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他心里挺羡慕的,德国人崇尚技术,看重技术工人,根本不是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华人能比的。
德国人独特的人才观早就了这个民族惊人的创造力,是旁人无法模仿的,司徒南对目前南华的一代移民几乎不抱什么期望,只希望二三十年后,南华能像二战后的鬼子一样培养出数百万数量的技术工人,那时才是南华腾飞南洋的时刻。
目前南华的华人移民工人素质差强人意,占人口大半的印尼土著更是糟糕,那些黑皮懒惰没文化,又没有华人的勤劳刻苦,几乎一无是处。某种程度上拖了南华工业化的后退,让司徒南不得不觉得种族主义的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司徒南的这种想法很不厚道,他不知道在南华的矿场、农场里有大量的爪哇战俘,荷兰人拍拍屁股回家后,爪哇狗腿子的倒霉就到了,被判处劳动服役。
在某些工具的鞭打下,有时那些爪哇战俘的效率还是蛮高的,至少有不少铁路是他们修的。
司徒南的话让古斯塔夫想了很久,良久他才幽幽一叹道:“难啊!现在我们连鲁尔都保不住,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德意志崛起的那天。”
笑话!你会活不到那天?纵横天下的德意志战车是谁生产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不都是克虏伯生产的吗?你老人家还差点被审判呢?
司徒南看着一脸愁苦的古斯塔夫,忍不住想到这个军火大王日后在欧洲横行的事迹,淡淡一笑,没说什么。
(未完待续)
------------
第156章 可怜德国佬
总得来说,克虏伯公司的表现让司徒南满意,帮助南华建设钢铁厂、造船厂,还答应为南华在德国招工提供帮助。
这是个双赢的合作:克虏伯没吃亏,获益良多,南华在付出大量资金和无数宝贵的石油橡胶等物资后,估计也能在五年后建成一套小有规模的钢铁工业。
“对了,威廉先生,你说过会动用你的影响力,说服华尔街对德国工业援助,不知道――”古斯塔夫突然问道,一脸期待地看着司徒南。
“当然。我的代理人正在和沙赫特先生在洽谈。沙赫特先生,你应该知道吧?”
司徒南笑道。
沙赫特就是德国崛起的关键人物,被誉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金融天才,正是他说服了华尔街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德国,才有德国工业崛起的可能。
后来纳粹党的上台,也是沙赫特在背后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没有希特勒,照样有第三帝国,但没有沙赫特,就没有德意志崛起的可能。
现在德国糟糕的财政金融由沙赫特整理,听司徒南言之灼灼地提到和沙赫特的洽谈,古斯塔夫不得不相信了。
“那真是太感谢了。”古斯塔夫道,本来他对是否要把克虏伯最好的技术转移到南华有些犹豫,听到司徒南的保证好,他暗暗有了结论。
“呵呵。目前德国的形势确实让人同情。为了解决货币滥发的问题,沙赫特先生准备用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为担保发行新马克,以此兑换目前的贬值得厉害的马克。你觉得可行吗?”司徒南笑着对古斯塔夫道。
“用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担保?真是够糟糕的!这也许是德国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吧?”古斯塔夫有些讽刺道。
司徒南点点头,这个主意很天才,也很催人落泪。他的代理汉斯正在柏林和沙赫特谈判,同时谈判的还是华尔街的秘密商务人员。
他们正在商量一套解决目前德国糟糕的金融秩序的方案,唯一要等的就是法国撤军。
不过法国人现在仍然霸占鲁尔区,而走投无路的魏玛政府也只好拼命地狂印钞票,说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等英美向法国出手,不然失去了鲁尔区的德国干脆也和赤化没什么区别了。
这背后的故事估计克虏伯家族也清楚吧!
司徒南看着一脸悲愤的古斯塔夫,心里想道。
“算了,还是谈谈我们合作的事情吧!”古斯塔夫苦涩一笑,就把话题回到了投资南华上来。
此前司徒南的话给他提了醒,克虏伯公司最宝贵的不是现在握在手里的看似先进的技术,而是背后一大批优秀的德国技术人员。
他相信在南华,克虏伯的技术人才照样能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不然我在手里,没有条件继续研究,最后很快就被别人赶超了。
威廉号的豪华舒适让古斯塔夫难忘,不过他更想立刻飞回德国,把更多的工业设备转移到南华,不然时间越长,法国人最后可能只给克虏伯公司留下一个空壳了。
关于司徒南入股克虏伯公司是在回欧洲的途中签订的,克虏伯公司跟南华合作的资金也基本上来自司徒南的入股的资金。
让古斯塔夫满意的是,司徒南言而有信,只要克虏伯公司20%的股份,并且还同意克虏伯家族在未来的20年内,从司徒南手里回购不超过15%的股份。
也就是说,将来情况好转,要是克虏伯家族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把司徒南的股份降到5%,完全不用担心司徒南会影响到克虏伯家族的利益。
看着合同上白纸黑字,古斯塔夫心里感慨。有了司徒南的注资,自己就可以回国和那些大肆谋夺德国工业的犹太人好好斗一斗了吧!
司徒南爽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在克虏伯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轻易地得到了克虏伯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有点不好的就是,日后克虏伯公司被认定为战犯时,作为股东之一的他多少也有点牵连。
司徒南和古斯塔夫的合作让何永元有些不解,一向精明的司徒南竟然给予德国那么多照顾?
“少爷,这未免也太便宜德国人了吧?干脆我们花多几个钱把公司买下来得了。”何永元道。
“此事没那么容易。像克虏伯这种工业巨头,外人是很难吞并的,德国人怎么会把国家工业命脉交给别人呢?他们处境是困难一点,只是暂时的。”
司徒南解释道。如其现在抢占克虏伯公司,等过几年,被德国人撵出克虏伯公司,还不如现在就卖他们一个好,今后的合作也会顺利点。
司徒南不打算学习犹太人。尽管犹太资本家现在能轻易地获得德国公司、银行的控股权,但大多数德国工人工程师都是德国人,从根本上说,谁也夺不走德国人民的产业。
当德国人重新崛起后,那些曾经兴风作浪的犹太资本家迟早会被无数愤怒的德国撕碎,悲剧也从少数犹太资本家蔓延到无数普通的犹太人身上,令人扼腕痛惜。
正是清醒地预见了未来,司徒南不主张罗伯斯公司像其他犹太人大肆剥夺德国人的产业,而转为比较友好地合作。
见司徒南信心十足的样子,何永元尽管有些疑惑,也埋在心里。他很赞成南华和克虏伯公司的合作,只是合资公司让出一半的利益给德国人实在是让步太大了。
对此司徒南的解释是:“不如此,德国人怎么可能把卖力在南华投资呢?我们眼光看远一点,工厂都在我们的地盘了,等我们强大了,让德国人乖乖地让出来还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司徒南是抱着利用德国的意思,如果历史不变的话,二十年后,德国在南华的一切都会被南华没收,这种事又不是没做过!
这是司徒南心底的想法,自然不能告之别人。
威廉号上有先进的无线电,司徒南可以遥控威廉财团的战略投资计划,偶尔也操心南华的战略发展。
古斯塔夫的心情不太好,因为德国的局势让他担心。法国入侵鲁尔区,几乎让德国人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无数苦难的德国人心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132
73133
73134
73135
73136
73137
73138
73139
73140
73141
73142
73143
73144
73145
73146
73147
73148
73149
73150
73151
73152
73153
73154
73155
73156
73157
73158
73159
73160
73161
73162
73163
73164
73165
73166
73167
73168
73169
73170
73171
73172
73173
73174
73175
73176
73177
73178
73179
73180
73181
73182
73183
73184
73185
73186
73187
73188
73189
73190
73191
73192
73193
73194
73195
73196
73197
73198
73199
73200
73201
73202
73203
73204
73205
73206
73207
73208
73209
73210
73211
73212
73213
73214
73215
73216
73217
73218
73219
73220
73221
73222
73223
73224
73225
73226
73227
73228
73229
73230
7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