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这不是顺便的事么?你和宋老关系密切,你说一句,比我说十句都顶用。再说,现在铁厂和矿业公司互换股份后,铁厂的事不也是你的事么?”宋子文笑道。

    有刘鸿生在真的不大一样,他和宋炜臣是同乡,浙江人,更重要的是刘鸿生的岳父叶世恭是江浙大商人叶澄衷的兄弟,叶澄衷是宋炜臣是好朋友兼合作伙伴,他们一同创办了民族火柴品牌――燮昌火柴!

    宋炜臣在汉口开办的燮昌火柴厂汉口分厂产量超过了上海总厂,深得老板叶澄衷的器重,所以离开火柴厂独自做生意后,仍然得到叶澄衷的支持,和叶家的关系良好。

    “先声明啊,我是我,叶家是叶家,你知道的,我跟叶家关系不好,宋老给不给面子我可不敢包啊!”刘鸿生事先给宋子文打预防针,对于当年叶家看不起他,不愿把女儿叶素贞嫁给自己一事,刘鸿生一直耿耿于怀。

    “知道啦!成,有你的功劳,不成,算我没本事,行了吧?”宋子文笑道。对于刘鸿生和叶家的恩怨,他倒也知道不少。

    见到宋炜臣后,双方的交谈很顺利。宋子文、刘鸿生作为后辈,对宋炜臣态度恭敬有礼,让宋炜臣很满意。

    一见面,宋炜臣就取笑刘鸿生道:“怎么?还对老叶当年的事耿耿于怀?”

    “哪有?我就一街上卖煤的小子,现在也是一卖煤的。”刘鸿生讪讪笑道。

    “卖煤能卖成你这样那也了不起,现在人家都叫你煤炭大王了。不得不说,这叶家当年可看走眼了,现在看来还是素贞那丫头眼光好!”宋炜臣笑道。

    刘鸿生能说什么呢?他干笑一下,算是默认。

    “说完这煤炭大王,现在要说说新的钢铁大王了。”宋炜臣转过头来,欣赏地看着宋子文风趣道,“汉阳铁厂重生,老朽也很高兴啊!”

    “宋老谬赞,子文还得你老赏口饭吃呢?现在铁厂是出铁了,但没了销路,子文心里惶恐啊!”宋子文有些可怜地看着宋炜臣。

    “钢铁之事好说,只要质量合格,价格合适,以后扬子机器制造厂就向汉阳铁厂购买钢铁了。”宋炜臣爽快道。

    “那多谢宋老了。你放心,我们的钢铁质量绝对有保证,价格也跟进口货持平,算起运费来,拿我们的产品比外国货要便宜不少呢。”

    宋子文高兴道。心里松了口气,外国钢铁倾销,这给汉阳铁厂造成很大的压力,找到尽可能所的订单是宋子文最重要的事。得到扬子机器制造厂这样的大客户,汉阳铁厂暂时可以松口气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来,我也愿意为汉阳铁厂做点事。前些日子看着铁厂差点倒闭,我暗暗着急,没想到你们又把它救回来了。宋某一生得中堂大人助力不小,自然也不愿见他心血白费。况且样子机器制造厂的机器还是从铁厂里盘过来的呢!终究我们还是一家人嘛!”

    宋炜臣道。

    “是是是!我们是一家人,以后铁厂和机器厂就多多合作,共谋发展。”宋子文笑道。接着他又推荐自家的上海商业机器公司,“宋老,以后需要什么机器设备,尽管找我,我在上海的公司还经营着机器进口贸易业务,保证物美价廉。你需要什么技术我也可以帮忙引进。”

    “哦?”宋炜臣的眼睛亮了一下,有些惊喜地看着宋子文,想到他背后的美华公司,心里就亮堂了。

    “是美华吧?还有鸿生你的萍乡煤矿也有美华公司参与在内吧?美华这帮人手真长啊!”宋炜臣说道最后有些自言自语。

    宋子文和刘鸿生脸色有些尴尬,他们有共同的大老板司徒南,但别人不知道啊!在许多人眼里,美华公司是家美国公司,尽管一直形象不差,毕竟还是家外国公司。

    一时之间,宋子文不知道该什么接宋炜臣的话好。不过宋炜臣的下一句话却让宋子文喜出望外。

    “我准备把扬子机器制造厂的车辆车间独立出来,建一个车厂,至于是生产汽车还是机车呢?现在还没考虑好!两人都是商界人杰,眼光开阔,能否给老夫参考一下?”宋炜臣道。

    刘鸿生没说什么,毕竟此时他不熟。宋子文想了一下,道:“汽车吧!据我所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车结构简陋,但适合各种地形,销量很好。如果宋老有意,我认为可以先从国外进口发动机、变速器等重要部件,自己生产车身,组装起来,然后卖到汉口、上海、天津等城市,应该会有一定市场的。这方面,我可以代为联络美国的机器公司。如果价钱合适,估计不成问题。”

    宋炜臣点点头,宋子文的建议是中肯的,有理有据,符合实际,也符合汉阳铁厂的利益,毕竟一旦事成,车厂所需钢铁也首先考虑汉阳铁厂嘛。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最近我听到有传闻,政府有意重修粤汉铁路,如果是真的话,我喜欢找一家外国公司合作,一起生产机车。所以有些摇摆!”宋炜臣道。

    “此事当真?”宋子文眼都直了。政府要修铁路的话,首先对汉阳铁厂最有好处,届时汉阳铁厂的铁轨将供不应求。

    “从哪里听来的?”宋子文又问道。尽管有些飘渺,但他不打算放过这绝佳机会。

    “据说是从广东那边传过来的,广东那边的银行提议出资修建粤汉铁路,把广州跟武昌连起来。他们已经向交通部申请了,同时也联络湖南、湖北的士绅集资。”宋炜臣道,他也有些期待。

    “广东佬那么有钱?要修铁路?”刘鸿生有些惊讶,马上有摇摇头,“交通部没钱,靠广东的银行应该支撑不了那么多的资金。而且铁路关系复杂,前清覆灭就是明证。”

    “怎么不可能呢?广东段不就是广东商人筹款自建而成了么?湖南境内也修好了长沙到株洲一段铁路,至少从韶关开始把湖广连起来问题不大,只是没人去做,荒废而已。”

    宋子文道。在他看来,粤汉铁路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建,只是满清昏庸,利令智昏,野蛮地收归国有,才会导致工程中断,不然早就修好通车了。想道这里,他在心里又把那哎呀岳丈盛宣怀痛骂了一顿。

    “子文说的有道理。各地百姓都渴望通车,只是好事多磨,又牵涉到洋人,才??????无论如何,拭目以待吧!”宋炜臣叹道。

    宋子文想道广东银行,隐隐觉得此事跟美华公司有关。他突然想起,原本广东银行要入股汉阳铁厂的,不过后来不了了之了,司徒南曾说过他们另有投资,不知道会不会指的是?????

    想到这里,宋子文的心一下子飞到万里之外的上海,他想问司徒南答案。

    宋炜臣在汉口真的很吃得开,他几次担任汉口商会会长,跟汉口商人关系熟络。在他的推荐下,宋子文认识了汉口的地产大王刘歆生。刘歆生在汉口圈了大量的地皮,为了开发土地,大兴土木,。需要大量的钢铁。

    正好也被宋子文赶上了,从刘歆生处获得了1000吨生铁、50吨钢材的订单,从此打开了汉口的建材市场。

    此时,远在上海是司徒南原本是离开上海了,不过却被粤汉铁路的事耽搁下来。由于铁路一事牵涉甚广,他只好多留一段时间,把此事了了再返美。

    (未完待续)
------------

第137章 再续粤汉铁路(上)

    香港,李煜堂家来一位熟悉而又不那么受欢迎的客人,他就是陈少白,和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是晚晴民族革命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李煜堂的好朋友,以前为了筹备经费,跑李家特别勤。不过,自从拐跑了李家唯一的少爷去革命牺牲后,他上门的次数就少了。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至今想来,陈少白都觉得对不起李煜堂,偌大的李家,家财万贯,竟没个继承人,实在可惜。

    他看着一脸沉默的李煜堂,心里感慨良多,端起茶,又沉重地放下去。

    “当初年少气盛,一心想着推翻满清,没考虑太多,如今想想,心里还是有些内疚!”陈少白叹道。

    李煜堂抬起头,眯着的眼睛张开了许多,看了陈少白一眼,又低了下去,陈少白的话又勾起他内心的痛。停顿片刻,他沉声道:“此事也不能完全怨你。各人有各人的命,我当时不也没拦住他吗?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就让他过去吧!”

    “嗯。”陈少白点点头,呷了一口茶,欲言又止。

    “你这次来,有什么事吗?”李煜堂问道。

    “听说你们要修铁路?可有此事?”陈少白问道。他所指的你们是指广东银行,最近有传言说,广东银行组织士绅商人集资,修建粤汉铁路,把广东省和湖南段连接起来,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3635 83636 83637 83638 83639 83640 83641 83642 83643 83644 83645 83646 83647 83648 83649 83650 83651 83652 83653 83654 83655 83656 83657 83658 83659 83660 83661 83662 83663 83664 83665 83666 83667 83668 83669 83670 83671 83672 83673 83674 83675 83676 83677 83678 83679 83680 83681 83682 83683 83684 83685 83686 83687 83688 83689 83690 83691 83692 83693 83694 83695 83696 83697 83698 83699 83700 83701 83702 83703 83704 83705 83706 83707 83708 83709 83710 83711 83712 83713 83714 83715 83716 83717 83718 83719 83720 83721 83722 83723 83724 83725 83726 83727 83728 83729 83730 83731 83732 83733 8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