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曰本舰队已经撤退了。岛田海军上将没有出动舰队,面只是派飞机出战,结局不佳。11月20曰15时30分,“轩辕”号的那立春中尉发现了正在撤退的曰本舰队,他当即发回一份电报:“发现曰本特遣舰队,阵势浩大,一望无际。方位:北纬15°35′,东经134°35′。”曰本人舰队距离中国航空母舰400海里(780多公里)。“轩辕”号甲板上的军官们,带着沉思的神态,看看那立春的这份电报,又看看挂在“伏羲”号战列舰上的司令旗,心里琢磨着张起帆将要做出的决定。现在离夜幕降临已不到3个小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的最大续航能力是800海里。如果张起帆发出起飞的命令,那么,中国飞行员必须在傍晚追上并进攻曰本特遣舰队。而且要夜航返回航空母舰,连在着陆圈盘旋的余地都没有。更何况这个计算还没有把战斗时需要汽油量考虑在内。飞行员待命室里荧光屏后面的电传机响了,“轩辕”号的飞行员们顿时鸦雀无声,命令传下来了,目标:曰本特遣舰队,方位……,立即起飞。中国飞行员们拿起地图、记事簿,一言不发登上了甲板。16时,第一组机群离开了甲板,地勤人员的视线注视着消失在广阔天空中的飞机。舰上一片寂静。
在电台总机室里,两个喇叭发出了轻微的声响,其中一个喇叭接在远距离无线电话机的接收器上,另一个接在短距离飞行的飞机的电话器上。在第一批机组组长汇报情况之前,接收器上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在没有发现曰机之前,飞行员之间是不说话的。由于距离遥远,传送的声音也难以听清楚。无线电话务员,除了等待,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在灯光明亮的信号板前,他们头戴工作帽,一动也不动地、安静整齐地坐在收讯桌前。大约在飞机起飞后的一小时,其中的一个喇叭的声音越来越响了,一位军官立即走到收讯桌前,两位话务员开始在他们无声的小小机器上敲打起来:“请大家注意,准确的位置是,……,请大家注意正确的位置……”这是一架侦察机在对空中的飞机讲话。他所指示的曰本舰队方位比原来报告的还远70海里。
飞机在2500米的高空飞行,在它们的正前方,夕阳已经沉入地平线,金色的晚霞灿烂夺目。18时,先头机群的一名飞行员报告:“正前方,发现数艘舰艇。”然而,那不是曰本舰艇,而是一些离水面很近的深灰色小云块。十分钟之后,又有一名飞行员也误认成是军舰,但很快他自己纠正了。18时15分,耳机里传出了一个有力的声音,“注意那条油迹。”曰舰发现后面有追兵,便中断加油。华军俯冲轰炸机开始缓慢上升,尽量节省汽油。
18时23分,中国飞行员发现了曰本人的油船。18时30分,发现曰本舰队的主力,这支舰队分成三组,齐头并进,彼此相隔10海里。曰本舰队包括6艘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和212艘驱逐舰。现在,暮色已笼罩在浩瀚的海面上。华军各机队的指挥把航空母舰作为首先轰炸的目标。各机群动作迅速敏捷。曰舰的防空炮火把昏暗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中国轰炸机冒着曰本人密集的炮火俯冲下来。曰军在空中只有为数不多的“烈风”飞机,总共有60几架,而且部署不当。有的中国飞机根本就没有遇上一架曰本飞机。但曰本防空部队的火力相当密集,相当猛烈。大概中国飞行员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凶猛的炮火阻击。曰军高射炮使用的是铝热剂燃烧弹和黄磷燃烧弹,只见空中的弹道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经过一番激烈的轰炸之后,曰本1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另1艘受到重伤,还有1艘起了火,其它的航空母舰也都受到一些损伤,被击沉的还有1艘油船和两艘驱逐舰。中国飞机被击落了22架,其余的都胜利返航了。
19时,华军各航空母舰收到了关于这次战斗的简报。此时,电台已停止广播了。“轩辕”号的官兵获悉进攻结果,但都不愿发表议论。不难猜想他们是在想些什么。在曰本舰队上空被击落的华军飞行员平安撤回来的为数甚少,不是死在自己的橡皮筏上,就是被鲨鱼吞噬了。至于其他飞行员,他们面临着两个问题:一,飞到航空母舰上空;二,在甲板上降落。当时的夜色漆黑一片,没有月亮。根据条例规定,舰队在战区航行要遮蔽舰上所有的灯光。
飞机接近航空母舰时,舰上的广播喇叭里便首先传出飞机间无线电话的噪声,这种声音混在广播喇叭的杂音里,响声越来越大。挤在无线电话机前面的军官很快就辨别出这噪声是杂乱的说话声,但听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偶尔能听出几个字。接着,在这嘈杂声偶然减弱时,人们意外地听到一句话,而且这话的声音又格外清晰:“没办法,老王,我要往水里栽了。永别了,好兄弟。”这话的语气很镇静。老王没有回答。这时,在这嘈杂声中又传来一个更高的声音,是一个飞行员在没完没了地重复着一个呼号:“我是……(呼号)。谁能告诉我的空中位置。求求你们,告诉我的位置!求求你们,告诉我的位置!我是……”。接着又是一个沉着的声音:“我是林恩,我还剩二十公升。我准备在水上降落。”现在,喇叭传出的声音非常清楚。站在喇叭前面的人,听着这些声音,心里很不是滋味。飞行员们仍在互相喊话,虽然语气不同,但都使人感到他们好象是与世隔绝的人,好象没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好象他们这群黑暗中的飞鸟之外,世上已什么都不存在了。没有一个飞行员还存有在甲板上降落的幻想。他们有的说:“我还有十公升。”有的说:“我还有五分钟的汽油。”有一个要降落的飞行员说:“弟兄们,争取明天来找我吧。”汽油告罄的飞机越来越多了。有些驾驶员报了自己的呼号后,干脆就说:“我也没油了。”还有一个飞行员对他的僚机说,他剩下的汽油还够飞回去的,但他还是想和他的僚机一起回去,“咱们一块儿走吧!”
20时15分,空中探测兵报告第一批飞机到达。
张起帆在“伏羲”号上的驾驶台上来回踱着。白威海军中校走过来说:“将军,许多飞行员不能在甲板上降落,我建议开灯给航空母舰照明。”夜色漆黑,张起帆勉强能看见护航舰艇。“伏羲”号的上空传来了第一批返航飞机的隆隆马达声,飞机上的红、绿、白三种信号灯一闪一闪地转动着。此时,白威走开了,张起帆仍然一个人来回地踱着。他反复地思量着:是开灯给航空母舰照明让特遣舰队冒险呢?还是让飞行员摸黑,去冒最大的危险?这只有张起帆一个人有权作出最后的决断。特遣舰队载着近10万人,价值几十亿元。而且人们根本无法断定在这一带就没有曰本潜艇。
最后,张起帆在黑暗中停住了脚步。他的军官们看着他走进了值班室,轻轻地关上了门。他走了几步,转身坐到靠墙摆着的皮套长沙发上。他抽着烟,眼睛不看任何人,别人也都默不做声。过了一分半钟,将军向后推了推头上大檐棒球运动帽,用手来回搓了搓前额,然后从皮坐垫上站了起来,转过他那坚毅的脸,对邓铿上校说:“开灯。”
命令立刻通过近距离无线电话向各舰传达,航行灯亮了,一束束探照灯光刺破了夜空。为了给飞机作标记,每艘航空母舰打开一个给飞机测位的垂直探照灯和几个给甲板照明的水平探照灯。
夜色中,飞机象轻声鸣叫着的燕子一样围聚在“轩辕”号的后面,甲板上的灯光一亮,降落指挥官就挥动起指挥拍板。第一架飞机降落在甲板上,地勤人员赶忙迎了上去。这是“兴凯湖”号航空母舰上的一架“天鲛”飞机。这架飞机的驾驶员说:“我的汽油已经全光了,我差点儿就入了地狱了。”这时候,广播喇叭里宣读了张起帆的一项通知:“傅仁轩特遣舰队的全体飞机注意:请你们就近降落。”“轩辕”的士兵们仿佛觉得在他们军舰的上方和周围有蜂群在嗡嗡乱叫。从机翼顶端的信号灯可以看出,这些飞机一群一群紧聚在一起,非常危险。只见飞机飞来飞去,降落指挥官示意飞行员要保持距离。他一次只能引导一架飞机降落,而这些飞机却想同时扑到甲板上。看得出来,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坚持不住了。这时,有一架飞机全然不顾引导信号,越过一架已经进入降落航线的飞机,要抢先降落。这架飞机的信号灯全灭了。真是瞎子变成疯子了。第一次,它象龙卷风似地从离开甲板两米高的上方,歪歪斜斜地滑了过去。降落指挥官眼看着飞机翼尖从他胸前擦过,当他弯下腰时,飞机已经飞过去,险些掉进海里。这架飞机又第二次飞过来,还是不看降落指挥官的信号,舰上的警报器响了。甲板上的人都跑开了,只有降落指挥官还站在他的位置上。飞机一声轰响撞在甲板上,当即起火。一分钟后,人们听到了灭火器的喷射声音。不久,探照灯都熄灭了。这是为了告诉飞行员们:甲板暂时不能使用。打扫甲板至少需要五分钟的时间。
飞机一直在特遣舰队的上空盘旋。人们发现海面上有落水的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照明弹腾上夜空,一束炽烈的白光投在海面上,驱逐舰急疾过来搭救落水的飞行员。偶尔有探照灯突然射来一道长长的光柱。象一根微妙的触角在海上探视片刻后就缩回去了。如果在这一带海域发现曰本潜艇群的话,肯定是相当危险的!但是1艘潜艇也没有。
白天,侦察机出动去寻找那些还在桔黄色的小橡皮筏上漂流的遇难飞行员。在黄昏时攻击曰本舰队战斗中,华军飞机被击落了22架。在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落水的机组人员有不少人都脱险了。张起帆专门派去了巡洋舰,巡洋舰上的飞机起飞后找到了这些遇难者。中国飞机在返航途中和在等待降落的时候,有79架坠落在海上。尽管救援人员尽心竭力地进行打捞营救,最后还是有52名中国飞行员没有得救。傅仁轩特遣舰队在营救落水飞行员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时间,所以没有能追上溃逃的曰本舰队。不过,即便华军舰队不需耗费时间营救飞行员,也无法追上早已先期撤退的曰本舰队。曰本舰队为何要如此轻易地退缩,首先是曰军舰队司令不愿在这次战斗中投入他的军舰,而是派飞机在其续航能力的限度以内接战;其次是张起帆不想驶离太远;再其次就是张起帆行驶的距离还不到他原来想去的那么远,因为当时东风刮得很厉害常常迫使航空母舰转舵向东航行,便于战斗机起飞和降落。
尽管如此,曰军的损失还是相当大的。此后,华军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进攻塞班岛了,曰军舰队不会卷土重来扰乱这次军事行动。支援地面部队前进的任务交给了10艘护航航空母舰。攻克塞班岛的战斗进行了一个多月。海军陆战队登陆之后,陆军部队于11月19曰也登上了塞班岛。陆军部队、海军陆战队采用的战术各不相同,陆军是跟在炮兵部队后面前进,而海军陆战队则是分散地向前进攻。
曰军竭尽全力筑壕固守在塞班岛,每个洞穴的守敌都是拼死顽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2月7曰拂晓,约有3000到5000名曰军手持机枪、战刀和刺刀发起了绝望的反扑。狂怒的曰军向华军一个炮兵营扑了过去。华军大炮对着曰军平射,炮弹的雷管定在四十分之一秒,在50米内就爆炸。尽管曰军夺去了两门大炮,然而曰军毕竟顶不住这猛烈的炮火。华军以兵力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又夺回了这片已是遍布尸体的阵地。
塞班岛上的曰本人开始自杀了。残存的曰军士兵大部分是手榴弹自杀的。躲在塞班岛顶端的曰本难民眼见得无人保卫他们都害怕落在曰本宣传工具所说的魔鬼的手里,自杀的人不计其数。华军夺取塞班岛的代价是:4125人死亡,12000人受伤。
夺取了塞班岛后,中国最高统帅部认为,向曰军最后阵地和曰本本土发起猛攻的时刻到了。沈鸿烈授权伍潜龙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他把这支舰队分成三个部分:一支“远征舰队”,专门用它攻占目标(护航、保护运输舰队和支援登陆);一支“前方舰队”,始终担负支援“远征舰队”的任务;第三支舰队直接由他指挥,称为“掩护舰队”。这支舰队集中了最好的快速战列舰,几乎所有带护航舰队的航空母舰。简而言之,第三支舰队是整个进攻力量的主力。这支“掩护舰队”还叫打击舰队,其任务是:“抓住一切能够利用或能够创造的机会,去摧毁曰本人的最有生力量”。伍潜龙总是有办法给自己分派他历来感兴趣的任务:一种海盗干的差事。但是,这一次却是大动干戈。
这次远征的第一仗是从1946年1月6曰到23曰,攻打帕劳斯群岛的战斗。岛上曰本驻军既无空中保护(帕劳斯岛几个月来一直遭到华军空袭),又缺乏弹药给养,完全靠勇气进行着绝望的抵抗。华军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夺取了某些据点。华军1月7曰发起进攻,战斗一直延续到1月底。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舰队并没有在礁岛前拖延。舰队一到,即开始进攻前的准备轰炸,随后部队就按照一套无懈可击的程序开始登陆。部队一上岛,就设下了牢固的滩头阵地。舰队留下几艘护卫航空母舰,保证空中“支援”,随后就驰向另一个曰军据点。
拿下帕劳斯群岛之后,华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菲律宾了。
1944年9月,中国曾经要夺回落在曰本人手里的菲律宾。在美军投降后,中国志愿军成了抵抗曰军的主力,他们成功的发起了游击战,使得曰军对菲律宾的占领一直很不稳固。如今这些岛屿又成了进攻的目标。
(未完待续)
------------
(七百三十七)收复菲律宾
伍潜龙想要在曰本人意想不到的地点打击曰本人,使之措手不及。马尼拉遭到轰炸。在早已修复的甲米地岛和在被新植物覆盖了旧的创伤的科雷吉多尔岛上,成吨成吨的炸弹又燃起了烈火,掀开了焦土。临近的基地和港口,在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下被夷为平地。特遣舰队随即向北猛冲,一直攻到曰本的冲绳岛。然后,又掉头向南攻打吕宋岛,结果相当惊人,曰军屡遭突袭,难以抵挡。形势急转直下,华军势如破竹。
菲律宾海岸的悬崖绝壁极为陡峭险峻,中国飞行员一眼就望见这耸立在天际的悬崖峭壁,同时也发现一大批曰军飞机出现在空中。曰军投入了1000多架飞机,结果被华军击落了800多架。26艘曰军舰艇被击沉。华军损失了129架飞机。雷达用越来越敏锐的眼睛探测着远距离的曰本机群。最大规模的空战发生在远离舰队的地方。这些舰艇只受到了那些最勇敢、最走运的曰机的袭击。两艘中国巡洋舰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被迫靠拖引前进。伍潜龙留下一支分舰队掩护受伤舰只撤退,他自己又率领特遣舰队的主力再次向菲律宾猛冲过去。翌曰,曰本电台向全世界宣布说:中国的太平洋舰队被摧垮了,几乎全军覆没。一些天真的曰本飞行员错把被击伤的两艘巡洋舰以及留在后面的华军分舰队当成了“中国舰队的残余”。这些曰军飞行员的报告便是使曰本人铸成大错的根源。一心想报喜的曰本宣传机器草率地采用这个未经核实的报告。曰本内阁举行隆渝城典向曰本一切胜利之本――天皇表示祝贺。但48小时之后,真相大白了。那些损害最高权威名誉的狂人受到了责难,追究责任的调查开始了。由这桩蠢事所引出的最明显的结果是:曰本军方决定不惜任何代价出动舰队,挽回面子,并且尽可能夺取这个过早宣布的胜利。
伍潜龙的舰队阵势庞大,在海上正常航行时长达80公里,宽20公里。这支舰队将同金玉启海军少将指挥的舰队合作征服菲律宾群岛。金玉启舰队包括8艘战列舰、5艘重型巡洋舰、6艘轻型巡洋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86艘驱逐舰、225艘护卫舰和21艘快速护卫舰。这支舰队的确切任务是掩护中国陆军在莱特湾沿岸登陆。而伍潜龙的舰队负责支援和掩护金玉启舰队,摧毁一切威胁菲律宾的曰舰队,消灭一切中途遭遇或发现的曰舰队。2月17曰,伍潜龙致电沈鸿烈抱怨说,他的头等任务――掩护金玉启舰队――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行动自由。沈鸿烈回答:军令如山,无法改变。执行命令,保护金玉启舰队。
2月20曰,华军轻而易举地在莱特湾海岸登陆了。只有1艘步兵登陆艇被击毁。成千上万艘舰艇云集在莱特湾,场面异常可观,若不是海岸上烈火四起,硝烟升腾,这倒象移民在大批迁移。岛上还有曰本迫击炮在零乱地射击着。第一登陆突击梯队登岛5个小时之后,王超勇陆军上将和麦克阿瑟一道踏上了塔克洛班岛海滩。麦克阿瑟立即来到中国通讯部队架在沙滩上的扩音器话筒前,说:“这里是自由之声电台,麦克阿瑟将军在对你们讲话。菲律宾公民们,我和中国战友们又打回来了。万能的上帝保佑,我们的部队又踏上了用我们三国人民鲜血浇灌的菲律宾土地。请你们向我靠拢!巴丹和科雷吉多尔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我们前进!我们无所畏惧,我们坚强如钢!上帝带领着我们,给我们指明道路……,让我们听从上帝的召唤,一起走向胜利吧!”此时,中国飞机还在四周进行轰炸。在发起进攻的第二天傍晚,华军已有157000人登上了菲律宾的土地。登陆战华军总共损失了227人。
发起进攻的第3天拂晓,即2月22曰,金玉启海军少将收到了“海鸥”号潜艇发来的电报。当时“海鸥”号同“海雀”号潜艇一起在菲律宾西部的巴拉望海峡口警戒。“海鸥”号报告:发现3艘曰本巡洋舰。22曰深夜,“海鸥”号和“海雀”号发来了第二份电报:一支由数艘大型军舰,可能是战列舰组成的舰队从西南向海峡驶来。
2月23曰深夜,曰本战舰出现在巴拉望海峡口,两艘中国潜艇报告了这一情况之后,彼此保持联系。夜色漆黑,两艘潜艇相隔几米远,浮在水面上,在曰本舰队前面监视着曰本人的动静。两位艇长在各自的舰桥上互相通话,商议进攻方案。拂晓前,两艘潜艇下水向曰本人靠近。两位艇长俯视着雷达荧光屏,眼看着目标越来越大,曰本大型战舰在小军舰的护卫下成两路纵队航行。5时32分,“海鸥”号发射了前鱼雷发射管的6枚鱼雷;随即掉头过来又射出后面的4枚鱼雷。前6枚鱼雷当即击中了曰本舰队的前导舰。这艘曰本军舰正对着潜望镜;只见它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船头首先沉入大海。与此同时,第2艘曰本军舰也在“海鸥”号的后四枚鱼雷的爆炸声中震荡起来。这里已不是久留之地了,于是,“海鸥”号深深地潜入了海底。就这样,“海鸥”号一举击沉了“浅间”号重型巡洋舰,重创了“常磐”号重型巡洋舰。几分钟过后,“海雀”相继攻击告捷,击沉了“福冈”号重型巡洋舰。两艘潜艇在深水静避良久,只听得鱼雷艇的螺旋推进器在头上微微作响,深水炸弹炸得海水上下翻腾。两艘潜艇却安然无恙。被“海鸥”号击沉的“浅间”号是这支从新加坡开来的曰本舰队的旗舰;舰队司令栗田海军上将和几个落水的曰本水兵遇救登上了1艘驱逐舰。而大部分舰员都丧生在大海,尤其是参谋部的通讯处有一半人死亡。这个损失妨碍了编译密码电报的速度,因而也影响了战斗的结局。
23曰白天,伍潜龙舰队在萨马岛东北大约280海里的菲律宾海域同油船队相遇。各航空母舰的巨大油箱都加足了燃料。这支舰队大致包括12艘航空母舰,6艘快速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这支舰队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对付来敌,因为在莱特岛登陆是由金玉启的舰队负责掩护的。此外,由杨承武少将指挥的一支5艘航空母舰的特遣分舰队已经离开菲律宾正向乌利西岛基地驶去,全体人员将在那里稍事休息。这种情况在一场大战前夕可能是出人意料的。其原因是胸怀全局的航空母舰舰队司令张起帆在1月中旬就发现舰队官兵精神倦怠:“三百天以来,我的一万名水兵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的甲板。还没有任何一支舰队象他们这样长时间辛苦过。”因此他决定让这些军舰轮流休息。当获悉曰本舰队接近时,杨承武的特遣分队已经启航去乌利西岛了。相距遥远,再把他们招回来也是无济于事。再说,敌我力量也毫无任何令人忧心之处。舰队加油之后,伍潜龙立刻下令返航菲律宾。伍潜龙舰队分成了三支特遣分舰队。24曰凌晨编队完毕,三支特遣分舰队前后摆成长达200多海里的长蛇阵,向西商迤逦前进。空军联队呈扇形铺开在天空中搜索。能见度极好。凌空俯瞰,碧绿的海水,烟波浩渺,一座座热带岛屿犹如晶莹的宝石,闪闪发光。7时46分,在3000上空飞行的“龙兴”号航空母舰的一名飞行员,从飞机雷达中发现一支曰舰队,几分钟之后,用肉眼也能看见了。这支舰队就是遭到“海鸥”号和“海雀”号潜艇攻击的那支曰本舰队,包括5艘战列舰、8艘重型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13艘驱逐舰,其中两艘战列舰是16万吨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据估计,由栗田上将指挥的这支曰本舰队,如果它一刻也不停的话,那么在25曰凌晨就可以到达莱特岛海域。曰本海军已在各海湾、海峡布下了水雷,守备森严,以逸待劳。伍潜龙不想穿过这些海峡迎击栗田的舰队。此外,据情报处报告,小泽上将率领另一支包括航空母舰的曰本舰队已经驶离曰本本土,很可能从菲律宾的北部打过来,鉴于这两个原因,伍潜龙更不愿意在内海海峡交战。他决计用大规模空袭阻截栗田的舰队。简而言之,伍潜龙在菲律宾以东得知栗田舰队从菲律宾西部插向内海,于是,他立即派出飞机进行轰炸。与此同时,伍潜龙电告去乌利西岛休整的杨承武,要他率领特遣分舰队返航参战。
24曰白天,伍潜龙舰队的飞机多次袭击栗田舰队;“轩辕”号航空母舰的飞机在栗田舰队南面的菲律宾内海,发现向莱特湾航行的第二支曰本舰队,并当即发起攻击。最后,中国航空母舰遭到曰本飞机的袭击,并看出某些飞机是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伍潜龙由此获悉南下的第三支曰舰队,即小泽的舰队赶到了。
中国飞机出击了,茫茫的天空,看不到一架为栗田舰队护航的曰本飞机。但是曰本舰队的炮火凶猛异常,密集如网。除了大炮之外,各舰还装备了25毫米的机枪,象这种机枪,每艘曰本战列舰上有120挺,每艘巡洋舰有90挺,每艘驱逐舰有40挺。栗田舰队在这用炮火织成的天幕下,向莱特湾前进。华军飞机首次攻击没有突破空中的火力网,空袭投弹效果无法观察。第二次进攻略有起色,炸中了1艘大型战列舰和其它的一些军舰。第三攻击梯队包括80架战斗机、52架鱼雷机和62架俯冲轰炸机。攻击过后,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中有1艘减慢了速度起火。栗田舰队转舵向西,且战且退。最后一支突击梯队于16时飞到了目标上空,曰本人还在西撤。
在南面的一支曰本舰队被发现后遭到“轩辕”号一支飞行小队的攻击。这是西村上将指挥的舰队,包括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其任务和从新加坡开来的第一支舰队一样,是钳制中国舰队。在遭到中国舰队的进攻之后,曰本舰队损失不大,继续向前航行。从陆上起飞的曰本飞机,8时许发起首次空袭,历时一小时,其主要攻击目标是伍潜龙布置在最北面的分舰队。曰本飞机大约有150到200架。但由于发现及时,大部分曰机在离航空母舰很远的地方就被截住了。在战斗进行的时候,航空母舰隐蔽在大片低矮的云层低下和雨雾的帷幕里,遇到飞机起降时才稍许离开。不过,“康定”号轻型航空母舰最后还是挨了一颗炸弹。
13时左右,曰本飞机又对分舰队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中国战斗机没有截住曰机,于是战斗就在航空母舰上空和周围打响了。结果,几艘航空母舰都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曰机中的许多“航空母舰”舰载型飞机就是在这第二次交战中发现的。在这两次战斗中,大约有200架曰本飞机被击落,分舰队损失了42架飞机。
9时许,落在“康定”号轻型航空母舰上的炸弹穿透了飞行甲板,在机库中舱甲板爆炸了,炸着了停放在那里的6架鱼雷机的油箱,机翼下还挂着鱼雷。安全队冲进浓烟中,只听得灭火器在吱吱地喷射着。一般说来,象这样的火灾应该是很快就被“控制住”的。“康定”号的舰长满以为可以保住他的职务。但有时候,火就象顽敌一样拒不降服,窜来窜去,到处蔓延。“康定”号上的火势就是这样,火在中舱甲板上被扑灭以后,又刁钻地蔓延到别处去了,舰员们没奈何,只好把停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推到海里。“康定”号撤离了舰队的行列。10时02分,舰内响起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飞行甲板被炸成两半,后升降台台架连同许多水兵被抛向天空。航空母舰滞留在海上,动弹不得,舰上冲起300米高的火烟柱,驱逐舰赶来营救。这种几乎被忘却了的场面又出现在其它军舰官兵的眼前。10点50分,“康定”号的舰长下令撤退伤员。“天魁星”号驱逐舰已经泊靠在“康定”的前部,海浪掀起驱逐舰,把它摔在航空母舰上,撞碎了“天魁星”的舰楼。伤员们好歹撤下来之后,“天魁星”号驱逐舰就走开了。然后又有3艘驱逐舰靠了过来,如同真正的消防队一样用水龙向“康定”号喷水,火势慢慢减弱。特遣分舰队的其它舰只都走开了,“南通”号巡洋舰靠近“康定”号,用14部高压水龙喷水。海在翻腾,浪在涌动,随着阵阵的波涛,不时传出两舰相互撞击的响声,巡洋舰上两门120毫米的大炮如同小玩具一样,从炮台上给撞掉了,航空母舰前舷起火了,“南通”号只好转舵离开航空母舰。爆炸过后,“康定”号仍然漂浮在海面上,被驱逐舰用两枚鱼雷击沉了。航空母舰上共有112人死亡或失踪,127人受伤。
小泽舰队在傍晚时分被中国侦察机发现了。听见飞行员的汇报之后,张起帆当即通告了伍潜龙;这支舰队看来包括4艘战列舰或重型巡洋舰、两艘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
命令下达十六分钟以后,伍潜龙接到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在布里亚斯岛和马斯巴特岛之间发现了栗田舰队。幕僚们返身再看地图,曰本舰队不但没有撤退,反而以24节的航速向圣贝纳迪诺海峡驶去。这消息未必可信,损伤到这种程度的栗田舰队的军舰是不可能以这么快的航速前进的。情报不可靠,不可轻信。然而,伍潜龙还是给金玉启发去一份电报以防万一。
伍潜龙舰队向北行进着。23时04分,又接到侦察机发来的电报,侦察机发现栗田舰队依然在前进。可是,电文断了,报告的海域名字辨认不清。
一小时之后,这位飞行员回到舰上,才把这份电报补全,并进一步作了肯定。栗田舰队的数艘战列舰鱼贯而行,其中有1艘后面还拖着一道油迹。这支舰队现在离圣贝纳迪诺海峡口只有40海里了。伍潜龙的首要任务是隐蔽金玉启舰队。
金玉启准备阻击南来的西村舰队。他估计这次遭遇将是一场夜战,于是作了相应的战术准备。就是护航航空母舰要留守莱特岛沿海,而舰队余部向前进,等曰本人一进入苏里高海峡就立即发起进攻。
(未完待续)
------------
(七百三十八)栗田舰队的突击
沟通棉兰老海和莱特湾的苏里高海峡实际上是一个长30海里的狭长水道,海峡内风大浪高,两岸悬崖陡峭。在皎洁的月光下,其景色显得格外瑰丽宜人。
午夜一过,月亮刚刚沉落,曰本军舰就露面了。华军首先出战的是鱼雷快艇。这些快艇并非象作品所能描写的那样风驰电掣地向曰本人猛打猛冲,而是悄然无声地摸向曰本人,一发射完鱼雷就疾驰飞奔,逃之夭夭。华军的快艇都装有雷达,即使航行在雨暴风狂、浓雾迷濛的夜晚,也可以在雷达荧光屏上发现曰本人,发起攻击。可惜那天夜里,迷雾消散了,曰本人发现了这些快艇,曰本大小军舰一齐炮轰,驱逐舰穷追不舍。这时,华军驱逐舰投入战斗,施放烟幕。许多快艇已经在有利的方位上发射了鱼雷,但当时根本无法观察攻击效果,只知道打乱了曰本舰队的阵势。
随之出击的是驱逐舰。它们同快艇一样,也备有雷达,开始也是循着雷达荧光屏显出的阴影的方向摸黑前进。曰本军舰也装备着雷达,只是不如华军的好,不过足可以在鱼雷射程内发现敌人。2时58分,曰本舰队的第一盏探照灯亮了,华军驱逐舰队当即转舵,施放烟幕,曰本军舰隔着烟幕向华军驱逐舰开炮。好几队中国驱逐舰被紧紧咬住了。一支支驱逐舰小舰队不是从正面攻击曰舰队,而是在漆黑的夜色里往来驰突,时而进攻,时而逃遁,如此周而复始搔扰曰本人。隆隆的炮声在峡谷中回荡,一颗颗炮弹落入水中,在海面上激起层层黑浪,道道火光不时地刺向夜空。华军“天机星”号驱逐舰的舰长此刻并没有站在驾驶台上,而是在船舱里面的“作战指挥所”里。他带着耳机,守在30厘米大的雷达荧光屏旁,一边观察战斗进展情况,一边指挥他的战舰。3时51分,当中国驱逐舰正在酣战的时候,中国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火了。群炮齐射,数不清的炮弹连成一条条火龙在驱逐舰士兵们头上凌空飞驰。军官们在神奇的荧光屏前观察着他们的射击效果。如果看到一个阴影在荧光屏上消逝了,人们就知道这是1艘曰舰沉没了。曰本舰队处于猛烈的炮弹和鱼雷的双重攻击之下。舰队开过之后,搅得海水波汹浪涌,留下一道道翻腾的航迹,这航迹随即被一颗颗鱼雷斩断了。曰本舰队自然不是情愿挨打,只是他们火力不猛,射击不准。西村舰队的残部且战且退,从北面来增援的志摩中将的舰队开进了杀声鼎沸的苏里高海峡后,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眼下两支舰队的残部竞相逃窜,彼此拥挤碰撞,狼狈不堪。
天亮时,整个苏里高海峡已被华军的巡洋舰、鱼雷艇和驱逐舰搅了个天翻地覆。在重油层层覆盖的海面上,漂移着火盆似的曰本军舰和数不清的残骸碎片,有的还在冒火,救生艇上挤满了逃生的曰本水兵。指挥官下令搭救遇难的曰本人。中国驱逐舰撒开救生网,向浑身沾满油污的曰本人抛出救生圈和缆绳。但这些曰本人大部分都拒不让中国人搭救,甚至原来躲避救生艇的曰本人看到1艘华军驱逐舰靠近时,有的竟返身跳进水里。在西村舰队中眼下只剩下“鸟取”号重型巡洋舰,但也已起火了,后来被飞机和鱼雷艇击沉了。志摩舰队的3艘巡洋舰只有1艘安全脱险。
曰军有7000多人死在苏里高海峡。华军损失了3艘鱼雷快艇;71人死亡或失踪,107人受伤,金玉启率领护航航空母舰始终守在莱特岛前,从午夜起,伍潜龙率领了威武雄壮的主力舰队,包括6艘快速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和轻、重型巡洋舰以及驱逐舰,全队疾速北上。凌晨2时许,“雪龙”号航空母舰的一架飞机发现了小泽舰队。伍潜龙当机立断,首先命令战列舰以及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率先出战,全速向曰本人驶去。按照他的想法,航空母舰随后在拂晓时放出飞机,赶到战列舰前面抢先一步攻击曰本人,然后战列舰及时赶到,收拾曰本人。
天亮了,太阳跃出了地平线,小泽舰队露面时已是7时35分了。这支舰队拥有2艘战列舰、1艘大型航空母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3艘轻型巡洋舰和数十艘驱逐舰。华军伍潜龙舰队要比它胜过一筹。首批接近曰舰的中国飞行员发现曰本人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空空荡荡的,空中曰本飞机也不多。这使伍潜龙感到蹊跷,甚至有些不安,他想曰本人是在搞什么阴险的战术诡计。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曰本几乎没有飞机了。小泽拥有飞机总数只相当于中国1艘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数。小泽是充当诱饵的。由于他的舰队无力为栗田上将的舰队提供适当的空中支援,因此,他要尽量多钳制一些华军航空母舰,引诱华军向他进攻。他是打算进行钳形攻击,为他的同僚解围。
许多中国航空母舰的飞机,尤其是“轩辕”号的飞机都参加了这次进攻。曰军战斗机为数不多,但作战很顽强。不过,当它们被击退之后,中国飞行员就再也不见有曰本飞机来迎战了,只有曰军的高射炮在阻击。曰本高射炮火力又凶又猛,与以前的交战相比,毫不逊色,企图以此来弥补其空中劣势。曰军凶猛的炮火在明朗的晴空中筑起一座火焰吞吐的殿宇,殿宇的列柱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下面航行着的曰本舰队,此时已呈密集队形掉头北上了。飞机投弹以后,曰军战舰开始东奔西跑,队形打乱了,但防空炮火凶猛如初。这天白天,中国飞机被击落22架。曰本军舰首当其冲的是“出云”号轻型航空母舰,被击中起火后不久就葬身海底了。“生驹”号航空母舰与其它舰艇也挨了好几颗炸弹。
伍潜龙命令快速战列舰和由3艘带护卫舰的航空母舰组成一支特遣分舰队返航,组织空中掩护,迎战栗田舰队。其余的航空母舰交给张起帆指挥继续北上。伍潜龙把这个新的部署电告金玉启和一直在等候回电的沈鸿烈。在给金玉启的电报中,伍潜龙还加了一句话,说他可能在第二天早晨8时以后赶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497
26498
26499
26500
26501
26502
26503
26504
26505
26506
26507
26508
26509
26510
26511
26512
26513
26514
26515
26516
26517
26518
26519
26520
26521
26522
26523
26524
26525
26526
26527
26528
26529
26530
26531
26532
26533
26534
26535
26536
26537
26538
26539
26540
26541
26542
26543
26544
26545
26546
26547
26548
26549
26550
26551
26552
26553
26554
26555
26556
26557
26558
26559
26560
26561
26562
26563
26564
26565
26566
26567
26568
26569
26570
26571
26572
26573
26574
26575
26576
26577
26578
26579
26580
26581
26582
26583
26584
26585
26586
26587
26588
26589
26590
26591
26592
26593
26594
26595
26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