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曝光出去,将会成为轰动,司徒南本人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还好,这个小子懂得注册几个不同的公司,把自己藏在了背后,闷声发财。
“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个国家是民主自由的,法律会保护私有财产的,你不用担心因为政府会谋夺你的财产。”
安德鲁笑着安慰道,“不过你那么年轻就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终归会引起一些非议,不抛头露面,不出风头,闷声发财是对的。不算其他,单单是一个钢铁公司你就有4亿美元的财产了,想想也是吓人!”
安德鲁咋咋舌,眼中精光一闪,又道:“分点出去也好!毕竟前两年那次你和罗伯斯在纽约的投机实在也太过火了,现在不少人都知道是你们做的了,他们开始注意你了。分出一些部分伯利恒的股票不失为好办法,也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司徒南严肃地点点头。当时只想拼命的发财,从梅隆家族还有其他人手里贷款3000万,然后伙同罗伯斯利用金融杠杆,赶在一战爆发前,大肆地做空股市,从中谋取过亿的美元。
这样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投机者损失惨重的基础上的,不过经过短暂的风波后,美国股市又重新恢复了。司徒南做空成功以后买入的股票又猛地飙升,一打一拉,完全得益于司徒南的未卜先知。
也正是这一战奠下了威廉财团的基础。其中的惊险如今司徒南还历历在目。
他估计那时候安德鲁也开始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了吧?毕竟投机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海湾石油公司和梅隆银行。看在罗伯斯的份上安德鲁才默不作声吧!不仅默不作声,也可能为自己和罗伯斯遮掩不少吧!
“老狐狸,真能忍啊!还好,现在终于成为自己人了。不然?????”司徒南心里给安德鲁下了个评价,心里却有些感动。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安德鲁满意地看着司徒南,对这个女婿他还在太满意了。他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梅隆家族买下5%的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的股份,其他的我再推荐给其他家族。这家公司毕竟是你一手所创的,保留20%的股份有点不保险,你不要出让那么多了,还是保留30%股份吧。”
“好吧!”司徒南自然无不可。安德鲁只吃下5%的股票,看来对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没有没有野心。
不过成为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的股东后,梅隆家族在钢铁业的影响力大为加强了,加上梅隆家族自身控股的阿姆科钢铁公司、国民钢铁公司等几家大型钢铁公司,还有梅隆家族的禁脔美国铝业公司,一个以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为核心多家钢铁公司为骨干的钢铁联盟呼之欲出了,似乎直指美国钢铁公司!
不过无论是司徒南还是安德鲁,都没想过要组建一个类似美国钢铁公司的超级垄断巨头,旗下的几家钢铁公司只是结成松散的联盟,默契地对抗美国钢铁公司的咄咄逼人气势。其中还包括洛克菲勒、克利夫兰这两个财团,除了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以外的钢铁公司,他们和梅隆家族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司徒南越来越渴望得到经济以外的资源保护威廉财团平稳发展。
在不影响自己对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控股的情况下,让出部分利益来获得金钱以外的东西,能拉拢到一些大家族成为自己的利益盟友,在司徒南看来是值得的。
现在的付出只为了将来得到更多。只要威廉财团在未来的几年里能抓住机遇,在建筑、汽车、电器制造这三大行业内取得领先,就算到时失去了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也无所谓。
在司徒南的展望里,西方石油,康明斯动力,克莱斯勒和房利美将会是威廉财团重点发展的对象。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还有一年的辉煌,之后将会是漫长的缓慢平稳地发展,直到二战。
当然司徒南不打算放弃伯利恒联合钢铁公司,只是开始策划新的投资方向而已。
对司徒南来说,一战打到1917年基本上就结束了,接下来的一年除了扩大生产,赚钱,赚钱还是赚钱了,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转折。
安德鲁很欣慰司徒南的成熟,会做人,他不知道司徒南其实想要的更多。因为司徒南心里有个不可告人的野心,就是新生的威廉财团在安德鲁的庇护下,韬光隐晦,等到翅膀硬了,到时无论是独立开发德克萨斯州的两大超级油田还是抄底1929,将不再惧怕任何人了。
不知道安德鲁是不是听到了南洋基金会的什么传言,他临走时对司徒南说了一段话:“在美国金钱和政治从来都是挂钩的,大商人其实也是政客,他们是一体的。
用金钱来操纵政治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特别是在外国的大公司,美国的力量是美国商人行商的有力保障。
史东尼,虽然我不大清楚你的某些倾向,但我告诉你,如果符合美国的利益,无论多大的事我都可以为你分担一二。”
倒不是安德鲁有什么诡异的能力知道汉民基金会的事,只是察其言,观其行,总会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安德鲁也是从司徒南的美华公司里面推测到一些东西来的。
是规劝还是鼓励?司徒南不想知道,他只知道,当海湾石油公司在南洋打出石油后,安德鲁会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的。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对故国有很深的感情在美国很正常的。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犹太人,美国犹太人的领袖雅各布?希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贷款给日本打沙俄,贷款给同盟国,禁止贷款给俄国,帮助犹太人,参与犹太人事物,热心关于犹太人的慈善等等,雅各布?希夫不仅是个大富翁,还是犹太人的英雄。虽然他经常被反犹主义者攻击,被人称为阴谋家,但没人能动他一根汗毛。
因为他实力够强,在美国拥有深厚的人脉,而且心志坚定,矢志不渝。这些无一不令司徒南羡慕,佩服。
虽然没有雅各布?希夫的勇气,但司徒南自认为自己是强大的,因为他比别人多了百年的见识,这点无人能媲美。
细细盘点1917,如果还有什么要提的就是,在南洋荷属苏门答腊岛美华公司已经控制了棉兰地区的种植业。大批的中国工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大陆移民过来,被打散分布在各地的农场里。其中部分挑选出来的强壮工人被组织起来,在森林密布的秘密基地进行军事训练。
骄傲的荷兰人,可能不信上帝,但一定会信钱!钱就是他们的上帝,有钱,美华公司可以在南洋做很多事了。
(未完待续)
------------
第302章 得子
时间终于滑到了1918年,不知不觉司徒南来到这个世界已经6年了。
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有一次转折后,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世界。一个真实而又刺激的世界。
这一年他23岁,从一个卑微的水手变成商界大腕,外表年轻,内心成熟,野心勃勃,特别是劳拉的怀孕让他焕发更大的活力。
年初的时候,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致词中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
伍德罗?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一提出,普遍受到各界进步人士的赞扬。
在此之前,英国首相大为?劳合?乔治也提出若干条类似的原则。不过法国和意大利心里却有些不痛快,迫于美国的强势,也不好反对。
欧洲大国却开始感觉到新大陆人的野心,戒心也由此而来。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美国人在协约国内越来越享有威望,这也是跟美国膨胀的国力分不开的。
如果这十四点和平原则都能实现的话,不仅是德国,就算是英法意等国也被美国人一锅端了。
特别是其中提到的一条:取消国际贸易障碍,试问战后百孔千疮的欧洲如何和美国强大的工商业竞争呢?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进步。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为后来的国联成立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和美国猴急地争夺世界霸权的幼稚一面。
?????
圣诞过后,欧洲的战火重燃,德国人重新投入数百万部队,而美国远征军的数量也不少于一百万。
依旧是战壕战,战斗很激烈,也很乏味,唯一的亮点就是德军一度打到巴黎38公里以外的地方。
可惜后继乏力,面对越来越多的英法美联军,德国人只能望巴黎兴叹了。持续了四年的战争,终于让德国这个巨人疲惫了。
连续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战役徒劳无功后,德国人失去了进攻的力量,渐渐地走下破路,只能被动地应付协约国的进攻。
战争终于让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战争的利好消息,虽然没有突破性地打败德国陆军,但几乎所有的军事专家都乐观地认为,遏制了德军的进攻后,胜利已经输于协约国的了,就差等着那果实成熟慢慢地掉下来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456
60457
60458
60459
60460
60461
60462
60463
60464
60465
60466
60467
60468
60469
60470
60471
60472
60473
60474
60475
60476
60477
60478
60479
60480
60481
60482
60483
60484
60485
60486
60487
60488
60489
60490
60491
60492
60493
60494
60495
60496
60497
60498
60499
60500
60501
60502
60503
60504
60505
60506
60507
60508
60509
60510
60511
60512
60513
60514
60515
60516
60517
60518
60519
60520
60521
60522
60523
60524
60525
60526
60527
60528
60529
60530
60531
60532
60533
60534
60535
60536
60537
60538
60539
60540
60541
60542
60543
60544
60545
60546
60547
60548
60549
60550
60551
60552
60553
60554
6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