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轻轻一推,一副不关我事你冤枉我了的样子。禁烟这事说打挺打,说小也小,堂堂一国总理宋子文日理万机,施政的重点在工业建设和金融改革,自然无暇顾及禁烟这种小事了。

    “谁不知道你和林一民是一伙的!”宋m龄白了宋子文一眼,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很多事,休想瞒着我。”

    “我和他还真的有点不一样,那家伙在美华银行说话比我管用呢。”宋子文道。心想:虽然自己和林一民合作愉快,自己贵为总理,掌握政府大权,但美华银行和美华财团是特殊的,林一民其实有和自己抗衡的实力,只是这家伙平日低调,名声没有自己那么响亮而已,这种情况宋m龄不会不知道吧?

    提到林一民,宋m龄就不好继续抱怨宋子文了,林一民那家伙不爱显山露水的,不会无端指使税警团去打压青帮,肯定是林一民背后的那个家伙惹的事!

    这个缘由宋子文清楚,暗夜君王的影响力他是知道的,偶尔司徒南会找某些人的麻烦,而“受害者”偏偏还不知道得罪了谁。有时候,宋子文也羡慕司徒南的逍遥自在,看看他自己,忙得头发都白了。

    “爱惹事的那家伙!总改不了挑事后在背后看热闹的脾气!”宋m龄也撇撇嘴,有些懊恼道,心想:这次估计青帮的人惹闹了他吧。

    “是林一民在背后指使的?他不怕惹恼你?”宋q龄听到致公党高层的秘辛,很是好奇道。

    没等宋子文回答,就听到宋m龄道:“人家才不怕呢,说起来,我哥只是林一民的合伙人,人家真正的老板另有其人呢?你说是不?”

    宋m龄开起了宋子文的玩笑,小小地撩拨了一下他和林一民的关系。

    “你说是就是吧!

    林一民、司徒南和陈主席的关系不错,禁烟禁赌一向都是陈主席的主张。”

    宋子文见宋m龄得意的样子,没好气道。心里也不怎么生气,毕竟他不是权欲很重的人,对司徒南也没什么不满,眼下国家正集中力气搞工业建设,宋子文、林一民等人都是实干的人,没把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上,宋子文自然不会把宋m龄一句笑话放在心上。

    宋子文见一旁的宋q龄有些不解,却不好发问打听,便解释道:“林一民在致公党内影响力和重要性不下于我,他在财经方面的本领比我大,也是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话事人之一,在两广政界、在南华影响力很广,这些年我取得的成就就离不开他的支持。

    我们配合得很好,我们是一体的。只是他为人低调,很多时候人们常关注我,而忽略了他的作用。”

    “陈炯明是致公党元老,背后有大批粤籍同乡支持,和他搞好关系是必要的。”宋q龄淡淡说了一句。

    宋子文点了点头,说起来他们宋家也是从海南岛出来的广东人,不过宋家二代生于上海,从小留美,英语比粤语说得好,脱离陈炯明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土派,自成一派。

    “那家伙还不是学某人的,其实一肚子坏水。”

    宋m龄评价林一民道。她一直想增加在财经界的影响力,却遭到林一民的阻挠而插手不进去。

    她在美华银行、美华公司的影响力也一直比不上林一民,她渴望获得美华财团的支持。(未完待续。。)
------------

353 话不投机

    宋子文也不支持宋m龄“捞过界”,这会破坏宋家和林一民之间的默契,美华财团也不会让宋家一家独大的,毕竟如今的宋家完全可以用权势滔天来形容,再进一步的话,估计别人以后都看宋家的脸色自己没得玩了。。ybdu。

    高处不胜寒,稍不留神就摔得粉身碎骨。

    宋子文一直保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远没到一言九鼎的地步,谁知道司徒南那家伙暗地里交纳了多少军中将领呢?

    在致公党主政两广时候,军队就被美华公司“收买”了,作为军队不干政的交换,美华财团大发其财的时候,也有军方的一份。

    正是由于这些利益集团的支持,他资历浅薄的宋子文才能当上了总理。

    这背后的纠葛,连宋m龄也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 谈及美华财团的背景时,宋子文和宋m龄只能浅尝辄止,不好对宋q龄说太多。

    宋q龄也从宋子文和宋m龄的片言只语中知道,统一南方的是不是宋子文和致公党,而美华公司、美华银行等大公司组成的美华财团!

    致公党代表的是大资本家的政党,宋家是这个组织的一份子,也是明面上的代表人物。

    她又推测到背后的关键人物――司徒南,对于那个家伙的认识,她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是个迷。

    尽管宋子文和宋m龄都没有明说,但宋m龄时不时口中说出的“那个家伙”指的就是司徒南。

    真是阴魂不散!

    资本家是讨厌工人阶级和苏联的,但愿美美和子文不被那家伙蛊惑,不然我的事情就难办了!

    宋q龄心里暗暗想。

    果然。当她提出中苏建交建议时。宋子文和宋m龄的态度一下子冷了下来。

    “苏联是有诚意的。他们愿意和我们平等交往,不像列强处处压迫我们。”

    宋q龄道,如果从宋子文和宋m龄处得到积极回应,她就回复苏联方面,让他们派出高规格的使团访华。

    如今中国事实上有两个政府,一个北洋政府,一个武汉政府,苏联人已经尝试和北洋政府谈判。可惜北洋政府怕得罪列强,不敢和苏联建交。

    苏联人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武汉政府,武汉政府更有分量,被认为最有实力统一中国,如果从武汉政府取得突破,苏联人就打破列强的封锁,在东方打开一片天地。

    因此他们的愿望会更迫切些,提出来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只是――连北洋政府都不敢做的事,宋子文就更不想做了。

    能从苏联获得什么?

    他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说和列强平等交往,那么武汉致公党收回南方除上海以外的租界。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关税,还把税警团开进了上海。也算是奋发有为,谈不上被列强欺负吧?

    连列强都不怎么能欺负我了,你苏联人还敢欺负我?还以为自己是沙俄么?

    想到这,宋子文心中暗暗不屑。

    深受司徒南思想影响和对致公党的自信,宋子文更相信将来凭着自己的实力去统一国家,至少他现在是不急的。

    如今武汉政府和苏联不“接壤”,也不着急去统一北方,所求于苏联的东西不多,所以并不迫切要和对方发生关系。

    二姐宋q龄是来传话的,宋子文不好一下子就冷了她的面子,转而问宋m龄:“你是外交部长,你怎么看?”

    宋m龄反应很快,毫不犹豫就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蒙古和中东路铁路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俄国人愿意还给中国吗?肯定不会,就算肯,我们也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而我们如今无力经营北方,好处还能绕过北洋政府落在我们手里?不落得一身骚就不错了!”

    说到这里,宋m龄冷冷一笑,“说起来,苏联人的处境比我们还差,到处被人封锁,外国的资金、技术都进不去,他们也在搞工业建设,为了筹集资金,明明国内缺粮却对外出口粮食换取外汇。如果我们被他们拖下水,那么受苦的就是我们了,外国的资金技术还能顺利进来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3186 133187 133188 133189 133190 133191 133192 133193 133194 133195 133196 133197 133198 133199 133200 133201 133202 133203 133204 133205 133206 133207 133208 133209 133210 133211 133212 133213 133214 133215 133216 133217 133218 133219 133220 133221 133222 133223 133224 133225 133226 133227 133228 133229 133230 133231 133232 133233 133234 133235 133236 133237 133238 133239 133240 133241 133242 133243 133244 133245 133246 133247 133248 133249 133250 133251 133252 133253 133254 133255 133256 133257 133258 133259 133260 133261 133262 133263 133264 133265 133266 133267 133268 133269 133270 133271 133272 133273 133274 133275 133276 133277 133278 133279 133280 133281 133282 133283 133284 13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