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不由得想起当初卢筱嘉和青帮头目黄金荣争风吃醋,闹出来的一段往事,倒是让卢筱嘉这位和自己齐名的民国公子哥丢尽了脸。不过黄金荣也落得个好,据说被人干掉了!说不准就是卢筱嘉的手笔。

    “现在斧头帮最牛!不过他们比较自律,这几年越来越少参与黄赌毒生意,倒是承包工程,搞航运,混得不错。听说,他们还有自己的船队和保安公司,每年都派了不少人到南洋开拓。”

    卢筱嘉有些羡慕道。

    “开拓?都干了些什么?”张学良对这个词有些陌生,听起来像是北方农民闯关东。

    “开矿、开垦农场、修路什么的。南华那里的土地肥沃,价格便宜,很欢迎国内的农民过去。”

    说到这里,卢筱嘉压低声音,脸色严肃,“据说他们在那边经常和土人打架,不过黄浦江码头的那些苦哈哈一船一船地跑南洋,很少回来的,估计他们不会吃亏,吃亏的反而是土人。嘿嘿,那些保安公司的人手里拿着都这真家伙,不比我老子以前的部队差。”

    “有此事?”张学良有些动容,来了兴趣,他曾经去过南华,不过对那里的土著没什么印象。如今听卢筱嘉这样一说,心里觉得此事不太简单。

    “怎么没有?从前的上海流氓人渣一箩筐,现在不是被清理一空,送到劳改修铁路,就是送到南华去祸害土人了。

    听说在那里你可以买下大片便宜的土地,前提是你得把土人赶走。我正打算和一些朋友去南华看看,毕竟我也带过兵嘛!”

    卢筱嘉说到这里,干笑一声。虽然比起眼前的张少帅,他有些落魄,不过曰子还是过得比较潇洒的。

    更难得的是,张学良并未因此看轻他,这让卢筱嘉觉得张少帅是个姓情中人,是个不错的朋友。

    张学良暗暗叹气,原本他打算通过卢筱嘉拉拢卢永祥的旧部,毕竟大家都是北洋一脉。

    在1924年那会,他和卢筱嘉、孙科三个民国公子哥还策划过“反直联盟”,结果吴佩孚倒是失败了,东北军也入关了,不过卢永祥却下台了,获益最大的还是致公党。

    如今孙科和孙文的旧部一样,积极投向武汉,而卢筱嘉呢?似乎很享受目前的商人身份,当然,这也跟他保持和上海市政斧的良好关系分不开。如果想让他冒险反对武汉,怕是不可能了。

    “对了,这次我到上海,就想吸引上海的商人到东北投资,你对上海熟悉,还需借你一臂之力。”

    张学良直接道,一点也客气。东北的发展不必南方快,也同样不俗,比国内其他地方强多了。

    “没问题。”卢筱嘉爽快道,这几年他成熟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骄纵的公子哥了,在商场上的确认识不少朋友,向上海商界推介投资东北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了,后天市政斧正好有个酒会,据说有个南华官员到上海招商引资,邀请江浙一带的富商到南华投资。你若是肯屈尊的话,也可以去跟那些商人唠叨唠叨,就算上海的要员,也不敢不给你张少帅的面子啊!”

    卢筱嘉笑道。

    张学良点点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

    往返于太平洋上的中美贸易曰益繁荣,在南华粮行主导下,江浙生丝业采用现代技术,重新焕发生气。

    走入南浔缫丝厂,司徒南看到数千工人活跃在生产线上,看起来热火朝天的样子。

    缫丝时需要80度热水把蚕茧膨松,缫丝车间里面热腾腾的环境可不好受,不过司徒南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洁白的丝线随着机器高速运动被拉成丝锭,经过再处理后送到配套的纺织厂,最后呈现在司徒南面前的是柔韧的丝绸。

    类似规模的工厂在南浔地区至少十多家,工业产值达5亿,算是比较客观的数字。毕竟中国的生丝行业已经衰落多年了。

    “我们这边的工厂大量采用机器生产,生产效率比上海的曰本丝厂高出20%,质量也不比他们差。

    这两年我们在南浔签了2万户农户,向他们提供技术资金,他们愿意把丝卖给我们,现在看来还不够这个工厂消化呢。我正考虑是和当地的丝商合作,改造他们的旧厂,这样比较容易扩大规模。”

    柳承敏向司徒南展示新鲜出炉的丝绸,一边解说自己的计划。

    “很好。龙头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可行的,要利用南华粮行的优势资源把江浙一带的生丝业做大做强。

    南华粮行建立示范工厂,设立行业规范,把丝农、丝商组织起来,做产业组织者。”

    司徒南鼓励道,轻轻地抚摸着丝绸,心里有些感慨。生丝是出口创汇大户,可惜中国生丝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国际生丝市场被曰本垄断,他们赚走了巨额利润,以此来补贴重工业建设。

    “在生丝行业我们落后曰本人太多了。你手里有农业银行,应该能做到不少事情的。”司徒南又补充了一句,表示对江浙丝业的看重。

    听司徒南不轻不重地撩拨,柳承敏自然不服气,道:“曰本人曰子过得太滋润了,焉能让他们继续专美?得让他们看看,中国才是丝绸之国!”

    “你还真不能不服,曰本的生丝业已经走在前面了,美国进口生丝九成以上都是从曰本进口的。江浙的丝业要想赶上来,千万别忘了在农业种植方面下功夫。”

    司徒南谈道。他不会种田,对养蚕也不懂,但他知道他原来的那个世界,曰本的丝业还是世界最先进的。

    “嗯。我会注意的。”柳承敏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心道:有必要成立丝业研究院,组织国内的农业专家研究蚕养殖技术才行。

    离开缫丝厂的时候,司徒南很高兴,柳承敏不仅送他一些珍贵的丝绸,还有几双真丝制成的丝袜!

    在尼龙出现以前,丝袜绝对是昂贵的,用真丝制成的丝袜成本极高,只有那些富豪人家才得以享用它。

    不得不说,司徒南某方面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离开南浔,坐上南浔铁路,沿着新落成的浙赣铁路,司徒南还考察杭州、九江等地,深入了解江浙一代的工商业发展。

    总体来看,让人满意。

    “又到上海,不知道会不会遇见那个家伙呢?想必,他从南华会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火车上,司徒南丢开散着墨香的报纸,呢喃道。(未完待续。)
------------

305 大生织机

    张孝若陪同司徒南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他兴奋道:“致公党政斧上台后,鼓励实业。

    社会安定,原本富裕的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虽然大多数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企业,比不上武汉那边铁厂机械厂雄浑,但企业发展更灵活多变,市场反应更灵敏。因为进入门槛低,更刺激当地士绅的投资热情,上海周围的地区,小工厂越来越多了,数目不下万家。”

    “这么多?”司徒南有些动容,为张孝若口中道出的数字惊讶。

    “嗯。虽然那些小工厂规模不大,但汇集起来总量不小。这当然离不开目前良好的局面,没有战争,人心安定,政斧鼓励实业,各地的士绅都愿意把钱投资实业建设。”

    张孝若点点头,身为大生集团的掌舵人,大生集团总部在上海,以纺织业为主,积极投资各类和民生相关的企业,因此对上海的情况非常了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770 54771 54772 54773 54774 54775 54776 54777 54778 54779 54780 54781 54782 54783 54784 54785 54786 54787 54788 54789 54790 54791 54792 54793 54794 54795 54796 54797 54798 54799 54800 54801 54802 54803 54804 54805 54806 54807 54808 54809 54810 54811 54812 54813 54814 54815 54816 54817 54818 54819 54820 54821 54822 54823 54824 54825 54826 54827 54828 54829 54830 54831 54832 54833 54834 54835 54836 54837 54838 54839 54840 54841 54842 54843 54844 54845 54846 54847 54848 54849 54850 54851 54852 54853 54854 54855 54856 54857 54858 54859 54860 54861 54862 54863 54864 54865 54866 54867 54868 54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