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南熟悉的二战飞机一般都是单翼、全金属、可收放起落架,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出现。

    刚才那轰炸机群,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单架载弹量并不多,实战效果有多大,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司徒南心里暗暗想着这些想法,一时没有说话。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不满,因为飞机这玩意,这年头,主要是用来吓唬吓唬地面的人,精神上的震慑要比炸弹的威力要强得多了。(未完待续。)
------------

326 鸟瞰江湾

    司徒南似乎有些意犹未尽,指着窗外的那渐渐远去的轰炸机群继续道:“看到没?他们是我们防御吴淞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利器!”

    张静江感慨道:“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心里感叹:致公党有今曰成就,绝非侥幸啊!如果飞机真能挡住列强的海上威胁的话,那将国之幸事!

    “还没到吴淞口,我对司徒南先生的大上海计划充满信心了。”虞恰卿符合道。

    “过奖了,大上海计划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是大家的,属于所有建设者。”

    司徒南谦虚道。

    早在去年的时候,大上海计划就有人提出来了,只是后来被宋子文等人押后了。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美华财团把相当多的资源向南京、武汉等内陆城市倾斜,建立一批重工业企业,也无法忽视上海在国家金融、工业、文化领域的中心地位,大上海计划的出炉是大势所趋。

    “张老你们看,下面就是江湾了,大上海建设计划的精华地区,我们要建设一个比租界还要繁华的上海。”

    司徒南道,为了实施空中侦察,客机在他的吩咐下,一直保持比较低的速度。机长在他的命令下,慢慢地把降低飞行高度,黄浦江上空盘旋。

    江湾,顾名思义,就是黄浦江转弯的地方,位于黄浦江西岸,比邻公共租界,正好挡在公共租界扩张的方向上。

    后世大名鼎鼎的陆家嘴就和江湾隔江相望。

    鸟瞰黄浦江,上海一览无遗。江面船只往来如梭,如火柴盒般大小,在慢慢的蠕动,看起来很渺小的样子,若是在地面上观看,那些船只却有着山岳般伟岸的身影,这种对比实在有趣。

    “上海市繁华的,在国内很少看见这样的城市,不过出了租界,华界就慢慢地落后荒芜起来了。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在上海建一座新城,比租界还好!”

    张静江视线依旧落在地面上,看着租界把上海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不由得感慨道。

    事实上和其他内陆乡镇相比,江湾并不算太落后,只是和租界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像个寒酸的乞丐,苦逼地承受着旁边衣着华丽的高富帅的鄙视。

    “哎呦!在地面感觉还不强烈,上了天一看,同在黄浦江畔,原来差距这么大。要说浦东,差距就更大了。”

    虞恰卿道。

    “浦东就算了,我们现在没那么多钱洒在浦东。”司徒南摇摇头,现在的浦东烂地一片,实在没什么投资价值。

    飞机沿着黄浦江向长江口飞去,十里洋场被抛在脑后,呈现在司徒南面前的是一片更广阔的水域。

    “租界迟早会收回来的。和租界相比,吴淞口这边的发展前景也不差,水更深,不像租界里面,超过万吨的船只要等到涨潮时候才能开进去,所以很有必要在长江口临海地方修筑一座深水港。”司徒南道。

    回顾上海的历史,上海的发展轨迹是向海洋一步步走出去的,港口从黄浦江向长江口,然后再到外洋,船舶吨位也从千吨级到万吨级再到十万吨级,不过那几乎是百年后的事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

    张静江心思灵动,似乎从司徒南的话里得到某些信息,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是……难道黄浦江的水太浅了?准备在长江口修筑新港口,这可是大工程啊!”

    “确有此意。”司徒南点点头。

    黄浦江如果没疏浚的话,超过万吨的船只驶进去也有些困难。列强的巨舰不是没有光顾过上海,只是更多的时候停在长江口,必要时冲进黄浦江里炫耀一番然后赶在退潮前跑出来。

    至于一般轮船也是如此,南星轮船公司的大型邮轮就进不了租界里面的港口,不得不通过渡轮实现邮轮和租界里面的码头之间的往来。

    在大上海建设计划中,司徒南的目光已经从黄浦江跳出来,盯上了长江口。宝山――那才是司徒南记忆中对上海的最深刻印象,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在宝山建一座铁厂,规模或许不下于汉阳铁厂。只是这计划过于庞大,大部分存在司徒南的脑海里,一时无法对旁人明言。

    “那江湾怎么办?如果在长江口修筑港口的话,江湾那边会不会受到影响?”虞恰卿问道。

    江湾比邻租界,距离长江口还有一段距离,新的港口计划会不会影响大上海建设计划呢?

    虞恰卿有些担心。

    “江湾那边自然也要建的,只是那边侧重于商业区和公共服务区,政斧机关、体育场、学校等场所在江湾新城,这计划是不变的。至于长江口的新码头嘛,主要是为新的工业区服务的,两者功能不同,没有重复。”

    司徒南解释道,刚才时间仓促,一时没把话说透,只说了在江湾建新城,没说到在长江口再建一座工业区。

    张静江和虞恰卿两人暗暗惊讶,没想到司徒南的胃口这么大?

    张静江笑道:“原来如此,大上海建设计划不仅仅是市区建设,还有新工业区呢?”

    司徒南点点头:“单纯在江湾建一座新城,除了做给列强看,实在没太多意思。我倒是希望通过几个重点产业,推动上海工业发展,所以很有必要长江口兴建工业区。这方面,南华新唐山给上海树立了一个榜样。”

    “这倒也是。新唐山那边做的不错,不同的工业部门规划到不同的区域,相同的工厂都聚集在同一区域里,我去年去参观的时候,在一个轻工业工业区里,好家伙,清一色十几家工厂都是纺织厂。然后到了钢铁厂,哎呀,放眼过去就是钢铁的世界。”

    虞恰卿插嘴道。

    南华和中国关系密切,中国商人跑到南华做生意比比皆是,司徒南从虞恰卿兴奋的表情中,不难感受到传统商人面对新兴的精密规划的工业建设所发出的惊叹。

    “南华那边没什么历史包袱,建设起来动作干脆一点。至于国内这边,我们的工作可能就要仔细一点了。”

    司徒南淡淡一笑,对张静江道。

    “嗯,我也听说了。南华那边,的确比较容易放开手脚,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张静江点点头斟酌道。

    美华之所以在南华比较放开手脚,那是因为华人在南华地位强势,当地的土著处在弱势地位,南华致公党办事不会太过考虑土著的心情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司徒南为南华设计了一条巧妙的发展道路,使南华的发展处在相对高的上。

    “除了港口,张老不举得吴淞铁路太小气了吗?”司徒南又问道。

    “小气?”

    张静江疑惑道,该如何理解小气这个词呢?

    他尽量跟随司徒南的思路,知道司徒南在考他,他想了想,自己即将要出任中国铁路公司,掌管南方地区所有铁路,自然也包括吴淞铁路,铁路公司自然要做些动作配合大上海建设计划。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5440 65441 65442 65443 65444 65445 65446 65447 65448 65449 65450 65451 65452 65453 65454 65455 65456 65457 65458 65459 65460 65461 65462 65463 65464 65465 65466 65467 65468 65469 65470 65471 65472 65473 65474 65475 65476 65477 65478 65479 65480 65481 65482 65483 65484 65485 65486 65487 65488 65489 65490 65491 65492 65493 65494 65495 65496 65497 65498 65499 65500 65501 65502 65503 65504 65505 65506 65507 65508 65509 65510 65511 65512 65513 65514 65515 65516 65517 65518 65519 65520 65521 65522 65523 65524 65525 65526 65527 65528 65529 65530 65531 65532 65533 65534 65535 65536 65537 65538 6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