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投资铁路很值得考虑,如果青帮某一天不想受灭顶之灾的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杜月笙知道这次武汉之行即将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

350 火红的汉阳,忐忑的杜月笙

    ps:这是很久前的存稿,上传前犹豫了十几分钟,心中忐忑,害怕希望,害怕辜负,害怕……我肯定被人问候很多次了,谁叫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呢?有时也挺狠自己的。、ybdu、

    这次,至少更新10章,不然自己剁手指!

    以下是正文――

    尽管昨日在酒店套房里已经远眺过汉阳工业区,对汉阳铁厂有了整体的印象,总不如身临其境来得深刻些。

    走入汉阳,杜月笙的心就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这次他终于大开眼界。他坐在通勤车上脸色涨红,身体隐约能感觉到铁厂传来的炙热,风吹进车窗时才感觉到一丝清凉,好让他稍微清醒一会。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高炉,脑子里还停留着铁水出炉时那壮观的画面,感觉太神奇了,铁水从里面流出来凝固成块,源源不断,不停地吞噬着矿石焦炭。

    这座城市有着和上海滩不同的力量――工业。虞洽卿自认为见过识广,也不得不为汉阳铁厂的发展之快惊讶。

    他们刚刚看到的是竣工不久的第5号高炉,容积近1000立方,是当前世界最大的高炉,年产生铁80万吨,相当于1918年以前日本全国钢铁产量总和!

    绝对是高大上,没有比它更大的高炉了。

    技术来自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伯利恒钢铁公司,1000立方的容积,这个数字当初项目筹划的时候司徒南一度担心。如此庞大的设计容量连美国人惊讶中国人的冒险精神。因为美国本土都没有建成。伯利恒钢铁公司其实是拿这个项目做实验。

    实验成功,世界最大的高炉在中国建成,伯利恒钢铁公司备受鼓舞,为了应对需求越来越大的美国钢铁市场,他们毫不犹豫复制第二座第三座类似的高炉,直到后来二战结束后才出现超过1500立方的高炉。

    5号高炉在汉阳建成后,日本八幡制铁也羡慕并且着急,因为汉阳铁厂已经赶上并超过八幡制铁厂。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体。

    着急的日本人也要上马新高炉,他们咬牙也要上。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政府从日清公司手中收回了大冶铁矿,如今日本人已经不能从大冶铁矿得到铁矿砂了,当初被肢解的汉冶萍公司完整地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只要发力就能取得成效,汉阳铁厂就是其中的典范,日本资源匮乏,他们羡慕嫉妒恨就不难理解了。

    “没想到日本人吞下的东西也得吐出来啊!”

    虞洽卿坐在杜月笙身旁感叹了一声。见杜月笙有些不解,便向他解释背后的缘由。

    当初汉冶萍破落时美华公司只买下铁厂和萍乡煤矿。汉冶萍公司因欠了日清公司的债务不得不用铁矿砂来偿还,大冶铁矿则在日本人手中。

    北伐后形势改变,汉阳铁厂成了国家重点工程,政府就强硬收回了大冶铁矿,大冶重新成为汉阳铁厂的一部分。

    背后的斗争故事引起杜月笙的兴趣,他有些不解问:“那日本人岂不是亏大了?”

    “这倒没,日清公司虽然失去了大冶铁矿,不过也得到了补偿,每年能从汉阳铁厂购买生铁,直到还清大冶铁矿所欠日方的债务。日本人直接得到生铁不用把铁矿砂运回本土,反而节约了不少成本。”

    虞洽卿摇摇头,心想围绕着汉冶萍,美华公司和日清公司背后的三菱、三井财团另有交易也说不定,这里面还牵涉到南华,日本从南洋进口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都绕不开美华公司。

    据说大冶铁矿回到汉阳铁厂后,南华也放开向日本出口石油橡胶等资源的限制。这背后的故事虞洽卿不太清楚,面对杜月笙的疑问,虞洽卿不好说得太深。以杜月笙的地位,似乎还不够格知道美华财团的秘密。

    “原来如此,这生意双方都没吃亏。”

    杜月笙道。

    “从长远来说,斩断了日本控制汉冶萍的手,为汉阳铁厂发展扫清障碍,不比再受制于人。”

    虞洽卿评价道,很是赞赏汉阳铁厂,5号高炉投产不到两个月,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很快就完成了日清公司的合同。

    说到这,虞洽卿有些激动,感叹道:“这个5号高炉年产生铁80万吨,汉阳铁厂能年产钢铁超过百万吨大半都靠它。

    铁厂是真正的大事业啊,在这美华可谓不余遗力,加上南边广州的铁厂,嗯,南京那边的马鞍山钢铁投产也就还有两三年,也快了,全中国加起来一百几十万吨的钢铁产量不比日本少了。”

    杜月笙听了心里一突,听着虞洽卿的分析,震撼之余也有些紧张,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钢铁即国家。

    这话常出现在报纸上。照虞洽卿的说法,汉阳铁厂产那么多钢铁,武汉政府骨头越来越硬了?敢和洋人掰手腕了?

    嗯,好像是这样。国内局势发展肯定是好的,不然自己和青帮的日子就不会越发难过了。

    杜月笙郁闷地想到。

    又听到虞洽卿道:“宋子文敢从洋人那收回海关,提高关税,打击租界走私,国内钢铁工业和军工业快速发展给了他底气。”

    虞洽卿看了杜月笙一眼,语气停顿了一下,劝道:“三鑫公司的生意,能断还是断了吧?早断比晚断好,免得人家将来记恨你。”

    杜月笙微微瞪大眼睛,张嘴想说什么,嘴皮动了动,却没说出来,长长地叹了口气。

    青帮之所以得势,得益于上海的特殊位置。在租界,除了洋人。就数青帮了。他杜月笙靠什么发家。还不是鸦片?

    租界表面上是禁烟的。实际却不然,杜月笙身在租界,自然不太担心致公党一时半会插手租界,不过没有内地市场,黄浦江上还有税警团巡逻艇,三鑫公司的生意差了很多。

    杜月笙家底丰厚,还熬得住,怕就怕人家将来清算你啊。虞洽卿的话算是说到杜月笙心里去了。

    “怎么能说断就断?手下的弟兄都要吃饭呢?”

    杜月笙苦恼道。

    流氓身份肯定要洗白的。只是让杜月笙放弃鸦片生意,简直是用刀子挖他的肉。

    虞洽卿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杜月笙。

    杜月笙心里满是踌躇,也不说话了,场面一时安静下来,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5号高炉庞大的身影,喷出的浓浓黑烟弥漫天空,似乎成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

    突然间他羡慕虞洽卿,这大概是属于商人的时代吧,可惜我卖的的是大烟。如果我不卖大烟了。做其他生意也能做得好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310 63311 63312 63313 63314 63315 63316 63317 63318 63319 63320 63321 63322 63323 63324 63325 63326 63327 63328 63329 63330 63331 63332 63333 63334 63335 63336 63337 63338 63339 63340 63341 63342 63343 63344 63345 63346 63347 63348 63349 63350 63351 63352 63353 63354 63355 63356 63357 63358 63359 63360 63361 63362 63363 63364 63365 63366 63367 63368 63369 63370 63371 63372 63373 63374 63375 63376 63377 63378 63379 63380 63381 63382 63383 63384 63385 63386 63387 63388 63389 63390 63391 63392 63393 63394 63395 63396 63397 63398 63399 63400 63401 63402 63403 63404 63405 63406 63407 63408 6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