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q龄没逗留太久便走了。

    “你那一面之缘的朋友可真不简单啊!当年他不看好孙文,却对宋子文这样的老实人青眼相看,真让人耐人寻味!”

    邓同志有些神秘地笑道。宋q龄却不知道伍豪早已认识司徒南,等宋q龄走了,他才有此一问。

    刚才宋q龄在的时候,邓同志说话不多。安静坐在一旁,不过以他高超的智商,从宋q龄的话中猜测到,这位孙夫人地位特殊,很多人都给她面子。宋家姐妹兄弟因为亲情也敬重她,但她要是想通过宋子文和宋m龄影响武汉政府,这种影响力有多大呢?还不好确定,但无疑是条重要的线索。

    伍豪听了邓同志的分析,点点头大体认同邓同志的猜测,不乐观地说道:“对宋子文影响最大的是司徒南那个假洋人。就算宋子文愿意和苏联交好,美华财团也会从中作梗。财政部长林一民也是出自美华公司,据说也是个非常强势的人。”

    说到底,无论是武汉政府还是北洋政府都不敢得罪列强和苏联建交的。不过,哪怕机会渺茫也要试一试。

    “假洋人?”邓同志对伍豪说出的这个词有些奇怪,伍豪简单解释两句后才释然。

    他又拿着宋q龄留下的10万元支票,咋舌道:“宋家果然不同凡响,夫人多年未归,却还给她准备了这么丰厚的嫁妆。如今组织发展很快,用度也多,正好解决了我们的一时难题。”

    “嗯。她是个令人敬佩的女性。虽然她不完全认同我们,却总归是我们的人。”

    伍豪自信一笑道。他对自己的识人很有信心,一般人都看不走眼,那些人能做朋友,那些人是敌人,他有种本能的天赋,很快就能分辨出来了。

    “有些麻烦的是,我们的队伍在北方,而南方的工人阶级力量更大,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也不容易。

    特别是美华系企业,他们自己派人组织各种行业公会,秘密监视控制,可见对我们提防之深,更别说养了几十万的军队、警察等爪牙。如果我们贸然发动暴动的话,我敢肯定他们会毫不犹豫就镇压。”

    邓同志皱着眉头道。当然了,现在也远未到要发动暴动夺取政权的地步。邓同志这样一说,也是因为党内有些声音要在南方通过武力夺取政权。

    伍豪不作声,回国的几年总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听了邓的话,心头多了一份压抑,徐徐道:“还不是暴动的时候。工人群众需要更多的教育,我们得花更多的耐心,积蓄力量。总的来说,我们的力量正在飞速壮大,这五年来,致公党统治从广东到如今的南方关税同盟区,工业发展比较快,城市人口激增,同样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3000万工人阶级中,哪怕我们凝聚其中的十分之一,也是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是我们将来夺取政权的基础。”

    伍豪坚定道。

    “有3000万工人?”邓同志有些惊讶,对这个数据有些疑问。

    “只多不少。”伍豪肯定地点点头,南方关税同盟区有两三亿人口,单是铁路工程就吸引了近百万劳动大军,所以建设兵团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方向。

    “这个主意好!他们不仅是工人,也是准军事化组织,一旦……”

    邓同志眼前一亮,有些激动地看着伍豪。他最佩服的就是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兼领导了。

    “话是这样说,但也要看到武汉致公党放着北方军阀不打,却像个土财主一样专心建设南方,投入是巨大的,一旦遭到我们破坏,他们的报复也是恐怖的。

    相反,还在军阀混战中的北方地区,我们在那建立武装力量要容易得多。我猜着也是为什么我们能从汉阳兵工厂买到武器的原因,你说他们不知道流向北方的武器去向吗?”

    伍豪摇摇头,自己也有些不相信。

    夜色渐渐深了,两人都没说话,房间里气氛有些压抑。突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叫喊,隐约还听见有人在惨叫,声音越来越近,似乎正向着他们过来。

    “今天就到这里吧!注意安全。”

    伍豪吩咐道。

    数秒后,邓同志灵活地翻墙而走,消失在夜空里。

    伍豪在两名卫士的护送下,很快离开了公寓。

    与此同时,嘉道理花园内,司徒南正听着王亚樵的汇报,其中就提到宋q龄的行踪。

    “都说了些什么?”司徒南问。
------------

345 杜月笙的头疼

    与此同时,嘉道理花园内,司徒南正听着王亚樵的汇报,其中就提到宋q龄的行踪。

    “都说了些什么?”司徒南问道。

    “具体不太清楚,应该和俄国有关。据我们的人传出来的消息,那位孙夫人是带着任务从俄国回来的,她才莫斯科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几年混乱后,苏俄渐渐恢复了元气,日本人从俄国远东撤军后,北方局势重新回到了沙皇时代,外蒙――”

    说到这里,王亚樵有些担心。俄国重新统一,威胁最大的就是中国,中国北方又危险了。

    “我知道,有个混蛋叫乔巴山,俄国主子把他捧了起来。”

    司徒南伸手轻轻虚按,打断了王亚樵的话,心里有些触动――外蒙啊,中国人的痛!用不可忘记。

    “唉,如果前连年,我们舍得下本钱经营蒙古,其实是有机会的,可惜了。”

    王亚樵嘴上说有些可惜,心里其实有些抱怨,这两年,他知道司徒南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只要这位大老板肯点头,在北方拉起一只部队,趁着苏联内乱把蒙古收了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该是我们的东西谁也夺不走。”司徒南淡淡一笑道,似乎并不太在意,不过很快他一句话马上让王亚樵的心惊悚了起来。

    他说:“就让那些怀有异心的家伙都跳出来,得意几年,将来我们就有借口把他们统统抹掉。不是吗?这方面你得留意斯大林那人渣。看看十年八年后。俄国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到哪去了?”

    王亚樵把司徒南的这话记了下来,虽然司徒南说的话像是开玩笑,不过王亚樵一点不敢怠慢。根据南华那边的情报,远在南华的那位“司徒夫人”似乎就很让当地土著受伤,背后如果没有眼前这位看似漫不经心的斯文少爷的影响,王亚樵绝对是不相信的。

    “斯大林打败了托洛斯基,苏俄对外政策也从托洛斯基的世界革命转向一国革命,专心经营俄国。为改善外部环境。苏俄似乎有意拉拢中国,那位孙夫人成了最好的穿针引线的人选。”

    王亚樵板着脸继续道,回到了最初的话题。脸上冰凉没多少感情,眼镜背后眯着的眼睛隐隐露出一丝嘲讽。提到宋q龄,他就用那位孙夫人代替。

    有心插柳,军情局特意在敌人内部安插间谍,效果好像挺不错的。

    说白了,托洛斯基是个搅屎棍,到处煽风点火,斯大林就务实些。先把家里料理好,等强大了再去收拾别人。这家伙不简单。

    狼嘛,先把爪子藏起来,时机成熟再发动致命一击,比到处嚷嚷,满世界叫嚣更可怕!

    “听起来好像还可以,如果托洛斯基那家伙得势了,我们反而有点麻烦,说不准整天要面对罢工、抗议,甚至暴动。国内人口过剩,清除不安分的暴徒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拖累铁路、钢铁厂等大批工业建设计划就不好了。当然了,我们现在在南方搞工业计划,暂时不理会北方的事务,斯大林掌权应该会比托洛斯基好一点点,他会务实一点,不像托洛斯基那条疯狗到处咬人。”

    司徒南凝重地说道。隐隐露出不反对和苏联较好的态度,王亚樵听了便皱起眉头。

    这也符合他对司徒南的了解,这位大老板一般不怎么管事,人是比较疏懒的,更不爱出风头,但最最最看重他的那些工厂铁路,谁要是动了他的命根子,后果是很严重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112 72113 72114 72115 72116 72117 72118 72119 72120 72121 72122 72123 72124 72125 72126 72127 72128 72129 72130 72131 72132 72133 72134 72135 72136 72137 72138 72139 72140 72141 72142 72143 72144 72145 72146 72147 72148 72149 72150 72151 72152 72153 72154 72155 72156 72157 72158 72159 72160 72161 72162 72163 72164 72165 72166 72167 72168 72169 72170 72171 72172 72173 72174 72175 72176 72177 72178 72179 72180 72181 72182 72183 72184 72185 72186 72187 72188 72189 72190 72191 72192 72193 72194 72195 72196 72197 72198 72199 72200 72201 72202 72203 72204 72205 72206 72207 72208 72209 72210 7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