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柏林大学,德国最著名的大学,也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
德国虽然经济不好,社会不景气,但思想教育界可是一片繁荣。
柏林大学却是世界的学术中心,大批的学者专家云集柏林大学,爱因斯坦这种科学巨匠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哲学界、界的大师,在二十年代,小胡子还没有上台,大量的科学家还没被纳粹党赶走,柏林大学正享受着这黄金年代。
当然,德国经济不好,学校的资金很多都是来自外国捐款,其中包括同情心泛滥的威廉基金会。
自然,南华的一些学生也受惠于此,被推荐到柏林大学进修。
此时,留德的中国学子还是不少的,他们不一定是正规的学生,德国宽容的教育接纳了不少从世界各地来学习的青年,允许他们在学校了借读。所以有不少人,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周末的时候就到学校读书。
在激情碰撞的年代,集会演讲似乎成为家常便饭,就像百年后的人逛论坛一样。
了结在德国的事务,司徒南难得放松。
走进柏林大学,感觉跟外面喧嚣、麻木的德国街头隔开了一样,非常自由惬意。
心血来潮的他还偷偷跑去听普朗克教授的讲课,普朗克教授在量子物理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从而勾起司徒南关于量子物理的一点粗浅的记忆。
德国的课堂很自由,迟到早退司空见惯,司徒南坐了两天,新鲜感过去了,轻轻地拉旁边的一起年轻的二十多岁的华人青年的手,悄悄地走了出去。
那青年微微一愣,也轻声走出教室,跟这司徒南来到旁边的咖啡馆。
“感觉怎么样?外面闹哄哄的,没影响到你学习吧?”司徒南微笑地看着刘文一。
刘文一是威廉基金会理事长刘小漩的弟弟、李仁桥的小舅子,不过对家里的生意不感兴趣,去年离开威廉大学到了德国,原因是柏林大学的物理系比威廉大学要好。
刘文一的研究课题正好是原子物理,天分还算可以,在司徒南的眼里,可能是未来南华核工业的领军人物,所以司徒南特意来看看这个家伙。
刘文一有些腼腆,微笑道:“挺好的。这里的教授很厉害,让我大开眼界,就好像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一样。不仅认识了很多天才,还见过爱因斯坦先生呢!”
说起学校,他有些兴奋,看起来很享受这里的一切。
“我和朋友还经常通信,交流彼此的心得,他们有的已经拜入居里夫人门下,学习很多现金的知识。”
刘文一道。
除了他,威廉基金会还资助几名优秀的华人学生到欧洲进修物理,他们都是从美国旧金山振华中学挑选出来的,从威廉大学毕业后又被送到欧洲留学,都是未来南华需要的尖端人才。
过几年,南华的大学、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建成后,这些人估计也学有所成了。对于这些种子,无论是南华教育部还是司徒南暗中把持的威廉基金会都是重点关注,小心培养的。
“那就好!有什么问题尽管去找南华驻德大使馆或者美华公司在这里的办事处。”司徒南鼓励道。
“好的。”刘文一点点头。他的偶像是姐夫李仁桥,发誓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也能得到诺贝尔奖就更好了。
“好好加油吧!南华未来还得靠你们呢!学到本事后,回来我给你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如果,你能找到相关的人才就更好了。”司徒南承诺道。
“真的?”刘文一激动地看着司徒南。
“当然!”司徒南笑着点点头。刘文一跟他姐夫李仁桥一个样,典型的科技工作者,人很单纯,只痴迷于自己的研究,和这些人相处非常直接爽快,不必劳心劳力。
“那太好了,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刘文一握着拳头道。
在洛杉矶的时候,他曾经到比华利山庄的威廉庄园做客,所以也认识司徒南,知道这个随和的大哥哥主宰着几家大公司,绝对有实力为自己的实验提供充足的经费。
“你的组员?”司徒南有些疑惑。
“是这样的,柏林大学除了我,还有一些华人学子,他们也对这方面研究很感兴趣。我和几位在法国英国的同学商量后,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定期聚会,共同探讨交流学到的知识,共同进步。我们都准备干出一番成绩,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也是行的。”
刘文一介绍道。他的话引起了司徒南的兴趣,看着一脸兴奋的刘文一别有深意,刘文一能把华人知识分子聚集起来,真是太好了,虽然当事人还不自知其中的影响,只是志同道合的联系起来。
“你平时没少拿自己的钱搞这些吧?”司徒南笑道。刘家在南华也算叫得出名号的家族,刘文一手里也算宽裕,不然要把其他华人学子聚集在一起,可不容易。
“嗯。”刘文一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看了司徒南一眼,没想到被对方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给我说说,这旅欧的华人青年的情况。”司徒南鼓励道,不放过任何一个网络人才的机会。特别是能出国留学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可造之材,放过了就可惜了。
“他们很多都是从祖国来的,旅法勤工俭学互助小组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像我这样的还算比较幸运,衣食无忧,可以安心上学,而其他同学就要辛苦一点,有时要去工作养活自己,然后抽出时间到学校进修。
旅欧的华人青年人数估计有上千人吧!分布在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德国的生活费用比较低廉,最近不少学生都从法国赶到德,我的组员有几个就是从法国过来的。”
刘文一介绍道。
司徒南联想到:旅欧的华人学子正在度过峥嵘的青春,估计跟前几年,经历过巴黎和会一战华工也有关系。
新文化运动后,民主科学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留学外国,寻找救国救亡的方法,而世界中心欧洲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南华招收了几万人华工,获益匪浅,现在也是收获这些学子的时候了。司徒南暗暗打定主意。
“我想,应该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你们一样安心读书,学习先进知识吧?”司徒南笑问道。
“这个怎么说呢?”刘文一点点头,深有感触道,“这几各月来他们天天在吵,有些人主张学习苏联,经常在集会中宣传革命口号,他们定期展开学习班,听说还有苏联来的老师教导他们。
也有些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好像是亲近国民党或者致公党的,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者,反正一碰头,就没少争吵。
还有另外一些,就是像我这样最政治不关心的人。我参加过一次集会,觉得没意思,后来就联络了一些专心学习科学知识的同学,彼此联络,交流学习所得。大家都希望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现在基本上就这几个圈子,好像各自走各自的路。”
“这很正常,人以群分,就像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一样,都是社会需要的。所谓好坏,有时候只是立场不同而产生的偏见而已。”司徒南笑道。
通过刘文一的话,他大致了解旅欧的学子的基本情况。
“对了,他们是如何评价南华的?”司徒南饶有兴趣道。
刘文一想了一下,有道:“各有偏颇,大部分人对南华挺有兴趣的,最近南华在德国招工,不少同学跑去应聘,去了南华工作了。”
“你的意见呢?”司徒南笑问道。
“我很简单。我希望能为南华工业建设出份力,毕竟我家在那里。我相熟的同学他们也有过去南华的意愿,南华的工业建设让他们很受鼓舞,他们希望能发挥所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3187
133188
133189
133190
133191
133192
133193
133194
133195
133196
133197
133198
133199
133200
133201
133202
133203
133204
133205
133206
133207
133208
133209
133210
133211
133212
133213
133214
133215
133216
133217
133218
133219
133220
133221
133222
133223
133224
133225
133226
133227
133228
133229
133230
133231
133232
133233
133234
133235
133236
133237
133238
133239
133240
133241
133242
133243
133244
133245
133246
133247
133248
133249
133250
133251
133252
133253
133254
133255
133256
133257
133258
133259
133260
133261
133262
133263
133264
133265
133266
133267
133268
133269
133270
133271
133272
133273
133274
133275
133276
133277
133278
133279
133280
133281
133282
133283
133284
133285
133286