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得到司徒美登的暗示,准备通过拉拢吕碧成来吸引光复会的人才南下。

    伍连德求贤若渴的样子让吕碧成感动,相比于国内让人担心的局面,南华的情况真是好得不得了了。

    她刚才见司徒南眼不眨地砸下500万美元办教育,就知道南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了。

    “放心吧!伍先生,就算你不说,我也愿意为那些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义不容辞。”吕碧成爽快道。

    她有种感觉,自己漂泊了那么多年,似乎这里是真正让她落地生根的地方了。

    “那就好,那就好!”伍连德笑着点头,掏出支票本,写下十万美元支票,递给吕碧成道:“这是经费。现在就成立教育部人才交流中心,你是负责人,以后这事就交给你办了。尺度你自己掌握,总之每一个人才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越多越好。”

    “这是不是太草率了?”

    吕碧成有些惊讶地看着伍连德,这么大的事情他三言两语就定下来了。真是委以重任啊,挥挥手,十万美元就拨到了自己手里了,自己还没上任呢。

    “对了,我会派一个财务协助你,需要那些人自己去招,只要每笔数目叫算清楚就没问题了。”伍连德提醒道,“在南华,现在各部门都是这样做的,决定的事情马上去做,不用等着第二天,我们没有时间等。”

    “好的。”吕碧成点点头,暗暗为南华这几乎有些草率的高效率惊讶。

    看来,要从上海调来一些人过来帮忙才行了。

    吕碧成心里想道,为新局面兴奋不已,准备大干一场。

    她是上海大公报的小股东,上海报业公司的女强人宋美龄就是她的手帕交,要从上海招揽人才搭建她在教育部的班子不难。

    “伍连德先生,刚才我听你说要修建学校,但好像没有女校啊?这不是男女不平等吗?女孩子也有上学的权利啊?”吕碧成认真道。

    “女校?我们这里没有女校,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要上学的,没有什么不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一样。”

    伍连德牛气道。

    (未完待续)
------------

第131章 庞大需求

    现在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西方国家,性别歧视大量存在,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女子学校其实也是性别歧视的后果。

    高等教育机构对女性入学有限制,就算是哈佛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了,但大部分的名额还是给了男生。为了让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子学校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女权运动兴起,教育越来越向女性开放了,不过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子要走。

    “那会不会有些非议啊?比如中学?”吕碧成问道,他知道南洋有不少老顽固。就算是开明的家长,很多时候,他们的女孩子上学上到一半时,突然就退学嫁人了。

    吕碧成在上海的时候见过太多类似是事情了,觉得很可惜,因为那些女孩子也可以成为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的。

    “非议?有什么好非议的?不用花钱就能上学,还想怎么样?这里是南华,跟上海有很多的不同,你慢慢就知道了。这事我说了算,就算是黄仲涵那家伙也没二话。”

    伍连德牛哄哄道。

    黄仲涵是出了名重男轻女的,有些认为当初在棉兰的时候,男女同校伤风败俗,多嘴了几句,结果被伍连德训得很惨,一气之下捐建了一座私立学校,然后学校的事情他说了算。

    “这样就好。不过,我还是想建一所女校,可以吗?毕竟女孩子和男孩子有些不一样的。”吕碧成不死心道。他在上海的时候就做过一所女校的校长,那时她年纪轻轻。

    伍连德眯起眼睛,看了吕碧成一眼,见她眼神清澈,毫无私心,点点头,道:“好吧!不过,不能走教育部的公款,教育部不能专门建女校,女校的资金来自社会捐款,知道吗?”

    说完伍连德挥手一划,又签下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给吕碧成。

    这些钱伍连德刚从司徒南那里得来的,还没有入教育部的账,所以可以当成司徒南个人对女校的捐款。

    伍连德不是反对女校,而是想说明南华的教育跟别处不大一样,所有公立学校对男女一律平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没必要再捐女校。

    这点他得到司徒南的支持,因为目前南华的华人人口还是少数,不到500万,主要集中在几大城市里。

    还好这些人口大部分是青壮男人,可以停工充足的兵力,可以保持对土著的统治地位。

    随着大规模移民,无数的华人从祖国涌到南华,南华的人口也随之膨胀,特别是南华的原先的一代青壮,他们的家人开始从国内举家迁移南下,女人、孩子、老人在南华华人的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也随着上升。

    伍连德对此看得清楚,他要赶在人口膨胀之前,建设一批教育机构,为几年后大规模广泛的国民教育打下基础。

    “人才引进的事情要抓紧,船票、住宿等问题解决不了直接找美华公司,他们有专门的联络部门。”

    最后叮嘱吕碧成一句后,伍连德没逗留太久,点点头就走人了。他真的是日理万机,还要赶着去筹办首都新唐山的医疗卫生系统。

    吕碧成看着伍连德匆匆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两张墨迹未干的支票,心里觉得沉甸甸的。

    她独坐在一旁,喝了口酒,慢慢地咀嚼伍连德的话。这短短一天来的遭遇,让她感慨良多。

    当亲身参与其中,才知道和自己做为旁观者看到的南华是不同的。

    真是个有趣的地方,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事呢?

    吕碧成心里想道。

    聚会见面后不久,余明钰就被司徒南和姚宏民拉走了,好像要商讨重大的项目似的。

    “吕小姐,余先生今晚有事走不开,他吩咐我告诉你,不用等他了。”

    司徒南的一名随从从房间里出来,走到吕碧成身边道。

    “好的。”吕碧成看了看远处的守卫严密的房间,心道这些人真的很忙,定下计划马上执行,容不得一丝拖沓。

    回到住处,那是一所精致的别墅,余明钰没回来,房子里只有吕碧成一人,不过她没觉得冷清。

    她的房间灯火明亮,吕碧成伏案疾书,给国内的亲友写信,告诉他们自己在南华的所见所闻,并督促他们下南洋。

    她第一封信写给徐伟:“??????周游列国,偶有所得。今日至南洋,方知天下竟有一番新天地??????此诚光复同志会的谋生发展的好去处,国内日渐凋敝,为何不再创一片新天?见字回复,吾在新唐山翘首以待。令有专人筹办羁旅之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7583 57584 57585 57586 57587 57588 57589 57590 57591 57592 57593 57594 57595 57596 57597 57598 57599 57600 57601 57602 57603 57604 57605 57606 57607 57608 57609 57610 57611 57612 57613 57614 57615 57616 57617 57618 57619 57620 57621 57622 57623 57624 57625 57626 57627 57628 57629 57630 57631 57632 57633 57634 57635 57636 57637 57638 57639 57640 57641 57642 57643 57644 57645 57646 57647 57648 57649 57650 57651 57652 57653 57654 57655 57656 57657 57658 57659 57660 57661 57662 57663 57664 57665 57666 57667 57668 57669 57670 57671 57672 57673 57674 57675 57676 57677 57678 57679 57680 57681 5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