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民自信道,心里冷笑:这载沣也未免把南华的信誉看得太便宜了吧?

    不过他不想把话说得太僵,又笑了笑:“信任是建立在长期的合作上的,需要时间的积累。你的担心,我理解。所以我建议你,先派人去考察一番,然后从小额投资开始,试试水,再确定日后要不要真正大投资。”

    “我考虑一下。”

    载沣点点头,觉得这林一民说话挺真诚的,那目光不像作伪。有理有据,谈得是实际利益,没许下空洞漂亮去的承诺。

    “那打扰了。这是我的名片,有需要的话,可以跟南华使馆的商务参赞嘉道理先生联系。”

    说完,林一民起身离。

    “真是个奇怪的人,一群人!”载沣听到门口的汽车响,知道对方已经离去了。

    “张铁林,你觉着这事靠谱吗?”载沣招来家里的高级奴才,问道。

    “王爷,最近他们还找了不少富贵人家,南洋的地产确实很便宜,京城的一些活不下去的奴才,正有南下的心呢。”

    张铁林谄笑道。

    “这样啊,没想到旗人也要下南洋了?真是——”载沣脸色一黯,沉吟了一下,吩咐道:“这样吧,你去账房支十万大洋,走一趟南洋,买个农场试试水,看看是不是像他说得那样好?”

    “嗻!”张铁林躬身伏下。

    (未完待续)
------------

第137章 宋御姐的心事

    随着时间推移,南华的发展越来越快,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南华是片投资、发展的新去处,不仅一无所有的贫民,手里握有大量资产无处投资坐食山空的有钱人会逐渐踏上南下的船,就像越来越感觉生存困难的欧洲人移民美洲一样。

    林一民相信慢慢积累的信任会让不少像载沣这样的人看到南华的好,当他们在南华的投资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心中的天平就像南华倾斜,把更多的资产向南华转移。

    “仇天,谁给你起的名字?”林一民看着熟悉的上海港,心情不错。

    “他起的,说我身上有比天更大的仇恨。”仇天答道,繁华的上海港并没有引起这个少年的眼里的一丝波动。

    林一民回头看了看,身边的这个少年,感觉自己面对一块冰似的。

    “走吧!我们下船吧!社会很复杂,凡事多听多看多想,报酬要靠脑子。”林一民叮嘱道,大步下来船。

    他回到上海不久,美华公司根据傅天的线索,果然找到了一笔价值500多万元的金银,林一民愉快而沉重地收下这笔钱。

    黄蕙兰给林一民生了个女儿,这位热衷社交场合的交际花(非贬义),心里多了些牵挂,开始把精力转移到家庭,林一民很满意。

    听到汽车声,黄蕙兰快步迎了出来,夫妇两人甜蜜地走进家里。

    林一民看见宋美龄坐在厅里,笑问道:“宋小姐,你也在啊?”

    “有些事和蕙兰商量。”宋美龄笑道。

    “是妇女联合会的事情,最近上海多了不少无依无靠的女人,他们在动乱中失去了男人,不少还带着孩子,我们要为她们做点事情。”黄蕙兰解释道,脸色有些凝重。

    “应该的。”

    林一民点点头,他们居住在租界情况还好,繁华、干净、整洁,跟生活在太平盛世差不多,不过出了租界,情况就不那么理想了。

    妇女联合会经常到做慈善活动,把食品分给那些无所依的贫民,同时还介绍他们到码头、火柴厂等地方工作。

    威廉基金会和美华公司一直支持上海妇女联合会,提供大量的物资。相对于庞大的需要帮助的人群,这些只是杯水车薪,但一直没有放弃。

    妇女联合会在上海越来越有名气,在上海民间团体中很有地位。宋美龄她还经常在自家的报纸里号召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呼吁上海商界关心弱势群体。

    在她的带动下,妇女联合会取得不少成绩,换言之,这个女人越来越出风头了。女人出来抛头露面,这是件很难得的事。

    “需要我帮忙吗?”林一民笑问道。

    “当然。我们准备捐建一所学校,让那些失学儿童上学,免得他们被人送进工厂甚至误入歧途。我想一民你不会袖手旁观吧?”

    宋美龄落落大方地看着林一民,眼神里有些期待,让人难以拒绝。

    哎呀,这个女人真不是省油的灯啊!那股巾帼不让须眉英气,还有淡淡的妩媚,让人不能拒绝,尽管刚刚上个月她从自己这里拿走了一批价值50万的粮食。

    果然是少爷看上的女人!

    林一民心里想道。

    他微笑道:“怎么会呢?这些事我一向有求必应的。只是――”

    “只是什么――”

    黄蕙兰看着林一民眼里多了分怒气,好像在说:“你敢?”

    这大小姐的派头一点也不输给宋美龄的御姐风范,并且这个女人已经升级为老婆兼孩子他娘,平时把林一民管得死死的,他只能在心底羡慕少爷的艳福了。

    “只是我有更好的办法。”

    林一民连忙笑道,伸手去拍拍黄蕙兰的柔软的身子,有些讨好地解释道,“不瞒你们,现在公司缺钱啊,我刚从北方借钱回来,在慈善方面,美华公司只能维持目前的水平,不打算再继续扩大了。

    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比我们单纯地派发食品,捐建几所学校福利院要好得多。”

    “你的意思是――”宋美龄眼神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下南洋,到南华去。”林一民点点头,“美华公司正在各地招工,人数将超过百万,比当年到欧洲去打仗的华工出洋规模更庞大。

    这些都是青壮男人,有些细活需要女人来干,南华会为她们提供很多工作机会的。我想也需要更多的女人去留住他们的心,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南华的人口结构。”

    黄蕙兰一听就明白了,感情自己的劳工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口贩子了。她白了林一民一眼:“你好阴险啊!”

    “老婆,别那么说。有美华公司的安排照顾,她们去了南华,有同胞照应,不知道比留在上海不进不退的状况幸福多少倍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178 18179 18180 18181 18182 18183 18184 18185 18186 18187 18188 18189 18190 18191 18192 18193 18194 18195 18196 18197 18198 18199 18200 18201 18202 18203 18204 18205 18206 18207 18208 18209 18210 18211 18212 18213 18214 18215 18216 18217 18218 18219 18220 18221 18222 18223 18224 18225 18226 18227 18228 18229 18230 18231 18232 18233 18234 18235 18236 18237 18238 18239 18240 18241 18242 18243 18244 18245 18246 18247 18248 18249 18250 18251 18252 18253 18254 18255 18256 18257 18258 18259 18260 18261 18262 18263 18264 18265 18266 18267 18268 18269 18270 18271 18272 18273 18274 18275 18276 1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