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的情况好一点点,撇开司徒南的关系,南华想拒绝英美的石油公司是不可能的,而且为了争夺南华的石油资源,各石油公司的斗争也会很激烈。
孔祥熙夫妇对视一眼,沉默下来,从林一民的话中,他们感受到在南华投资石油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有很多人都在盯着这块蛋糕呢。
如果不是自己提议早,又搭上林一民,估计南华的那些人会踢开自己和宋家吧?
孔祥熙心里想道,他隐隐觉得自己呆在大陆有些不合适,如果要在石油业拼搏一把的话。
他是个很圆滑的人,心事不可能写在脸上,至少在林一民看来,那张圆润温和的笑脸好像一直没变过。
“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不过,如果孔先生拿出诚意的话,股份的事情还可以商量。那边传话说,如果孔先生能参加石油公司,他们愿意再让出半成股份。”林一民又道。
“真的?”孔祥熙声音有些急切,惊喜道。
“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宋霭龄插嘴道,心里有些疑问,这半成部分可不是小数目,南华方面怎么愿意让出来呢?条件好像也很轻松,要求孔祥熙加入公司。
见这对夫妇心里有些疑惑,林一民笑了笑,解释道:“原因很简单,那边缺人,特别是像孔祥熙这样的人才,他们是求贤若渴。
拿我的岳父来说吧,银行、航运、矿产、铁路、制糖,投资非常广泛,而且金额不小,他一个人根本管理不过来,只能从外面吸纳人才,给以对方小部分股份,共谋发展。不仅是我岳父一家,其他家族也是如此。
这两年,南华立国后,那些华人家族的势力膨胀得厉害,对他们来说,机会到处都是。我要不是在中国,也想赶回去大干一番。”
“此话当真?”孔祥熙声音有些颤抖道,他捏着拳头,压抑心底的激动。
“千真万确!南华正准备大兴土木,我岳父除了投资石油公司,还投资铁路,准备修建环岛铁路,听说首批投资金额达到一亿美元!美华公司即将在国内招工10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铁路建设中。”
林一民介绍道。有选择地把南华开展的极大工程项目告诉孔祥熙夫妇。
看着他们眼睛越来越亮,呼吸越来越急切,林一民知道对方已经彻底动心了。
“铁路的事情千真万确,我前两天还跟子文联系,现在汉阳铁厂正在全力生产钢轨,绝大部分都运往南华除了铁轨,还有其他机器设备无数,可惜扬子机械公司产量有限,不然南华就不用花费巨资从美国和欧洲进口机器设备了。”
林一民有些遗憾,又对孔祥熙夫妇道:“孔先生,宋大姐,我知道你们都是很有野心的人,想干出大事业。我觉得南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不仅仅在商业上,据我所知,南华的官员有很多缺口。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应该知道。”
(未完待续)
------------
第136章 南下的心
林一民离开后,孔祥熙夫妇陷入沉思。他们被林一民描绘的前途打动,又舍不得已经在国内开创的事业。
“老婆,你说我们要不要也下南洋?”孔祥熙问宋霭龄。
宋霭龄有主见,见识不凡,是难得贤内助,家里的大事都离不开这个女人。
她沉吟一会儿,抬起头,看着孔祥熙那圆润的脸,从丈夫的眼睛里看到一股野心,心道:自己的男人虽然平时看起来很市侩圆滑,但心里还是有一番抱负的。
“上次你跟子文去过棉兰,感觉那里的情况怎么样?真有林一民说得那样好吗?”宋霭龄问道。她想知道更多关于南华的消息。
“棉兰发展得很不错,确实不错,比天津还要繁华。美华公司在当地建了很多工厂,有钢铁、石油、飞机等先进的产业,比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要生机勃勃,这可能是他们打败荷兰人的原因吧。
子文还告诉我,棉兰还隐藏不少东西,就算是他也不大清楚美华公司在南洋到底隐藏多少秘密。
我当时惊呆了,就好像当初我们在美国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工业飞速发展的城市一样。整个城市都是华人,他们说你们那里的粤语,我不太听懂。
真的难以相信在海外,竟然有一华人主导的先进城市。他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开创了一片大事业,这气魄胆识,啧啧!”
孔祥熙兴奋道。
“南华能打败荷兰人真是不简单,荷兰人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现在打下一百四十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现在南华拼命地在国内招工,南华的发展估计还会更快吧?老公,你说十年后,南华会发展成怎样呢?”
宋霭龄也有些激动,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这个很难说。如果政局平和的话,十年内,从国内移民数百万,南华的统治根基就会变得牢固。再过十年,估计国力也会发展到不俗的阶段,至少会是南洋很重要的一股势力。也可能会有波折,毕竟那些土著人还是占大多数,南华要收服他们不容易。”
孔祥熙分析道。
“说得也是。荷兰人在南洋存在了几百年,既然他们能打败荷兰人,再差也不会比荷兰人差吧。”
宋霭龄道。
好像对南华的前途有些乐观,宋家和海外的华人关系很好,而且现在无论是宋家还是孔家都从中收益,在感情上,不免有些偏颇。
“嗯。去是一定要去的,至少得去看看,至于其他的事,以后再说。你觉得呢?老婆大人。”
孔祥熙笑道。
他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接到林一民的邀请后,他的心早已经有答案了。不过一贯谨慎的他没有仓促作出最后的决定。
“嗯。我相信你行的。”宋霭龄点点头,鼓励道。这个女人一向杀伐果断,认准的事情就决不罢休。
夫妇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在美国的顶尖学府留学过,眼界开阔,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宁愿保守,现在正是他们事业起步不久的时候,实力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权倾天下的那种地步。
京津是北洋的势力,南方江浙、两广自成一体,老孙被人挤掉了,蒋蒋更加不想有生之年的回国,他的把兄弟陈果夫还在上海为帮人打工还债呢,民国应该不会再有向历史那样的所谓四大家族了。倒是宋家窜起得早,活得更滋润,连带孔家也发展得不错,但想历史一样,军政财相互勾结联合,机会很渺茫。
孔家在京津的发展速度虽说不错,但距离孔祥熙的野心还有很大的距离。而且目前看来,国内的局势一点没有可以让孔祥熙一飞冲天的征兆。
如果没有很好的契机,哪怕孔祥熙攀上了阎锡山,想在北洋军阀一手遮天之下出头是很难的。
“听说石油公司的大老板黄仲涵是南华的高官,很有势力?”宋霭龄问道。
对此她很关心,如果丈夫能得到南华高层的赏识,将来的成就绝对不会局限在商业。和孔祥熙睡了那么多年,她自然知道,这个八面玲珑的男人更适合混官道,现在只是没有机会而已。
“交通部部长,南华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原本就是一个大财主,产业无数,现在可能更一发不可收拾了。听说南华的铁路计划就是他主持的。”
说到这里,孔先生一脸羡慕。
“谁说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180
118181
118182
118183
118184
118185
118186
118187
118188
118189
118190
118191
118192
118193
118194
118195
118196
118197
118198
118199
118200
118201
118202
118203
118204
118205
118206
118207
118208
118209
118210
118211
118212
118213
118214
118215
118216
118217
118218
118219
118220
118221
118222
118223
118224
118225
118226
118227
118228
118229
118230
118231
118232
118233
118234
118235
118236
118237
118238
118239
118240
118241
118242
118243
118244
118245
118246
118247
118248
118249
118250
118251
118252
118253
118254
118255
118256
118257
118258
118259
118260
118261
118262
118263
118264
118265
118266
118267
118268
118269
118270
118271
118272
118273
118274
118275
118276
118277
118278
11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