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做的太出色了,不久后《纽约时报》的财经版面被独立出来,以一份新报纸《纽约财经评论》称雄于华尔街报界,他的死对头就是《华尔街日报》。
本来格雷厄姆的第一目标是《华尔街日报》的,可惜《华尔街日报》属于有洛克菲勒背景的道琼斯公司,又怎么会卖给新生的穆迪·惠誉公司呢?
碰了灰后,格雷厄姆不得不怒而瞄上了《纽约时报》。
经过他不懈努力下,《纽约时报》的持有人奥克斯家族终于同意将《纽约时报》并入穆迪·惠誉公司,同时他们也成为穆迪——惠誉公司的股东。
股份排在大股东罗伯斯证券公司,格雷厄姆,之后的第三位,还有两位就是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和约翰·惠誉。
除了报纸之外,野心勃勃的格雷厄姆还创办了一本关于财经的杂志,名字叫做《财富》。嗯,这名是司徒南取的,可怜的人亨利·鲁斯最后只能沦为《财富》杂志的编辑了。历史上他是这本著名的财经杂志的创始人。
如果加上司徒南手中的《洛杉矶时报》的话,那美国五大报业集团就有两家被司徒南控制了。
这也是时下美国的报业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种发达程度的原因,让司徒南可以在早期的时候用较低的成本把这两家重要的报纸买下来。
至于想用报纸来赚钱的念头司徒南从来都没有过,经营一家报纸不像司徒南投资其他行业那样有稳定丰厚的回报,面对的竞争也激烈。
美国每天都有许多的报纸(主要是本地小报纸)出现,越来越多的杂志周刊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对大报纸来说形成了挑战,而且传统的报业市场也开始被新兴的广播媒体占去一大部分份额。
随着这两家报纸的发行量的扩大,维护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迅速扩大《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在美国媒体行业的优势,司徒南不仅没能从报业上获得利润,反而每年倒贴不少钱进去。
由于担心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司徒南一直没把这两家报业集团合并起来,反而让《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一东一西,默契竞争,暗地里控制美国的舆论市场。
不过美国始终是白人占主流,是新教徒主导美国的价值观,司徒南也不敢妄想通过两份报纸就可以控制美国的舆论,不过有了这两把利器,至少可以潜移默化一些东西,在其他方面也能阻挡一些非议。
就好像在欧洲声名狼藉的犹太人,在美国几乎没有说过犹太人的坏话。原因有多种的,不仅是因为美国社会自由平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犹太人在经济金融上的成功,他们手中也掌握了美国舆论媒体。
就算司徒南通过穆迪——惠誉公司掌握了大部分《纽约时报》的股份,但也有其他的股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双方互相制衡,彼此博弈,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没有谁能取得绝对的领先,只是在纠缠也合作中去取得最大的利益。
有些令人诟病的是,纽约时报的财经版上经常为罗伯斯证劵公司说好话,有些人就讽刺纽约时报是罗伯斯证劵公司和穆迪——惠誉是孪生兄弟,而纽约时报就是这两兄弟的传声筒。
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一小撮人眼红妒忌罢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穆迪——惠誉公司。就像司徒南前世的08年的次贷危机,高盛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但偏偏没人能耐他何,这就更不用说是现在没有什么监管的美国金融市场了。
利用信息的不对等,华尔街的大鳄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剪羊毛行动。司徒南也不例外。
在他的有意引导下,在罗伯斯的管理下,加上一帮天才帮助下,罗伯斯证劵公司蓬勃发展,几乎没犯什么错误,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信心。从一战到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每年都以极高的回报率吸引着华尔街投资者,这些钱不是投资到司徒南旗下的产业就是被他有意引导到最赚钱的行业中。
一战结束后,罗伯斯证券公司自身资产就超过了5000万美元,管理的资产超过了10亿美元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资产是属于司徒南的加州财团的。
而穆迪——惠誉公司一直和罗伯斯证劵公司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纽约金融机构中有特殊的地位。
经过多次准确的评估后,穆迪——惠誉也渐渐地成为了纽约最权威的金融评估机构。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有鉴于此,1919年,战争结束不久,感到穆迪·惠誉气势咄咄逼人的洛克菲勒财团不得不标准统计局和普尔出版公司合并成标准普尔公司,以此和穆迪——惠誉对抗。
这个结果竟然提前了二十多年,这是司徒南没有想到的事。
出版和媒体事业虽然能增加穆迪——惠誉公司的声名,但真正让穆迪——惠誉公司赚钱的还是它旗下的穆迪——惠誉金融投资顾问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资讯服务。
大量的中小型公司遇到金融问题时越来越倾向穆迪——惠誉公司,因此穆迪——惠誉公司也掌握了美国大量的中小型公司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理成资料库,从而掌握了美国经济的准确数据。
穆迪——惠誉公司负责评级的债券很广泛,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债券等,由于它们占有详尽的资料,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技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专门人才,因此它们所做出的信用评级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穆迪——惠誉公司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aa级、ba级、b级、caa级、ca级和c级。
穆迪——惠誉公司的业务和评级跟标准普尔大同小异。由于司徒南的关系,在关键历史时刻,穆迪——惠誉公司作出的评估比标准普尔公司更加准确,在这方面一直隐隐压着标准普尔公司一头。
(求收藏推荐!感谢书友提供的创意,嘿嘿,法国人再也没有惠誉公司了!)
------------
第123章前奏
“德国佬要拼命了,估计白宫也坐不住了,我看再过两三个月这边也要卷起袖子上场了,你要有所准备。”司徒南提醒道。
“嗯。”罗伯斯点头说道,深有同感。美国宣战后,华尔街到时也会一番腥风血雨,世界局势也跟着发生巨变。未雨绸缪总比临时抱佛脚强。
这对罗伯斯证券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至于如何浑水摸鱼,司徒南相信罗伯斯已经轻驾就熟了。
两人谈完了证券公司的事情后,司徒南把注意力转到了伯利恒钢铁公司上面,这是他这次冲忙感到纽约就是为了伯利恒钢铁的事。
“对了,前几天你跟我说的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情况有了初步的结果,电话里说不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啊?”司徒南问道。
“嘿嘿,说起这件事来,也是高兴。”罗伯斯得意一笑,娓娓道来:“还记得公司里的超级操盘手杰西・利弗莫尔吧?”
看到司徒南点头,罗伯斯继续道:“当初杰西第三次破产进了华尔街的一间小公司做操盘手,不过由于有前科在身,老板怕他大肆冒险,所以只给他交易500手股票交易的许可。
这对一个天才操盘手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一旦失手杰西不仅会失掉工作,同是也会回到债务缠身的困窘。所以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从那家公司里挖了过来,而且还给以他足够的信任。
他干的第一票就是伯利恒钢铁公司。当时欧洲刚刚发生战争,纽约这边几乎崩盘,所以很多公司的股价都应声而跌。其中就要伯利恒钢铁公司。纽约股市重新开始后,杰西找到我说要买入这支公司的股票。
当时我问他要买多少,杰西回答说越多越好,而且我记得你回德克萨斯之前让我大量买入军火钢铁公司,所以这事就交给杰西去做了。
结果这个家伙也够狠的,一下手就是300万美元,几乎将股市上的伯利恒钢铁公司股票一扫而光,整整6%的伯利恒钢铁就落入我们手中了。买的时候才45美元每股,现在已经翻了三四倍了。”
“呵呵。杰西这个人真是个天才,这事做的不错,公司也应该奖励股份给他。不过也爱冒险,你要看紧点,不然不知道这匹野马头脑一热就撒疯了。”
司徒南说道。对于罗伯斯证券公司能网罗到杰西・利弗莫尔这样的超级操盘手,司徒南很满意,但他也清楚杰西・利弗莫尔这个天才的可悲下场,所以不忘提醒罗伯斯。
“放心吧,公司的大事我都一清二楚,没人能逃得过我的眼睛。不过你说的没错,杰西确实爱冒险,他是个赌徒,不看紧点不行。”
罗伯斯点头道,对杰西・利弗莫尔,他比司徒南了解得更深刻。
“能用白菜价买下6%的伯利恒钢铁,确实不错,不过这点股份还不够我们控制这家公司啊?”司徒南疑惑道。
他还不知道如果去年年底在梅隆家过圣诞的时候,和罗伯斯提及过这家公司的事,罗伯斯已经把这些股票出手了。毕竟现在的钢铁业很火,当初的投资在两年内翻了三四倍了。
正是因为司徒南有心在钢铁业大展身手,罗伯斯才改变了注意,只见他神秘一笑:“6%自然不够了,但如果是16%呢?”
“说吧,别卖关子了!”司徒南催促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694
37695
37696
37697
37698
37699
37700
37701
37702
37703
37704
37705
37706
37707
37708
37709
37710
37711
37712
37713
37714
37715
37716
37717
37718
37719
37720
37721
37722
37723
37724
37725
37726
37727
37728
37729
37730
37731
37732
37733
37734
37735
37736
37737
37738
37739
37740
37741
37742
37743
37744
37745
37746
37747
37748
37749
37750
37751
37752
37753
37754
37755
37756
37757
37758
37759
37760
37761
37762
37763
37764
37765
37766
37767
37768
37769
37770
37771
37772
37773
37774
37775
37776
37777
37778
37779
37780
37781
37782
37783
37784
37785
37786
37787
37788
37789
37790
37791
37792
3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