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想起来了,瞧我都快忙晕了,怎么会忘了这一茬呢?”

    黄仲涵拍拍额头,想起他和美华公司合作,在西澳洲成立的金山矿业公司,组织华人移民西澳的同时也在暗中夺取西澳洲的大铁矿。

    经过三年多建设,在数万铁路华工的辛勤付出下,金山矿业公司已经修通了皮尔巴拉大铁矿到西澳港口帕斯的铁路,也就是说源源不断的优质铁矿石可以满足南华建设钢铁工业。

    听黄仲涵一介绍,众人马上喜上眉梢,他们看着司徒南的眼神暗暗佩服,再次见识到司徒南的未雨绸缪。

    “你们不说我都快了,我们在澳洲还有大量的铁矿石呢!”姚宏民讪讪一笑,他跟黄仲涵一样,最近形势变化太快了,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心,几乎都忘了金山矿业公司的存在了。

    除了金山矿业公司,司徒南暗中控制的美国固本能源公司也在西澳洲分得皮尔巴拉大铁矿的一杯羹,这两家矿业巨头都可以为南华的工业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铁矿石。

    “真是太好了,南华什么不多,就是优良的港口多,距离澳大利亚又近,我们可以在各大港口城市发展钢铁工业了。”

    司徒美登扶着胡子笑道。

    经过讨论,南华政府选择雅加达、泗水、巨港、棉兰这四大城市作为未来的钢铁工业基地,依托这四大钢铁工业基地,同时发展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工业。

    “要建立一个工业体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虽然我们确定了一些重大项目,但关乎南华未来的发展,我想应该有制定一个庞大的计划,集中所有精力发展那些重大迫切的项目。这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美华公司密切配合。比如分几个阶段,制定三年或者五年计划,一步一步实现。”

    在南华发展战略会议上,司徒南郑重建议道。他是无冕之王,他的话基本上代表的南华的意志。

    姚宏民等人听了眼前一亮,纷纷点头,觉得司徒南的话很有道理。

    实际上,这帮刚刚从草根上升为国家上层的新贵们,对于如何发展国家心理也是没底,司徒南的话无疑是指路明灯,照亮南华前进的方向。

    “这个法子好,凡事都应该有计划,不然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就被其他事情影响了,走错了方向。阿南,你要好好地给我们讲讲,不然我们心里没底啊!”

    司徒美登真诚地看着司徒南,心里有些可惜,如果自己的位置让给司徒南来做就好了,至少他知道该怎么做。

    “那是当然!”司徒南骄傲地点点头,就算司徒美登不说,他也准备给这帮人好好地洗洗脑,科普科普一下。

    “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众所周知,前清也搞过洋务运动,看起来好像跟日本明治维新很像,但最后失败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思想。

    日本人的思想变了,虽然他们模范欧洲有些不伦不类,但他们的思想却是变了,而清廷却还是老衙门的那一套,脑子里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的还没变。”

    司徒南说到这里,眼神严肃起来。

    让他欣慰的是,南华的核心人物都有海外背景,思想开放,对西方的机器大生产有颇深的体会,姚宏民、姜华等美华公司的出身的人更是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本身就是大资本家,对发展工业的那一套很熟悉。

    除了在宏观上见识比不上司徒南,在具体方面的才能早已超过司徒南了。所以司徒南只要在关键点上点醒他们,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人的思想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甲午那会,日本只是比我们好不了太多,不过经过了二三十年后,现在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日本人才是最可怕的。

    他们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有自己的技术,除了缺少资源,几乎没什么东西可以阻止这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在其他方面,目前他们都领先南华,我们要承认,更要奋起直追,用二十年的时间接近甚至超越他们。”

    想到日本,司徒南心里就感到压力重重,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国家的潜力了。对于南华能否在二战之前赶上日本,司徒南心里没底。

    “我们要不要派出使团,出使列国呢?”何文秀插嘴道,“国防部已经和德国方面联系好了,准备派出500名军官到德国留学。”

    “很有必要。不仅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也要派,德国的陆军公认最好,但未来南华更多地依赖海洋,所以不能忽视海军的建设。”

    司徒南点点头,又接着道:“未来南华的外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美国和德国,然后才是英国。

    美德能为南华工业化提供资金技术,而南华的农产品也能在美德找到市场,特别是德国,他们现在落魄,穷得叮当响,会很愿意跟我们合作的。

    至于英国人,暂时先不要惹他们吧!如果他们态度好的话,我们也应该热情点。”

    说到这里,众人会心一笑。

    南华的出现,其实是阴了英国人一把。现在正是英国人势力最强大的时候,瘦弱的南华自然不敢去招惹英国人了。当然,英国人一时也看不上南华这个穷小子,只要南华不过分得罪他们,英国人不会对南华动手的。

    毕竟英国人的敌人太多了,在欧洲大陆,他们受到了法国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他们受到了美国的挑战;在远东,日本人咄咄逼人,把英国资本从华北逼回长江以南;在中东,沙特、阿富汗等国的独立革命也在冲击英国的传统利益;在全世界殖民地里,俄国人正在输出革命,到处煽风点火,让英国人寝食不安。

    “英国要敷衍,荷兰人要安慰。虽然荷兰人不愿意在印尼群岛发展工业,但随着南华工业发展,荷兰商人也愿意到南华来投资的。

    还有他们的领地伊里安查亚还丰富的石油、煤铁等资源,如果可以的话,将来我们有钱了也要到那里去投资。

    总之,我的意见是,除了日本人,南华不应该拒绝任何人到南华来投资,特别是某些我们一时不能投资的行业,更加需要外来的资金技术来促使经济的发展。

    南华未来是个高度开放的社会,越多的投资对我们的发展就越有利,哪怕让出部分利益也是值得的。”

    司徒南突然想道了一种人――犹太人,心想什么时候找找犹太人,从他们那里拉来投资也不错,不然单靠威廉财团输血,实在太费力了。

    “这么说,怎么说,我们都要道外国去逛一圈了?”司徒美登风趣道。

    “嗯。就算是遭人白眼要去走一圈,不去见识一番如何知道往后的路该怎么走呢?在座的各位都是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走什么样的路,但下面的人不知道啊?

    他们皱得高位,都很嫩,有些事就是我们讲得再好,他们没有思想准备,到头来还是事倍功半,说不准曲解了上层的意图呢?”

    司徒南对南华政府下面的那些新官员实在没什么信心,不少人都是从夜校或这扫盲班出来的,没有缺乏系统的教育,如果一开始不从思想上纠正他们的话,过几年,估计都快变成了圆滑的老官僚,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未完待续)
------------

第126章 司徒南——南华总设计师

    关于未来南华的发展道路的讨论还在继续,主角依旧是司徒南。

    或许我应该给自己安上一个“南华总设计师”的名号才对!

    司徒南心里想道。

    他环顾四周,见众人在聆听自己对南华的规划,心里有些得意。

    嗯,感觉越来越入戏了。不过为了南华少走弯路,司徒南只好多费脑力了。

    “加强对外交流,引进西方资金技术,势在必行,一次环球考察必不可少。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

    司徒南停顿下来,竖起手指,徐徐吐出两个字:“交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732 14733 14734 14735 14736 14737 14738 14739 14740 14741 14742 14743 14744 14745 14746 14747 14748 14749 14750 14751 14752 14753 14754 14755 14756 14757 14758 14759 14760 14761 14762 14763 14764 14765 14766 14767 14768 14769 14770 14771 14772 14773 14774 14775 14776 14777 14778 14779 14780 14781 14782 14783 14784 14785 14786 14787 14788 14789 14790 14791 14792 14793 14794 14795 14796 14797 14798 14799 14800 14801 14802 14803 14804 14805 14806 14807 14808 14809 14810 14811 14812 14813 14814 14815 14816 14817 14818 14819 14820 14821 14822 14823 14824 14825 14826 14827 14828 14829 14830 1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