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既然是存在的,不用说自然也有外国势力背后插手,比如英国人、日本人或者美国人什么的,总之人性太复杂。南洋处在是东西方交流、冲撞的交界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人种等方方面面的冲突一直就没停过。

    近年来中国移民大规模涌入南华以及南华油气橡胶等重要资源的开发,更是惹人注意。对此司徒南后来评价道“尽管没来得浮华喧嚣,但东方世界尤其是在华人世界里,二十年代是一个工业沸腾。各种冲突如烈火一般的时代。”

    当然,局势还不至于司徒勇说的那么严峻。他故意这样说,就是考验一下这些人的心里素质和品性怎么样。

    司徒勇不动声色,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神色,这些小子们都是爱国热血的民族战士,没有被其他不良思想污染。

    张灵普等人不知道他们尊敬的司徒将军心里一时间闪过那么复杂的念头。尽管心情激动,军人的纪律让他们始终安静聆听偶像的鼓励。

    只见司徒勇身旁的一名少校站起来发言道:‘我是总参谋部的莫少校,正如司徒将军所言,这次行动事关重要,所以要严格遵从部队秘密条令。”

    说到这里。张灵普等人顺着这位总参谋部的莫少校的目光余光偷偷地打量了周围,发现不知不觉中房间周围的声音全部没了,连船上服务员一直都没出现,估计军方的人把周围闲杂人等驱赶了,房间外面肯定有士兵在戒严。

    ‘由于我们和友军高度一致,双方的武器制式、人才培养、作战指挥系统几乎相同,因此在南华服役其实和在国内服役没什么两样。总参谋部会根据你们在南华的表现打分,回国后酌情任用。

    嗯。你们这些军校生是这次行动的一部分,除了你们,税警团也有部分官兵参与南下作战行动。”

    莫少校的话让张灵普等人精神一震。从见到司徒勇的一刻起,他们就越来越感觉到南下是一场机遇,出人头地就要抓住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他们纷纷暗想:原来还以为自己被发配了,没想道自己还深受重任啊?!

    莫少校说完,司徒勇总结道:‘你们是我亲手挑选出来的最优秀的毕业生,精英中的精英。所以我希望你们努力表现,为国争光。别输给南华的同行们。”

    最后他还不忘给张灵普这些菜鸟更多的甜头,‘总参谋部计划未来五年扩大新式部队。届时将优先选拔有作战经验的军官。”

    哇哦,这下张灵普他们不淡定了,感觉眼前铺开了一条金光大道闪闪发亮……

    被灌了一通“心灵鸡汤”,张灵普等人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南华,端起机枪打败叛乱土著,夺回华人的庄园土地。

    回到房间,徐象谦好不容易激动的心平静下来,又被刘晓尧一句八卦撩拨了起来。

    刘晓尧似乎意犹未尽,有些羡慕说:“听说南华革命后,大肆对官兵军功授田,一般士兵都分到百亩良田。拿我们敬爱的司徒将军来说,他在南华至少也是有万亩土地的大地主。”

    “还能分到土地?”徐象谦关心问道,山西农村出身的他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一听就来了兴趣。(没人比中国人更迷恋土地了)

    “当然是真的。我老家湖南的,靠近广东,早几年消息就从广东传过来,南华建国那两年,大批的老广下了南洋,因为他们的亲戚朋友在那边分了大片土地。爽死那帮老广了!”

    刘晓尧笑叹道。

    徐象谦微微长大嘴巴,他是北方人,对南洋的事没刘晓尧知道多,心想:如果自己也分到百亩土地,把老家从五台山迁出去,估计家里人也是愿意的。

    “南华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比广东不到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大多了,反正土地从荷兰人手里夺过来的,自然会大方分给将士土地。像我们的司徒将军,他们司徒家族是南华建国的功勋家族,自然也是南华的大地主了。

    南华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人口不足,而我们国内人口过多,无论是商人还是失地农民都愿意下南洋搏一搏。这也是为什么几年来国内人口大量移民南华的原因。”

    刘晓尧道。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多?还知道司徒将军的家族?”徐象谦问道。

    “这不是大秘密啊,在武汉的时候,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应该能打听得到。你呀,就是平时太安静了。”

    刘晓尧看了徐象谦一眼,这同学成绩优秀,就是有些闷,在同学中不活跃,相比之下,张灵普就耀眼得多了,是学校的明星人物。

    “哦!我这人普通话说得不好,怕人笑,就不大爱说话。呵呵,现在好多了。”徐象谦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

    张灵普在一旁也点了点头,很是认同。

    不知为何,像南华、中国,这两个明明是南方人占主导地位的政权推广简体字普通话标准和北京口音很像,这多少让人疑惑。

    曾在北京读过书的张灵普到了武汉没有语言障碍,混的如鱼得水。在语言上,得益于司徒南大力推动四年义务教育,强制使用汉语拼音教学、简体字和白话文,到了南华,他们也不会有语言障碍。

    “话又说回来,老广的土地也是一刀一枪从洋人和土著人那拼回来的,不用羡慕他们。只要我们奋发努力,精诚报国,国强则民富。”

    张灵普道,他的话给刚才关于土地分配这个功利低俗的话题做了总结。

    “说得好,我们就是要精诚报国。”刘晓尧和徐象谦异口同声道。

    分土地这话题并不低俗,反而高大尚,充满正义,不然为什么日本人要到东北开拓所谓的皇道乐土,红太阳虐农民千万次,农民依旧爱他如初恋呢?说白了就是土地收买人心,中国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土地上找到答案。

    司徒勇这些个已经窜起的大人物也好,张灵普、徐象谦这帮新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也罢,他们身在历史当中还不能体会他们的际遇和变革的时代交织将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精彩!

    司徒南见到司徒勇不免问起下面二等舱的那些青年军官们的表现。

    “他们朝气勃勃,思维敏捷,成绩优秀,中央军校算是出了一批好苗子,我一点都不怀疑他们能收拾南华的那些土著叛乱分子。”

    司徒勇笑着道。对南华的土著叛乱,他是了解的,些许土著叛乱不足为惧,叛乱地区都是偏远地区,没有波及新唐山等沿海工业城市。况且就算在丛林里作战,土著武装也不是南华国防军的对手。

    “那就好。”

    司徒南点点头,说了一句,“其实我不大希望革命军内有留日背景的军官,他们背景复杂,我不喜欢。所以我们要加强和德*界的合作,让他们为我们培养像张灵普的这些本土军官。”

    “嗯,这问题我会和李司令和白参谋长讨论的,我们会注意的。”司徒勇道。

    ***************************

    ps:不更新的日子有些颓废,好像欠了别人东西没还,心里不舒服,只好不定期诈尸。如果吓到你不是我的本意。

    反正也烂文了,谁在乎呢。(未完待续)
------------

365 司徒之间的密谈

    司徒南的建议是司徒勇希望看到的,辛亥革命中留日士官大出风头,无论在南方同盟会还是北方的北洋系统都混得如鱼得水。

    如今形势变了,执政的致公党对军队控制得很严,又不喜欢背景复杂的留日士官,认为这些人要不和国民党、北洋有勾连,要不年纪大了,老气不中用,养了也是废物。李鸿章的淮军原先还颇有战斗力,不过到了甲午那年,十几年下来也就堕落了。

    致公党控制的革命军有浓郁的德国陆军味道,军校建设、军官培养、作战训练都学习德国,大力培养自己的嫡系,而有留日背景的军官在缺少政府信任的情况下,几乎很难在革命军中出头。

    &[;这也有留日士官学艺不精、动不动轻易就容易起来革命的缘故,至少司徒南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我们有正版的廉价的德国货,为什么还要用纯度不高的日本货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998 32999 33000 33001 33002 33003 33004 33005 33006 33007 33008 33009 33010 33011 33012 33013 33014 33015 33016 33017 33018 33019 33020 33021 33022 33023 33024 33025 33026 33027 33028 33029 33030 33031 33032 33033 33034 33035 33036 33037 33038 33039 33040 33041 33042 33043 33044 33045 33046 33047 33048 33049 33050 33051 33052 33053 33054 33055 33056 33057 33058 33059 33060 33061 33062 33063 33064 33065 33066 33067 33068 33069 33070 33071 33072 33073 33074 33075 33076 33077 33078 33079 33080 33081 33082 33083 33084 33085 33086 33087 33088 33089 33090 33091 33092 33093 33094 33095 33096 3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