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后面有一个宽大的花园,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正在草地上追着一个小彩球不断翻滚。

    在他身后,一个的女人一脸幸福地看着这一切,名贵的旗袍勾勒出她姣好的身材。

    看见那小孩跌倒了,她一脸担心,身体微微前倾但又马上收了回来。

    而在她旁边,一个样貌普通的白人看着这母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吴,看到你们这样,我想他也会很高兴的。”托马斯笑道。

    “谢谢。我想他的儿子也会像他一样出色的。”吴曼丽一脸骄傲道。

    “托马斯先生,还没恭喜你这次行动顺利呢。”吴曼丽笑道。

    “呵呵。这趟可真不容易啊。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托马斯没说太多,不过想想那西伯利亚的冰冷,他心有余悸。

    当时,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他们一面抢运黄金,一面要跟后面跟来的苏维埃军队作战。

    幸运的是,托马斯他们准备充分,那些敌人数量不多,而且素质太差,回到中蒙边境的时候有苦艾的人接应,经过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后,终于摆脱了那些跗骨之疽。

    吴曼丽看了看脸色平淡的托马斯,这位据说是威廉财团最神秘强大的黑暗天使,心里有些感慨:“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这个不搞不大,除了那总是带着一抹笑意的眼神外,好像没有任何特色的白人,竟然跑到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亚去寻挖黄金,而且让他成功了。”

    “托马斯先生要回美国了吧?”吴曼丽关心道。

    “嗯。”托马斯看了吴曼丽一眼,淡淡地点点头。从这些日子的接触里,他知道这个女人很有热野心,也很有手段??????不过这跟自己没有关系。

    托马斯的下一站是南洋,不过他不打算告诉吴曼丽。

    过了一会儿,苦艾道长来了。

    “东西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航了。”苦艾一见面就对托马斯道。

    “嗯,我走了。”

    托马斯带上帽子,点点头,飘然离去。

    除了押送最后一批黄金外,他还准备参与到南洋的情报工作中。等南洋的事了,他再返回美国。

    “真是特别的人。”吴曼丽看着托马斯飘然的身影道。

    “是啊。这个人太奇怪了,你几乎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也是如此,他才会让他参与到国际博弈中去吧。”苦艾有些提醒道。

    这个女人最新的心思太急切了,像托马斯这种人不是她现在可以随便接触的。

    不久前,黄金荣死了,至于这么死的不太清楚,反正就是死了。他死后,杜月笙和张啸林瓜分了青帮的势力,各自独立,不过经过分裂后,青帮的势力有所减弱。

    反而是斧头帮的势力扩大了不少,不仅经营酒店夜总会,还插手码头航运,控制了大帮码头工人,以更大强大的姿态出现在上海滩上。

    (未完待续)
------------

第61章 风气(一)

    上海的天还是那样带着病态的妖艳,中国的天还是一片灰蒙,让人郁顿。

    夜已深深,人情寂寞,《上海时报》的总编办公室的灯火还亮着,陈友仁,一个西式打扮的男子正在伏案疾书,笔尖沙沙作响,在纸上留下一行优美的英文花体字。

    海外出生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英文比中文要好,年轻的律师、富翁、报人,用英文写作,经常用辛辣的文笔批评北京政府,开办的报纸被查封,流落到上海,曾经代表南方政府参加巴黎和会??????

    言辞犀利,胆识过人,这就是陈友仁,一个44岁忧国忧民的人。此刻,万马齐喑,他找不到出路,壮志难酬。

    “借列强之手收回山东,却失去了南方的市场,上海的工商业自信交潮陷入困顿。

    北方的吴张争权夺利,山海关陈兵数十万,硝烟重燃,干戈再起。

    去了一个军阀,来的还是军阀,城头变幻大王旗,受伤的还是百姓,这个国家――难难难啊!”

    或许觉得写得不好,陈友仁搁笔。有些赌气地把稿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里。

    “文章写得再好也没有。书生只抓笔喊破喉咙也没人听。”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十年走来,有太多的辛酸感慨。当初在伦敦时,听到辛亥革命后,他、伍连德、陶飞力三位含有中国心的杰出人才兴冲冲地赶回中国,准备为建设新生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一晃十年,除了心里的一份信念在坚持着,往日的满腔热情逐渐被残酷的现实消磨殆尽。

    陈友仁打开怀表,又慢慢合上。他在等人,等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在此之前,他还有时间去为这个时局感慨一番。

    孙文无权无势,难成气候,北方军阀穷兵黩武,于国无益,南方的两广倒是做了些好事,但联省自治,格局太小,其他措施虽然进步,但终究没有大志。

    “唉,这个国家就像上海一样,流氓当道??????”

    “当”――

    办公室的挂钟连续响了起来,清脆的金属敲击声让陈友仁回过神来。

    不一会儿,一个西装男子走了进来,他脱下帽子,露出一张风尘仆仆而慈祥的脸。

    “别来无恙吧?老伙计!”陈友仁上前握伍连德的手,一脸激动。今晚他下班后特意留下办公室,终于等到了老朋友了。

    “挺好的,只是有些忙,有些日子没回上海了。”伍连德笑道,打量起面前脸带愁容的陈友仁。

    “忙好啊,不像我现在除了写写文章,没事可做,闲得无聊。”陈友仁感慨道。

    “听说你在南洋办学校?情况怎么样?我好几年没去南洋了。”陈友仁关心道。

    “办了不少学校,广州、上海、新加坡、棉兰、滨城都有,也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呵呵!”伍连德有些自得笑道。

    他同时还在中国建立了防疫检疫系统,使中国政府从外国人把持的海关里收回防疫检疫权。特别是1905年的东北鼠疫和1919年的大流感,伍连德更是活人无数,被称谓活菩萨。

    一个医务人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当得上“国士无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0304 100305 100306 100307 100308 100309 100310 100311 100312 100313 100314 100315 100316 100317 100318 100319 100320 100321 100322 100323 100324 100325 100326 100327 100328 100329 100330 100331 100332 100333 100334 100335 100336 100337 100338 100339 100340 100341 100342 100343 100344 100345 100346 100347 100348 100349 100350 100351 100352 100353 100354 100355 100356 100357 100358 100359 100360 100361 100362 100363 100364 100365 100366 100367 100368 100369 100370 100371 100372 100373 100374 100375 100376 100377 100378 100379 100380 100381 100382 100383 100384 100385 100386 100387 100388 100389 100390 100391 100392 100393 100394 100395 100396 100397 100398 100399 100400 100401 100402 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