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嘉道理花园内,司徒南正听着王亚樵的汇报,其中就提到宋q龄的行踪。

    “都说了些什么?”司徒南问道。

    “具体不太清楚,应该和俄国有关。据我们的人传出来的消息,那位孙夫人是带着任务从俄国回来的,她才莫斯科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几年混乱后,苏俄渐渐恢复了元气,日本人从俄国远东撤军后,北方局势重新回到了沙皇时代,外蒙――”

    说到这里,王亚樵有些担心。俄国重新统一,威胁最大的就是中国,中国北方又危险了。

    “我知道,有个混蛋叫乔巴山,俄国主子把他捧了起来。”

    司徒南伸手轻轻虚按,打断了王亚樵的话,心里有些触动――外蒙啊,中国人的痛!用不可忘记。

    “唉,如果前连年,我们舍得下本钱经营蒙古,其实是有机会的,可惜了。”

    王亚樵嘴上说有些可惜,心里其实有些抱怨,这两年,他知道司徒南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只要这位大老板肯点头,在北方拉起一只部队,趁着苏联内乱把蒙古收了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该是我们的东西谁也夺不走。”司徒南淡淡一笑道,似乎并不太在意,不过很快他一句话马上让王亚樵的心惊悚了起来。

    他说:“就让那些怀有异心的家伙都跳出来,得意几年,将来我们就有借口把他们统统抹掉。不是吗?这方面你得留意斯大林那人渣。看看十年八年后。俄国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到哪去了?”

    王亚樵把司徒南的这话记了下来,虽然司徒南说的话像是开玩笑,不过王亚樵一点不敢怠慢。根据南华那边的情报,远在南华的那位“司徒夫人”似乎就很让当地土著受伤,背后如果没有眼前这位看似漫不经心的斯文少爷的影响,王亚樵绝对是不相信的。

    “斯大林打败了托洛斯基,苏俄对外政策也从托洛斯基的世界革命转向一国革命,专心经营俄国。为改善外部环境。苏俄似乎有意拉拢中国,那位孙夫人成了最好的穿针引线的人选。”

    王亚樵板着脸继续道,回到了最初的话题。脸上冰凉没多少感情,眼镜背后眯着的眼睛隐隐露出一丝嘲讽。提到宋q龄,他就用那位孙夫人代替。

    有心插柳,军情局特意在敌人内部安插间谍,效果好像挺不错的。

    说白了,托洛斯基是个搅屎棍,到处煽风点火,斯大林就务实些。先把家里料理好,等强大了再去收拾别人。这家伙不简单。

    狼嘛,先把爪子藏起来,时机成熟再发动致命一击,比到处嚷嚷,满世界叫嚣更可怕!

    “听起来好像还可以,如果托洛斯基那家伙得势了,我们反而有点麻烦,说不准整天要面对罢工、抗议,甚至暴动。国内人口过剩,清除不安分的暴徒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拖累铁路、钢铁厂等大批工业建设计划就不好了。当然了,我们现在在南方搞工业计划,暂时不理会北方的事务,斯大林掌权应该会比托洛斯基好一点点,他会务实一点,不像托洛斯基那条疯狗到处咬人。”

    司徒南凝重地说道。隐隐露出不反对和苏联较好的态度,王亚樵听了便皱起眉头。

    这也符合他对司徒南的了解,这位大老板一般不怎么管事,人是比较疏懒的,更不爱出风头,但最最最看重他的那些工厂铁路,谁要是动了他的命根子,后果是很严重的。

    不然,凭着军情局的力量,王亚樵可以轻易就把某些异端分子送到南洋孤岛的锡矿去!

    “那――”王亚樵又问道。

    “就当没看见吧!让子文去头疼好了。”

    司徒南淡淡一笑,王亚樵的意思他懂,只是这些年他也看开了,中国人最老实了,中国人没信仰,也不信什么主义,只相信自己得到的东西。

    只要武汉致公党经济不崩盘,百姓有口饭吃他们就不会闹。

    一句话――非饿死不革命。想让他们有更多的追求,也是不容易的。

    至于,宋子文会同意和苏联人交好吗?

    司徒南表示不干涉的态度,其实细想,宋子文的选择真不多。

    王亚樵慢慢地有所领悟,放下心来,抚了抚眼睛道:“我也是随口一提罢了。必要的措施还是要的,我的人有些已经过去北方了,内蒙和新疆是主要方向。对了,最近北方比较乱,特别是西北,回汉之间干了几场了,死了不少人不说,旱灾也让不少人没了活路。”

    “是吗?”

    司徒南淡淡道,对于南方工业区以外的地方,他不太关心,什么河南旱灾、陕甘动荡、回汉矛盾啊,说白了,就是人多闹的,地方就那么大,没有工业也就能养那么几个人,人口越来越多,能没矛盾么?

    再加上天灾,死个千百万人,算是少的了!

    “嗯。最近越来越多的人从北方过来了,虽说我们的地盘安定,工业建设吸引北方的人口资金,更迫切的原因也是因为北方的旱灾让人没了活路。”

    王亚樵叹道。

    “哦!”司徒南不得不想起历史上的民国,一场西北大旱下来,死的人海里去了。

    “现在旱灾才开始,接下来的几年,日子才难过呢。”

    他自言自语道,长叹了口气。他倒不是悲悯天人,更不会不心安,在这新一轮人口大迁徙中,将有数百万灾民在南方的工厂找到了活路,或者去了南洋。

    “对了,青帮的事是不是该了结了?税警团硬抗着也不是办法,倒不是怕了租界的几个耀武扬威的领事。而是最近国内的鸦片贩子都跑到北方去了。天津成了最大的鸦片贸易中心。”

    王亚樵换了个话题道。

    流入上海的鸦片虽大为减少。但北方的鸦片贸易却比往年繁荣起来了,除非南方政府统一全国,否则……

    “你看着办吧!”司徒南撇了撇嘴,毫不在乎道。流氓这东西就像垃圾,除非你把它烧了,不然扔到哪,总会有块地方是不干净的。

    司徒南自认为自己有能力烧掉上海的这些垃圾,至少是相当数量的部分。不过却一时半会改造不了产生垃圾的环境。当年杀掉了个黄金荣,如今不还有杜月笙和张啸林么?如果灭了杜月笙,就不会有第二个了么?

    见司徒南挥挥手,王亚樵便识趣离开了。他大概知道该怎么办了。

    “杨市长?对,我是王亚樵。江湾那边建设还好吧?……青帮那些家伙最近还来烦你么?……对,等着好消息吧,如果那家伙识趣的话!”

    王亚樵的电话把杨永泰叫醒,杨永泰放下电话,脸上的肃敬表情尚未退去。

    有些摸不着头脑,想起刚才王亚樵在电话里提到青帮。慢慢才理出一丝头绪来。

    武汉致公党政府比起历史上的国民政府要强势得多,王亚樵、杨永泰不会直接联系杜月笙这样一个黑社会头目。那样显得掉价。

    “老弟,你的事有些眉目了。”

    杜月笙还在焦灼不安的时候,接到虞洽卿的电话,心头激动。

    前些日子虞洽卿态度不冷不热,这次多了分热情就,双方约在江湾码头见面。

    江湾,在杜月笙印象中是个偏僻的地方,远远比不上租借这边热闹,前些日子市政府要建设大上海,抵御租借北扩,杜月笙开始不以为然,觉得市政府在吹牛。政客的话从来都是那个什么的,从前就有个人出了名的叫“大炮”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5319 105320 105321 105322 105323 105324 105325 105326 105327 105328 105329 105330 105331 105332 105333 105334 105335 105336 105337 105338 105339 105340 105341 105342 105343 105344 105345 105346 105347 105348 105349 105350 105351 105352 105353 105354 105355 105356 105357 105358 105359 105360 105361 105362 105363 105364 105365 105366 105367 105368 105369 105370 105371 105372 105373 105374 105375 105376 105377 105378 105379 105380 105381 105382 105383 105384 105385 105386 105387 105388 105389 105390 105391 105392 105393 105394 105395 105396 105397 105398 105399 105400 105401 105402 105403 105404 105405 105406 105407 105408 105409 105410 105411 105412 105413 105414 105415 105416 105417 1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