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推测到背后的关键人物――司徒南,对于那个家伙的认识,她知道的越多就越觉得是个迷。
尽管宋子文和宋m龄都没有明说,但宋m龄时不时口中说出的“那个家伙”指的就是司徒南。
真是阴魂不散!
资本家是讨厌工人阶级和苏联的,但愿美美和子文不被那家伙蛊惑,不然我的事情就难办了!
宋q龄心里暗暗想。
果然。当她提出中苏建交建议时。宋子文和宋m龄的态度一下子冷了下来。
“苏联是有诚意的。他们愿意和我们平等交往,不像列强处处压迫我们。”
宋q龄道,如果从宋子文和宋m龄处得到积极回应,她就回复苏联方面,让他们派出高规格的使团访华。
如今中国事实上有两个政府,一个北洋政府,一个武汉政府,苏联人已经尝试和北洋政府谈判。可惜北洋政府怕得罪列强,不敢和苏联建交。
苏联人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武汉政府,武汉政府更有分量,被认为最有实力统一中国,如果从武汉政府取得突破,苏联人就打破列强的封锁,在东方打开一片天地。
因此他们的愿望会更迫切些,提出来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只是――连北洋政府都不敢做的事,宋子文就更不想做了。
能从苏联获得什么?
他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说和列强平等交往,那么武汉致公党收回南方除上海以外的租界。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关税,还把税警团开进了上海。也算是奋发有为,谈不上被列强欺负吧?
连列强都不怎么能欺负我了,你苏联人还敢欺负我?还以为自己是沙俄么?
想到这,宋子文心中暗暗不屑。
深受司徒南思想影响和对致公党的自信,宋子文更相信将来凭着自己的实力去统一国家,至少他现在是不急的。
如今武汉政府和苏联不“接壤”,也不着急去统一北方,所求于苏联的东西不多,所以并不迫切要和对方发生关系。
二姐宋q龄是来传话的,宋子文不好一下子就冷了她的面子,转而问宋m龄:“你是外交部长,你怎么看?”
宋m龄反应很快,毫不犹豫就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蒙古和中东路铁路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俄国人愿意还给中国吗?肯定不会,就算肯,我们也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而我们如今无力经营北方,好处还能绕过北洋政府落在我们手里?不落得一身骚就不错了!”
说到这里,宋m龄冷冷一笑,“说起来,苏联人的处境比我们还差,到处被人封锁,外国的资金、技术都进不去,他们也在搞工业建设,为了筹集资金,明明国内缺粮却对外出口粮食换取外汇。如果我们被他们拖下水,那么受苦的就是我们了,外国的资金技术还能顺利进来吗?”
最后一句说到了宋子文的心上,致公党和美华财团都在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内工业,外国的资金技术正是武汉政府最渴望的,和苏联建交,苏联人能给什么呢?
除了让自己陷入北方动荡的麻烦中,似乎真的没有好处。
宋子文打定主意,已经认同了宋m龄的观点。
宋q龄反对宋m龄的意见,两人唇枪舌战起来,气氛好不热闹。
宋子文不禁头大,心中苦笑:听说二姐和司徒南在上海见了面,双方不欢而散,大概也如此景吧?
“美龄你不用那么激动,二姐只是帮人传话而已,成不成得看俄国人,就悄悄接触一下,看他们怎么说吧!”
宋子文道。
“嗯。”宋m龄点了点头,不置可否道,心想:自己刚才和二姐争什么,要谈判的是俄国人,而不是二姐,和二姐有什么好争的?伤了姐妹和气,不值!
不过,怎么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想到这里,她有些抱歉地对宋q龄道:“不好意思二姐,刚才我反应有些过度了就,你别往心里去啊!”
“没事。尽管大家想法不同,有争论很正常,无论如何都是一家人。”
宋q龄大气道。
“大家都过来吃饭,吃完饭再慢慢聊!”
此时盛爱颐过来叫他们去吃饭,恰好结束了两姐妹的争辩。
饭桌上有广为人知的文昌鸡,味道不错,宋q龄很喜欢。还赞扬家庭主妇盛气小姐即如今的宋总理太太贤惠。
家庭的气氛渐渐融洽起来。宋q龄感到温暖。
席间。她还问起孙科的情况。
“他啊,挺好的,一般人做不了武汉市市长呢?宋m龄笑道,笑容很淡,有些漫不经心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觉得他去教育部或者司法部会更好!能专心做事,少惹是非。”
“哪有你说的那样不堪。哲生上任以来做出了不少事情,如今搞武汉城市交通系统建设,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宋子文小小地批评了宋m龄一句。
说起来孙科不仅是自己的亲戚,也是自己的哥大校友,标准的英美派,主张宪政,才华不算横溢,也是有点本事的人,算是中人之姿。
拉拢他不仅可以拉拢国民党内的英美派,也能分化国民党。毕竟孙科和胡汉民不和是众所周知的。
如今的国民党七零八落,不成气候。除了少数像二姐宋q龄这样的左派,汪精卫、孙科、胡汉民等人都向致公党和武汉政府靠拢,更妙的事,这些人彼此不和,难成一派,不能威胁致公党的统治地位。
宋q龄还没来得及和孙科见面,心想好久不见,要找个机会见见他。
至于宋m龄轻视孙科的语言,宋q龄听了也不恼,自己这个妹妹啊,心高气傲,能进她眼里的人太少了,看不起孙科也是正常,要细论起来,多少也有宋家对孙家的怨气在内吧?
“你呀,有时候真像大姐,嘴巴像刀子似的,以后谁敢娶你啊?”宋q龄笑着道。
“来了,来了,但愿不要又吵起来了!”宋子文一听这话,心里有些着急,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宋m龄瞬间惊愕,听二姐的话意有所指,便笑着点点头,顺着道:“是啊!中国男人那么多,真没一个能娶我的。”
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哪个女人不希望夫唱妇随出双入对的呢,可惜自己却不能,还好自己还有一番事业,这样一想又比大多数女人要有价值得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222
13223
13224
13225
13226
13227
13228
13229
13230
13231
13232
13233
13234
13235
13236
13237
13238
13239
13240
13241
13242
13243
13244
13245
13246
13247
13248
13249
13250
13251
13252
13253
13254
13255
13256
13257
13258
13259
13260
13261
13262
13263
13264
13265
13266
13267
13268
13269
13270
13271
13272
13273
13274
13275
13276
13277
13278
13279
13280
13281
13282
13283
13284
13285
13286
13287
13288
13289
13290
13291
13292
13293
13294
13295
13296
13297
13298
13299
13300
13301
13302
13303
13304
13305
13306
13307
13308
13309
13310
13311
13312
13313
13314
13315
13316
13317
13318
13319
13320
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