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这如火的两年,哪怕到南华了,余明钰心里依旧激动不已。
“你在想什么?那么激动。”吕碧成好奇问道。
“现在汉阳铁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30万吨,惊讶吧?”余明钰凑到吕碧成的耳边小声道,呼出的热气让吕碧成觉得有些痒,腮边泛起微红,霎时好看。
她回头看了看这个突然变得胆大的男人,目光有些复杂。
“这是个秘密哦,这种数据我们一般不会对外公布,我们的很多产品都是卖给相关的企业,外人一般不是太清楚。”余明钰一本正经道。
他的消息让吕碧成心里暗暗吃惊,她还记得,当初去汉阳铁厂考察的是,那一幕火熊熊的情景像烙印一样在她脑海里,时不时地,也会想起缔造这一切的那个男人。
如今这个男人真的把汉阳铁厂救活了,短短两年,就把汉阳铁厂这个民族工业的脊梁重新塑造了,心里不禁为他感到骄傲。
“既然是秘密,那你为什么告诉我啊?”吕碧成笑道,眼神里多了一丝甜蜜。
“你是自己人嘛!”余明钰抓住吕碧成的手,凝视她如水的眼眸,柔声道:“答应我,留在我身边吧!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未完待续)
------------
第130章 500万?没问题!
“这――”吕碧成被这火辣辣的表白烫了一下,本能地缩手,但马上又被人抓住,挣了几下没挣开,只好任由那个有些顽固霸道的男人了。
“那我当你答应了。”余明钰心里像是装满了蜜一样甜,马上又被吕碧成的话滞了一下。
“可能,以后我们的时间会很少了,因为我有很重要的工作,它可能会占用我很多的时间。”吕碧成道。
“嗯?”余明钰有些不解。在他看来,这个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就是到处跑跑看看,然后写写文章,应该挺清闲的。
“在你来之前,我刚刚接受司徒总理的邀请,准备加入南华,为教育事业做些事情。”吕碧成笑道,有些享受余明钰的惊愕。
“哦。这样啊,好事!”余明钰为吕碧成高兴。
“对了,你还没说,你要做什么呢?”她又问道。
“要做的事情很多,具体的还未定,不过我可能要负责南华未来的工业建设。”余明钰尽量平淡道,心里踌躇满怀。
他是司徒南亲自点的将,司徒南在发给他的电报里,暗示希望他为南华的钢铁工业出力。
“工业建设?”吕碧成点点头,南华即将要大兴土木的消息她隐隐听说了。说不准就是身边的这个三十而立的男人肩负这一重任呢。
想到这里,吕碧成看着余明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爱慕和骄傲,她已经确定这个男人在这个新国家中的光明的未来。??????
从码头回来,司徒美登的心情不错,笑着对司徒南道:“那两人都不错啊,都是南华紧缺的建设人才。”
“嗯。”司徒南点点头,未来庞大的工业建设需要一个杰出的人才,实业部长黄仲涵是个不错的人选,也能发挥作用,但他对国家工业规划不是那么精通,需要一个年轻、有魄力、专业的人来协助他,并且此人还要领会自己的意图。
司徒南挑选一番,最后觉得余明钰最适合。
工业方面的事情自由专业的人士负责,不用司徒美登操心,不过“勾搭”“收编”光复会这个艰巨的人物就需要司徒美登这老狐狸出力了。
想了想,司徒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司徒美登:“叔,现在南华这里缺少建设人才,你看是不是找光复会谈谈,我想你这张脸挺管用的。他们来了,也只能跟我们站在一起对付土著人和外国人,不是挺好助力吗”
“嗯。”司徒美登笑了笑,扶着胡须,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对司徒南笑道:“我就知道你对那姓吕的,没那么简单。果然狡猾啊!”
“呵呵。”司徒南也不否认,得意地抿了口茶,他的心思可不只是吸纳光复会的那些人才那么简单,还把主意打到了江浙财团身上。
除了学界人士,光复会还有不少开明商人加入,他们很多都是江浙人,和江浙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蒋蒋被司徒南流放到美国了,估计这辈子都没希望崛起了,江浙财团也找不到合适的政治代言人了,相对于美华财团,他们会处在弱势的地位。
如果能把江浙一带的资金拉到南华,也是功德无量,不仅促进南华的发展,还可以让那些江浙商人不会像历史一样,命途多舛:国民党上台后,四大家族说了算,江浙财团逐渐变成从属的地位,衰落、重创(日本人来了)、灭绝。
现在国民党不一定能上台,但江浙财团按照所谓的民族资本的软弱性,最后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发展。还不如便宜南华算了,互惠互利嘛。
“你呀你,真是算计透了,我看我们都是为你卖命咯!”司徒美登有些好气地看着司徒南,心道:如果说自己这些老家伙算计的是人的话,那么司徒南算计的就是“势”了。
这十年来,司徒南一直都在引导着一股“势”,他用利益将所有人绑在一起,然后所有人都会成为这股“势”中的一环,但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势已成,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南华。
“老叔,你太抬举我了,我只是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作用而已,也就一张嘴而已。说道老谋深算,还得靠你和黄叔他们啊!”
司徒南摇头轻笑,知道自己没有别人眼中的那么厉害,只是在重要的地方比别人更早地知道结果而已。
晚上在司徒公馆的聚会是私人性质的,不过来的人不少。除了司徒南叔侄,吕碧成和余明钰,姚宏民,还有眼巴巴追着司徒南要教育资金的伍连德。
看着余明钰和吕碧成两人一脸甜蜜的样子,司徒南笑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来,我们为他们干杯。”
余明钰和吕碧成相视一笑,对方地接受了司徒南他们的祝贺,冰凉的啤酒把他们的心肺都润得舒畅无比。
司徒南放下酒杯,就迎上了伍连德眼巴巴的眼神,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马上笑道:“伍博士,放心吧!保证少不了你的。
每年我会捐出500万美元用于南华的教育,此外你也可以跟威廉基金会联系一下,相信他们不会吝啬帮助的。”
“那就好!我会的。”伍连德眼巴巴的脸色马上布满了笑容,除了司徒南,他也准备找黄仲涵、陈嘉庚、李远山等大财主化缘去。
他心里偷偷算了一下,有司徒南这个例子,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少于百万吧?只要舍下脸皮多跑几趟,筹集千万美元的资金估计不成问题。
伍连德暗暗打定主意,明天就去找人去化缘去。
事实上,南华的华商对教育从来都是非常慷慨的。司徒南“钱多人傻”不必说,财产比司徒南差很远的陈嘉庚,那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在没有搭上美华之前,陈嘉庚那时还不算太富裕,但他不仅在马来亚捐建华校,还在家乡筹建集美中学,集美大学。
而他本人却非常节约,几乎顿顿酸菜花生下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人敬佩,司徒南也更高看他,给予他大量的机会,让他的谦益公司发展成为南华的巨头之一,不仅和美华公司联手垄断了马来半岛、印尼群岛超过一半的橡胶种植业,还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橡胶制造商,每天从美国的汽车工业中收入过千万美元。
手里有钱,在扩大生产,瓜分南华的橡胶产业的同时,陈嘉庚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他的举动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为美华公司的高级总裁兼合伙人的女婿李光前。
在缺少国家财力支持下,南华的教育发展从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公立学校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私人捐款,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十年后,国家财政好转才逐渐改观。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199
71200
71201
71202
71203
71204
71205
71206
71207
71208
71209
71210
71211
71212
71213
71214
71215
71216
71217
71218
71219
71220
71221
71222
71223
71224
71225
71226
71227
71228
71229
71230
71231
71232
71233
71234
71235
71236
71237
71238
71239
71240
71241
71242
71243
71244
71245
71246
71247
71248
71249
71250
71251
71252
71253
71254
71255
71256
71257
71258
71259
71260
71261
71262
71263
71264
71265
71266
71267
71268
71269
71270
71271
71272
71273
71274
71275
71276
71277
71278
71279
71280
71281
71282
71283
71284
71285
71286
71287
71288
71289
71290
71291
71292
71293
71294
71295
71296
71297
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