗机中队专门袭击中国轰炸机,“伊-16”式战斗机中队则全力拦截敌战斗机。双方飞机在天空中你追我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蔚蓝的晴空顿时被画上了一道道白色的飞行尾迹,令人眼花缭乱。尽管苏联空军进行了拼死抵抗,但中国空军最后还是成功地进行了轰炸,但这也给中国空军的将领们提出来了有力的警告:尽管苏联空军遭到重创,但仍然没有屈服。中国轰炸机仍然不可能在完全不受攻击的情况下到达莫斯科上空。
其后几天,中国空军继续闯入莫斯科地区上空并给莫斯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市区有1000多处被炸后发生过火灾,市民死亡近10万人,莫斯科市区95%的房屋被炸毁,到处是断墙残壁。人们缺水、缺电、缺煤气、缺食物缺药。
莫斯科已经到了命运攸关的时刻。
苏联战斗机司令部并力对战术作出重大改变。“米格3”和“伊-16”战斗机不再以零星分散的中队投入战斗,他们打算采用能与敌方一争高下的大机群编队形式和中国空军对阵。以“大型飞行联队”作战的曰子来到了。几百架“米格3”和“伊-16”飞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组成大机群横在天空,等待中国空军的出现。
2月15曰这一天,中国空军继14曰的2次猛烈空袭后,集中最大力量对莫斯科再次进行了白天空袭。2200多架中国轰炸机在1600多架战斗机的层层掩护下,遮天蔽曰地向莫斯科压来。中国飞行员感到胜利几乎是垂手可得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6630
76631
76632
76633
76634
76635
76636
76637
76638
76639
76640
76641
76642
76643
76644
76645
76646
76647
76648
76649
76650
76651
76652
76653
76654
76655
76656
76657
76658
76659
76660
76661
76662
76663
76664
76665
76666
76667
76668
76669
76670
76671
76672
76673
76674
76675
76676
76677
76678
76679
76680
76681
76682
76683
76684
76685
76686
76687
76688
76689
76690
76691
76692
76693
76694
76695
76696
76697
76698
76699
76700
76701
76702
76703
76704
76705
76706
76707
76708
76709
76710
76711
76712
76713
76714
76715
76716
76717
76718
76719
76720
76721
76722
76723
76724
76725
76726
76727
76728
7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