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轻轻地抚摸着刚下线的钢板,钢板光滑平整,质感冰冷,和刚刚还在生产线上炙热通红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杜月笙不曾看见过这等奇景,惊叹连连,大开眼界了。凑到虞洽卿耳边问:“民生公司的轮船钢板就是从这来的?”说着指了指面前的一堆叠好的钢板。
“嗯。轧钢厂再往外走就直通造船厂,不到五百米的距离,运输方便。除了造船,热轧厂的钢板也用来制造机车车厢。眼前的这条热轧生产线只是汉阳铁厂的一部分,比起船用钢板,汉阳铁厂最拿手的还是轧制钢轨,从武汉铺到上海的铁路的钢轨都是在这生产的。”
虞洽卿笑道,说到铁路,他是多么希望沪汉铁路竣工啊!
造船是最能体现一国工业水平的行业,而汉阳铁厂能生产合格的船用钢板体现了民族钢铁工业进步,放眼世界能做到这步都是列强。
“不管是铁路还是轮船,我的两大产业都离不开汉阳铁厂嘞,全部身家都压在铁厂上了。”
他又补充道。
虞洽卿那得意的自信满满的表情都落在杜月笙眼里,人家的前途身家都搭在铁厂这边,对武汉致公党政府态度能不热切吗?
四明银行,江浙铁路,最近又得了轮船招商局,虞洽卿的事业膨胀得厉害啊!
以前差距还没那么大,现在杜月笙感觉自己这个上海大亨不如人家了,这让他有些沮丧。尽管两人关系还…算可以。
实业报国啊实业报国,像我这样的流氓,如果不贩卖大烟造香烟,算不算实业报国呢?
杜月笙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距离钢铁厂不到一公里处的江畔就是造船厂,在造船厂里,虞洽卿终于见到了即将下水的,属于轮船招商局的那条轮船。
吨位5000,客货两用,航程5000公里,是武汉船厂制造的最大吨位的船只。
船被虞洽卿命名为招商号,希望轮船招商局重新兴旺。
招商号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下水仪式,来了不少人物,武汉工业集团总裁宋炜臣就是最具分量的一位,他终于在百忙之中招待虞洽卿这些上海滩来客。
呜呜――
伴着一阵响亮欢悦的汽笛,招商号离开船坞,缓缓地驶入长江。
船厂的工程师和工人见证了这刻,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条了,他们的心情依旧激动。招商号的成功证明了武汉造船厂的实力,中国造船业要起来了。(未完待续。。)
------------
351 杜月笙的决断
虞洽卿迫不及待地上了船,检查了这条客货两用船后回到头等舱会议室,坐在真皮沙发上,看着栏外江景,很是满意。!ybdu!
“财神爷,招商局在你手中算是找对人了!以后还得多多关照我们造船厂啊!”宋炜臣客气道。
“说起来还是宋先生关照我这个小财神才对,谁叫我是赤脚的呢,而你才是赫赫有名的钢铁大亨,不能比啊!”
虞洽卿不敢摆架子,对宋炜臣他态度热情甚至有些讨好。
“什么钢铁大亨啊,过奖了过奖了,只是宋总理林部长提携和董事会信任,我尽心尽力罢了。”
宋炜臣摆摆手谦虚道,心里却是得意。
武汉工业集团乃宋子文和林一民所创,在美华财团的资金技术支持下发展壮大,旗下有汉阳铁厂、武汉造船厂、扬子机械厂等三大重工工厂,生产着中国的70%的钢铁、50%的船舶、100%的机车、80%的机床、50%的汽车……
与武汉工业集团关系密切的汉阳兵工厂则提供了致公党革命军7成的装备,甚至包括飞机大炮这些重型武器。
武汉工业集团是个不折不扣的集钢铁、机械、军工一体的超级联合工业体,尽管它巨大的潜力还没机会爆发,但已经被好事者冠以中国的克虏伯、中国的三菱重工或者中国的伯利恒等这些名称了。
究竟它有多庞大,别说外人,就连一直关注着武汉工业集团成长的司徒南也不太清楚。
因为武汉工业集团控股了十多家子公司。子公司下面还有两三百家公司或工厂。而与这些子孙公司关联的企业就更多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历史面位,中国民族资本算是遇到了真正的春天,他们正处在黄金时期中,仅上海今年新注册的公司就超过1500家,国内民族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时空。
当然,中国目前的工业中心还在武汉和广州两地,上海要逊色些。不过最有发展潜力。
美华财团在中国的投资三分之一都投进了以汉阳铁厂为核心的这家企业, 保守估计武汉工业集团总资产不少于5亿美元,相当于四分之一个美国钢铁公司。
宋子文和林一民入职中央政府后武汉工业集团交到宋炜臣手中,宋炜臣不敢怠慢,萧规曹随,兢兢业业,为发展武汉工业集团耗了不少心血。
一路走来,心中感慨良多。
尽管宋炜臣对自己的地位保持清醒认识,心里倒是对虞洽卿一句“钢铁大亨”很是受用,放眼全国也就铁总和铁总的张静江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在宋炜臣面前。虞洽卿还真是个赤脚的,虽有着财神的名头。相比之下差距挺远的,不敢骄傲。
宋炜臣真走了好运!这家伙还是汉口自来水供应商和最大的地产商,不久前还组建了武汉商业银行。
要不是走走狗屎运搭上了美华的关系,宋炜臣能有今日?
虞洽卿心里很是羡慕地想道。
“政府发展上海的决心很大,要打造一个新上海,美华银行的资金大量流向上海,轮船招商局大有可为啊!我们合作吧!”
宋炜臣亲切地拍了拍虞洽卿的肩膀,以示笼络,心里补充了一句:轮船招商局最好超过南星轮船公司,谁叫南星轮船公司很少从武汉这边购船呢,他们和广州、南华那边的造船厂更密切。
同属于美华财团,武汉工业集团为核心的华中财团(或者叫武汉财团)和两广的两广财团以及远在南华的南华财团一直都有竞争。
争夺什么呢?
争夺司徒南从美国转移过来的资金技术。
武汉身处内陆,发展造船业地理条件不如沿海,要和广州龙穴造船厂、湛江造船厂(兴建中)竞争,这还不包括潜力更好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呢。
宋炜臣希望扶持轮船招商局、民生轮船公司抗衡和龙穴造船厂、南华造船厂关系密切的南星轮船公司,增强在航运业的影响力。
这是他的计划,他还计划让武汉工业集团进入上海,投资造船业,除参与投资江南造船厂,也要拉拢上海的航运公司。
有这样的想法,宋炜臣自然要重视虞洽卿了。对虞洽卿来说,宋炜臣的示好是天大喜事,毕竟武汉工业集团拥有的资源太多了,人家可是皇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42
5243
5244
5245
5246
5247
5248
5249
5250
5251
5252
5253
5254
5255
5256
5257
5258
5259
5260
5261
5262
5263
5264
5265
5266
5267
5268
5269
5270
5271
5272
5273
5274
5275
5276
5277
5278
5279
5280
5281
5282
5283
5284
5285
5286
5287
5288
5289
5290
5291
5292
5293
5294
5295
5296
5297
5298
5299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5316
5317
5318
5319
5320
5321
5322
5323
5324
5325
5326
5327
5328
5329
5330
5331
5332
5333
5334
5335
5336
5337
5338
5339
5340
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