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外国间谍最喜欢爬上文华酒店楼顶观察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

    卢作孚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往汉阳铁厂方面看了一眼,见杜月笙好奇的样子,便把望远镜递给杜月笙。

    杜月笙不用望远镜也看到卢作孚所说的那片宽阔的工厂,只是望远镜看得更清楚,尽管只是大概看了个轮廓,心里却是震撼,汉阳铁厂高炉耸立,浓烟滚滚,厂房密密麻麻,绵延十数公里,火柴盒一样大小的车辆在厂区穿梭不停,好一片灰色的钢铁世界!

    杜月笙一时忘神,看了久久不语,没发现身后卢作孚回头看了虞洽卿一眼,两人默契一笑。

    嘟嘟嘟――

    一声高亢的怒吼,杜月笙看见一个钢铁怪兽喷着浓烟驶入汉口火车站!

    “奇怪的火车?”

    “那是装甲列车!上面载满了大炮、机枪,可以沿着铁路到处跑!”

    见杜月笙有些惊愕,卢作孚一点也不惊讶,笑着解释道。最近这列火车成了武汉的热门话题,偶尔会出现在汉口,据说是装甲兵在训练。

    装甲列车从汉阳兵工厂里驶出来,后面拉着二十多门大炮,火车上数百名官兵荷枪实弹。上海流氓耍的水果刀和森冷的机关大炮比起来,差距够大的!

    “原来是装甲列车啊!在上海时听洋人说过,没想到今日在这看到了它!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虞洽卿饶有兴趣,举起望远镜,看了看道。

    杜月笙一时没有作声,暗想:这样的怪兽大概沪汉铁路修好也能跑到上海吧?这样的利器,大概也是武汉政府不怕洋人的底气吧?

    嗯,投资铁路很值得考虑,如果青帮某一天不想受灭顶之灾的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杜月笙知道这次武汉之行即将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

350 火红的汉阳,忐忑的杜月笙

    ps:这是很久前的存稿,上传前犹豫了十几分钟,心中忐忑,害怕希望,害怕辜负,害怕……我肯定被人问候很多次了,谁叫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呢?有时也挺狠自己的。、ybdu、

    这次,至少更新10章,不然自己剁手指!

    以下是正文――

    尽管昨日在酒店套房里已经远眺过汉阳工业区,对汉阳铁厂有了整体的印象,总不如身临其境来得深刻些。

    走入汉阳,杜月笙的心就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这次他终于大开眼界。他坐在通勤车上脸色涨红,身体隐约能感觉到铁厂传来的炙热,风吹进车窗时才感觉到一丝清凉,好让他稍微清醒一会。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高炉,脑子里还停留着铁水出炉时那壮观的画面,感觉太神奇了,铁水从里面流出来凝固成块,源源不断,不停地吞噬着矿石焦炭。

    这座城市有着和上海滩不同的力量――工业。虞洽卿自认为见过识广,也不得不为汉阳铁厂的发展之快惊讶。

    他们刚刚看到的是竣工不久的第5号高炉,容积近1000立方,是当前世界最大的高炉,年产生铁80万吨,相当于1918年以前日本全国钢铁产量总和!

    绝对是高大上,没有比它更大的高炉了。

    技术来自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伯利恒钢铁公司,1000立方的容积,这个数字当初项目筹划的时候司徒南一度担心。如此庞大的设计容量连美国人惊讶中国人的冒险精神。因为美国本土都没有建成。伯利恒钢铁公司其实是拿这个项目做实验。

    实验成功,世界最大的高炉在中国建成,伯利恒钢铁公司备受鼓舞,为了应对需求越来越大的美国钢铁市场,他们毫不犹豫复制第二座第三座类似的高炉,直到后来二战结束后才出现超过1500立方的高炉。

    5号高炉在汉阳建成后,日本八幡制铁也羡慕并且着急,因为汉阳铁厂已经赶上并超过八幡制铁厂。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体。

    着急的日本人也要上马新高炉,他们咬牙也要上。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政府从日清公司手中收回了大冶铁矿,如今日本人已经不能从大冶铁矿得到铁矿砂了,当初被肢解的汉冶萍公司完整地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只要发力就能取得成效,汉阳铁厂就是其中的典范,日本资源匮乏,他们羡慕嫉妒恨就不难理解了。

    “没想到日本人吞下的东西也得吐出来啊!”

    虞洽卿坐在杜月笙身旁感叹了一声。见杜月笙有些不解,便向他解释背后的缘由。

    当初汉冶萍破落时美华公司只买下铁厂和萍乡煤矿。汉冶萍公司因欠了日清公司的债务不得不用铁矿砂来偿还,大冶铁矿则在日本人手中。

    北伐后形势改变,汉阳铁厂成了国家重点工程,政府就强硬收回了大冶铁矿,大冶重新成为汉阳铁厂的一部分。

    背后的斗争故事引起杜月笙的兴趣,他有些不解问:“那日本人岂不是亏大了?”

    “这倒没,日清公司虽然失去了大冶铁矿,不过也得到了补偿,每年能从汉阳铁厂购买生铁,直到还清大冶铁矿所欠日方的债务。日本人直接得到生铁不用把铁矿砂运回本土,反而节约了不少成本。”

    虞洽卿摇摇头,心想围绕着汉冶萍,美华公司和日清公司背后的三菱、三井财团另有交易也说不定,这里面还牵涉到南华,日本从南洋进口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都绕不开美华公司。

    据说大冶铁矿回到汉阳铁厂后,南华也放开向日本出口石油橡胶等资源的限制。这背后的故事虞洽卿不太清楚,面对杜月笙的疑问,虞洽卿不好说得太深。以杜月笙的地位,似乎还不够格知道美华财团的秘密。

    “原来如此,这生意双方都没吃亏。”

    杜月笙道。

    “从长远来说,斩断了日本控制汉冶萍的手,为汉阳铁厂发展扫清障碍,不比再受制于人。”

    虞洽卿评价道,很是赞赏汉阳铁厂,5号高炉投产不到两个月,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很快就完成了日清公司的合同。

    说到这,虞洽卿有些激动,感叹道:“这个5号高炉年产生铁80万吨,汉阳铁厂能年产钢铁超过百万吨大半都靠它。

    铁厂是真正的大事业啊,在这美华可谓不余遗力,加上南边广州的铁厂,嗯,南京那边的马鞍山钢铁投产也就还有两三年,也快了,全中国加起来一百几十万吨的钢铁产量不比日本少了。”

    杜月笙听了心里一突,听着虞洽卿的分析,震撼之余也有些紧张,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钢铁即国家。

    这话常出现在报纸上。照虞洽卿的说法,汉阳铁厂产那么多钢铁,武汉政府骨头越来越硬了?敢和洋人掰手腕了?

    嗯,好像是这样。国内局势发展肯定是好的,不然自己和青帮的日子就不会越发难过了。

    杜月笙郁闷地想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1895 131896 131897 131898 131899 131900 131901 131902 131903 131904 131905 131906 131907 131908 131909 131910 131911 131912 131913 131914 131915 131916 131917 131918 131919 131920 131921 131922 131923 131924 131925 131926 131927 131928 131929 131930 131931 131932 131933 131934 131935 131936 131937 131938 131939 131940 131941 131942 131943 131944 131945 131946 131947 131948 131949 131950 131951 131952 131953 131954 131955 131956 131957 131958 131959 131960 131961 131962 131963 131964 131965 131966 131967 131968 131969 131970 131971 131972 131973 131974 131975 131976 131977 131978 131979 131980 131981 131982 131983 131984 131985 131986 131987 131988 131989 131990 131991 131992 131993 13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