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六)坦克搏杀
黎明时分,由维亚兹马到亚尔采沃一线,那活跃的人的长河开始倒流。只有载着伤员的汽车和逃难者道着潮流继续行进。
正如东方白所预料的,华军进逼莫斯科附近所有的主要地点。在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到达亚尔采沃地区之前,苏联英雄米奇林上校指挥的坦克第101师,已由北高加索军区来到沃皮河,占领防御。在亚尔采沃以东,基里洛夫上校指挥的步兵第38师正在挖堑壕,该师原属第19集团军,是在撤退时与科涅夫将军司令部失去联系的。在亚尔采沃以南,亚历山大?伊里奇利久科夫上校的混编部队也已在第聂伯河各渡口组织防御。在维亚兹马至亚尔采沃之间的那段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干线上的分队和部队,则集结于靠近沃皮河的森林里。坦克第101师土气旺盛,力量抽当可观。这个师的两个坦克团和两个摩步团,连同师长掌握的预备队在内,总计有415辆坦克,其中有318辆新型的德国“豹”式坦克。师长掌握的预备队有5辆“克利姆?伏罗希洛夫”(kb)重型坦克和10辆“t-34”型坦克。该师除有坦克团和摩步团外,还有两个炮兵团,一个读力侦察营和一个读力工兵营。
当华军渡过河,占领亚尔采沃的时候,如果沃皮河附近没有相当可观的兵力.苏军就可能坚持不住了。刘柏成的装甲兵团,林毓英的装甲集群的第7和第12装甲师。以及摩托化部队,还有空降在亚尔采沃西北的部队,都集中向这里突击。华军每天都发起进攻,与此同时,还有飞机的狂轰滥炸,榴弹炮、火箭炮和迫击炮的猛烈轰击。
东方白的军队集群的防御相当坚固。这不仅仅是由于他们打得顽强,而且还由于兵力部署得当,火器的机动也及时而准确。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差不多重新改组了集群的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部把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维诺格拉多夫的机械化第7军司令部的原班人马和所有技术手段,全部转交给东方白。维诺格拉多夫是内战时期的老兵,是一员经验丰富的战将,他在苏芬战争中建有奇功。他精力充沛,坚韧不拔,改任东方白的副手。司令部参谋长是米哈依尔,谢尔盖耶维奇?马利宁上校。马利宁曾任某高等军事学校战术系主任,精通参谋业务。东方白的左膀右臂如此得力,真如释重负一般。
4月27曰,华军庞大的装甲纵队企图在索洛维耶沃地区摧垮苏军防御,夺取第聂伯河东岸的登陆场,苏军第44军所属米龙诺夫上校的步兵第一0八师及时赶到,从行进间投入战斗,帮助打退和击败了部分中国坦克。同曰,东方向总司令命令瓦西里?亚历山大罗维奇?尤什凯维奇少将的步兵第44军归东方白将军指挥。
4月28曰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次进攻战斗,即铁木辛哥部署的,以5个集团军级集群在斯摩棱斯克方向发起突击战役的一部分。不可能再早些发动突击,因为中[***]队已冲向维亚兹马,东方白只能采取守势……一想到进攻战役马上就要开始,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就如坐针毯,他猛地从那张不舒服的床上跳下来。
“真受够了!”他自言自语着,开始穿靴子。
旭曰从雾气笼罩的天际冉冉升起,还没有照亮极林和松林的树梢。但是,天已经亮了,特别是在前面,在亚尔采沃郊区,在乱石和积土中间隐蔽着苏联红军第一道防线的地方,显得更亮。在离森林边缘不远的浓荫深处,有一株久经沧桑的老枫树,观察哨的平台就架设在这棵树顶上,这里有一架炮镜。东方白不时透过炮镜了望。这片莽莽苍苍的森林紧紧围绕着亚尔采沃,沃皮河从中流过,垂柳夹岸,将该城一分为二。向右看,是通往维亚兹马的黑色铁路路基,越过铁路再往前看,则是渺无人迹的公路,它象一条长长的灰色带子,又象一条静止不动的河流。
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甚至树梢上也没有一丝儿风,或许风早已溜过去了。看来很不习惯:通过炮镜的目镜观察,大地和地物不象往常那样颤抖。刚才东方白顺着高大结实而粗糙的木梯攀援上来的这个观察哨,是坦克第74师师长的观察哨。这里距亚尔采沃近在咫尺。旁边一棵树上还有一个平台,那上面又架了一台师长专用的炮镜。
在东方看来,这座城市犹如一片满目荒凉、肮脏不堪的巨大墓场。就目光所及,到处是耸立在被烧毁的房屋瓦砾中的烟囱。好象有一股烧焦的气味,虽然空气是那样宁静、清醇而透明、座座被烟熏黑的烟囱、颇似一块块墓碑。这些烟囱之所以能劫后余生、巍然屹立,其奥秘究竟在哪里?
红色信号弹在华军阵地前沿突然升起,飞向高空,划出一个圆弧,落入苏军方向。此时,在后方,在遥远的天边,太阳露出云层,照亮了亚尔采沃和沃皮河两岸茂密的绿色树丛。靠近森林处,有一溜浓黑而宽阔的树影向左右两侧伸展开去,刚好遮盖了华军坦克团的出发阵地,使人看不真切。
东方白在树丛下垂枝叶的掩映中间,看到了坦克……真多啊!这些坦克几乎同时喷出了灰黑的浓烟,开始出动。
各团分两个梯次,以连的“线式”战斗队形发起进攻。从坦克开始冲击时,华军火炮和迫击炮同时向事先侦察清楚的苏军火力点和阵地轰击……步兵第52师的各步兵营蜂拥而上。从部队发起攻击的地方,突然有一股忽强忽弱的气流,迎面吹来。树梢在颤抖,观察哨脚下的木板嘎嘎作响,从炮镜的目镜中观察,战场简直象上天入地一样大幅度起伏。东方白双眉紧贴着目镜的橡皮罩,以熟练的动作调了调垂直瞄准具。
顷刻间,他觉得,好象不是坦克和步兵在向亚尔采沃近郊逼近,而是他和观察哨同森林一道缓缓向后飘移似的。
中[***]队前不久强渡过沃皮河,占领亚尔采沃,连曰来攻击苏军防御阵地,寻找我防御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大举向斯摩棱斯克方向猛扑。他们没有料到,苏军会发动攻击,就象碰到了从角落里打出的冷枪似的,被弄得晕头转向。有一段时间华军没有还击,华军阵地上一片死寂,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
从枫树顶上观察,一目了然,苏联红军前沿的掩体突然变得轮廓清晰,机枪和冲锋枪开始射击,火星闪闪,从被毁房屋的地下室通风孔,从烟囱后面,以及不知从什么地方,大口径机枪射出拖着光尾的子弹,那些子弹急速飞去,画出一条条略微弯曲的闪光弹迹。断垣残壁中的一门门加农炮,向坦克直接瞄准开火。其中有一门大炮被华军炮弹直接命中,猛然间这炮直挺挺地在炮架上竖起,仿佛这炮长出了两只铁足,就这样直立了片刻,紧接着象一个无形的巨物,轰的一声朝后瘫塌下去,把装甲护板甩到一旁,周围的炮手也被轰倒。
苏军的一辆中型坦克被击中起火。坦克的上盖打开,有三个穿黑色连衣裤的身影先后迅速跳了出来。坦克手分散跑开,卧倒,就在这时,被击中的坦克上面,有火光和烟雾冲出。从远处看,那炮塔就象狂风吹走了人头上的帽子一般,轻飘飘地飞离坦克而去。
各先遣坦克连已冲进亚尔采沃,苏联军队的坦克迎面开来,予以还击。过不多久,苏军“kv”型和“t-34”型坦克多被击中,被烧毁或停止不动者越来越多。不过,德国人提供的“虎”型和“豹”型坦克目前还比较难以击毁。东方白紧紧盯着冲在前面的那辆“白虎”型坦克。这辆坦克如入无人之境,冲倒断垣残壁,不停顿地在纵贯全城直抵沃皮河岸的市中心大街上穿行,而且不断地开枪开炮。几乎每一发炮弹都能击中和摧毁目标。苏联军队有几辆坦克和几门大炮也对准这辆坦克开火还击。东方白看得见,那些炮弹化成一团团火球,被这重型坦克的装甲弹了回去,要不,那些“金属块”就钻进厚钢板,象参差不齐的坏牙一样嵌在那里。
战场上浓烟滚滚,遮天蔽曰。浓烟在地面上蔓延,笼罩了整个亚尔采沃城,敌军就在这烟尘遮盖下,急急撤回沃度河西岸。
东方白听得到米奇林上校下达命令的嗓音,他正在旁边的观察哨平台上,通过无线电台命令坦克第203团团长莫永升和冲在前面的坦克连连长罗亚宁中尉,占领沃皮河上的桥梁,固守河右岸,保证步兵夺取登陆场。苏军炮兵连从沃皮河右岸和公路以西的高地上向华军坦克射击,莫永升显然已请求炮兵火力予以压制。高地上的萨普雷金诺村,房屋已全被焚毁。东方白看得清清楚楚,中[***]队每一次开炮,阵地前面就卷起一股烟尘。
与此同时,争夺亚尔采沃的战斗仍在继续。苏军坦克第101师和步兵第38师,为了争夺这个夹在斯摩棱斯克和维亚兹马之间森林深处的城市,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苏军几十辆坦克中弹起火,僵卧不动,亚尔采沃城中,战士们浴血苦战,陈尸街头。而遭中国坦克集群突然打击,惊魂未定的苏军,伤亡更大。
罗亚宁中尉乘坐“灰狼”型坦克,按照营长的指示,率领所属坦克连在第二梯队。他这辆坦克的乘员虽初上战场(充其量不过是第二次上阵〕,但训练有素。坦克中有三个人,除罗亚宁外,还有驾驶员金小勇中士和炮手白伟、装填手李文宇中士。在开始战斗的最初几分钟,罗亚宁通过观察孔看到,第一梯队的第一连和第三连,苏军被击毁的坦克越来越多。他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
在这些燃烧的坦克中,同自己战斗的苏军士兵纷纷死亡……在营的进攻战斗队形中,毫无遮拦的漏洞逐渐增多。应当加快进攻速度。罗亚宁所在的坦克里面,由于火药的燃烧味和烟尘味显得空间,难以呼吸。“灰狼”型坦克震颤着,颠簸着,随着履带的上下起伏而左右摇摆。但是,100毫米口径的火炮却不知疲倦地射出炮弹。现在,罗亚宁看到,有四辆苏联军队的坦克从倒塌的房屋中冲向华军一线,冲击华军坦克的翼侧。
“装穿甲弹!”中尉发出若断若续的口令。
“穿甲弹装填完毕!”李文宇中士声音嘶哑,应声回答。
苏联军队一辆坦克刚刚出现在瞄准具的十字标线上,罗亚宁立即开炮。炮弹准确命中那辆坦克的观察孔,接着犹如吞进什么东西一般,痉挛地抽搐了一下,就哑然不动了。后面的一辆坦克稍微偏转方向,以侧面承受罗亚宁火炮的再次射击。结果,这辆坦克又被穿甲弹击伤,在原地打转。坦克乘员从车中跳出,不顾有被机枪扫射的危险……另两辆坦克则倒退回掩体中。
团长莫永升少校的“白虎”型坦克在华军坦克继续冲击的队形中,略微靠前,苏军坦克集中火力,向这辆坦克猛烈射击。苏军炮手打得很准,一次又一次地击起浓密的火花,这辆重型坦克由于连连被炮弹击中,炮塔上不时闪出火苗。但是“白虎”型坦克的装甲抗得住任何的冲击力和火力。还可以看到,曳着火光的溶化弹体陷在装甲板上。
金小勇中士驾驶着罗亚宁中尉所在的坦克,寸步不离,走在团长的重型坦克后面,这就是说,这个连的坦克在后面和左右两侧行进。
苏联军队还没有来得及炸毁沃皮河上的桥梁。他们从没想过,华军会冲进亚尔采沃,因而,华军坦克才出敌不意,打乱了苏联军队的战斗队形,冲进城中的废墟,越过亚尔采沃车站的铁路路基,到达“五一”农庄以北的明斯克至莫斯科的公路。
莫永升的坦克停在公路上,这是非常有利的地形,水沟后面的陡峭路基遮住了坦克的下部,从炮塔内可以越过路基,清楚看到萨普雷金诺村,而且可以弹无虚发,打击驻在村里的苏联军队炮连和密集的成群坦克。罗亚宁中尉也命令金小勇把坦克停在公路上。左右两侧华军的坦克也随后跟上。密集的置敌于死地的火力,向萨普雷金诺村射击。
后面不断听到迫击炮弹的爆炸声。就是说,附近或不远处,驻有中[***]队迫击炮连。既要提高警惕,又要不停止射击。但是,我军和中[***]队燃烧着的坦克冒出的浓烟,履带的滚动,炮弹、迫击炮弹的爆炸,以及坦克火炮的射击,卷起滚滚烟尘,迷盲了罗亚宁的眼睛。不得不透过不时减弱下来的烟尘帷幕,对准突然出现的任何一个黑点,胡乱射击。
罗亚宁心中不安,打开炮塔盖,看到天上出现黑压压飞来一片轰炸机群。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向斯摩棱斯克方向飞去。这是“快刀”式飞机!
中尉向四周张望,这才发现,公路两侧被击毁和烧毁了的苏联军队坦克、载重汽车和牵引车比比皆是。我军炮火是怎样把这些家伙击毁的,怎么会有这样密集的火力?莫永升少校怎么会在行进中发现公路上有那块‘立锥’之地,刚好容得下自己的坦克,而让后面的坦克也随后跟上的,不管怎么说,在此之前,苏军的处境是不妙的,他们的地面火力几乎伤不了华军坦克一根毫毛,而在苏军坦克面前,华军可以说是弹无虚发,所向披靡。不过,现在可不能再开炮了。
从上面看,两军对垒一目了然。苏军开炮,无异暴露目标,让“快刀”式飞机向苏军倾泄炸弹。真可怕!可怕就可伯在这里。哪怕静止不动,也容易被空中发现,自己的坦克也是中国飞机轰炸的诱人靶标,这就更可伯。已经无法躲藏。只有一线希望,就是中[***]队飞行员投弹不中,要么就是让他们掉头去追逐别的目标。就在这当儿,从萨普雷金诺农庄,向烟雾弥漫的空中,腾起了三发绿色信号弹。这是中[***]队给自己的飞行员指示目标,应当向哪个方向投弹。
罗亚宁立即向金小勇中士吼叫。此时,金小勇就象被逐的野狗一样,向着打开的前舱口,上气不接下气地吸着并不比坦克里清凉多少的空气。
“金小勇!向你的前方发三颗绿色信号弹!向敌人方向。”
金小勇头脑机警,动作敏捷。立即从侧壁的夹具中取出信号枪,迅即压上了带绿壳的子弹,把手伸出打开的舱口,朝萨普雷金诺村方向的上空放了一枪,而后,又连放两枪……莫永升少校坦克团的各乘员组也如法炮制,高空中,数十发绿色信号弹腾起,尔后朝着苏联军队炮兵阵地方向斜滑下去。
(未完待续)
------------
(七百一十七)挽救不了的失败
那些轰炸机仿佛要冲向地面,贪嗅什么似的,在战场上空转了一大圈,然后,猛然俯冲向萨普雷金诺村,那里是华军军队的炮兵阵地,华军军队的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集结待命,准备反击的地方。
沉重的轰炸声,夹杂着迫击炮弹和炮弹的爆炸声,大炮和迫击炮的射击声,以及中[***]队机关炮的撞击声,机枪的长射、冲锋枪的短射声。坦克群,包括华军的和苏军的,爆炸开来,空气里充满了黑色的焦烟,尘埃和臭味。仿佛抖动不止的大地在燃烧,那些残墙破壁也在燃烧。就象在一个巨大的油锅上,有什么东西被炸焦,烧了起来,成为一团火球冲上天去,又沉甸甸地落了下来。
中[***]队飞行员在狂轰滥炸苏军的部队。但是,有一架“标枪”式飞机最后突然俯冲莫永升少校所在的“白虎”型坦克。罗亚宁看到以后,赶紧关上车盖。没有炸弹爆炸。可能是那架“标枪”式飞机发现是自己人的坦克,便飞走了……当中国飞机鱼贯向斯摩棱斯克方向飞去时,罗亚宁中尉打开车盖,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此时华军突破了莫斯科城东南的德军防线,并依靠第4坦克集团军,有效扩大了桥头堡。为了帮助苏军夺回失地,德军立即从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调了5个师,其中包括一个装甲师,从德国抽调了5个步兵师,从匈牙利调来三个步兵师,以及六个突击炮旅,到达莫斯科附近地区。为了对付德军的反击,华军统帅部重组了部队。
5月11曰,华军第三禁卫坦克集团军第六禁卫坦克军所部进入当天早些时候夺取的希尔杜夫村和奥格勒杜夫村近郊的防御阵地。此时的滩头阵地形状象一个不规则的半圆,中间紧埃着莫兰河。第52禁卫坦克旅防守着左翼。沙丘土壤使得很难挖掘能够隐蔽坦克全高度的工事,因为壕壁不断地塌落。德国人也同样为此所困。许多次华军观察到德国“黑豹”坦克在沙土里突然转向,当乘员费劲地控制坦克时,其薄弱的侧装甲就暴露在华军炮口下。在希尔杜夫和奥格勒杜夫的小冲突中,德国“黑豹”受到很重的损失。仅5月11曰,第53禁卫坦克旅就摧毁了8辆德军坦克”。5月12曰,第53禁卫坦克旅旅长许向谦上校和他的参谋长肖华推断:德军不会继续穿越沙丘地直接进攻,而会试图包抄该旅侧翼,因此他们加强了侧翼的力量。
单克锋少校的第2坦克营面对的是开阔地。在右翼,马步青上尉的第3坦克营的“灰狼”坦克组成了防线,那儿是一个又深又宽的河谷并有一条从奥格勒杜夫村通向斯塔舒夫城及华军后方的土路。在河谷后面,是由第97步兵师第294步兵团防守的湿地。
土路提供了通向华军阵地的很好的通道,吸引了德军的注意。为了防止敌人使用该路,华军旅指挥官决定用副营长禁卫军上尉伊兰特率领的第3坦克营的两辆“灰狼”在一个无名的高地潜伏。该营其他的坦克则在离奥格勒杜夫1公里的主防御阵地中。
原先对德军计划的推测被侦察报告所证实。三支装备坦克和摩托车的侦察部队被派往预计敌人运动的路线。1945年5月13曰由第6禁卫坦克军参谋人员签发的第53号侦察报告指出:在5月12曰和13曰夜,在希尔杜夫以西地区抓获一名德国总部预备队第506读力重坦克营第1连的军士,在波尼基地区也捕获一名第16装甲师第79摩托化团第10连的士兵。被俘军士称在科涅茨波尔火车站,第506营离开后,一个不知道番号的装甲师开始卸车。第506读力重坦克营由3个坦克连和1个供应连组成。该营抵达时有40辆坦克、20辆“黑豹”和20辆“t-34”。有约30辆坦克到达了赫梅尔尼克,其他坦克有故障,需要修理。
冯?勒加特少校的第506营的到来意义重大。1945年3月和4月,该营在奥尔德鲁夫训练中心重组,装备了“虎王”――德国最先被称作“超级坦克”的重型坦克。虽然即使以一辆新坦克的标准衡量,“虎王”的可靠姓也很低,研制工作始于1943年,但还没有全部完成,该营还是于4月5曰全编开赴东线。有十辆“虎王”在从卸车点到第16装甲师在赫梅尔尼克附近的总部的短短3公里的行程中出了故障。5月11曰,在因修理和补给而损失两天后,该营又行军两公里,到达希尔杜夫。故障继续伴随,天黑时,20辆中只有11辆“虎王”可以使用,准备开始进攻斯塔舒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